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華
一
氣溫驟然降了下來。一家人坐在爐邊,看書喝茶聊天,感覺甚好。窗外,天色漸漸暗淡了下來,夜幕徐徐拉開帷幕。
翻看《微讀節(jié)氣》一書,有關(guān)講述冬天節(jié)氣的章節(jié),讓人回味無窮。翻開手機日歷,才發(fā)現(xiàn)正值立冬時節(jié)。這是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意味著冬天正式到來。
在我的老家巫山山區(qū)一帶,有“立冬不見霜,春來凍死秧”的說法。就是如果在立冬的時候氣溫還比較高,沒有出現(xiàn)降霜的天氣,那么來年初春的時候,天氣會比較寒冷,而這樣對于秧苗的生長是十分不利的。寒冬,對于大自然的每一個生靈而言都是一場修行。
我住在都市,蝸居就在山腳下,離山并不遠。站在窗前眺望屋后的青龍山,樹木的色彩夾雜著一些黃或紅褐色的,能夠感受到一種老氣和寂寥。樓下的行人少了,枝葉疏朗了,嗡嗡的蜜蜂和翩翩起舞的蝴蝶早已遁無影跡。也沒了夏日煩躁的蟬鳴和池塘里的蛙叫,仿佛曾經(jīng)喧囂的世界在陡然間都安靜沉寂了下來。
大自然的悄無聲息,根源于寒冷。唐人李白有詩曰: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凝雪滿前村。大意是說由于寒冷,凍結(jié)了詩筆;由于寒冷,美酒時溫;醉眼蒙朧中看墨花月白,竟然覺得雪花已經(jīng)鋪滿村莊。我們這里現(xiàn)在的立冬,有些與宋代仇遠的“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相類似了。
寒風漸次增加了凌厲,使得世界變得冷寂。早上起來,風吹在臉上,不由自主地裹緊了衣服。和妻去市郊的山中取山泉水,行走在狹窄的山路上似乎能夠聽到鬧市里隱隱約約的喧囂,那種喧鬧永遠都是一種圍繞著世俗的喧鬧聲音。
山城的冬天,天空灰蒙蒙的,雨水較少。清澈的江水繞城緩緩向東而去。植物少了雨水的滋養(yǎng),能夠感覺到兩江四岸土地的饑渴。天空是偶爾有些云,好像也無雨意。那些云只是此地的過客,它們來了又去了,不留痕跡。強勁的北風催趕著它們?nèi)e的地方,帶去冬季的凜冽。
少時在老家的時候,對于冬天,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冷。地里的農(nóng)活兒已忙完,人們一下子閑了下來。下雪天,和幾個年齡相仿的伙伴相約,來到村里最有學問的老二哥家里,圍坐在地爐子邊,火紅的火苗映著我們年輕且有些稚嫩的臉龐,聽他講述如星星般散布在鄉(xiāng)野山間的久遠故事,或者村莊的前世今生,惟妙惟肖的敘述,讓那些早已消逝在時間長河中的人和事,再次浮現(xiàn)在眼前。我們時常圍坐在暖暖的火爐邊和老二哥的故事中消磨到月亮冷冷地照到當空的時候,起身和老二哥辭別,回家睡覺。
山里連續(xù)下了幾天的大雪,徹徹底底改變了村莊的容顏,漫山遍野早已披上了圣潔的銀色。院落里鋪滿了厚厚的白毯;屋頂上加蓋了一層厚厚的棉絮;高高的九臺山換上了潔凈的白紗裙。山里的冬夜本來就寧靜,一場大雪的到來,更增添了她的厚重和安詳。月光照在雪地上,腳下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氐郊依?,鉆入被窩,很快就進入了夢鄉(xiāng),時至今日,常讓人懷想。
二
小雪,單是這兩個字,讀來仿佛就有一群直沁肺腑的玉蝴蝶迎面翩翩而來,輕柔地,拂去多日的疲倦和困乏。
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天地三·氣候集解》這樣描述:“小雪,十月中(夏歷),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清人王士禛《題后》:“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新霜鬢上加?!边@是那個時代的人對小雪這個季節(jié)氣候的感受和表達?;蛟S,這種感受應該是對北方氣候的感受。
