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詩琀
體育課時,我一邊踢毽子一邊想,毽子是怎么制作的呢?是拔了雞毛做的嗎?
想到就做,周末,我迫不及待去田里找雞。
嘿!一只羽毛鮮艷的大公雞正悠閑自在地踱著步。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它,越走越近了,突然,它“喔喔”地叫了兩聲,逃走了!
這家伙,跑得還蠻快!我可沒打算放棄。
好機會又來啦!哈哈,大公雞正在低頭尋找食物。
我躡手躡腳地走到它后面,屏住呼吸,伸手一抓,大公雞又跑了,可手里總算有了點東西。我張開手,里面的東西不是紅雞毛,不是黃雞毛,更不是橙雞毛,而是一堆枯草!抬眼一看,大公雞正望著我,一副挑釁的樣子,好像在嘲笑我。
哼,我不服,再來!
這次,我更加小心了,可還沒等我靠近它,它竟大叫起來:“喔,喔喔,喔,喔喔喔——”隨后,它居然撲向我,嚇得我撒腿就跑。忽然,我腳下一滑,一腳踏進了小水溝里。那只大公雞也跟著倒霉,直接掉進了溝里,幸好溝不深。
我抓起散落的雞毛,頭也不回地跑了。
回到家,我突然有點可憐那只雞了,它現(xiàn)在還好嗎?
(指導(dǎo)教師:丁素芬)
喝彩:很多女孩兒都有做“雞毛毽”的夢想。“我”三次捉雞,都沒成功,過程可謂一波三折。第一次,“我”“小心翼翼”,大公雞敏捷地逃跑,挑釁地嘲笑。第二次,很戲劇化的是,“我”抓的不是紅雞毛,不是黃雞毛,更不是橙雞毛,而是一堆枯草!最終,“我”和公雞跌落溝里,“我”還不忘抓起散落的雞毛跑回家去。而結(jié)尾一句化解了“我”和大公雞之間的“恩怨”,極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