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東晴 余雪悅 湯朔寧
建筑立面近景 ? 叁山攝影
隨著科技發(fā)展、技術變革,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類精神文明建設快速更新。建筑除了遮風擋雨、滿足使用需求外,還需符合人們日益提升的藝術審美。
技術是創(chuàng)造建筑的基石,從建筑設計、施工到運營,技術的應用貫穿于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老技術的進步和新技術的誕生不僅可以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和多樣性,還可以降低建筑的建造成本和運營風險。技術是理性的,賦予建筑客觀的實施性與使用性。藝術作為建筑的另一面體現了建筑的藝術修養(yǎng)和文化價值。藝術是感性的,賦予建筑情緒與感受,通過營造獨特的空間氛圍和人文精神,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建筑的技術和藝術相互影響、促進與制約。技術的進步與革新為藝術的創(chuàng)作提供靈活多變的手段;藝術的靈感啟發(fā)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技術和藝術的高度結合營造出符合現代人類需求及美學要求的舒適空間,創(chuàng)造出更加獨特和具有文化價值的建筑形式。以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以下簡稱“會議中心”)為例,探討如何通過高新技術的集成實現建筑師的藝術表現要求。
會議中心作為一座207m見方的巨大建筑,4個立面完全對稱、統(tǒng)一。內部功能由平面3個圈層及豎向3個樓層構成,各層平面均以主會議廳為核心圍繞環(huán)廊,外圈布置小會議廳、交通核等功能,形成方正對稱的空間布局。主要采用玻璃、鋼、鋁板等現代材料,選用純凈的白色覆蓋主要展示面,無色透明的玻璃打造通透感。建筑形體的純粹與內在空間的規(guī)整形成均衡、和諧的比例,將會議中心輕、薄、透的氛圍烘托到極致,營造出月光寶盒懸浮于空中的景象,簡潔卻極富張力。
建筑師對于“純凈的藝術化空間”的追求依托于結構、機電等“技術的消隱化營造”。結構體系如何“內化”且安全,機電系統(tǒng)如何“隱形”而高效,如何將建筑、結構、機電融合共生,消隱于空間,是設計過程的重要課題。
因會展運營需求,項目需配置3個凈使用面積達4 300m2的無柱會議空間,超大尺度空間的上下疊加布置為結構設計帶來了較大挑戰(zhàn)。另一方面,建筑師對于純凈空間的追求使結構需要消隱于空間,形成207m×207m的無柱空間。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柱網,功能復雜性和空間多樣性將難以提供干凈整潔的界面。經過多次討論,最終確定利用服務于交通組織、管線串聯(lián)的20個核心筒打造20個豎向支撐筒體,構成巨型鋼框柱網結構體系承載建筑的豎向力,水平傳力由八橫八縱的4m高鋼桁架承擔,夾層的附屬空間懸掛于桁架。通過將建筑核心筒與結構柱相結合,輔以桁架的懸掛結構體系,最終形成全無柱空間。
對于外立面設計,建筑師追求通透、懸浮與序列。高透無色的全玻璃幕墻打造震撼的通透感,180根直徑600mm的纖細結構吊柱分兩排排布,既承擔了4片下月牙的吊掛結構,也作為立面的重要藝術表現元素參與建筑形體的構建,營造建筑立面的序列感。4面玻璃幕墻均采用豎向龍骨及橫索加固的結構體系,加強豎向感受。幕墻結構采用不落地的梯形鋼組合吊柱,呈受拉狀態(tài),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使幕墻的通透性最大化,加強懸浮感。
項目的主要功能為舉辦高規(guī)格峰會,因此對機電系統(tǒng)的實用性、舒適性要求較高。建筑師追求的純凈空間,又要求機電系統(tǒng)“隱”于空間之中。在設計初期,將機電系統(tǒng)按照3個層面進行系統(tǒng)性的排布規(guī)劃:1)梳理必須配置的大規(guī)模機房,集中布置在有較好管線接入條件的地下一層北側及東側,最大程度地降低對南側主入口及西側VIP入口的影響;2)各樓層空間需配置的設備機房、強弱電間、管井等需上下貫通的設備空間,80%以上布置于20個核心筒內,為室內創(chuàng)造規(guī)整干凈的界面,空調機房及附屬于主會議廳的機房均隱藏在懸掛的夾層空間內;3)為保證室內空間具有同外立面一樣的純凈感,入口門廳、會議廳等主要面客區(qū)域的所有機電管線不出現在結構層以下,其中主入口門廳為通高的純白色超大尺度空間,傳統(tǒng)的空調頂送風管道及風口會破壞這一純凈感,因此沿幕墻內設置一圈條形地板送風口,東西兩側采用分層溫控條形噴口側送風。
對于二層夾層和三層的中間觀景平臺,結合吊頂分割及燈具布置設置頂部條形下送風口,較好地將送風系統(tǒng)消隱于室內設計。
建筑、結構、機電的融合與共生所創(chuàng)造的空間美學,實現了“消隱技術”的營造,成就了“純凈空間”的呈現。
會議中心功能復雜、空間多變、體量龐大,為滿足使用功能、實現建筑形態(tài),需解決3個主要消防難題。
(1)主會議廳
