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用雙腳證明我們不是“東亞病夫”的中國人——潘德明

2023-05-30 10:48:04
世紀人物 2023年1期

編者按:1979 年,一位記者,在將被焚毀的資料中,發(fā)現(xiàn)了一張神奇的護照。這張護照的底下,還有一本 8 斤重的大冊子。記者打開這本冊子,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因為冊子上的簽名,和印章,隨便拿出一個,都是攪動世界風云的人物:羅斯福、張學良、泰戈爾、甘地、希特勒

......就是在這堆殘破的資料中,讓世人認識了一個中國最傳奇的青年——潘德明。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環(huán)游世界”成了許多人掛在嘴邊的夢想,但真正能做到的卻寥寥無幾。

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這這件事實在太過困難。

時間、金錢、語言、路上不可預料的各種風險……隨便一個都能成為阻礙你夢想成真的障礙。

所以“環(huán)游世界”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注定只能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可能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徒步環(huán)游地球這樣瘋狂又牛逼的事情,肯定是由某個外國人完成的。

然而事實是,在90多年前,一個來自中國的年輕廚子,花了8年的時間,靠著一輛自行車和自己的雙腳,成為了人類歷史上徒步環(huán)游地球的第一人。

1930年夏天,中國首都南京。

四牌樓是當時南京最繁華的街區(qū)之一,國立中央大學(今東南大學)就位于此地。距離國立中央大學不遠,有一家叫作“快活嶺”的西餐廳。

餐廳的老板兼廚子是個年僅21歲的男青年,名叫潘德明,浙江湖州人。

潘德明19歲和家人從老家湖州遷來南京,并傾盡所有把餐廳開在國立中央大學附近,一來當然是為了掙錢,二來四牌樓這一帶是南京最繁華的地界,可以多接觸天南海北、世界各地的各色人士,開拓自己的視野。

因為他素來就有個夢想,那就是等攢夠了錢,一定要想辦法走出國門,到廣闊的世界上去游歷一番。

讓潘德明沒想到的是,這個機會竟然這么快就到來了。

他在《申報》上看到一則新聞,有7位年輕人在上海成立了一個“中國青年亞細亞步行團”,一共是4男3女,他們的目標是徒步亞洲全境,而他們這么做的初衷,則是為了“雪東亞病夫之恥”,讓全世界的人看到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

以下,是“亞細亞步行團”的宣言,節(jié)錄一段,謹供列位一覽:“在歷史上背負了五千余年的文明和創(chuàng)造的中華民族,不幸到了近世,萎靡和頹廢,成了青年們普遍的精神病態(tài)。

我們覺得時代的精靈,已在向我們歡呼,我們毫不客氣地把這個偉大的重擔肩負起來。我們決定以堅毅不拔的勇敢精神,從上海出發(fā),逐步實踐我們的目的。

在每一步伐中,我們要顯示中華民族歷史的光榮,在每一個步伐中,給社會以極深刻的印象,一直到我們預定的途程的最終點?!?/p>

這篇新聞報道就像是一顆火種,瞬間將潘德明內(nèi)心深處的夢想之火點燃,他感覺自己的人生一下就有了目標,這才是有志向的年輕人應該做的事!

所以他當即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加入這支“亞細亞步行團”,跟隨他們,一起完成這項前無古人的壯舉。

能成大事者,都是行動派。

潘德明當即就給姐姐寫了一封信,委托她將餐廳賣掉,而他自己則迅速買了去上海的車票,去追隨那七位勇士的足跡。亞細亞步行團的計劃是從上海出發(fā),沿滬杭線到杭州,然后一路南下,從海南島走海路到東南亞,然后一路北上,環(huán)游亞洲,最后從土耳其進入中國新疆。

然而當潘德明滿懷希望地趕到上海時,卻還是晚了一步,“亞細亞步行團”已經(jīng)從上海出發(fā)多日,按照他們的行進速度計算,此時已經(jīng)快要到杭州了。

這點小挫折難不住潘德明,他輾轉(zhuǎn)來到了商務(wù)印書館,為自己搞了一封介紹信,然后就買了車票往杭州追了過去。

之所以要花費周折搞這么一封介紹信,是因為《申報》的報道中介紹,步行團的七名成員都是名校畢業(yè),個頂個的都是人中精英,而潘德明沒有上過大學,最高學歷也只是家鄉(xiāng)的湖州二中,所以他很怕這個精英團隊開會不接受自己的加入。他已經(jīng)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步行團不讓自己加入,那自己就以廚子的身份跟著他們,全程照顧隊員們的飲食,給他們做飯。終于,在盛夏的杭州西湖邊上,潘德明追上了讓自己心神向往的“亞細亞步行團”。

