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y媽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熟,他們開始越來越多地和我聊起關(guān)于錢的話題。比如兒子之前就問過我一個月賺多少錢。是坦誠回答還是有所保留又或是裝窮,我和好友熱烈探討過!她說她一定不會在孩子面前哭窮,因為她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她,這不僅不會讓孩子學(xué)會節(jié)約和珍惜,還會讓他們被“窮人思維”深深禁錮,這非常可怕。
朋友搬新家曾為了一張沙發(fā)逛遍了二手市場,連一張1500元的二手沙發(fā)都“下不去手”;我曾為了省錢,連續(xù)幾年只舍得用家里人淘汰下來的速度極慢的智能手機(jī)……不是“買不起”,就是舍不得花。現(xiàn)在,家里的吞金獸已經(jīng)漸漸到了可以“談錢”的年紀(jì)了,我們應(yīng)該怎么跟我們的孩子去談“錢”?
富養(yǎng)的孩子,依然覺得“我不配花錢”
我父母不算特別有錢,但爸爸是工程師、媽媽是醫(yī)生,家里條件還可以,給我所有的吃穿用度,都是他們能力內(nèi)給的最好的。理論上講,我也算是“富養(yǎng)”的孩子,但是從小的家庭財商教育,讓我花錢常常會有負(fù)罪感,甚至有種“我不配花錢”的感受。對于錢,我是始終有種“匱乏”感的。
1994年,奶奶因為小病住院,住院期間,我和父母去看望奶奶。奶奶隨手塞給我15塊錢,一張10塊一張5塊。
父母說,“既然給你了,你自己拿著花吧?!?/p>
第一次得以支配15塊這樣的“巨額大鈔”,小小年紀(jì)的我有點(diǎn)小興奮。第二天,在學(xué)校門口的小賣部,我花了6塊錢,買了一些戒指糖、幾袋小零食,還剩下9塊錢。當(dāng)時,心情有些激動又忐忑,這是我第一次支配那么“大”數(shù)額的錢,我買了許多自己喜歡、想要的東西,15塊零花錢還剩下了個“大頭”,我克制住了“花更多”的欲望。
那天晚上,我和我媽說起此事,當(dāng)聽說我第一天就把零花錢花了一小半,我媽竟然生氣了,她批評我,“亂花錢!一點(diǎn)也不節(jié)約!”
當(dāng)年本該是一次很好的財商教育機(jī)會,我媽可以問問我,6元是如何支配的,打算如何處理剩下的錢,甚至有沒有辦法讓錢變出更多的錢?如果覺得花太多,也可以適度引導(dǎo)一下理性消費(fèi)的。但這件事最終卻變成了我的“童年陰影”,一直記了20多年——母親的批評讓我產(chǎn)生了深深的自責(zé)、迷茫和自我否定感——我沒有資格、沒有能力去支配這些錢。
“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嗎?
我爸喜歡各處投資,導(dǎo)致家里現(xiàn)金流一直不算很充裕。2008年,我們家置換了一套大一些的房子,交完首付款,我媽手里的現(xiàn)金只剩下幾千塊。
母親無數(shù)次向我抱怨,“家里沒錢了!”
那幾年,我時?;钤谀赣H“沒錢”的陰影中。那些年,我買的衣服都是商貿(mào)城里幾十元的地攤貨;去北京玩,硬生生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通宵硬臥;整個大學(xué)四年,我?guī)缀鯖]有一樁像樣的消費(fèi)。
明明,家里并不是真的“沒錢”。偏偏,那時的我,還為自己可以為母親“省錢”,而有些沾沾自喜。
母親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那是更為窮困的一代人。母親把太爺爺、太奶奶那種極致“節(jié)約”的品質(zhì)完美復(fù)刻到我身上。從小,她逢人便說我,“節(jié)約”,“不會亂花錢”,“特別省”。
家庭教育讓我從小覺得,“消費(fèi)”是罪惡的,“節(jié)約”是高尚的。其實哪怕直到現(xiàn)在,工作多年,財力還可以,我依然舍不得花千元以上去買個包包。我覺得自己“不值得”。
孩子的金錢觀,怎么建立?
現(xiàn)在三十多歲的我,慢慢對財富有了不同的觀念,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明白:因為我們有想要實現(xiàn)的愿望,所以我們要賺錢;人生活著并不是為了功成名就,而是為了實現(xiàn)自我價值,也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用有限的資源,去幸福地過完這一生。
我兒子今年五歲半,我這樣試著讓他去建立一定的財富觀念。
讓孩子有可支配的金錢
兒子從三、四歲起,我們就試著讓他自己去支配零花錢。每個月會給五十元,如果想買什么東西,就用自己的零花錢買。(壓歲錢我們給得比較少,因為這錢來得太容易,小朋友很容易毫無感覺地花掉它。)我們希望,他用較小的額度,大膽去做各種“如何花錢”的嘗試。
以前,兒子對“買買買”是沒有太多概念的,他覺得反正自己喜歡什么,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總有人會掏錢。
有一次我們在云南買了一瓶鮮花酸奶,他手沒拿穩(wěn),還沒喝就把瓶子摔碎了,我們口頭說了他幾句,結(jié)果他一臉無所謂,“你們再給我買一瓶不就行了?”倒不是這個鮮花酸奶有多貴,只是孩子會覺得,反正浪費(fèi)了錢也有大人“買單”。
我的做法是,他想要的東西,就用自己的零花錢(或者壓歲錢)去買。如果剛好沒有帶錢出來,我會跟他說,“不如你問我借錢,回去再還給我”,回去我也真的會問他“討債”,慢慢讓他建立起一個“私人賬戶”的概念。
有的時候,賬戶里沒錢了,他自己也會慢慢開始掂量掂量了:“有些東西,到底值不值得花錢買?”
讓財富給人帶來幸福感
兒子去支配金錢的時候,如果是特別大數(shù)額,我會給他一定的意見,小的數(shù)額我一般不去評價。有的時候,小錢花著花著,這個月的零花錢就沒了。我會引導(dǎo)兒子,“你上次買的小樂高,某寶上要便宜一半,這筆錢你原本是不是能省下來呢?”幾次下來以后,兒子去玩具店鬧著要某一款玩具的情況明顯少了。
2020年因為各種原因,我一度情緒低落重度抑郁。有一天,我吃過飯一個人出去慢跑和散步,兒子在我先生的鼓勵下,為我辦了一張健身卡。
我先生問兒子,“媽媽最近不開心,你用零花錢和剩下一點(diǎn)壓歲錢給她辦個健身卡好不好呀?”沒想到兒子爽快地把錢拿出來給我辦了卡,還幫我填好了資料?;氐郊遥吹轿鍤q半的兒子給我辦的健身卡,因為感動和情緒積壓已久,我抱著兒子“哇”一聲哭了。
他愿意傾其所有,為家里人買一份開心快樂,五歲多的孩子能有這樣的心意,真的很難得了。不管怎么說,相信他一定能夠感到,花了這筆錢,給家人帶來的幸福、快樂。
那些幸福的家庭回憶,比財富本身更為值錢,我想這也是我們努力生活、努力賺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