走在上班的路上,已能夠明顯地感受到寒氣。頭天晚上看天氣預報,小雪無雪,天氣多云??墒牵瑳]有雪,依然寒。沒有辦法能夠阻擋寒氣的覆蓋和深入。深秋的痕跡一點點淡下去,冬的色彩一點點濃起來。
南山上的林木,黛青色中夾雜著紅的、黃褐的色彩。抬頭遠眺,清晰可見隱藏在山坳里的斑斕色彩。刮過幾陣風,下過幾場雨,山野間曾經(jīng)滿目的鮮綠就變成了讓人著迷的黃的、紅的、藍的、黛青色的……在起伏的山巒上鋪展開,及至寬宏的陡坡處,急劇披掛為五彩斑斕的巨幅瀑布,伴隨著極具動感的色彩傾瀉而下,給人視覺上造成一種沖擊力。
陽光照耀在大地上,還能感受到溫度。小時候,每每看到冬天的陽光照在墻根時,給人的感覺那是一個溫暖的地方。村莊里,只要有暖暖的太陽照著,就會有一些老人,他們聚齊在墻根,或坐在椅子上,或板凳上或者一根朽木上,毫無顧忌地“吧嗒吧嗒”抽著旱煙袋,天南地北地閑聊。他們聊的也無非是村莊里的事情。就在他們閑聊的時候,你似乎才能感覺到這樣的季節(jié)的閑適。好像時光就靜止在墻根。好像這樣的生活里有沒有意義的意義。城市里無法尋找到這樣的閑適,鬧市里沒有鄉(xiāng)村那般的四季。我在小雪這樣的季節(jié)和谷雨這樣的季節(jié)一樣,準時上班,準時下班,陪著妻子去嘈雜喧鬧的超市或路邊的攤鋪上購物。城市的生活如鬧鐘上的時針,四季里一樣的移動。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會去想一些不得不想的事情,去說一些不想說也要說的話,去做一些必須要做的事情。
居住的城市很少下雪。盡管天上多云,太陽時不時透過云層露出笑容,可在小雪這樣的時令里,我還是想念著老家紛紛揚揚的雪花兒灑滿村莊漫山遍野的場景。
就在這樣念想的時候,妻子說,去把二媽送給我們的蘿卜洗干凈切成塊兒晾起。哦,是該把蘿卜腌制成蘿卜干了?;蛟S,小雪就應該是這樣的季節(jié)。
三
大雪時節(jié),仲冬至,微風。大雪,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jié)氣,冬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 ? 街面上的行人很少,大多都待在家里。路邊的銀杏樹,顯得有些老氣橫秋。倒伏在地上的小草,還有小區(qū)里那些曾經(jīng)蒼翠的花木,它們也蒼老了。城郊的村莊里,也滿是蒼黃的色彩。
一股寒流越過高山河流從北向南而來,在風的驅(qū)使下寒流覆蓋了山城的旮旯角角。氣溫陡然降了很多。這是入冬以來第一個氣溫徘徊在零度上下的日子。拉著妻子的手,在近郊的山中尋找山泉水,拂面而過的風如刀片刮過。
小區(qū)茂盛的樹叢中已鮮有鳥雀鳴叫。“起始如春,承續(xù)似夏,轉(zhuǎn)變?nèi)羟?,合攏為冬?!碧斓厝f物,都有開合之時。大雪時節(jié),是冬季中最宜深藏的時刻。俗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之說。此時,家家戶戶的陽臺上都已晾掛上了臘排骨、腌肉、香腸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年味在逼近,遠在他鄉(xiāng)的人,歸家的心情也愈加迫切。
太陽出來,把光灑在土地上,灑在樓房上,灑在遠方的村莊上,好像送來了溫暖,少有的好天氣??墒牵@樣的季節(jié)沒有多少溫暖。忽然,一陣曲調(diào)悠長婉轉(zhuǎn)的笛音從山邊的樓房中傳出來,在冬季的清晨里釋放生命里鼓蕩著的熱情。
比較而言,小時候,老家山區(qū)冬季的腳步來得特別早。岑參描寫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并不夸張。往往秋天的風剛拂過面頰,冬季的腳步就踩著秋季的長裙急切而來。轉(zhuǎn)瞬即是彤云密布,接著如鵝毛般大的雪花便攜著枝頭的枯葉一同飄落在山里山外。不到一袋煙的工夫連綿的群山隱沒了,奶奶家地壩邊老楊樹上的鳥窩消失了,菜園柵欄上掛著的狗尾巴草不見了,連門前的“點狗兒”大黃狗都隱身了,整個世界都漸漸朦朧在茫茫里。