讓潘德明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加入居然出乎意料的順利。步行團的團長甚至連他的介紹信都沒怎么看,就同意他成為團隊的新成員。

原來,此時的步行團,已經(jīng)有兩個人因為受不了天氣的酷熱和徒步的辛苦,自行退出了。

而從上海到西湖,也不過才四百多華里(200公里)的路程而已,相比環(huán)游亞洲的偉大目標,只是一個熱身和開始。

但無論怎樣,潘德明還是很高興能成為步行團的一員,他很快就和其他的隊員們再次出發(fā),一路南下,朝著海南走去。然而剛從杭州出發(fā)沒幾天,就又有一位成員因為生病而退出,團隊再次變成了五個人。

好在接下來的上千公里路上,團隊走得還算比較順利,終于按計劃走到了福建廈門。

也正是在廈門,這支出發(fā)時豪情壯志、信心滿滿的團隊,爆發(fā)了一場嚴重的內(nèi)部分歧與沖突。而這場分歧與沖突的后果,是以兩名團隊成員的退出而告終。

從廈門再出發(fā)的時候,團隊里僅剩下了包括潘德明在內(nèi)的三個人,而此時距離步行團風光無限地從上海出發(fā),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在潘德明寫給姐姐的信里,他不無沉痛地寫出了那兩人退出的原因:“因為他們太會花費公款(指募捐得來的旅費)和不會做事”。

這里有必要說明一下,這支“亞細亞步行團”并非官方組織的探險隊,所以是沒有任何收入的,而他們一路上所有的花費,都是來自于沿途的熱心民眾以及愛國人士的捐助。

可能有朋友會說了,靠人家捐能捐幾個錢呢?

潘德明在給姐姐的信里寫道:自我們從杭州至離開廈門,一共收到人家捐助的旅費有九百多元,用去的已有八百多元,(除了吃和船車等旅費所用)內(nèi)中有三百多元是可以不用的……

要知道,那個年代的“一元錢(銀圓)”購買力是很驚人的,潘德明當初離開南京四牌樓去上海的時候,是把自己的店賣掉后“帶資進組”的,而他賣店的錢,不過才30元不到。

兩相對比之下,900多銀元絕對是一筆了不起的巨款了,所以大家就能知道潘德明當時的痛苦與無奈。

自己加入步行團是來追夢的,而不是為了花著那么多好心人的捐款享受的。

經(jīng)歷過這次危機之后,團隊的三人從廈門再次出發(fā),經(jīng)過廣州、???,然后渡海進入了越南。

這是潘德明第一次踏上異國的土地,但也正是在這里,他們的團隊最終分崩離析,最后以解散而告終。

其實摧垮“亞細亞步行團”的,并不是什么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而是來自越南愛國華僑們的巨額捐款。

原來,當步行團的三人到達越南的清化市后,遇到了當?shù)貝蹏A僑的熱情款待,并自發(fā)地為他們進行了募捐,最終籌到了一筆數(shù)額驚人的資金。

正是這筆從天而降的巨款,讓團隊的三人產(chǎn)生了巨大的分歧,除了潘德明之外,其余的兩人都不想再繼續(xù)完成什么“環(huán)游亞洲”的目標了。

他們甚至勸潘德明,東南亞華僑華人眾多,而且有很多有錢的愛國華商,如今不如利用他們隊伍目前的名氣,就在東南亞轉(zhuǎn)上一圈,那么收到的捐款將會是個天文數(shù)字,可能一輩子都花不完。

而除了東南亞之外,其他的國家沒什么華僑,而且危險重重,甚至人身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繼續(xù)再走下去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意義。

潘德明突然意識到,自己當初追隨他們的決定,根本就是個錯誤。

也許他們最初的目標,就根本不是為了“雪東亞病夫之恥”,而是利用這一噱頭,沽名釣譽,然后借機斂財,最后名利雙收。潘德明在他的日記中寫道:無疑僑胞們贈送的旅費是驚人的,假使我們在南洋群島走一遍的話,得到的錢是一輩子也吃用不完的,這也就使他們另有目的,那時我難受極了……

難受歸難受,認清了團隊其他人的真實目的之后,潘德明繼續(xù)走下去的決心反倒變得愈發(fā)堅定。

甚至他深埋心底的那個夢想也變得愈發(fā)清晰起來——既然都已經(jīng)到了這里,那我何不一直走下去,環(huán)游地球,完成一項前無古人的壯舉呢?

