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儉 鞠榕工
荷花寓意清白、純潔、信仰、忠貞和愛情。因為荷花艷麗,清香遠溢,碧葉翠蓋,十分高雅,所以人們都視荷花為花中品德高尚的花(圖1)。
宋代周敦頤以理學家的眼光贊美荷花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君子是人們仰慕的對象,高風亮節(jié),荷花能受此殊榮,完全是因為人們賦予了它形式美的豐富內涵。
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莫奈一生畫了242幅與蓮花相關的作品,其中有181幅直接命名為蓮花。他認為,荷塘里從早到晚一天內不同的光線變化,能夠表現(xiàn)蓮花在不同時段的美。如落日余暉的光線,讓凌亂的荷塘變得溫柔許多。溫暖的金色夕陽和陰影處的水色冷暖疊加,綠色的荷葉在暖光的融合下,也變得異常好看。晚年的莫奈由于受到了眼疾的困擾,繪畫已不再具象,而是用光影表現(xiàn),從單一的光影顏色到巨幅多層次的光影,成為他終其一生的追求。
荷花的一生都是攝影人的“模特”。唐代有一首禪詩: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亦同。美學上對荷花的推崇、贊揚,可以表現(xiàn)為形式美。探究荷花表現(xiàn)形式美的意義,不是為了附議理學家“出污泥而不染”的情懷,而是以圖像的形式更加完美地將荷花之美表現(xiàn)出來。
荷花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到盛開,再到凋落,就像朝氣清秀的小姑娘,到青春靚麗的少女,再到成熟豐滿貴婦,乃至滿臉皺褶老嫗,仿佛是女人一生的縮影。荷花新葉綻放,荷苞露出粉色的尖角,透著一股朝氣(圖2)。仲夏,清波蕩漾荷花香,絢麗奪目,荷塘內花團錦簇,荷香彌漫,紅的燦若云霞,白的冷艷似雪,給人們帶來精神和視覺上的一場盛宴。初秋,花瓣紛紛剝落,露出新筑蓮蓬,花瓣落在荷葉上隨風飄去,仿佛一聲嘆息。深秋,枯萎的荷梗稀疏地映襯著水面,“殘荷”的魅力躍然紙上,呈現(xiàn)一幅凄美畫卷。攝影人要表現(xiàn)荷花的一生,在不同季節(jié)、時段,結合光影的變化就可以拍攝出很好的作品。
六月的荷花盛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色。攝影人該如何表現(xiàn)這些美景呢?常用的方法有這么幾種:在單株荷花不易取得效果時,可用大光圈虛化背景和周圍荷花,保證拍攝對象的清晰,讓背景拉開距離,利用煙霧形成虛實對比的效果(圖3)。兩三株荷花同框,形成主次高低錯落、前后有致的畫面,以表現(xiàn)荷花大氣靚麗、高風亮節(jié)、亭亭玉立的效果為主。
有時也可以從表現(xiàn)荷花“奇”的一面入手,結合光影、水面等環(huán)境因素。荷花的形象是桿高梗直,但如果是彎曲,又會是一種什么姿態(tài)呢?清代學者龔自珍說過。“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唯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雖然說的是梅花,但在特定條件下,審美的情趣是相通的,不妨打破常規(guī)用彎曲荷花形象來展現(xiàn)美姿,或許能獲得耳目一新的效果(圖4)。圖片表現(xiàn)一株已倒伏但仍然彎曲向上的荷花,體現(xiàn)荷花的中通外直、亭亭玉立。結合水面倒影的映襯,表現(xiàn)彎曲的荷花高潔、清濯之態(tài),可謂橫斜疏影不拘一格。人們在欣賞荷花時,對缺枝折桿的荷花仍然抱有興趣。
“殘荷”是指枯萎后仍挺立在荷塘中的荷葉、荷梗、蓮蓬。在肅殺的冬日,殘荷退去一身繁華,或彎腰搭背或垂頭折枝,構成了多種幾何圖案,展現(xiàn)出從容、靜謐、素雅的姿態(tài)。對殘荷的審美猶如欣賞書法作品,殘荷的構成如漢字的橫豎撇捺,是一種線條美。一幅殘荷攝影作品成功與否,既要審視殘荷的間架結構,更要看入畫殘荷的整體構圖。殘荷拍攝同樣應結合水面來表現(xiàn),如結合雪景拍攝更能體現(xiàn)蕭瑟凄美的氛圍。還有一種“殘荷”,入秋以后荷花成熟結成蓮蓬,荷葉漸厚,由翠綠轉為深綠。有一種蟲子叫“荷花金龜子”,專揀肥厚的荷葉吃。吞噬葉肉后,整片葉子僅留下經(jīng)絡,形成一片殘缺網(wǎng)格狀葉子。借助光影,讓網(wǎng)狀葉片充斥大部分畫面,甚至可讓蟲子入畫,可產生意想不到的畫面效果。這也是一種“殘荷”之美(圖5)。
