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丹
4月20日,云南大學百年校慶。
校慶大會在云南大學呈貢校區(qū)“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上萬名師生和校友出席了盛會。2010年落成的新校區(qū)沿襲了老校區(qū)的風格,以紅白色調(diào)為主,其宏偉建筑和先進設施讓很多初次踏足的校友驚嘆。
而在33公里之外,云大老校區(qū)——東陸校區(qū)如同鬧市中的一方靜土。
東陸園正門處是著名的“九五臺階”,由95級青石臺階鋪就,是老校友們當年畢業(yè)合影的地方,寓意為《易經(jīng)·乾卦》中的“九五飛龍在天”。沿“九五臺階”拾級而上,盡頭就是云大的地標性建筑——云大人的精神坐標會澤院。
曾經(jīng),董澤、熊慶來、周保中、李廣田、高治國等老校長在此辦公,馮友蘭、顧頡剛、姜亮夫、劉文典、費孝通、嚴濟慈等名教授在此執(zhí)教?!拔遑Α边\動等愛國民主運動時,云大學生都是從這里出發(fā)游行聲援??箲?zhàn)期間云大三次遭日軍轟炸,會澤院兩次被炸彈擊中,仍然屹立不倒。
會澤院背后就是貢院建筑群的中心建筑至公堂,這里是明清時期云南和貴州的鄉(xiāng)試場所,已有500年歷史??箲?zhàn)時期,西南聯(lián)大校園中沒有理想的學術活動場所,寬敞明亮的至公堂成了全國學術活動中心,各種全國性學術會議、高層次演講和講座頻頻在此舉行,至公堂中活躍著馮友蘭、金岳霖、湯用彤、梅貽琦、葉企孫、查良釗等大批知名學者的身影。
那時,云南大學作為一所邊陲大學,一度躋身“中國15所著名大學”之列,成為中國高教史上罕見的現(xiàn)象。
云大1958級校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所長孫漢董院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老云大的輝煌或許難再復制,但今天的云大繼承其學術傳統(tǒng),又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會走出一條更有特色的發(fā)展道路。
1937年盛夏,應云南省政府主席龍云之邀,熊慶來回滇出任云南大學校長。
云南大學是當時云南唯一一所大學,前身是成立于1922年的私立東陸大學,1934年改為省立云南大學。1937年學潮后,校長空位半年。經(jīng)龔自知等多位云南知名人士舉薦,熊慶來進入龍云的視野。
熊慶來是云南首批公派留歐學生,無黨派人士,時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兼算學系主任,其無窮級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級或“熊氏定理”,他還發(fā)現(xiàn)了嚴濟慈、華羅庚等大批人才。
本來,熊慶來略有猶豫。云大地處邊陲,經(jīng)費匱乏,此時只有文法、理工兩個學院,共7個系,專任教授11位,在校生302人。但龍云盛情相邀,并應允了熊慶來提出的“增加學校經(jīng)費,爭取改云大為國立,省政府不干預大學教務、人事、行政”等條件,熊慶來頗為感動,決定“敬恭桑梓”,下喬木而入幽谷,回鄉(xiāng)辦學。
1937年8月1日,熊慶來正式就職。他的目標是將云大由省立升格為國立,辦成“小清華”。甫一上任,他就提出慎選師資、嚴格考試等五項治校舉措。他汲取清華經(jīng)驗,由教授兼任學校教務、訓導、總務三大處長和五院院長、系主任,實際上建立了校長領導下的教授治校管理體制。
1938年,西南聯(lián)大在昆明翠湖湖畔建立,學校不設校首,以北大校長蔣夢麟、清華校長梅貽琦、南開校長張伯苓組成校務委員會共同主持校務。與之相隔百米的云南大學,他們的老熟人熊慶來正求賢若渴,視之為延攬人才的良機。
西南聯(lián)大在初期禁止教師外出兼課,熊慶來為此與聯(lián)大校務委員會溝通數(shù)次,終于達成教師互借協(xié)議。當時通脹日益嚴重,很多聯(lián)大教師對外出兼課賺外快求之不得。國內(nèi)眾多院校都在向聯(lián)大借聘教師,但云大“近水樓臺先得月”,有32%的師資是從聯(lián)大聘請的,其中包括多位聯(lián)大學科帶頭人,如文科的錢穆、劉文典、劉崇鋐、潘光旦等,理工科的華羅庚、殷宏章、孫云鑄、馮景蘭、譚錫疇等。