1931年初,潘德明為了加快前進的速度以及方便攜帶行李,在越南的西貢(今胡志明市)買了一輛英國產(chǎn)的“蘭令牌”自行車,開始騎單車環(huán)球旅行。

他穿過無數(shù)危機四伏的熱帶原始叢林,躲避沿途各種蛇蟲猛獸的攻擊,經(jīng)柬埔寨、穿越泰國,最后從馬來西亞渡海抵達了新加坡。潘德明到新加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去中國駐新加坡總領(lǐng)事館,辦理新的簽證。

他原本的簽證已經(jīng)快要到期,而且因為自己的目標也從徒步亞洲改為環(huán)游世界,所以辦理簽證是他的當務(wù)之急。

然而讓潘德明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新加坡的總領(lǐng)事聽說了他要環(huán)游世界的目標之后,直接就拒絕了。

而他拒絕的理由也很簡單:像你這樣的沽名釣譽之徒,我見得多了,你的目的無非就是借著“中國人徒步旅行”的噱頭,坑蒙拐騙、借機斂財而已。你這點騙術(shù),騙騙那些沒啥見識的華僑可以,但是騙不了我。

從總領(lǐng)館出來,潘德明流下了眼淚,他感到委屈而又絕望。拿不到簽證,自己的夢想之路就要在新加坡徹底中斷了,而此時家鄉(xiāng)的父母也寫來書信,勸他早點回家,因為在他們看來,兒子的這種行為,簡直就是不務(wù)正業(yè)。

潘德明進退維谷,因為他不但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繼續(xù)走下去,也不知道自己繼續(xù)走下去的意義在哪里,一時間整個人陷入了消沉的狀態(tài)。

就在這時,新加坡一個叫“上海俱樂部”的華僑組織找到了潘德明,并把他介紹給了當時的南洋華僑領(lǐng)袖——胡文虎。胡文虎是當時的南洋首富,他名下的“虎牌萬金油”和“星洲日報”在整個東南亞地區(qū)都是響當當?shù)钠放啤?/p>

胡文虎和潘德明一見如故,他不但給了潘德明經(jīng)濟上的資助,而且還鼓勵他繼續(xù)走下去,去以中國人的身份,完成這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壯舉。

有了胡文虎的鼓勵,潘德明備受鼓舞,他親自制作了一本重達四公斤的大簽名簿,命名為《名人留墨集》,并在扉頁上寫下了一段話作為自序。

“以世界為我之大學校,以天然與人事為我之教科書,以耳聞目見直接接觸為我之讀書方法,以風雪雨霜、炎荒烈日、晨星夜月為我之獎勵金。

德明堅決地一往無前,表現(xiàn)我中國國民性于世界,使知我中國是向前的,以謀世界上之榮光,必欲達到目的而無退志?!倍幕t成為了在這本《名人留墨集》上寫下留言的第一人。他在這本冊子上寫道:希望全世界的路都印著你腳車的輪跡!得益于胡文虎的身份,再加上他本就是傳媒大亨,所以在他和潘德明會面并經(jīng)由“星洲日報”報道之后,潘德明的經(jīng)歷立刻就在整個馬來半島引發(fā)了轟動。

當?shù)氐娜A僑紛紛稱潘德明為“為中華環(huán)球的人”,而有了胡文虎的背書,中國駐新加坡總領(lǐng)事也終于認識到這個年輕人不是騙子,并欣然為其辦理了簽證。

1931年4月3日,潘德明離開新加坡,帶著他心愛的自行車,乘船來到了印度,并直接趕往加爾各答。

潘德明去加爾各答的目的,是想要拜訪自己的偶像——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早在1924年的時候,泰戈爾曾經(jīng)來過中國南京,并在國立中央大學做過演講,那時的潘德明才16歲,而且只是一個學徒打雜的小裁縫,自然無法跟這樣的世界級大咖見面。

而他后來遷居南京并在中央大學邊上開西餐店,很難說沒有受當年泰戈爾來華的影響。到達加爾各答之后,潘德明在當?shù)厝A僑的幫助下,終于見到了泰戈爾。據(jù)說,當年潘德明來到泰戈爾的住所時,受到了泰戈爾的學生們超乎尋常的禮遇——他們紛紛俯下身去撫摸潘德明的雙足,并把沾到塵土的雙手放到嘴邊親吻。

23歲的潘德明與偉大的詩人暢聊到深夜,泰戈爾也對潘德明說出了自己對中國的預言:“我相信,你們有一個偉大的將來;我相信,當你們的國家站立起來,把自己的精神表達出來的時候,亞洲也將有一個偉大的將來——我們都將分享這個將來帶給我們的快樂?!?/p>

