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露
誠如黑格爾所言,若致力于擁有,便會失陷于欲望的迷沼,走入失落痛苦的怪圈;只有致力于旅途,專注于腳下,方能領(lǐng)悟“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得以在腳踏實地的過程中仰望星空。
不用去追尋皎月,亦無需去追逐清風,當你專注于當下,專注于每一個坑洼,專注于每一片泥濘,終能到達夢境中的遠方和理想中的彼岸,見到孤懸的明月,感受清風的吹拂。
致力于事業(yè)的追求,需有“九萬里風鵬正舉”的豪情,方可“蓬舟吹取三山去”。
是“敢做驚天動地事,甘當隱姓埋名人”的于敏院士,是甘做備份24年的鄧清明,是“只為深山里的女孩子有書讀”的燃燈校長張桂梅……是他們,在事業(yè)的道路上默默耕耘;是他們,在金錢名利的欲望下不為所動。他們不追求擁有,不追求回報,因而即使無所得也自得其樂,他們只專心于心中的事業(yè),數(shù)十年如一日埋頭于理想,挑著家國的重擔。因為不醉心名欲,梭羅退出名利場隱居兩年,寫出《瓦爾登湖》;因為不致力于錢財,林徽因在逃亡途中寫下《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當沉浸于事業(yè)中時,他們便得到了快樂與幸福。
致力于事業(yè)的追求,需要我們遵循本心的召喚,追尋理想的明月。
當我們身陷名利與理想的對立時,我們要有“做一輪皎白的月亮”的追求,“不淆世俗的浪潮”的堅定。名校學生想要回歸故土曾引起人們爭議,而北大女生選擇考古學樹立了一個優(yōu)秀的范本,不應(yīng)去迎合世人的眼光,無需去接受世俗的審視,我們應(yīng)選擇追尋本心的召喚而非聽命于銅臭的吸引。不向生活妥協(xié),我們要在滿地的六便士中抬頭奔赴月亮。只有專心于事業(yè)的追求,我們才能如毛姆所言,“我感到自己像一個年邁的水手,充滿了重新出海的豪情?!碧热粑覀兂两谘矍暗牧闶?,就會因為無法擁有而失望痛苦,陷入欲望的泥淖中無法自拔。
揆諸當下,當我們陷于欲望的怪圈中時,應(yīng)將目光投向最初的本心。不要沉湎于一時成績的得與失、名利的勝與敗,只是專心于足下一步一步地走,欣喜于每進的一小寸,然后滿懷期待去奔赴下一場山海。我們應(yīng)如梵高,在困窘與饑餓中以藝術(shù)為食,將對藝術(shù)的激情作為點亮人生之路的燈;我們應(yīng)如一池“季荷”,不用去擔憂泥土的污染,也不擔心氣候的變化,只是默默地扎根,勇敢地生長,開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弊屛覀円员拘臑闊?,照亮追求事業(yè)的大路。做到:霽月光風,不縈于懷。無需關(guān)注風往哪兒吹,雨水何時下;花兒自然開,事業(yè)終將來!
點評
本文主要有以下亮點:第一,立意準確,題目富有文采。作者結(jié)合黑格爾的名言,恰到好處地引出了自己的觀點,并賦予新意。第二,結(jié)構(gòu)清晰,思路嚴謹。本文采用了“并列式”結(jié)構(gòu),從三個方面對中心論點進行論證,使文章內(nèi)容豐富。第三,聯(lián)系自身和社會,富有時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