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然
“我們天天關(guān)起門來開會,有的話都是我們自己在說,出了這個門,老百姓就聽不懂了,反正我媽是不明白。她經(jīng)常問我,‘說你在電視里講的那些話,念的那些稿子,到底是什么意思?!瑯邮侵形模趺催€要翻譯給她聽?”
在近期熱播的電視劇《縣委大院》中,光明縣委書記梅曉歌在該縣召開相關(guān)會議時,如是說。
此話點出存在于官場中的語言現(xiàn)象。不同于民間的大白話,有些官話不僅存在于書面文件中,更多的潛藏在官員的日常工作與交往中。比如,在《縣委大院》中,一些曖昧模糊、看破不說破的措辭,甚至于說話時的停頓,沉默時的表情和動作,不經(jīng)意間的眼神,無不引起觀眾的關(guān)注。
“常務(wù)副縣長不叫縣長,叫‘常務(wù)’。”
“縣委副書記兼著副縣長的,不叫縣長,叫‘書記’。”
“縣長助理不叫助理叫‘縣長’?!?/p>
“都是副縣長同時是常委的,得叫‘常委’。”
在《縣委大院》前幾集,“老前輩”袁浩邊在食堂吃飯,邊給新晉小白林志為上了一堂“領(lǐng)導稱謂”課,盡管只有三兩句的功夫,卻顯露出官場生態(tài)和官員所思所想。
聽罷,林志為補了一句,“都往大了叫唄”。不過,一些體制內(nèi)干部指出,其實他還漏了半句,那就是得往對方心里想的職位去叫。
吃飯的同時,袁浩還道出了另一個官場中不言自明的潛規(guī)則——“樓上是領(lǐng)導吃飯的地方”。對此,有人認為,這里的“樓上”代表的是一種職級和身份。一般干部與領(lǐng)導的職級、身份有別,不能隨意在樓上吃飯。
此前河南濟源市委原書記張戰(zhàn)偉當眾質(zhì)問該市政府原秘書長翟偉棟:“你是誰呀,誰讓你來這兒(二樓)吃飯的?”然后公然給了對方一記響亮的耳光,直接把翟偉棟打進了醫(yī)院,自己也很快被免職。
林志為到政府辦工作的同時,梅曉歌也到光明縣走馬上任。在任職的路上,親自相送的新州市委組織部部長李國春對梅曉歌說:“咱們繞一下九原吧……繞九原縣路遠但是快,能節(jié)約一半時間,咱們也就繞一下吧?!?/p>
關(guān)于“繞路”這段話,意味深長。這里的“路”一語雙關(guān),既指實物,也暗指梅曉歌上任后要走的改革之路。這條路看似有些舍近求遠,甚至在一段時期內(nèi)會讓光明縣陷入改革的陣痛,但之后將實現(xiàn)發(fā)展轉(zhuǎn)型,為縣域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梅曉歌顯然聽懂了弦外之音,思考片刻后,并沒有就“繞路”談繞路,而是轉(zhuǎn)而談到光明縣志上的成語“破釜沉舟”。
李國春親自送梅曉歌到光明縣任職。
梅曉歌(左)與呂青山圍繞劃船機的一番對話意味深長。
對此,李國春頗為滿意,并道出了梅曉歌的人事調(diào)動背后的組織意圖:“谷書記說光明縣也一樣,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你也得把斧子鑿子備好了?!睆膭∏楹罄m(xù)發(fā)展來看,這番對話既是點題,也暗合了梅曉歌將在光明縣大刀闊斧的改革。
如果說上述對話是推心置腹,那么縣委書記呂青山和梅曉歌之間的對話則是“見招拆招”。在昔日搭檔、光明縣原縣長蔣新民因奶牛數(shù)據(jù)造假被免職后,呂青山對這個新來的縣長態(tài)度不溫不火。
在就職大會召開的前一晚,梅曉歌到宿舍找呂青山請教自己的講話稿。當梅曉歌進門看見墻上掛著呂青山和蔣新民等人的合照后,顯得有些拘束。
呂青山看完講話稿說,“這個講話稿或許是一把鑰匙”。用鑰匙比喻講話稿,變相肯定梅曉歌對光明縣的解題思路。
在梅曉歌望向屋內(nèi)的劃船機后,呂青山又問:“你要買不要買這臺啊,現(xiàn)在有新的款式,我可以推薦給你?!泵窌愿栊χf:“我還沒入門呢,您什么時候換新的,把這個淘汰給我就行。”
有人分析,看似在討論劃船機,兩人話里話外說的卻是光明縣。在此情此景中,劃船機喻指“掌舵人”,說的是一縣之主的“縣委書記”。呂青山借此表達,“到時縣長干得好,也有當縣委書記條件時,我可以幫忙推薦一個條件更好的縣?!倍窌愿璧幕卮饎t隱晦地表示,“等你有了新去處,這個光明縣我會管到底?!?/p>