時隔90年后,現(xiàn)在看來,泰戈爾的話已經(jīng)在一步步的實現(xiàn)了。拜訪過泰戈爾之后,潘德明又受到了圣雄甘地的接見。甘地因為長時間的絕食,骨瘦如柴、異常虛弱,但他還是送給潘德明一面親手用粗麻布織成的印度國旗,并流著淚對潘德明說:“中印兩國山水相鄰,又都是人口眾多、飽受列強欺負的國家,這一方面是由于近代政治的腐敗,一方面是由于經(jīng)濟的落后,希望我們兩國迅速地自強起來。”

潘德明的印度之行,讓他的內(nèi)心深受震撼,也讓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環(huán)游世界之旅的意義所在。

一開始,自己只是想離開故土,到外面去看看更為廣闊的世界,而隨著自己閱歷的增加,他開始認識到自己的這趟旅程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而是上升到了民族和國家自強的層面。

結(jié)束了與甘地的會見之后,潘德明繼續(xù)一路北上,翻越開伯爾山口,一頭扎進了阿拉伯的大沙漠。

這一路人跡罕至,各種猛獸眾多,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潘德明隨身攜帶了一面銅鑼,每當遇到兇猛的野獸時,就敲擊銅鑼將野獸嚇退。

而正是這面銅鑼,居然在阿拉伯的沙漠里救了潘德明的命。原來,潘德明在沙漠里遇到了一伙強盜,他們本想打劫潘德明這個外國人,但是當嘍啰們把蒙著眼睛的潘德明帶到他們的首領(lǐng)面前時,首領(lǐng)卻讓手下將他放了。

因為首領(lǐng)看到他隨身攜帶的那面銅鑼,當即斷定這是個善良的好人——他孤身一人穿越沙漠卻不帶任何的武器,而銅鑼很明顯就是為了防備野獸的,他分明就沒有防備任何人,自然也不想傷害任何人。

于是潘德明有驚無險地經(jīng)歷這場打劫,非但什么都沒有丟,反而被強盜們送出了沙漠。

接下來,潘德明來到伊朗,并受到了伊朗巴列維王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禮薩汗的親自接見。

當時的伊朗還被稱為波斯,而波斯和印度、中國一樣,不但都有著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和歷史,而且在當時也是戰(zhàn)亂頻仍,深受西方列強的壓迫。禮薩汗作為伊朗的統(tǒng)治者,也想讓古老的波斯重新崛起,所以當他便主動約見了潘德明。

潘德明就像一面旗幟,把民族自強的信念,從中國帶到印度,又從印度帶到了伊朗。

離開伊朗,潘德明進入敘利亞,并在大馬士革遇到了一位英國“蘭令牌”自行車的銷售,他看到潘德明騎著自己公司的自行車,并聽他說了自己的故事之后,欣然將潘德明的舊車回收,然后為其更換了一輛最新型號的自行車。

潘德明騎著這輛新車來到了伊斯蘭教的圣城——耶路撒冷,然而很不幸的是,剛到耶路撒冷,他的新車就被人給偷了。但這阻擋不了潘德明的腳步,他重新恢復到徒步的狀態(tài),穿過西奈半島,渡過蘇伊士運河,最后于1932年6月踏上了非洲大陸。潘德明來到非洲的第一站,選擇了的埃及首都開羅。在開羅,潘德明遇到了一批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這些遠離故國的年輕學子們見到從中國來的探險者,興奮和自豪的心情無以言表,他們自發(fā)地為潘德明做向?qū)В瑤е斡[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古跡。

分別之際,留學生們紛紛并表示會以他為榜樣,并以他的行為和精神來激勵自己,永遠保持奮進的狀態(tài)度。

離開開羅,面對著廣袤的非洲大陸,潘德明卻沒有了繼續(xù)在非洲游歷的想法。在他看來,自己從中國這一路走來,觸目所見,不是戰(zhàn)亂和動蕩、就是貧窮和落后,尤其是像印度和埃及這樣與中國齊名的世界文明古國,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但在當今卻淪為了世界的三流國家。

而如今的世界,國家實力的天平,明顯都在像歐美國家傾斜。自己此次的環(huán)球旅行,初衷是為了“雪東亞病夫之恥”,但行至今日,潘德明愈發(fā)感到祖國與那些歐美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所以,他放棄了自己在非洲的其他行程,決定取道歐洲,去當今人類世界最先進、最富裕的國家和地區(qū)去看一看。

1932年6月底,潘德明在開羅的亞歷山大港登船,穿越地中海,來到了他歐洲之行的第一站——希臘。

希臘是奧林匹克的發(fā)源地,而這一年恰逢第10界夏季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辦,可潘德明卻在希臘的報紙上看到,中國政府因為財政壓力,無法派出代表團參加。

這一消息讓潘德明深感氣憤和遺憾,于是他便來到奧林匹亞遺址公園,在公園的一根石柱子上貼了一張用多國文字書寫的標語:中國人潘德明步行到此!

