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瀟瀟 張祥 姜葉 金憶媛 王子睿
浙江省臺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與學校衛(wèi)生科,臺州 318000
脊柱側彎是脊柱的一個或數個節(jié)段向側方彎曲,伴有椎體旋轉的三維脊柱畸形[1],是危害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2]。 脊柱側彎不僅會對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產生不良影響,使身體發(fā)生變形,嚴重的可影響心肺功能,甚至造成癱瘓[3-4]。 當前,脊柱側彎的病因尚未明確,有研究提示與遺傳、激素水平、運動和習慣性姿勢有關[5],早期篩查和診斷有利于積極開展早期矯正和治療。 我國較少開展相關的篩查工作,且研究方法差異較大,結果難以橫向比較。 有研究認為我國脊柱側彎發(fā)生率為0.11%~2.5%,且近年來呈升高趨勢[6-7]。 目前臺州市還沒有相關代表性數據, 本研究通過對2021 年臺州市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現況調查數據的分析,了解臺州市流行現狀及影響因素情況,為疾病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于2021 年按照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原則,在臺州市各縣(市、區(qū))分別隨機抽取2 所小學、2 所初中、1 所高中(其中主城區(qū)的三個區(qū)再各增加1 所高中、1 所職業(yè)高中)作為監(jiān)測點;以整班為單位,在每個年級隨機抽取至少80 人(一般2~3 個班)作為監(jiān)測對象。 實際抽取9 個縣(市、區(qū))51 所學校共18 219 人開展脊柱側彎檢查。 影響因素調查在上述樣本中進一步抽取, 即在主城區(qū)隨機抽取1 個區(qū)、其他縣(市、區(qū))隨機抽取2 個,共3 個縣(市、區(qū));且在開展脊柱側彎檢查的學生中進行(小學僅調查四到六年級),共調查4 303 人。 本研究涉及體檢項目為國家要求的常規(guī)項目,由臺州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和臺州市教育局聯(lián)合發(fā)文開展,符合《赫爾辛基宣言》。
1.脊柱側彎檢查
依據《GB/T 16133-2014 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的篩查》[1],對調查對象開展“一般檢查、前屈試驗、脊柱運動試驗、俯臥試驗、脊柱側彎測量儀檢查”,結果“無側彎”視為無脊柱側彎,“側彎Ⅰ度、側彎Ⅱ度、側彎Ⅲ度”視為脊柱側彎。
2. 影響因素問卷調查
采用《2021 年浙江省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jiān)測與干預工作方案》中《學生視力不良、脊柱彎曲異常及影響因素專項調查表》開展調查,內容包括: 學生基本情況、1 周做到60 min 以上中高強度運動的天數、周末或節(jié)假日做到每天60 min 以上中高強度運動、背書包習慣、書包重量、班級座位定期換、床墊柔軟度、對坐姿/站姿的自我要求、1 個月內頸肩部出現持續(xù)酸痛、1 個月內背部出現持續(xù)酸痛、1 個月內腰部出現持續(xù)酸痛等。
3.質量控制
由取得執(zhí)業(yè)醫(yī)師證的醫(yī)生經培訓后嚴格按照《2021 年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jiān)測與干預項目浙江省工作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的要求開展體檢;相關體檢儀器符合《手冊》要求且檢定合格;體檢現場抽取5%學生進行復測,確保誤差控制在5%以內;使用“臺州市學生健康狀況綜合監(jiān)測評價系統(tǒng)”進行學生基本信息、脊柱側彎及影響因素調查結果等數據的采集、審核、管理,建立數據庫。
應用SPSS 19.0 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 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 表示, 計數資料采用人數和率表示。 對于脊柱側彎的影響因素,采用χ2檢驗或確切概率法進行單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調查了18 219 名中小學生,其中男生9 694 人(53.21%)、女生8 525 人(46.79%);小 學9 488 人(52.08%)、初中4 801 人(26.35%)、高中3 930 人 (21.57%)。 學生中脊柱側彎檢出率為4.45%(810/18 219), 女生為5.03%(429/8 525),高于男生的3.93%(381/9 69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97,P<0.001);小學檢出率為2.26%(214/9 488)、初中為5.52%(265/4 801)、高中為8.42%(331/3 930),發(fā)生率隨學段的升高而升高 (χ2趨勢=266.19,P<0.001)。 從不同學段男女生脊柱側彎檢出率來看,小學、初中的女生檢出率均高于男生(χ2=12.25、23.74,均P<0.001),高中男女生檢出率無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確切概率法,P=0.051)。 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臺州市中小學生不同學段男女生脊柱側彎檢出情況[%(例數/總例數)]
本研究對其中4 303 名學生開展影響因素調查, 其中男生2 333 人(54.22%)、 女生1 970 人(45.78%);年齡(13.46±2.56)歲,范圍9~18 歲。