呂青山讓梅曉歌試試劃船機。見梅曉歌自然地拉動劃船機,呂青山說:“你比我有天分,你這一下就能上手??!”似在暗指梅曉歌有能力管好光明縣。
不久后,梅曉歌上任縣委書記。當時縣財政捉襟見肘,為申請省農(nóng)業(yè)廳的專項資金,縣長艾鮮枝不得不到省廳托人情,找門路。
艾鮮枝通過老同學、某省廳人事處處長段迎九,找到負責給省農(nóng)業(yè)廳郭廳長安排考察線路的侯國棟處長。交談間,侯處長正好有個來電。但看到艾鮮枝沒有離開的意思,他也只好接起電話說道:“喂”“是”“對對對”“好啊”“好的”“呵呵呵呵”“好”“行”“再見”。
對此,有體制內(nèi)人士指出,這通看似無厘頭、含糊不清的電話,正好鮮活地展現(xiàn)了官員對外接電話的尺度——既接聽了重要電話,又未給外人透露出任何有關(guān)電話的有效信息。
之后,郭廳長到基層考察農(nóng)業(yè)項目時,正好路過光明縣。此時,光明縣主要官員早已在翹首期盼地站在路邊,希望郭廳長能去參觀當?shù)氐哪膛鲰椖?。安排調(diào)研路線的侯處長便順勢對郭廳長說了句“去的話,時間剛剛好”。這里也能看出候處長的“智慧”——反正躲不過,還不如主動賣給當?shù)毓賳T一個人情。
參觀結(jié)束后,侯處長又主動對艾鮮枝說,“想要發(fā)展還是要修路”。這里話里話外就是在告訴對方,“路太爛了,領(lǐng)導不滿意”。但又仿佛在暗示對方,“領(lǐng)導很重視路,資源可能會向此處傾斜”。
“環(huán)保整改是大趨勢,書記您早就說過,我覺得不要上來就說不行,要找行的辦法。也不能秒辦,鄉(xiāng)鎮(zhèn)得辦好,不能把壓力讓縣里邊擔著。我剛到原平鄉(xiāng)的時候……”
“你當書記之前在哪兒?”
“一直在原平鄉(xiāng),這前后快七年了……”
“你這樣,就直接說,你想去哪兒?”
“我這主要是年齡問題……”
“你想去哪兒?”
在劇中,原平鄉(xiāng)黨委書記李保平向呂青山匯報工作時發(fā)生了上述對話。跟大多數(shù)下級向上級匯報思想一樣,李保平表面在匯報環(huán)保整改的事,實則想?yún)R報的是其他事。
所謂顧而言他,實則是為了避免談話太直接而引發(fā)尷尬。但細品這段劇情就能發(fā)現(xiàn),盡管李保平看似準備了一攬子誠意滿滿的話,但呂青山卻在不露聲色地喝茶,甚至完全沒有抬頭看對方。然后就有了呂青山打斷李保平的話,直接問“你想去哪兒?”
這里的不露聲色,指的是聽懂了對方話里話外的意思,進而把話轉(zhuǎn)移到問題的核心上。
類似的話,還出現(xiàn)在縣財政局長葉昌禾找常務(wù)副縣長明路匯報工作時。這時因為光明縣財政吃緊,葉昌禾表示壓力很大,打不動縣里的算盤,想換個環(huán)境,去鄉(xiāng)鎮(zhèn)。
明路則邊喝茶邊說:“你就是來要錢的,還跟我來這一套,你要是不想干了,我這就領(lǐng)你去見書記?!甭犃T明路一針見血的話,葉昌禾立馬態(tài)度軟了下來,擺了擺手說:“書記太忙了,不用了?!?/p>
這樣的情景多出現(xiàn)在下級跟上級匯報想法時。盡管有時候上級聽進去了,但并不想“接招”,于是一針見血結(jié)束了話題。比如,李保平在回縣城的車上向梅曉歌抱怨基層的艱辛和無奈。但梅曉歌認真聽后只是簡單地回了一句“要是覺得太委屈太辛苦,也可以不干”,借此批評李保平“賣慘”的態(tài)度。
與下級和上級之間的對話不同,當一些話題發(fā)生在朋友、親人間時,不露聲色地顧而言他、轉(zhuǎn)移話題,則是在緩解尷尬,或是使用拖延戰(zhàn)術(shù),以觀察對方進一步的舉動。
九原縣縣長曹立新與梅曉歌的幾次對話都暗藏玄機。
用喝茶轉(zhuǎn)移話題是一種老生常談的官場語言,比如在梅曉歌和九原縣縣長曹立新的多次對話中,都提到了“茶”。
在閶勝礦業(yè)污染爆雷前夕,梅曉歌到九原縣找曹立新溝通,一是商量解決方案,二是勸說曹懸崖勒馬。但曹的態(tài)度卻很明確——封停挪廠不可能。面對梅曉歌的勸說,他三番兩次地讓梅曉歌喝茶,來表達并不想深談下去的態(tài)度。
看到步步緊逼的梅曉歌,曹立新見茶這招沒用,于是不露聲色地問:“有傳言,說市委谷書記要調(diào)走了,你聽說了嗎?”這時,話題又從茶轉(zhuǎn)移到了谷書記身上??此茻o意,實則言外之意提醒梅曉歌,“你很快就要沒靠山了,還堅持搞環(huán)保?”