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聲的吶喊。

然后潘德明來到了雅典,并受到了希臘首相維尼格羅斯的接見,他對這個來自遙遠東方古國的年輕人說了一句話:我從你的身上,看到了東方古國的覺醒。

離開希臘之后,潘德明將自己的下一站選在了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而這里也是曾經(jīng)的“中國青年亞細亞步行團”最初預定的終點。

雖然團隊已經(jīng)解散了,但對潘德明而言,自己曾經(jīng)許下的諾言,無論如何都要實現(xiàn)。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郊外的一座古老破敗的廟宇里,他竟然受到了土耳其總統(tǒng)凱末爾將軍的接見。

凱末爾被土耳其人奉為國父,地位尊崇無比,而他親自向潘德明介紹了土耳其正在進行的改革。

原來,凱末爾知道潘德明此行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雪東亞病夫之恥”,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經(jīng)的土耳其,也被人稱為“西亞病夫”,所以潘德明的此番壯舉,鼓舞的不僅是普通人,甚至還影響到了一國的元首。

告別土耳其,潘德明從保加利亞正式進入歐洲內(nèi)陸。

此時距離1929年席卷全球的經(jīng)濟危機帶來的后遺癥還未徹底消散,潘德明沿途看到歐洲各國一片蕭條凋敝,他先后游歷了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瑞士、法國、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挪威、瑞典和英國,將整個歐洲走了一個遍。在意大利,潘德明去探訪了馬可波羅的遺跡,但充斥著黑手黨的意大利,卻沒有讓潘德明看到自己心目中“文明富強”的歐洲應該有的樣子。

1933年7月,潘德明來到了法國,他先后參觀了盧浮宮、協(xié)和廣場、巴黎圣母院等名勝,甚至還受到了法國總統(tǒng)萊伯朗、總理達拉第等領(lǐng)導人的接見。

總統(tǒng)萊伯朗對潘德明說道:“對于你的壯舉,我想用法國之雄拿破侖的一句話奉送:中國是一個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當他醒來時,全世界都會震動?!?/p>

但即便是在歐洲最強國之一的法國,潘德明也沒有感受到曾經(jīng)的“列強”的樣子,在他的感受里,破敗和凋敝多過繁榮,蕭條和崩潰仿佛才是社會的主基調(diào)。

不久之后,潘德明在報紙上看到日本入侵上海的消息,而就在這時,他突然接到了一個神秘的電話。

電話那頭竟然是位中國人,他自稱是顧維鈞,想約潘德明見面。潘德明頓時激動萬分,因為顧維鈞是民國駐法國大使,更是著名的外交家,當年就是他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割讓青島,而這個消息傳回國內(nèi)后,就引發(fā)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梢哉f,顧維鈞先生在所有愛國進步青年的心目中,地位非常之高。

知道顧維鈞想見自己,潘德明深感榮幸,他欣然赴約,但見到顧維鈞之后才知道,除了這位著名的外交家之外,還有一位更厲害的大人物想要見自己。而這個神秘的大人物,就是少帥張學良。當時張學良受到蔣介石的排擠,不得已托病隱居巴黎,平日里深居簡出,拒絕一切訪客,但當他得知有位中國青年從國內(nèi)徒步來到巴黎后,不由得精神大為一振,興奮地要與他見面。

1933年7月20日,張學良和潘德明如約見面,兩人一見如故,而張學良只比潘德明大7歲,兩人頗有莫逆之感。

潘德明對張學良說:“我出國已三載,從報上得知,國內(nèi)很不安定,東三省淪陷,老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外國稱我中國人為‘東亞病夫’,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才下狠心,克服困難,為中國人爭氣”。

而張學良則稱贊潘德明的志氣,說:“潘先生,旅途三年,艱苦卓絕,漢卿敬佩之至?!?/p>

同時,張學良還在潘德明的《名人留墨集》寫下“壯游”兩字,兩人長談至深夜,臨別時張學良對潘德明說:“希望你一鼓作氣,環(huán)游世界,為中國人爭氣!”