社會學家費孝通等一些云大知名學者也被西南聯(lián)大聘請,聞一多、陶云逵等成了云大與聯(lián)大共同的教職工。兩校同專業(yè)學生也時常集中一處共同聽講。云大很快發(fā)展為學生千人以上的名校,最多時有專任教授187位、兼任教授40多位。
1942年4月,云南大學20周年紀念會,部分師生在“九五臺階”上合影。
會澤院,云南大學早期建筑,建于20世紀20年代,由著名建筑大師張邦翰設計。
那時,云大的綜合基礎課和專業(yè)基礎課都由名教授講授。如馮景蘭開設普通地質學,吳文藻開設社會學,林同濟開設政治學,朱炳南開設經(jīng)濟學,吳晗開設中國通史,嚴楚江開設普通植物學,崔之蘭開設普通動物學,趙詔熊、吳富恒開設大一英語。在文史系,聞在宥開設文字學概要,楚圖南開設歷代文選,白壽彝開設中國史學名著選讀,吳晗、胡小石、施蟄存等開設各體文習作;在數(shù)學系,高等數(shù)學分析、函數(shù)論先由熊慶來后由莊圻泰開出,數(shù)論由華羅庚開出。
為了使院系設置達到教育部規(guī)定的國立大學標準,熊慶來根據(jù)云南有色金屬礦產(chǎn)資源豐富、植物繁茂、民族眾多等特點,將文法學院中的“中國文學系”改為“文史系”,增設“社會系”;將理工學院分為理學院、工學院,聽從嚴楚江建議爭取植物系留云大并發(fā)展為生物系;在工學院中加強礦冶系,充實土木系。1938年7月1日,“省立云南大學”正式改為“國立云南大學”,學校經(jīng)費由國家核定支出。
熊慶來說:“大學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學術的生命與精神。”他設立學術講座,支持“云大憲政研究會”“西南文化研究會”“云南民族研究會”等研究團體以及《中法文化》《戰(zhàn)國策》《云南大學學報》《西南邊疆》等學術期刊的組建,云大學術地位空前提高。
熊慶來聘請教師只重學術水平,不問學派政派,因此楚圖南、周新民、華崗、費孝通、馬曜、楊春洲、光未然、趙沨、郭佩珊等學術水平高的愛國人士和共產(chǎn)黨員在云大受到蔭蔽。學生也受到教師影響,抗戰(zhàn)后期,左翼和右翼師生兩軍對壘,熊慶來常常面臨“上下夾擊”,處境困難。
在他的默認下,云大成了愛國民主運動的堡壘。受到國民黨警告時,學校只在會場堆放木料表示要維修,讓學生另找場所,而不直接阻止。
1946年夏,李公樸被暗殺。他的追悼會在至公堂舉行,聞一多發(fā)出最后的怒吼:“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隨后聞一多走出至公堂,在回住所的途中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昆明學生被國民黨特務炸死炸傷的“一二·一”慘案發(fā)生時,昆明只有云大附屬醫(yī)院敢免費收治,醫(yī)院還墊支醫(yī)藥費達270多萬元。慘案發(fā)生后,熊慶來多次與學生代表一起出席善后會議,與當局談判,大學校長就只他一人。國民黨提供的進步師生黑名單,他要訓導處公布出來,以督促這些師生自首為名,曝光了黑名單。國民黨多次企圖將他撤職,但憚于他的地位和影響力而未實行。
就在這戰(zhàn)亂難平、國無寧日的12年,熊慶來作為云大任期最長的校長,創(chuàng)造了云大歷史上公認的“黃金時代”。20世紀40年代,云大成為美國國務院所指定的中美留學生交流項目的5所中國大學之一。1946年,英國《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云大列為中國15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
1943年11月,劉文典受聘到校,自此在云大扎根。當時劉文典與西南聯(lián)大解聘,陳寅恪將他推薦給熊慶來,熊慶來“如獲至寶”,認為劉文典的缺陷與其學問和民族氣節(jié)相比只算白璧微瑕。
劉文典號稱“民國第一狂人”。他曾說:“在西南聯(lián)大,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應該拿400塊錢,我該拿40塊錢,朱自清可拿4塊錢??晌也粫o沈從文4毛錢。”他說世上懂莊子的只有兩個半,兩個人是他和莊子本人,其他所有研究者加起來算半個。不過,他的《莊子補正》的確是公認最權威的《莊子》研究專著。