母親系著圍裙,去菜園子里拔起蘿卜白菜,在冒著熱氣的井旁用水淘洗干凈后,另一只手提著一捆柴禾回到家里。灶膛里火苗升騰,在裊裊炊煙里,一爐大鍋慢火細熬著的粥飯,鍋里升騰的熱氣,母親微笑的臉時隱時現(xiàn),熏染著對世事的包容與謙和,讓隆冬大雪的“寒冷”足以溫暖。
在城市生活的時光里,每到大雪時節(jié)的夜里,夜讀疲倦累了的時候,我在睡夢中會夢見所居住的城市突然間一夜飄雪。城市不再喧鬧,一切都安靜了下來,任憑雪花飄飛。大朵大朵的雪花飄在巴渝大地,飄落在千里之外的村莊,飄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也飄在我住的小區(qū)里。
四
不知不覺又是一年冬至到,天氣一天天開始變冷,這也是民間開始“數(shù)九”的日子。
從古至今,民間都很重視冬至這個節(jié)氣。如《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薄稌x書》上也有記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币话氵^了冬至,白晝一天會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是一個值得慶賀的黃道吉日。即便到現(xiàn)在,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會相約一起涮羊肉、吃餃子等,是這一天必吃的美食。
日短夜長,陽光傾斜,使得巴渝大地進入真正的寒冷。這冷是由外及內(nèi),漸漸深入。你開始覺得手冷,腳冷,耳朵冷,鼻子冷,甚至眼睛冷,牙齒冷,然后會冷得哆嗦一下。
前些天,還看見小區(qū)路旁的柳樹枝條上殘留有少許葉片,微風一來,悉數(shù)落盡,高大的銀杏樹上那些金黃的葉片也已不見蹤影,光禿禿的枝丫在寒風里舞蹈。遠郊農(nóng)田的油菜是大地上的冷綠,沒有精神。棲息于荒草田野間的麻雀在冷風中快速地掠過山巔,消失在遠方,嘈雜的鳥鳴伴著羽翼扇動的呼呼風聲亦隨之遠去,山野隨即恢復了靜寂。偶爾看見幾只不怕冷的鳥,站在電線上,書寫著生活的五線譜。
風吹在臉上,感覺如攜帶著寒芒般冰冷,這樣的冰冷穿透了世界,穿透了許多事物的外表。清澈的江水因了霜凍的覆蓋,水波不興,無聲地流向遠方。
游走在近郊的山野間,一切都似乎沒有聲音,沒有色彩,少了些生氣,大地在沉睡。天空沒有鳥翼的曲線,少了孩童的嬉鬧,少了姑娘的笑聲。寒冷讓大自然的一些生命蟄居地下,一些聲音也就蟄居在體內(nèi)。這些是屬于春天的,現(xiàn)在還為時尚早。
幼年時,母親看到我的小手凍得通紅,趕緊拉過去一邊將我的小手捂在她的懷里,一邊給我們講從冬至開始,每間隔九天為“一九”,直到數(shù)完九九八十一天,“九九”過完也就進入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了。老家地處山區(qū)。天寒地凍,家人吃飯時,一般將八仙桌架在地爐上,圍坐在桌前,飯菜熱氣騰騰,腳下的火爐,泛著暗紅,腳放踏板上,人就在溫暖中。父親有時會小酌一杯,說古談今,或者敘舊,講述著他年少時一些事情,也是一種境界。
現(xiàn)在的我,早已不在老家。很少有機會聆聽長輩嘮叨、講古的事情了。我在暖和的被窩里窩著,靠近床頭燈,翻開一本雜志,或者一本書,讀點隨筆,讀點小說。聆聽和閱讀,都是在探索未知、追求真善美,這樣的感覺也很好。
冬天是春天的腳步,也是春天的序曲。在這個寒冷的時節(jié),我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溫暖著自己的內(nèi)心。
五
小寒時節(jié),總會想到老家人常說那句民諺: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在小寒這樣的節(jié)氣里,應該是冬天最冷的時間段。在老家有這樣一句農(nóng)諺:小寒大寒,凍成一團。意思是說每到這兩個節(jié)氣時,都會出現(xiàn)極端最低氣溫,這樣的極端最低氣溫,常常在小寒。因此,進入小寒節(jié)氣之后,最冷的時節(jié)就到來了。
