王秋珍
母親最不愛的食物是魚。
父親要吃魚,母親燒好后,要把鍋洗了又洗,恨不得把鐵鍋洗去一層。洗好后,還要把鍋燒紅,用切得厚厚的生姜或卷成一團的干稻草抹上一遍又一遍。母親一邊抹,一邊干嘔。她一頭的黑亮短發(fā)隨之一顫一顫,仿佛也在傾倒內(nèi)心的不適。
母親有了我們后,餐桌上的魚變多了。吃魚的孩子聰明,這個信念如春芽拱土而出,隨著我們的成長,日益茁壯。
我從小愛吃魚,鯽魚、大頭魚、麥穗魚,每一種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尤其是紅燒帶魚。每次母親買了帶魚,那腥味就霸道地侵略每個房間的角角落落,當然,也野蠻地入侵母親的雙手、衣服和頭發(fā),像只毫不講理的小野獸。帶魚燒好后,母親會反復(fù)洗手,臨睡前,把衣服洗了,把頭發(fā)洗了。
不知什么時候起,母親的頭發(fā)變薄了。地上到處是母親的黑發(fā),它們橫七豎八,桀驁不馴,宛如叛逆小子出逃。
那天,昏黃的光線把房間裝飾得有些老舊,宛如進入了老電影。這樣的背景很適合聊天懷舊。我卻有了一個煞風(fēng)景的發(fā)現(xiàn):母親燒的紅燒帶魚上,有一根頭發(fā)。我用筷子去挑頭發(fā),它惡作劇似的滑來滑去,似乎在挑釁我。我直接伸出左手去拿,頭發(fā)是逮捕歸案了,左手的袖口卻沾上了魚盤里的油,睜著可怕的油汪汪的眼睛,像一把劍扎進了我心臟。
這衣服是我第一次穿,下午我還要穿著它去參加一個重要會議。此時,仿佛有一根棒子劈向我腦袋,我不由分說就叫起來:“媽,頭發(fā)!”“頭發(fā)”后的感嘆號儼然一顆炸雷。桌邊的蘆花大母雞受了驚嚇,撲閃著翅膀往門外逃。
母親無路可逃。她走過來,沉默著,把我捏在指間的頭發(fā)拿走,繼續(xù)忙碌。我擔心母親沒在意,強調(diào)說:“有頭發(fā)的菜,反胃?!?/p>
從這以后,我養(yǎng)成了一個習(xí)慣,動筷子前總盯著那盤菜,看了又看。
母親的頭發(fā)還是會出現(xiàn)在菜里。我還是每次都叫一聲:“頭發(fā)!”蘆花大母雞鎮(zhèn)定地啄著食,我的叫嚷已把它練成了“淡定雞”。
有一段時間,我忙得不行。連續(xù)幾周沒有回家。回去時,母親一見我就說:“以后菜里不會有頭發(fā)了?!彼恼Z氣像個犯錯誤的孩子。也許,她以為我是生她的氣了。
母親又下廚房忙開了。父親輕輕地說 :“你媽不容易?!边@五個字仿佛閘門開啟,往事洶涌而來。
母親的小兒子在最好的年紀,多年的腎炎轉(zhuǎn)成了尿毒癥。母親背著籃筐,徒步去深山采回一筐筐草藥;每天,母親一遍又一遍地給全身疼痛的兒子按摩;本來不信神的母親,一次次祈禱神靈把她的生命續(xù)給兒子。然而,醫(yī)生的治療加上母親日日夜夜的牽掛和祈禱,沒有留住那么熱情那么善良的生命。
母親變得更加沉默了,但依然把廚房當成自己的主陣地,希望她的女兒能吃出幸福的味道。想到這兒,我忍不住起身走向廚房。
正是六月,廚房像個蒸籠。母親在一片白白的油煙和紅紅的火焰里奮戰(zhàn)。她的頭發(fā)比以往厚了黑了。我伸出手摸了一把,它們又油又糙。
父親告訴我,母親戴了假發(fā)。假發(fā)是個不通風(fēng)的罩子,每一根都結(jié)結(jié)實實地繞在底部,不會掉發(fā)。沒幾天,母親的頭皮就熱出了紅色的疙瘩。但母親只在睡覺時拿下,她說戴著戴著就會習(xí)慣的。
幾周后,我剛下汽車,母親就向我走來。不知為何,母親腿一軟,倒在地上。她的假發(fā)倏地飛了出去,一頭白發(fā)在風(fēng)中凌亂出一地的感傷。那是歲月的重擔壓在母親頭上的雪啊。它們穿過遍布的荊棘,穿過呼嘯的風(fēng)雨,像一道閃電擊中了我。
原來,母親的頭發(fā),不是除了黑就是白。為了讓子女過得省心,吃得安心,母親硬是把自己整成了年輕的模樣。那個密不透風(fēng)的黑色假發(fā),分明是母親沉默而深沉的愛??!
每次讀自己的這篇文章,我都會深深感動。它像一架攝像機,拍攝了我母親的生活和情感。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那么真實。它不僅是文學(xué)的真實,也是生活的真實。母親不吃魚。母親的白發(fā)像雪,完全不符合她的年齡。母親喜歡用菜肴來表達對我們的愛。我把這些糅在一起,通過頭發(fā)這條主線串聯(lián),來表達母愛的深沉。
我們總是以為,父母親會一直在原地,在我們身后,在某個角落,默默存在著,以備我們不時之需。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沒有一個人能總是待在原地。我們的父母親會迅速地老去,老得讓我們措手不及。
《不是除了黑就是白》是對生活的記錄,對愛的記錄。讀來有無奈,有感傷,更有感動。所以說,寫作其實就是一種記錄,只要我們留心生活,記下身邊小小的感動和感觸,就是一篇文章。正如葉圣陶所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溪水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p>
只要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和獨特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客觀事物,感知親朋好友以及路人甲乙丙的言談舉止,再把豐沛的感情融入文字,就能寫出打動自己和讀者的文字。當然,真正感動我們的,不是文字,而是隱于文字背后的情感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