那時云大教授的薪俸大多在300至500元之間,熊慶來給劉文典開了600元的校長級薪俸,專門為他蓋了三間房,成立了由他出任主任導師的文史研究室。劉文典在低谷期得此禮遇,頗為動容。他新開了很多課程,如王維詩、“溫李”詩、慈恩法師傳、漢魏六朝文選、莊子等等,使云大成為國學重鎮(zhèn)和古典文學高地。
1948年秋,張文勛考入云大文史系。迎新會上,被稱為“叔雅先生”的國學大師劉文典是被隆重介紹的對象。
張文勛第一次聽劉文典講課是講“溫李(溫庭筠和李商隱)詩”。只見他穿一件半舊青布長衫,戴一副圓形黑邊眼鏡,手執(zhí)一把紫砂小茶壺慢步走進教室,登上講臺,坐在椅子上,對學生微笑示意,不講話,只顧喝茶、抽煙,過了一會兒才開始講課。他先問大家:“詩是什么?”又問:“什么叫作詩?”學生們面面相覷。
劉文典說,詩者,觀世音菩薩是也?!坝^世”是要觀世察物,也就是體驗生活,這是最主要的,杜甫就是閱世很深的詩人?!耙簟笔钦f詩歌要有音樂美,要講平仄和押韻,所謂調(diào)聲協(xié)律?!捌兴_”是佛家語,“覺有情”的意思,寫詩要有特殊的悟性和情感,沒有真情實感是寫不好詩的。這三者是詩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他總是用安徽桐城腔先把全詩吟唱一遍,還要求學生模仿,說詩不吟怎知其味?
他還是一位駢文圣手,三四十年代就寫過多篇流傳廣遠的碑記駢文。張文勛耳濡目染也喜歡上了駢文,多年之后也成為一位在學界首屈一指的駢文專家。
那時的云大有“聽課為輔,自學為主”的風氣,老師自由排課,學生自由選課。劉文典開的一門“??睂W”只有3個人選修,但他照樣認真上課。他的課上不允許超過30人,超額就會當場離去。
云大學生對劉文典是“愛恨交加”。他說話口音重,喜歡閉著眼睛講課,不知是在沉思還是在自言自語。他講課閑話很多,有時一個字可以講幾小時,有一個學期他只講了半篇西晉木華的《海賦》。
新中國成立后,他被評為云南唯一的一級教授,還被推選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
1949年9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開會,熊慶來作為中國代表去參加,此后滯留在法國。
由于熊慶來千方百計保留師資,劉文典、白壽彝、費孝通等40余位知名教授或因云大誠意挽留或因研究課題的地域性選擇留在云大。由此,新中國成立前夕,云大仍有140多位教授,立于全國知名學府之列。
院系調(diào)整中,云大多個院系被劃出。工學院獨立為昆明工學院,醫(yī)學院獨立為昆明醫(yī)學院,農(nóng)學系和林學系獨立為昆明農(nóng)林學院,航空系與清華航空工程系合并成立北京航空學院,法律、政治專業(yè)并入西南政法學院,園藝、桑蠶專業(yè)并入西南農(nóng)學院……到1958年,云南大學僅剩文理兩科,共6個系。8月,云大由教育部劃歸云南省政府管轄。
很多人認為,云大經(jīng)此調(diào)整元氣大傷。一些人則認為,要以歷史的眼光辯證來看,云南當時工業(yè)基礎較差,一些學科留在云大未必會發(fā)展得更好。云大原副校長洪品杰也認為,云大在院系調(diào)整中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的整合作出了貢獻,是云大“會澤百家、至公天下”精神的體現(xiàn),同時也使云南大學因此突出了辦學特色,加快了統(tǒng)計學、化學、社會學、民族學等優(yōu)勢學科的發(fā)展。
在知識分子思想改造中,劉文典承認自己缺點多,還把鴉片戒了。他宣稱:“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我再生了!”1954年全國開展批判胡適思想運動,劉文典沒有為這位昔日摯友說公道話,也沒有落井下石。但他還是差點被打成“右派”,批判他這位頑固派學術權威成了中文系的“家常便飯”。年老體弱的他身心俱疲,回家便睡,一言不發(fā)。
后來,他查出患了肺癌。1958年7月14日深夜,他突感頭痛,很快昏迷。第二天下午4時半,他離開人世,沒留下任何遺言。
熊慶來一手培植的數(shù)學系也有人受到?jīng)_擊。王學仁1953年考入云大數(shù)學系時,熊慶來、陳省身、華羅庚、何魯、莊圻泰等權威已離開,張燮和張福華兩位教授被學校教務長兼系主任王士魁稱為“數(shù)學系的兩個車”。這是指他們在教學中的作用猶如象棋中的車,所向披靡。1957年底,在溫泉療養(yǎng)的張燮不聽校長李廣田的勸阻堅持回校,對運動發(fā)表不同意見,被“補課”成為“右派”。