同樣的過招方式,還出現(xiàn)在曹立新探望梅曉歌母親時。此時的曹立新已是舉報纏身。梅曉歌見曹立新火急火燎地要起身離開,就說了句“這茶怎么樣,你要是覺得不好,我給你換一個”,以拖延時間,打聽他被舉報一事。這時,曹立新原本不愿提及自己被舉報的事,但是架不住梅曉歌以茶為由的步步追問,只好把肚子里的苦水一股腦倒了出來。
類似的話題除了轉(zhuǎn)向茶,也常常轉(zhuǎn)移到飯菜。比如,自從市上召開招商動員會后,曹立新就開啟了“不講武德”的搶人模式。就曹立新的挖墻腳行為,梅曉歌與艾鮮枝找他討說法。三人一起吃飯時,梅曉歌說:“這吃飯真不能太快,這一吃快就容易撐。”既隱晦地批評曹立新急功近利的做法,又緩解了雙方的尷尬。
曹立新當然明白梅曉歌的意思,但他滿不在乎地笑著說:“梅書記,這吃飯還是要趁熱?!憋@示出兩人不同的政績觀。
盡管想法不同,面子上的工作還是要做的。此時梅曉歌又說,“我這個學長最厲害的就是,你明明知道他在撒謊,但是你看他這個真誠的表情,還有這掏心掏肺的語氣,你就覺得好像他說的是真的啊?!鳖櫠运?、明褒暗諷的話術(shù)既保住對方的面子,也表達出不滿的實質(zhì)。
“您嘗嘗還是不是當年那個老酒的味兒?”
“故人喝老酒,這是要憶舊?。 ?/p>
在劇中,呂青山勸說光明縣委原書記周良順拆遷的這段話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事實上,就在呂青山拿起那瓶老酒時,周良順就已經(jīng)知道其背后意圖。
只見呂青山邊倒酒邊回憶起周良順在吉縣當縣長時,水庫移民的難事,特地點出周良順當時說的話:“我記得您說,功在千秋的事情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就先干著慢慢理解。”
周良順接過話說,水庫移民的事,他的前幾任主官都干不下來,到了自己這再不動就不行了。隨著談話的漸入佳境,呂青山拋出談話的核心——如今的水源地保護是牽一發(fā)動全身的事情,老領(lǐng)導的小院是解開拆遷工作這團“亂麻”的“線頭”。
以情動人是“必殺技”,在官場也不例外。其實,隨著拆遷工程的重啟,周良順就已明白就算自己不答應(yīng),最后也得答應(yīng)。但此時的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臺階,一個面子,一地主政官員對他有禮有節(jié)的平等對話。由此也可以解釋,為何此前呂青山多次派城關(guān)鎮(zhèn)黨委書記和縣委辦主任去給周良順做工作,卻始終收效甚微。
當然,面對不同的談話對象,要如何表達才能以情動人,做到融心融情,也是此類語言中最考驗人的地方。只有在平時下功夫,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才能對癥下藥,從而打動對方,做到水到渠成。
有時候無法說服對方,更無法以情動人,便只好以退為進。與光明縣相鄰的嵐縣,因企業(yè)排污問題嚴重影響光明縣群眾的生活。艾鮮枝拿著證據(jù)前去找嵐縣縣長溝通。但嵐縣縣長卻百般推脫,既不接話,也不表態(tài),更別說拿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艾鮮枝看出對方態(tài)度,于是不吵不鬧,默默離開。就在回光明縣的路上,她先讓鄉(xiāng)黨委書記把污染證據(jù)交給媒體,再讓受損失的養(yǎng)魚戶直接起訴嵐縣,用了一招以退為進。
劇中,類似高密度的語言還有很多。比如,呂青山跟梅曉歌第一次吃飯時說的“凡是口味比較重的地方,相對就比較窮”?。再比如,梅曉歌在就職大會上所說“人生不是橡皮擦,有些東西是抹不掉的”。這些語言盡管看似平常,卻往往含有潛在事件、潛在行動和潛在的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是,官員對老百姓一定要說實話,不能說云山霧罩的假大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