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鳳華
一有閑暇,我便回到籬笆環(huán)繞、炊煙裊裊的田園老屋。老屋里盛放著生活的歌哭,和一個身居異地的游子的濃濃鄉(xiāng)愁。
老屋門前的鹵汀河潺湲流淌,河邊菰蒲叢生,青葦蕭蕭,俊鳥游弋。最是春末夏初,蜻蜓翻飛,河鮮潑刺,令人感到歲月靜好。有的荷葉在荷稈上露出一點豆綠尖角;有的荷葉如兩扇綠絹門扉,羞怯地垂攏;有的荷葉仿佛卷起的兩只畫軸,正待慢慢打開;有的荷葉舒展呈傘形,在水面上搖曳。一陣風過,荷香彌漫,沁人心脾。
有人說:“夏讀書,日正長,打開書,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燈下苦讀聲朗朗。荷花池畔風光好,芭蕉樹下氣候涼。農村四月閑人少,勤學苦攻把名揚?!焙上惆樽x,能讓人回到自然,讓枯燥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晴耕雨讀之余,翻閱舊日泛黃書籍,恍如“久旱逢甘霖,他鄉(xiāng)遇故知”。舊書架上赫然呈現心儀的書籍,欣喜之余,我如涉足春野,瞥見阡陌里搶先綻放的薺菜花、春灘上新冒的青蒿嫩芽,心中一派風光旖旎。
鄉(xiāng)間黃昏,暮色清涼而歡悅,霞光凄美無言。我坐在瓜棚豆架下,任夕光濡染,周身鑲了一層錦。讀雪小禪的《傾城記》,我喜歡“銀碗里盛雪”的禪意與徹骨的涼,文字那沁人的唯美、琉璃似的干凈與剔透且無限美好,令我的內心一片波光瀲滟。賞《浮生六記》,看蕓娘與沈復蕩舟洞庭湖上,“八窗盡落,清風徐來,紈扇羅衫,剖瓜解暑”,我感覺風生袖底,清爽無邊。讀張岱的“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林下月光星星點點,猶如殘雪,相映成趣,自是美極。
有時,天空一片鐵灰色,沁著夕光。我慵懶地躺在院中竹椅上,走進沈從文的《邊城》、汪曾祺的《大淖記事》、余秋雨的《霜冷長河》。我如飲醇醪、如癡如醉、如夢似幻,走進“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的詩化境界。
最是驟雨過后,西天浸潤在鮮明的色澤里。我展卷細品唐詩宋詞,猶如暢飲清歡楊梅湯。“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弊x陸游的詩,我的眼前猶現碧水清波,白鷺點點?!拔⒂赀^,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弊x蘇軾的《阮郎歸·初夏》,一幅清新恬淡的鄉(xiāng)村風俗圖躍然紙上?!帮L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弊x李重遠的《憶王孫·夏詞》,讓我頓覺清風撲面,荷香縈鼻。
蔡確喜歡躺在竹床石枕之上讀書怡情,他寫道:“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奔垏溜L,竹床石枕,一卷詩書,倚枕而讀。沒有刻意,滿是閑適。
浪漫月夜,蛙鼓蟲鳴,月光絲綢般光潔柔軟,清霜一樣敷在地上。就著星光和竹椅,我攬書一卷,此時之神思既可以囿于現實而遍觀世間百態(tài),又可以跨越千年,忽而隨李白縱酒放歌,忽而隨辛棄疾金戈鐵馬馳騁沙場,感受或清麗,或脫俗,或哲思的文字,醉心于文學的廣袤深邃。有書中哲人指點人生,啟迪混沌,豈不快哉。
“半榻暮云推枕臥,一犁春雨挾書耕?!备N以立性命,讀書達禮明義。荷香沁脾,晴耕雨讀,遠離浮躁和喧囂,沉浸書海,素心安然如瓷,清涼如玉,一種愜意和恬適彌漫全身,淡雅如窗邊的一抹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