將1 周幾天做到60 min 以上中高強度運動、周末或節(jié)假日做到每天60 min 以上中高強度運動、背書包習慣、書包重量、班級座位定期換、床墊柔軟度、 對坐姿/站姿的自我要求、1 個月內頸肩部出現持續(xù)酸痛、1 個月內背部出現持續(xù)酸痛、1 個月內腰部出現持續(xù)酸痛10 個變量納入單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除“班級座位定期換”外,其余變量均存在統(tǒng)計學 差 異 (χ2=30.43、23.05、14.01、34.22、27.66、5.62、8.32、14.54 和29.47,均P<0.05)。 詳見表2。
表2 臺州市中小學生脊柱側彎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結果
以脊柱側彎作為因變量(0=否,1=是),將單因素分析中9 個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P<0.05)以及性別和年齡 (作為調整變量) 作為自變量, 納入Logistic 回歸模型進行分析,并對部分分類變量作啞變量分層。 結果提示:書包背一側(OR=1.500,95%CI:1.151~1.956)、書包較重或很重(OR=1.542,95%CI:1.241~1.916)、 床 墊 偏 軟 (OR=1.480,95%CI:1.056~2.076)為脊柱側彎的危險因素;時刻保持良好姿勢(OR=0.586,95%CI:0.405~0.848)、做到周末或節(jié)假日每天60 min 以上中高強度運動 (OR=0.700,95%CI:0.517~0.948) 為脊柱側彎的保護因素。 具體結果見表3。
表3 臺州市中小學生脊柱側彎影響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國際上較早就有脊柱側彎方面的研究。 目前認為脊柱側彎在兒童青少年中的檢出率為0.47%~5.2%[8],普遍接受率為2%~3%[9]。 據報道,我國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檢出率為0.11%~2.5%[5]。 本研究覆蓋臺州市所有9 個縣(市、區(qū)),結果顯示臺州市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總體檢出率為4.45%,高于嘉興[10]、上海[11]、蘇州[12]、昆明[13]等地,處于相對較高水平。 該結果提示臺州市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現況較為嚴峻,但也有可能因目前國內脊柱側彎篩查方法不統(tǒng)一、技術水平差異較大等原因影響了可比性[2],需要開展持續(xù)監(jiān)測來進一步明確。 從性別看,臺州女生檢出率為5.03%(429/8 525), 要高于男生的3.93%(381/9 694),這和多數研究結果一致[4,13-14],可能是由于女生體內雌激素的作用,雌激素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脊柱側彎的進展及嚴重性有關[13-15]。 從學段來看,臺州脊柱側彎檢出率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呈現逐步升高的趨勢,與昆明[4]等地報道一致,高中階段學生脊柱側彎檢出率達到8.42%(311/3 930), 這和脊柱側彎高發(fā)于青春期的研究結論一致[7,16],提示高中學生應該是脊柱側彎防控工作的重點。
脊柱側彎影響因素分析結果提示,書包較重或很重、書包背一側均是危險因素,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7-18]。 書包重量越大,學生負重時前傾的角度也越大,脊柱形態(tài)變化越明顯;書包單側背使得負重后頭部前傾和脊椎前屈增加更加明顯,還會使脊柱側屈運動增加,從而加大脊柱側彎的風險[19]。 此外,床墊偏軟也是危險因素之一,原因可能是床墊對身體支撐不到位,但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做到時刻保持良好姿勢、 周末或節(jié)假日每天60 min 以上中高強度運動為保護因素,這和多數研究結果一致[12,20-21]。 多進行體育運動,對脊柱側彎的預防有重要意義[21],可能和維生素D 合成增加有關[12],同時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多為姿勢性側彎[17],因此,時刻保持良好的姿勢和運動在預防中起著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臺州市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總體檢出率偏高,且隨著年齡的升高有逐步上升趨勢,高中學生檢出率最高,是需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女生;書包重、書包單側背和床墊偏軟等是危險因素,保持良好姿勢(包括坐姿、站姿)和運動等是其保護因素。 針對上述情況,提出如下建議:①加強脊柱側彎的監(jiān)測,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于脊柱側彎患者具有重要意義[21];②保證中小學生有足夠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的時間,特別是戶外活動,這對預防脊柱側彎、近視等常見病很重要;③督促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姿勢,包括坐姿、站姿及走路,學校應該提供符合標準要求的課桌椅并對其進行管理;④加強健康教育,積極宣傳脊柱保健知識,努力提高社會、學校、家庭及學生本身對脊柱保健的關注度,培養(yǎng)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周瀟瀟:文獻查閱、方案制定、論文撰寫及修改;張祥,姜葉:統(tǒng)計分析、論文修改;金憶媛,王子睿:數據采集、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