荷花靜如處子亭亭玉立,動如仙女千姿百態(tài)。借助相機的功能,能更加生動地表現(xiàn)荷花動態(tài)之美。
多重曝光是相機里設置的一種拍攝方法,是把多張照片疊加成一張圖片的拍攝技巧。通過展現(xiàn)拍攝客體重復的序列性,強化視覺元素,達到增加美感的目的。一般相機會設置加法、平均、明亮、黑暗四種控制模式。每種模式有三種變化,衍生出十二種方式。
拍攝荷花常用變換焦距的方法。兩次曝光,一次使用實焦拍攝,另一次使用虛焦拍攝。實焦拍攝時可減曝光,虛焦拍攝時增加曝光,形成前實后虛、前小后大的效果(圖6)。
還有一種殘影效果的拍攝方法。多次曝光,使荷花形成重重疊疊的花瓣,仿佛有多重有序排列的花朵在搖曳。
多重曝光拍攝有多種形式。以增加拍攝客體的重復性、序列性,目的是使畫面靈動起來。放射狀“爆炸”效果是使花瓣產生層層炸開的效果,形成虛實相兼的生動美感(圖7)。
所謂“搖鏡”一般是指通過緩慢的位移,從而在相片上留下變化的軌跡。這種軌跡是靈動的、有序列的、重復的,形成視覺上的美感?!巴衔病钡男Ч竿ㄟ^晃動(搖鏡)相機,使荷花花朵甩出長長的、彎曲的弧形漸淡線影,形成一道拋起的尾巴,起到強化動感的作用(圖8)。
這種形式是通過旋轉相機的長焦鏡頭獲得的。畫面上實與虛強烈對比,視覺上形成壓迫式的沖擊力,使讀者在心理上、認知上承認它、欣賞它。
攝影與繪畫是兩種不同的視覺藝術,但它們有著相同的審美規(guī)律,這就為兩種藝術形式的交融奠定了基礎。中國攝影大師郎靜山先生的“集錦攝影”,就是用攝影的方法來表現(xiàn)中國畫意風格。
一幅攝影作品成功與否離不開構圖、色彩、光影三個要素,電子制圖技術的發(fā)展為攝影作品的改造提供了可能,可以用攝影方法來表達現(xiàn)實不具備的意境,實現(xiàn)從立意、構圖到色彩都完美的畫面。
1、變化攝影作品色彩:這種方式不改變照片原有的結構,通過調整原有色彩、光影,重獲新的畫面(圖9)。
PS軟件里的Lab色彩模型是由照度(L)和有關色彩的a、b三個要素組成。L表示照度(Luminosity),相當于亮度,a表示從紅色至綠色的范圍,b表示從藍色至黃色的范圍。L的值域由0到100,L=50時,就相當于50%的黑;a和b的值域都是由+120至-120,其中+120a就是紅色,漸漸過渡到-120a的時候就變成綠色。同樣原理,+120b是黃色,-120b是藍色。所有的顏色就由這三個值交互變化所組成。
PS軟件里實現(xiàn)一種效果有多種方式,這里介紹一種簡便易行而且比較普遍的方法。例如打開一張照片后:
(1)轉換色彩模式(圖像→模式→Lab顏色)。
(2)點擊通道面板,選擇b通道,打開(圖像→調整→色階),調整色階的三個值。
(3)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調整的圖片與之前的相比較,清晰了一些,色彩也改變了,令人耳目一新。
2、局部調整:如更換背景、模糊除重點以外的周圍景色、形成大光圈的效果。荷花生長在水塘里,周邊環(huán)境較為雜亂,為突出主體,拍攝者大多希望有干凈背景,猶如國畫水墨荷花,只見花不見塘,高度抽象概括,體現(xiàn)中國風的審美情趣。這里,借助PS技術進行背景更換和模糊背景都可實現(xiàn)(圖10)。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有“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嗅覺與聽覺移用,使人們感受那份沁入心脾的美。
攝影作品的作用是將通感轉換為美感,因為沒有美感,你將不知道如何創(chuàng)建具有不同效果的圖像。掌握了美學,便可以隨意創(chuàng)建不同的效果,并且你將知道如何使用不同的圖像特征來產生最佳的效果。
作者簡介:于儉,江蘇省老年攝影學會會員,南京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三級攝影師,金陵老年大學攝影研究員。
鞠榕工,中國水利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金陵老年大學攝影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