作別法國之后,潘德明來到了德國。

此時二戰(zhàn)尚未打響,而德國正處在巨變前夕,國內(nèi)失業(yè)人數(shù)激增,而且到處彌漫著反猶太人的浪潮,整個國家動蕩不安。得知有一位從中國徒步而來的旅行家過境德國,當時的德國元首希特勒居然向潘德明發(fā)出邀請,請他到總統(tǒng)府做客。這位后來的戰(zhàn)爭狂人對潘德明大加贊賞,和他足足聊了兩天,作別之前,希特勒甚至還為潘德明作了一幅畫像,作為對他的贈禮。

其實對此時的潘德明而言,旅行的意義已不只是單純地增加自己的學識和見聞,而是縱觀世界,開始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有了更深遠的思考。

他素來知道德國科學技術(shù)和制造工業(yè)全球馳名,而此次德國之行,他最想見到的人,其實是功勛蓋世的居里夫人。

可惜的是,居里夫人一直非常忙碌,潘德明未能如愿得見。潘德明歐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曾經(jīng)的日不落帝國、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源地——英國。

在倫敦,他受到了英國首相麥克唐納和丘吉爾的接見,冬天的倫敦到處煙霧彌漫,死氣沉沉,乏善可陳,不過潘德明倒是有兩次有趣的偶遇。

第一次是他有天在街頭看到了一個高臺,臺子下面人頭攢動,十分熱鬧。

他湊近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只見臺子上放著的不正是自己那輛破舊的蘭令牌自行車嗎?

原來這是蘭令自行車公司利用潘德明“環(huán)球探險家”的名頭做的一場推銷,而當年那位買下潘德明舊自行車的推銷員就在現(xiàn)場,這場旅行途中的小插曲,頓時在倫敦的街頭引發(fā)了一場小小的騷動、

而第二次的偶遇,是潘德明再次遇到了張學良將軍。

二人再次見面,都分外感慨,張學良詢問潘德明的下一步計劃,并建議他前往美國,因為美國已經(jīng)是當時世界上最發(fā)達的新興國家,整個國家都充滿了活力和生機,也許潘德明能夠在那里看到中國未來的希望。

潘德明欣然接受了張學良的建議,同時張學良還贊助了他一張去往美國的船票,于是潘德明便乘坐“歐羅巴”號郵輪前往美國。

1934年1月,潘德明從英國利物浦乘船出海,到達美國紐約。美國人本就崇尚自由、熱愛冒險,所以對潘德明這樣獨自一人的環(huán)球旅行者推崇備至。

當?shù)氐膱蠹堅敿毜亟榻B了他的旅行經(jīng)歷,配圖是一張潘德明腳踏地球的照片,并為其冠以“環(huán)球第一人”稱號。

潘德明頓時成了北美華人心中的英雄,而美國也成為了他這次全球壯游停留時間最長的國家。

潘德明在美國待了一年多時間,幾乎走遍了美國所有的地區(qū),而且他期間還去了加拿大,深入了解了美國這個新興國家的成長歷史。

當他來到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時候,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聽聞他的事跡,熱情邀請他見面。

羅斯福其實也有一個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但因為患有小兒麻痹癥,走動不便,所以對潘德明這種能將夢想勇于去付諸實踐的人,格外敬佩。羅斯福還親自贈送給潘德明一枚金牌,并希望他留在美國。

羅斯福對潘德明說:“這是美國人民贈送給你的,你應該享有榮譽,榮譽永遠屬于有奮斗精神的人?!?/p>

潘德明在美國的每一天,都在感受到這個國家的富強和活力,他參觀了自由女神像,并登上了當時的世界最高建筑帝國大廈的樓頂。他去了洛杉磯的好萊塢,并受到電影大鱷扎納克的歡迎,親自為他放映《爵士歌王》。

1934年的“世博會”在芝加哥舉辦,此次盛會的主題為“一個世紀的進步”,而潘德明則成為了第一個以個人身份參加世博會的中國人。

也正是在這場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展覽會上,他看到了各種當時最先進的新興科技,也深刻體會到了中國與當時科技水平的巨大差距。

在世博會上,潘德明受到福特汽車公司的邀請,去參觀他們的汽車生產(chǎn)線,參觀完以后,福特的工作人員送給潘德明一個小盒子。

盒子里面裝有12種原材料,他們告訴潘德明,福特制造的所有汽車和飛機,都來自于這12種原材料。

這讓潘德明深受震撼的同時,內(nèi)心也感到無比的感慨,因為潘德明知道,生產(chǎn)這些原材料的礦藏,在中國的青藏高原一帶多得是,而且儲量驚人,但長久以來卻無人開發(fā)。

