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哪一個節(jié)氣最能體現(xiàn)中華文字發(fā)明傳承的浪漫與智慧?那一定是谷雨。據(jù)西漢劉安《淮南子》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边@“雨生百谷”的節(jié)氣便與“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有了關聯(lián)。
《說文解字》記載:“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遠,萬品以察?!边@說明,倉頡所造的漢字源于日月鳥獸之形,是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tǒng)。2010年,聯(lián)合國為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將谷雨這一天定為聯(lián)合國中文日。谷雨之雨水滋潤的不僅有百谷,連文化、文明也在此時拔節(jié)。
倉頡作書,以教后嗣
將天降谷雨與倉頡造字神奇地聯(lián)系在一起,可見古人神話式的恢宏敘事。在古時的官方文獻與民間傳說故事中,倉頡這一文化符號在集體記憶中相互穿插、交融,建構并不斷豐富。
先秦時期《世本·作篇》中記載“倉頡作書,倉頡造文字”。這首次明確了倉頡作書、造字之說。對于文字的產生,《荀子·解蔽》中道:“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避髯诱J為創(chuàng)造文字的人有很多,只有倉頡一人造的字被傳承下來。
從造字的功德和實用方面來說,《韓非子·五蠹》中載:“古者倉頡之作書也,自環(huán)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倉頡固已知之矣。”韓非子認為,倉頡作書是為了方便大眾,是大公無私的體現(xiàn)。
對倉頡作書、造字產生的方式,《呂氏春秋·君守》中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痹摃涊d倉頡生而知書,通過辨識鳥跡,創(chuàng)造文字、書寫文章。
秦丞相李斯在《倉頡篇》中指出:“倉頡作書,以教后嗣。幼子承詔,謹慎敬戒。勉力諷誦,晝夜勿置?!彼J為倉頡造字是為了教化后嗣,方便人們隨時記誦。
在上述文獻中,倉頡只是歷史記憶中漢字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和繼承者,他的形象是模糊的,其目的不在于對傳說的追述與記載,主要在于說理。漢代時,倉頡的形象更為豐富,出現(xiàn)了神異化與實化的雙向呈現(xiàn),這為倉頡傳說逐漸豐富并被傳播提供了內在動因。這種變化背后,離不開秦漢時期“書同文”作為大一統(tǒng)王朝的文化基礎。此時,有了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的感應現(xiàn)象,這有力地豐富了倉頡文化內涵,增強了倉頡造字的神圣性。
東漢《論衡·骨相》載:“倉頡四目,為黃帝史?!笔状斡涊d了倉頡“重瞳”四目的形象,也明確了倉頡的史官身份。要知道,中國史書上記載有重瞳之人不到十位,除了倉頡,還有舜帝、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君重耳、西楚霸王項羽,以及“問君能有幾多愁”的南唐后主李煜等。
1916年3月,上海哈同花園發(fā)出征畫啟示,征集倉頡畫像,康有為、王國維、蔣梅笙等十余位名家擔任評委。他們對應征的百余幅畫一一評審后,一致認為“滿身須毛、闊頭寬額、臉上重疊四只眼睛”的倉頡畫像最佳??涤袨榉Q贊:“想象絕妙、靈氣飄逸、勁健神煥、佳為首之。”這幅畫的作者是徐悲鴻。從那以后,徐悲鴻拜康有為為師,成為改變自己人生的轉折點。
所謂“重瞳”到底是一種什么生理狀態(tài)?在古代神話里,它是神異之人的標記。據(jù)說,擁有重瞳之人,不僅五臟六腑都跟常人不同,還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鬼神。有了這一與眾不同的眼睛構造,倉頡便可觀察鳥獸的足跡,從中獲得靈感,進而創(chuàng)造出了神奇的文字。
在《說文解字·序》中,許慎將倉頡與神農氏對比記載:“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tǒng)其事,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边@說明神農氏結繩記事時,因過程繁復而錯誤百出,倉頡根據(jù)鳥獸的腳印來辨別不同事物的異同,創(chuàng)造了早期的文字。
造字的英雄是一個群體
魯迅在《門外文談》中說:“但在社會里,倉頡也不止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記事了。中國文字的由來,恐怕也逃不出這例子的?!濒斞笡]有否定倉頡造字,只是把倉頡作為眾多造字者中的一個。也就是說,造字的英雄應該是一個群體——倉頡們。
在更久遠的商代之前,文字已經歷漫長而充分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商代前期,文字是最重要的稀有信息資源,且與重要都邑關系密切,被貴族階層壟斷。商代中期,盤庚的侄子武丁繼承王位后,在短短幾十年里,完成數(shù)千文字的創(chuàng)制,實現(xiàn)了商帝國的偉大復興。
此后,甲骨文成為商代晚期最主要的文字和卜辭形式??脊虐l(fā)現(xiàn)卜骨數(shù)量眾多,共計十余萬片,內容主要是商王室的占卜記錄,也可見多邦國部族的族徽稱名。甲骨文研究的“拓荒者”之一李孝定認為,甲骨文約4000單字,反映了文字符號系統(tǒng)的基本構成。與《說文解字》確立的定型古漢字符號系統(tǒng)相比,甲骨文已具備漢字構形的各種類型,兼?zhèn)鋫鹘y(tǒng)“六書”中之“四體”(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表明殷商晚期,以甲骨文為代表的漢字已基本確立了構形方式,構形系統(tǒng)已逐步發(fā)展成熟。
事實上,海量甲骨文背后需要一個龐大而精密的漢字團隊:精英團隊負責研發(fā)漢字,原料團隊則負責收集龜甲和獸骨,龐大的工匠團隊對甲骨進行清洗、打磨和鑿孔,還有祭司團隊負責占卜,并由專業(yè)的刻寫匠人把卜辭鐫刻在甲骨上。
正是基于以上需求,一個以“倉頡”為首的祭司集團,按照占卜的語義需求,不斷創(chuàng)造著新的甲骨文字。經過數(shù)代祭司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多達4000個文字的輝煌成果。那些祭司的家鄉(xiāng),似乎主要來自黃河沿線的陜西、河南和山東。這興許是倉頡一人卻擁有多個墓葬地的原因。目前已知的倉頡墓,大約有十處,遍及黃河中下游流域,其中河南有七處,陜西白水一處,山東壽光和東阿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