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思露 國家公共營養(yǎng)師
無論您用哪些水果煮飲,本質上都是一件好事,都默默地增加了每日的喝水量。在3月初春,寒冷干燥的時節(jié),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維持正常體溫,發(fā)熱后縮短恢復時間,預防便秘。
當然,水果經(jīng)過加熱煮茶,必然會造成一定的營養(yǎng)流失,但程度沒有各位想象的大。我們最為關注的營養(yǎng)素當屬維生素C,其實與水果相比,蔬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更高。比如青椒的維生素C就高達80毫克/100克,這個數(shù)值比葡萄、蘋果、梨、桃(一般在1~5毫克/100克)等日常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C高很多。然而,青椒等蔬菜都可加熱食用,煮茶加熱水果所流失的維生素C當可忽略不計。與親朋圍爐煮茶時美好的心情、增加飲水量給身體帶來多種好處相比,這點所謂的營養(yǎng)流失其實沒必要看得太重。
綜合來看,富含酚類物質且維生素C含量不那么充足的水果,質地堅硬、咀嚼起來不太爽口的水果都很適合烹茶為樂,比如蘋果、梨、桃子、香蕉、山楂等。
而且,水果加熱飲茶、吃熟水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單寧、多酚等物質對胃腸消化功能的影響。相比生涼水果,老年人、胃腸功能較弱的人喝點水果茶、吃點加熱的水果,胃腸會更自在舒服。
更有趣的是,雖然加熱會使番茄紅素、類胡蘿卜素等抗氧化物質減少,但加熱卻可以讓這些植物色素從復合物當中脫離出來,讓此類物質更容易被機體利用,有些研究證明“加熱后的果蔬反而增強了總抗氧化活性”。
除了水果煮茶,大家還喜歡烤著吃。橘子、柿子等置于烤網(wǎng),煙火氣甚濃,但從營養(yǎng)角度評價,無論烤哪種水果,烤糊本身已破壞了其中大量的營養(yǎng),而且還會生成有害物質。無論是水果、干果還是紅薯等食品,明火燒烤屬于高溫烹調,加熱時間延長容易烤糊、烤焦,這樣一來就會產(chǎn)生丙烯酰胺、苯并芘等可能致癌的物質。
同時,圍爐煮茶本該在乎其中的味道,但橘橙烤后其中的柚皮苷(苦味物質,柑橘類水果、薯類食品當中所含)濃縮后即會產(chǎn)生更濃郁的味道,所以烤橘子才會愈發(fā)苦澀難品。更何況加熱本身會讓柑橘類水果失去較多的維生素C,所以不太推薦大家將冬日之橘橙落于炭火之束網(wǎng)。
我們的山川大地豐產(chǎn)多種茶飲,每種茶皆有其特點,煮飲與淡泡不同,并不適合所有的茶。相對而言,綠茶(龍井、碧螺春、毛尖、六安瓜片等)和黃茶(蒙頂黃芽、君山銀針、大葉青茶等)煮飲會加重其苦澀味道,影響滋味,而且這類茶葉不禁水煮,淡味會速顯。
煮茶建議選擇發(fā)酵度較高、原料粗老的茶葉,比如白茶(壽眉、貢眉、白毫銀針等)、普洱、小青柑、大紅柑、焙火較重的烏龍茶等。
不過從營養(yǎng)、口感等角度出發(fā),不推薦久煮茶葉。茶葉的主要成分包括咖啡堿、茶多酚、茶氨酸等物質,苦味來源于咖啡堿,澀感出于茶多酚;茶葉添加越多、烹煮時間越長,茶湯顏色更濃重,苦澀感就會增強;濃茶當中含有較多的咖啡堿,此物會讓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得興奮,影響睡眠,大量飲用還會阻礙礦物質鐵的吸收;多酚類物質、咖啡堿的高含量同樣會加重對胃腸的刺激,長期大量攝入無益于機體健康。
所以,烹茶時要觀察茶湯的變化,茶水燒開后需間隔一段時間就傾倒一些,邊嘗滋味邊聊天,煮3~5 分鐘足矣;煮茶過程中刻意減少茶葉的添加量,用量為平常泡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即可。
煮茶之壺,同樣不建議隨意選擇。市售茶壺樣類頗多,玻璃壺、銅壺、陶壺等多種茶壺讓人眼花繚亂,建議使用無鉛玻璃壺煮茶。玻璃透光,可以更便于我們?nèi)ビ^察湯色、把握濃度,避免其熬煮過濃,更能避免出現(xiàn)干燒的問題;而且無鉛玻璃的安全性更高,值得選擇。
TIPS
圍爐煮茶的安全風險提示
隨著圍爐煮茶的日漸火爆,一些安全事故隨之發(fā)生,比較典型的就是炭爐產(chǎn)生一氧化碳導致的中毒事件。圍爐煮茶離不開炭爐,就算名字優(yōu)雅的“無煙炭”,也會伴隨產(chǎn)生無色無味的一氧化碳,不易引起人們的警覺,所以在室內(nèi)煮茶烤果,一旦通風不良就容易發(fā)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為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問題,圍爐煮茶需安全使用炭火。盡量不要在封閉的室內(nèi)使用炭火;務必要注意開窗通風;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盡量縮短烤火時間。另外,火爐周圍不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一旦離開或外出,務必要將炭火完全滅掉,避免引發(fā)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