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有花
我居住的小區(qū),在縣城的最西端,前面是一條清亮的小河,河的兩側(cè)各有一片樹林。夏日的白天悶熱無比,到了傍晚,小樹林便成了人們乘涼的好去處。人們拿個小凳子一坐,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更有蟬鳴與蛙鼓相伴,好不自在。
夕陽還在天邊,人們吃過晚飯就三三兩兩地來到小樹林了。河中有連成一片的荷葉,朵朵荷花在夕陽的余暉下?lián)u擺,顯出幾分嬌媚姿態(tài),可謂盡態(tài)極妍。看夕陽西下,聽蛙聲如鼓,陶醉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好意境里。時有微風吹來,小河泛起了波瀾,在夕陽的籠罩下,河中一陣金光涌動,更添幾分柔美。
太陽落下了山頭,纏繞多時的悶熱感也消散而去。河中的青蛙似乎也知道了太陽落山,一個個唱起歌來慶賀,河中不時傳來“撲通”聲,有青蛙耐不住寂寞,從河中躍出,跳到荷葉上,一邊享受夜間的涼爽,一邊高興地打鼓。受青蛙的鼓噪,樹林里的知了也開始了它們的演唱,仿佛在告訴人們,它們也是這夏日的主角。
會講故事的張大爺來的時候,乘涼的人都很興奮,大家都喜歡聽張大爺講故事。張大爺是這一片有名的文化人,他年輕的時候在文化館工作,飽讀詩書,通古博今。張大爺會講《封神演義》,會說《楊家將》,什么名著經(jīng)典、神話傳說他是張口便來。只要他一開腔,就會聚攏來很多人。張大爺講得認真,人們聽得入神,就連樹上的蟬兒,水里的青蛙也沒了動靜,好像也被張大爺?shù)墓适绿兆砹?。張大爺講累了,就在一個故事的高潮處停下,燃一袋煙?;鹦情W爍,映照著老人飽經(jīng)風霜的臉龐和縱橫交錯的皺紋。人們等著聽下文,就殷勤地又是為老人搖扇,又是遞水。夜色漸涼時,張大爺起身回家,人們才戀戀不舍地散開。
夜晚,是樹林里的蟬蛹出土脫殼的時候,人們徜徉在樹林里,晃動著手電筒尋找出土的蟬蛹,找到了逮回家油炸著吃。我也喜歡逮蟬蛹,但我不吃,我不想它們在地下待了那么久,出土后還沒有來得及鳴叫,就成了人們口中的美味。我喜歡逮了看它們神奇的脫殼,蟬蛹最先從頭部開裂,新蟬頑強地從開裂處出殼,留下一副堅硬的盔甲,然后,將淡綠色且皺巴巴的翅膀慢慢展開。漸漸地,顏色由綠變暗,一只蟬的蛻變宣告完成。每看一次蟬的蛻變,都讓我若有所思,這個夏天的靈物,給我的是不屈與倔強。
夜深了,河水很安靜,不遠處燈火輝煌的小縣城在夏夜里沉醉,萬家燈火和閃耀的霓虹映照在幽靜的河水里,那么生動而靜美。
我回家躺在床上,蛙聲、蟬鳴的余音便進入了我的夢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