那一刻,潘德明的內(nèi)心立下一個志向,等自己環(huán)球之旅結(jié)束回到中國,自己一定要去做青藏高原的礦產(chǎn)開發(fā),為中國的科技和工業(yè)生產(chǎn)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材料。離開美國后,潘德明去了古巴,然后又乘船經(jīng)巴拿馬、斐濟、夏威夷、新西蘭,繼續(xù)環(huán)球徒步之旅。

1935年3月,潘德明抵達澳大利亞悉尼,一位女華僑自費為他買了一輛自行車,潘德明得以繼續(xù)騎車穿行在大西洋東南沿海的叢林之間。

而這次的澳洲之旅,也差點成為潘德明的人生終點。

當他騎車走在從悉尼去往墨爾本的山路上時,意外遭到了當?shù)赝林穆穹?,他被土著人綁在樹上,眼看著土人磨刀霍霍,就要將自己開膛破肚。

情急之下,潘德明急忙說了幾句之前在新西蘭的時候?qū)W會的毛利語。

正是這幾句話,救了他的性命。

一位部落長老聽到他的毛利語,讓土人放開了他,并用英語與之交談,這才得知他居然是從中國那么遙遠的地方徒步而來的一位勇士。

知道了潘德明的身份,土著們將潘德明奉為座上賓,并請他喝蜂蜜酒,吃他們的特色美食煮蟲子和烤蜥蜴。

一夜狂歡之后,第二天長老派出了本部落的十幾名武士,沿途護送潘德明,因為一路上部落眾多,如果沒有人護送的話,如果他再次被抓,估計就沒有這次這么好的運氣了。

在土著武士的護送下,潘德明順利抵達墨爾本,然后乘船離開澳洲,經(jīng)由印尼、馬來西亞,最后重新回到了新加坡。

這里可以說是潘德明全球之旅的真正起點,而他再次踏上新加坡的土地,頓時就引發(fā)了巨大的轟動,受到了各界華人近乎瘋狂的歡迎。

同胞們用迎接新年的禮儀迎接他,街頭人山人海,舞龍和舞獅的隊伍鑼鼓喧天,人們發(fā)自肺腑地慶祝潘德明的凱旋。熱烈的歡迎儀式過后,在當?shù)厝A僑團體的組織下,在新加坡為潘德明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見面會,當?shù)卣⒏鹘缑?、商業(yè)巨賈紛紛參加,都是為了能夠親自聽到來自中國的“徒步環(huán)球第一人”親口講述的一路見聞和體會。

在這場見面會上,潘德明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自己一路的見聞,尤其是在美國的所見所謂以及受到的震撼。

他在演講的最后,向眾多華僑說出了自己環(huán)球之行的最大心愿——那就是回國之后,繼續(xù)探訪青藏高原,為祖國尋找發(fā)展科技和工業(yè)的原材料。華僑們聞言大受感動,紛紛慷慨解囊為其捐款,而這場募捐所得的款項,竟然高達十萬美金。10萬美元在當時絕對是個天文數(shù)字,這是當時美國中產(chǎn)階級一輩子也掙不到的財富,在中國更是一筆難以想象的巨款。而無數(shù)的華僑們正是基于對潘德明壯舉的敬佩以及對他人品的信任,才把這份對祖國的沉甸甸的心意托付給他,由他來替自己完成勘探青藏高原的夢想。

離開新加坡,潘德明帶著一身的榮光、一路的風塵和來自同胞們沉甸甸的信任,經(jīng)由泰國、緬甸、越南,最終回到了中國廣西。

而在廣西桂林,又有一個大人物約見了潘德明。

他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大畫家徐悲鴻先生,徐先生親自做向?qū)?,陪著潘德明游歷桂林山水,而且還在他的《名人留墨集》上題詞:丈夫壯志。

1937年7月6日,在經(jīng)過了八年的光陰之后,潘德明終于回到了上海,此時的他躊躇滿志、信心滿滿,并決心短暫修整之后,就向政府申請去往青藏的通行證,正式開始自己的勘探之旅。然而就在他回到上海的第二天,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全面抗戰(zhàn)開始了。

戰(zhàn)爭的突然到來,讓整個中國陷入了空前的危機,所有在之前平常的一切,都因為戰(zhàn)爭而改變。

對潘德明來說,戰(zhàn)爭不僅意味著國難家仇,更意味著他去往青藏高原的夢想的破滅。

他徹夜痛哭,既是為了自己未盡的夢想,也是覺得愧對環(huán)球旅行路上對自己寄予希望的萬千華僑通同胞。

最終,潘德明決定,將自己手中由華僑捐贈的10萬美金巨款,悉數(shù)捐獻給了抗日前線。

而他也“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把名字改為潘子明,將環(huán)球旅行的所有照片、日記、信札以及那本厚重的《名人留墨集》徹底塵封,隱居市井之間,結(jié)婚生子,至死都對自己當年徒步環(huán)球的壯舉只字不提。

甚至在幾十年后,當偶然有來自海外南洋、知道他當年故事的人尋到他的后人,詢問“徒步環(huán)球第一人”潘德明的事跡時,他的后人都覺得對方一定是認錯了人。自己的爺爺一輩子就是個小手藝人,晚年以做點裁縫活兒,外加畫宮燈為生,怎么可能是那么厲害的人物呢?

