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煜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更是國之瑰寶。從本期開始,唐哥、宋妹和皮皮狗將帶領我們一同開啟詩詞尋寶之旅。讓我們闖過層層關卡,一起去尋找詩詞中蘊藏的終極寶藏吧!注意,這些詩詞大家有可能在課本中看到過喲!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選自部編版《語文》
一年級(上冊)
“哈皮時光車”穿過時光隧道,將皮皮狗、唐哥和宋妹帶到了唐代婺(wù)州義烏縣(今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的一條河邊。咦,有一個小男孩正在河邊認真觀鵝呢!原來他就是七歲的駱賓王。
皮皮狗一個箭步跑了過去:駱賓王,好久不見!
駱賓王:原來是皮皮狗,你身邊的兩位是誰呀?
唐哥:您好,我們是來自21世紀的小學生唐哥和宋妹,我們非常喜歡您寫的《詠鵝》,還想向您請教鵝在你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駱賓王:原來是這樣,謝謝你們呀!鵝和我們的生活非常密切,充當?shù)慕巧卜浅6啵屛襾斫o你們講講吧!我們大唐人十分崇拜的一位大神級文人——東晉時期的王羲之,他就對大白鵝情有獨鐘。他認為白鵝代表著純潔、高貴的品質,他還從鵝的體態(tài)、行走姿態(tài)和泅(qiú)水姿勢中領悟到了鵝的美,并將其中的奧妙融入自己的書法作品中。
宋妹:我知道了,這就叫“師法自然”。
駱賓王:你說得沒錯!
皮皮狗:我也知道一個王羲之愛鵝的故事。據(jù)說有一天,王羲之在一位道士那兒看到了幾只正在追逐嬉戲、十分可愛的白鵝,就想請道士將鵝賣給他。道士知道王羲之的墨寶難得一見,就想讓王羲之抄寫一篇《道德經(jīng)》來交換。王羲之欣然答應。從此,王羲之愛鵝的故事成為后世藝術作品中的常見題材。
駱賓王:對,我們大唐詩人以鵝為題進行創(chuàng)作,有時是一種消遣,有時也是寄情于鵝。
唐哥:可是你不覺得鵝很兇嗎?我小時候還被鵝啄過呢,可疼了!
南宋 馬遠《王羲之玩鵝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 陶鵝 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駱賓王:哈哈,鵝就是這樣,它們警惕性極高,領地意識也強,尤其是公鵝,體形大,攻擊力強,所以它們也是看家護院的好幫手。
皮皮狗:沒錯,我知道唐代后期的僖宗皇帝尤其喜歡斗鵝,可以說是將鵝的“戰(zhàn)斗本領”發(fā)揮到極致了。
唐哥:我知道,在現(xiàn)代,鵝的刀翎可以用來做羽毛球,鵝絨可以填充被子和衣服。
駱賓王:大唐的鵝毛也被用來做鵝毛被喲!還可以制筆呢!另外,我們會把鵝的脂肪做成高級護膚品。大唐的鵝是“高檔品”,鵝脂極其難得,所以鵝脂有時也被皇帝用來賞賜臣子呢!還有像鵝血入藥、新婚送鵝等。
宋妹:這么說,鵝全身都是寶呀!
駱賓王:嗯,我們有很多裝飾擺件也會做成鵝的樣子。
唐哥:看來鵝確實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皮皮狗“開小灶”時間到。
在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大白鵝家族的其他成員,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000年6月,考古人員在秦始皇陵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座陪葬坑,里面有青銅天鵝和青銅鴻雁各20件、青銅鶴6件,一共46件青銅水禽,它們的形態(tài)十分逼真。
唐 陶鵝 鞏義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唐 白釉黑彩鵝柄三足爐 邢窯博物館藏
KOO7陪葬坑臥姿青銅天鵝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KOO7陪葬坑立姿青銅鴻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KOO7陪葬坑立姿青銅天鵝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KOO7陪葬坑臥姿青銅鴻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在古人眼中,鴻雁、天鵝以及前面說到的大白鵝都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美好的體驗,所以他們才會如此喜愛這些動物。你還知道鵝有哪些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