張燮與楊振寧是西南聯(lián)大同學,楊振寧是理學院狀元,張燮是工學院狀元。他們的同學、著名翻譯家許淵沖曾寫道:“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時,張燮卻在云南大學被打成了右派,從此一蹶不振,兩個天才的命運如此不同,真有天淵之別!”
張福華則在“文革”中被打成叛徒。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張燮和張福華都獲平反。
1960年初,云南省委為扭轉云大教學質量下降的局面,對云大領導班子作出調(diào)整。云南省委委員、知識分子出身的高治國被任命為云大黨委第一書記兼校長。上任后他在師生中廣泛走訪,許多人提到,原來的校長李廣田是知識分子的代表,如果他的積極性調(diào)動不起來,那別的知識分子的積極性是很難調(diào)動的。
李廣田1957年就任云大校長,很受師生歡迎,1959年他被認為反對“教育大躍進”,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降為副校長,分管伙食。
經(jīng)高治國主持,李廣田和副校長楊黎原都被平反,一些被錯劃右派的人也摘了帽。高治國請李廣田全面負責教學行政工作,他告訴李廣田:這個校長實際上還是你的,你大膽干,出了問題我負責。
院系調(diào)整后的云大有51位教授和副教授、51位講師。高治國說,辦好云大一定要依靠這兩個51。1960年底,他主持校務委員會擴大會議,把包括右派在內(nèi)的云大老教師都下請?zhí)垇怼?961年3月,他主持了有十余名云大學科帶頭人參加的學術座談會,大家暢所欲言,被稱為“神仙會”。
當時中國高等教育糾正極“左”思潮,本來只在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推行,由于高治國在云大采取的這一系列糾左措施,云大也被列為試行學校。有人將高治國主政時期譽為云大“第二黃金時代”,不少大學慕名去云大取經(jīng)。
“文革”期間,熊慶來、李廣田、高治國三位老校長都受到?jīng)_擊。
熊慶來1957年回國,受聘在中科院數(shù)學研究所任研究員。王學仁從云大畢業(yè)留校后去北大進修數(shù)理統(tǒng)計,曾去熊慶來位于中關村的家里探望。當時熊慶來身患腦溢血,身體偏癱,居住條件十分破舊,在單位的處境也并不好。得知云大人沒有忘了他,他激動不已。
云大北院路兩旁種有梨樹,是李廣田1958年帶著大家種下的,他說種梨樹好,春天看花,秋天品梨?!拔母铩憋L雨欲來那年,梨樹開花季節(jié),他站在樹下感喟:“一棵樹,很多時候比一個人還可愛啊?!?/p>
李廣田和熊慶來都在“文革”期間去世。1978年春,全國科學大會召開前夕,中科院為熊慶來平了反,為他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對他予以高度評價。這年8月,云大為李廣田舉行了平反大會和骨灰安放儀式,各界人士和老校友如潮水般涌進大禮堂(今慶來堂),挽聯(lián)、挽詩掛了滿墻,花圈沿著禮堂四周擺放了一層又一層。
1978年,云南大學被教育部列為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那時的云大硬件條件已經(jīng)比較落后,師資隊伍也青黃不接,但化學系、物理系、生物系、中文系和民族學、經(jīng)濟學等專業(yè)在全國仍有一定地位,擁有方國瑜、尤中、林超民、戴樹珊、王學仁等全國知名的教授。
1992年,王學仁由經(jīng)濟學院院長直升校長。這年8月,國務院明確提出,要面向21世紀重點辦好100來所高等院校,此即“211工程”。王學仁認為,這是恢復云大歷史地位的絕佳時機。
他聯(lián)合蘇州大學、山西大學、西北大學、遼寧大學、內(nèi)蒙古大學等多所地方院校組成聯(lián)盟,與教育部多次溝通。1993年初,云大成立了以校長王學仁、黨委書記吳家仁為首的“211工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開展了多方面準備工作。