有些意外的是,山城出現(xiàn)了難得的幾天好天氣。陽光照耀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響晴的冬日里,山城的曠野并不寂寥和肅殺。山林間,毛竹和松柏依舊茂密青翠,有各種黃的、紅的樹木間雜其間,還有一些紅透的果實掛在枝頭,就像秋日一樣絢爛。就算是落光葉子的樹木,枝條也不顯得枯瘦和粗糙,倒像是丹青高手筆下,青綠山水近景中那幾筆焦墨枝干,恰如其分的點綴,極富韻味。
季節(jié)的交替,大抵只有對堅守在大地上的人,和其腳下的土地,是有實實在在的意義了,即使是這樣的隆冬時節(jié),土地也依然忠實地回饋著勞動者的勤勉。腳上沾著洗不凈泥土的我,在菜地邊站立良久,久遠的時光里,那已然不會再有的自家菜園的一些往事,會乍然涌出。有鳥雀在邊上飛落覓食,這樣的時候,目光跟著鳥雀起落,飛向茫無邊際的藍天,我的身子和思維,也像土地一樣,在陽光下開始一點一點地溫暖復蘇……
平緩的長江水浩浩蕩蕩向東流去,在小寒時節(jié)散發(fā)著寒冷。這寒冷就是那些江水的氣息。映入眼簾的一切仿佛都進入了沉寂。一切聲音被桎梏在寒冷里。蛙聲桎梏,蟬鳴桎梏,蟲聲桎梏,江河里的魚的翻躍也被禁錮。甚至,樹木在微風里也不搖晃,也無聲息。沒有蜂飛也沒有蝶舞。那些菜園子里沒有忙著打理的人,只有那些干枯的四季豆藤蔓掛在搭建的竹竿上,寂寞地等待著來年的春風。
城市里高樓林立。在小寒這樣的季節(jié)里,涂山上的村莊在冬季的陽光里靜謐安然,陽光灑滿了庭院,照在民居的南墻上,還有幾位老人的臉上。那些蒼老的面孔在時光里述說著時間沉淀下來的許多事情。生活最本初的樣子,就蘊藏在這里。
父親打來電話,說小寒了,要注意多穿點衣服,別凍著了。于是,在父親的叮囑中,開始進入農(nóng)歷的臘月了。
六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尾,道盡了人世間的苦短,人世間的幸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薄妒跁r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贝丝?,已到了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寒,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xiàn)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時節(jié)慢慢流轉(zhuǎn),每到寒盡時,心中總有不盡熱望,寄存于即將到來的新春。
大寒,是對氣候的描寫,很客觀,很直接。雖是農(nóng)閑時節(jié),但每家每戶都在“忙”——忙著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使得大寒充滿了喜悅和快樂。
伴隨著寒潮,大風攜著低溫,城市的樹木,花草都瑟縮著。大地呈現(xiàn)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肅穆景象,使得大寒的味道也就更濃了。
古人云,“大寒大寒,防風御寒。”直入骨髓的冷,讓還在寒冬中拼命掙扎的各種害蟲動彈不得;而耐寒性較強的小麥、油菜,在寒冷中積蓄力量,以便在開春后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地里的農(nóng)活早已忙完,人們在屋子里圍著爐火取暖,喝著茶水家長里短閑聊。而孩子們似乎從不怕冷,即使是臉蛋通紅、手腳冰冷,依舊在室外追逐嬉鬧。到了夜晚,夜空中的星星都縮成了小小的光點,月光更是寒氣逼人,光禿禿的樹木緘口不語,村莊匍匐在大地上,偶爾傳來一兩聲犬吠聲,星空、群山、山村與動物,都在一陣凜冽的寒風刮過后歸于沉寂。
偶爾能聽到零星的爆竹的爆炸聲,隱隱地從遠處傳來。已經(jīng)能夠感到農(nóng)歷新年的氣息了。這樣的聲音是一種預告。人們在沉寂的季節(jié)里聆聽歲月的聲音,感受著歲月的潛行。
大寒過后,又是一個春天了。我們和歲月一道,輕拾過往,開始又一個生命季節(jié)的輪回。
看,春天正在來的路上。
責任編輯 郝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