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
如果父母心甘情愿地為孩子付出,不求回報,孩子會感覺幸福,并努力學(xué)習(xí),感恩父母;如果父母帶著委屈的情緒為孩子付出,不斷索求回報,孩子會感受到沉重的壓力,甚至拒絕接受父母的好意。
為什么孩子不領(lǐng)情?
在新學(xué)期開學(xué)的家長會上,班主任要求家長加強對孩子的感恩教育,以激勵孩子刻苦學(xué)習(xí)。鄧女士不敢怠慢,當(dāng)天晚飯時就迫不及待地對女兒秋秋實施感恩教育。
鄧女士把一塊排骨夾到秋秋的碗里:“我小時候可吃不到這么好的排骨,這是菜市場里最貴的黑豬排!”
“謝謝媽媽!真好吃!”秋秋一邊禮貌地回應(yīng),一邊把排骨送進(jìn)嘴里。
鄧女士意味深長地說:“如果小時候能吃到這么貴的排骨,我一定能考上名校,現(xiàn)在就不用這么辛苦了?!鼻锴镞B忙把一塊排骨夾到媽媽的碗里,安慰道:“媽媽多吃點,彌補彌補?!?/p>
鄧女士把排骨又夾給女兒:“現(xiàn)在補還有什么用?真要補的話,你就用功學(xué)習(xí),用好成績來彌補媽媽的缺憾吧?!?/p>
秋秋愣住了,她聽懂了媽媽的意思。
“爸爸也不容易?!编嚺吭秸f越動情,“上周,他痛風(fēng)沒有痊愈就一瘸一拐地去上班,所以你要……”
“我要感恩,我要努力學(xué)習(xí),我要用好成績報答你們!”秋秋沒好氣地?fù)屵^媽媽的話頭,“我成績不好,辜負(fù)了你們的付出,對不起,以后不要買這么貴的排骨了,我不配吃!”
秋秋說完,徑自沖進(jìn)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關(guān)上了門。
鄧女士看著同樣目瞪口呆的丈夫,半晌才說:“我的感恩教育都快把自己說哭了,為什么孩子不領(lǐng)情?”
感恩回報有多種方式
舍得為孩子付出是父母的本能。如果父母付出時心甘情愿、不求回報,那孩子就能獲得恩情的滋潤,自然而然會用行動感恩父母。反之,如果父母帶著自我犧牲和委屈的情緒去付出,孩子只會感到沉重的壓力。
只要換位思考,這個道理不難理解。比如,你和同事一起乘出租車回家,同事慷慨地付了車費,你一定心懷感激,思量如何回報。第二天,同事要求你給他買午餐,還理直氣壯地說:“我昨天替你付了車費,你要懂感恩?!蹦悴唤邮苓@樣的“綁架”,說中午有事,不能效勞。同事馬上翻臉,罵你是白眼狼,你是不是想掏出昨天的一半車費,甩到他臉上?
同理,秋秋憤然離席,在父母看來是不領(lǐng)情,其實是不堪忍受父母的“綁架”。父母要求秋秋用好成績來“還債”,秋秋不可能馬上做到,以后也未必能做到,所以她只能用憤然離席的方式逃避。
有時,孩子不表達(dá)感恩之情,并非不懂得感恩,而是沒有找到恰當(dāng)?shù)姆绞?。秋秋主動給媽媽夾菜,并出言安慰,就是在感恩,可惜媽媽只盯著學(xué)習(xí)成績,沒有看到秋秋的善意。
父母刻意的感恩教育,往重處說,是向孩子傳達(dá)“施恩圖報”的市儈邏輯。對孩子實施道德綁架,是對父母無私之愛的褻瀆,是對純潔的親子關(guān)系進(jìn)行低俗的物化,很容易破壞親子關(guān)系。
真正的感恩教育
孩子成長的邏輯是:我愛,因為我被愛過;我感恩,因為我被善待過;我尊重,因為我被尊重過。沒有被父母愛過、尊重和信任過的孩子,很難建立起真正的自愛、自尊和自信。所以,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有感恩之心,不是刻意提醒,而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即只關(guān)注自己為孩子付出的過程,享受付出帶來的充實感,不圖回報。
有時,為了消除孩子急于回報的心理壓力,父母還要刻意淡化自己的付出,甚至刻意地不付出。比如,孩子有一道題不會做,向你求助。你不責(zé)備、不代勞,而是耐心地引導(dǎo)孩子把題目仔細(xì)讀兩遍,不著痕跡地啟發(fā)他換一個思路。在孩子苦思冥想的時候,你倒杯茶,靜靜陪伴。當(dāng)孩子終于攻克了難題,你贊賞:“你還真是一個對作業(yè)負(fù)責(zé)任的孩子!”
再比如,周末的下午,你正在家加班寫工作匯報,孩子問你有沒有時間陪他下樓練習(xí)運球繞桿跑。如果你想為孩子付出,就要克制賣人情的沖動,對孩子說:“正巧我想活動活動,走,下樓玩玩去!”這是刻意淡化自己的付出,在有效幫助孩子的同時,不著痕跡地減輕孩子的心理負(fù)擔(dān),讓孩子輕裝上陣。
請相信,孩子不會忘恩負(fù)義。相反,他會從你身上學(xué)到不著痕跡地付出,無條件地接納家人,這才是真正的感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