在確定“211工程”建設發(fā)展思路時,最初的代表性意見是恢復老云大架構,把云大建設成文、理、工、醫(yī)、農(nóng)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但是,無論是與相關院校合并還是新建工、農(nóng)、醫(yī)三個學院,短期內(nèi)都無力實現(xiàn),以擴大規(guī)模和學科門類來振興學校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一次,王學仁和清華大學校長聊天時自嘲,清華是第一世界,云大是第三世界。對方說,論綜合實力云大50年也趕不上清華,但云大有些特色也是清華學不來的。
不久,在云南大學建校70周年之際,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云南大學題詞“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立足祖國邊疆,辦好社會主義大學”。云南省將云大建設“211工程”列為省里的重點項目,提供1.5億建設資金,并要求“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不辦受處分”。王學仁組織廣泛討論后,提出“立足邊疆,服務云南,辦出特色”的學校發(fā)展思路。
1996年5月,經(jīng)專家組預審和國家教委批準,云南大學成為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的地方大學。此后,王學仁主動退出校長職務。1996年底,洪品杰就任云南大學副校長,開始參與“211工程”的學科建設工作。
“211工程”預審通過了五個重點學科,但考慮到資金和人才隊伍有限,云大決定先集中力量重點建設民族學、高原山地生態(tài)與生物資源學兩個學科,這樣文理兼顧,特色突出,有利于建設“冠軍”學科并以此帶動學校整體水平的提升。這一重大調(diào)整當時面臨很大爭議,但與后來云南省建設民族文化大省和綠色經(jīng)濟強省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不謀而合。
云大集中匯聚民族學學科資源,取得人類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授權點,還組織了繼上世紀50年代全國民族調(diào)查之后又一次大規(guī)模民族調(diào)查,云大民族學學科由此呈現(xiàn)出較好的顯示度。
高原山地生態(tài)與生物資源學科最值得一提的是古生物學。云大侯先光團隊在云南澄江發(fā)現(xiàn)了5.3億年前保存下來的軟軀體化石群,揭示了寒武紀大爆發(fā)主幕的全貌輪廓,獲得2003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張克勤團隊所做的“根節(jié)線蟲生防真菌資源的研究與應用”獲得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7年,云南大學列入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共有建設高校147所,云南大學再次入選。
如今,云大黨政機關和院系大部分已遷至呈貢校區(qū),東陸校區(qū)顯得格外清靜。
會澤院東北側矗立著一幢二層土木結構的黃色小樓,四周綠樹掩映,純白的窗簾隨風輕拂著朱紅色窗欞。這棟安靜的小樓曾是熊慶來和李廣田的住所,如今已經(jīng)閑置。
由至公堂向左,由云南省政府主席龍云的夫人顧映秋捐建的女生宿舍“映秋院”現(xiàn)在是歷史與檔案學院,另一位云南省政府主席盧漢的夫人龍澤清捐建的女生食堂“澤清堂”現(xiàn)在是多功能廳。映秋院和澤清堂的設計者,正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
還有一些舊時痕跡已逐漸消逝在歷史中。今天云大天橋南端的籃球場,曾是云大教授樓“九家村”舊址,住過不少名教授。1955年周恩來在這里看望過云大中文系教授、與他當年一道留法的張若名。不遠處,如今云南師范大學的正門東側墻上鑲嵌著朱光亞題寫的兩行金色大字:中國歷史名校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