可是人家卻拿出了幾十年前潘德明環(huán)游地球時的一些照片,以及中外媒體報道他的報紙,他的后人這才相信自己的爺爺竟然有著這么一段傳奇的過往。

1979年,上海少兒出版社有一位名叫季一德的編輯,偶然聽說了潘德明的故事。

出于職業(yè)的敏感,他立即開始了對潘德明故事的深入追蹤和調(diào)查,最后經(jīng)過多方走訪,終于在上海永嘉路派出所一堆即將銷毀的廢紙堆里,尋到了寶藏。

那是潘德明塵封已久的往事見證,其中包括他民國19年的護照、簽證、船票、書信及重達4公斤的《名人留墨集》。

打開這本厚厚的大冊子,季一德發(fā)現(xiàn)上面記有1200個團體和諸如甘地、尼赫魯、泰戈爾等當時大名鼎鼎的世界名人的題詞和簽名,以及571枚各國郵戳、印章等寶貴的歷史資料。正是因為季一德的這一發(fā)現(xiàn),潘德明這一段塵封四十余年的珍貴歷史、傳奇經(jīng)歷才得以再度進入人們視野。

根據(jù)這些寶貴的史料,季一德開始動筆書寫潘德明的故事,并最終在1984年由新蕾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為《環(huán)球旅行記-旅行家潘德明的故事》的書。

據(jù)潘德明先生的家人回憶,他的去世也充滿傳奇色彩。

1976年10月18日,“四人幫”倒臺,68歲的潘德明在廣播中聽到這個消息,大喜過望,多喝了幾杯酒,后突發(fā)心肌梗塞而去世。

這位用自己的雙腳丈量了整個地球、見識過無數(shù)傳奇、也把自己活成了一部傳奇的老人,就這樣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借用后世一位詩人的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潘德明的一生,用偉大的壯舉將愛國與自強深深刻在了骨子里,也正因為他內(nèi)心深處對祖國深沉的愛,所以才會在陰霾盡掃、玉宇澄清的時刻,情緒如此的激動。

勇于開拓、敢于探索,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天下,似乎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本能。

兩千多年前,張騫冒險西行,最終鑿空西域,助漢武帝成就雄圖霸業(yè)。一千多年前,玄奘孤身歷險,到印度取得真經(jīng),成就了一段流傳千古的美談。后世更有鑒真東渡、鄭和七下西洋、徐霞客遍游天下等等可歌可泣的傳奇。

然而近代已降,華夏民族經(jīng)歷了太多屈辱與苦難,我們也被西方反超,甚至遠遠地拋在后面,以至于時至今日,在談到一些諸如“徒步環(huán)繞地球”之類的超越人類極限和想象的壯舉時,往往都會有一種普遍的認知:這一定是某個外國人做到的。

然而在“徒步環(huán)球”這件事情上,90年前潘德明已經(jīng)用他的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證明:你們沒有做到的,我們中國人做到了!斯人已逝,精神永存。2012年5月11日,潘德明的銅像在上海市海灣園內(nèi)揭幕。雖然他的故事可能并不為太多人所知道,但他所代表的那種中國人骨子里獨有的勇氣、浪漫與執(zhí)著,以及堅韌不拔的毅力,依舊會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中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來源:微信公眾號“馬路故事”)

責任編輯/星霓

浠水县| 临西县| 金秀| 浙江省| 乐东| 崇仁县| 长武县| 海林市| 新化县| 广元市| 扶风县| 锦屏县| 新兴县| 铅山县| 东辽县| 容城县| 萍乡市| 拜城县| 泾川县| 上犹县| 两当县| 邵阳县| 香港| 察隅县| 雷山县| 涟水县| 横山县| 喀喇沁旗| 连江县| 沅江市| 雷山县| 汉阴县| 东乌珠穆沁旗| 嘉祥县| 乌恰县| 观塘区| 南京市| 睢宁县| 延川县| 南丰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