建筑師希望打造整體方正對稱的空間布局,由于3個主會議廳對于空間營造的重要性,將其布置于建筑的中心位置。但建筑整體較大的體量導致主會議廳疏散口至室外距離較遠。經探討后,將疏散樓梯口至外立面門這一區(qū)域作為疏散序廳。疏散樓梯及首層宴會廳的門正對序廳通往室外的門,保證疏散距離最短、路線最優(yōu)。同時,疏散序廳內的裝修采用不燃材料,增設燈光型疏散指示標志引導人員疏散至室外。
(2)建筑南側中庭的超大空間
作為建筑的主入口,對空間儀式感的營造導致其防火分區(qū)面積過大。由于中庭的空間特性,無法通過設置防火隔斷將其劃分為更小的區(qū)域,采取以下加強措施以保證空間的消防安全性:1)超大門廳與周圍連通空間均采用耐火極限3.00h的防火墻、甲級防火門和防火卷簾進行分隔;2)采用不燃材料進行裝修;3)高度大于18m的空間設置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4)加設2%的自然排煙窗以輔助排煙、排熱等。
(3)外立面
作為“月光寶盒”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借助立面內凹的處理方式,形成上、下兩片彎曲的月牙,對稱的月牙通過180 根纖細的白色鋼柱吊掛連接,配以高透無色的全玻璃幕墻,實現極致的通透感與純粹的序列感。這是項目最重要的藝術表現點,但也為消防救援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16m 高的幕墻外有一道月牙造型的挑檐,挑檐距幕墻最遠處18m,最近處5m,為消防撲救帶來不便。
經設計團隊與各方協(xié)商后,在會議中心的3 個邊均設置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并配有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泵接合器,擴大消防撲救可進入區(qū)域。屋頂設為上人屋面,靠近疏散樓梯及消防電梯的區(qū)域設置室內消火栓,增加屋面為消防救援場所。在每個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對應部位的屋面設置可供人員通行的區(qū)域,保證救援人員順利登上屋面并能承受救援人員背負裝備及消防水帶時的重量,該路徑區(qū)域設有明顯區(qū)別于其他區(qū)域的標示。此外,為保障立面救援路徑的通暢,采用曲臂登高消防車進行救援。
設計團隊始終以建筑效果為先,建筑師與結構工程師、機電工程師、消防顧問緊密協(xié)作、不斷創(chuàng)新,利用高新技術手段進行模擬計算,各項技術集成設計,在妥善解決消防難點的同時呈現設計理念。
BIM作為近年在行業(yè)內掀起熱潮的高新技術,為建筑設計提供了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完善的可能性。會議中心因其重要性強、復雜度高、周期緊等特點,在設計初期就采用伴隨式BIM設計,全過程同步設計、建模、校對、反饋,充分利用BIM模型三維整合信息的優(yōu)勢,為團隊優(yōu)化設計、解決問題提供了高效準確的技術手段。
例如為充分實現幕墻的通透感,結構桁架貼近幕墻處進行了收尖處理,減少與玻璃幕墻的接觸面,但東西兩側此區(qū)域為服務走廊,需水平穿越大量管線,收尖的斜面不利于管線排布。利用BIM三維設計進行大量的管線分析后,將一層夾層內回風管經樓板留洞連接至一層衛(wèi)生間,設置管井及側墻回風口,將給水管、熱水管、電氣橋架均移至周邊服務間、衛(wèi)生間內穿行,在滿足機電運行的同時,實現外立面的通透感。
作為示范性工程,會議中心的伴隨式BIM設計對項目的短周期實現與高品質呈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充分體現了建筑技術的發(fā)展能夠更好地實現建筑藝術的提升。
會議中心的建構過程是藝術純凈性與技術復雜性的深度交互。結構、機電、構造等技術在實現各自使命的同時消隱于空間之中,極致的技術創(chuàng)造了極致的藝術,卻并不一定需要展現技術本身。設計團隊以“技”術筑基、“藝”術造境,不斷進行自我挑戰(zhàn),集成各項技術。在過程中經歷著碰撞、協(xié)調、修正,解決大量設計難題,將復雜的技術與純粹的藝術融合,實現了建筑“技”“藝”的互相成就。
圖片來源
1 是然建筑攝影拍攝(左)、gmp 建筑師事務所提供(右)
3,6,9?11 是然建筑攝影拍攝2叁山攝影拍攝
4,5,7,8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后更名為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會議樓)
業(yè)主:西安浐灞生態(tài)區(qū)會展事業(yè)發(fā)展中心
建設地點:陜西省西安市
代建單位: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規(guī)劃設計:上海同濟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規(guī)劃):李毅、于珊珊等
方案設計:gmp·馮·格康,瑪格及合伙人建筑師事務所
主創(chuàng)建筑師(方案):曼哈德·馮·格康、尼古勞斯·格茨、瑪德琳·唯斯
實施階段項目負責人(方案):蘇文
實施階段設計團隊(方案):趙夢桐、許海峰、曾子、胡宇軒、王芷菲
中國項目管理(方案):蔡磊、屈夢璇
結構顧問(方案):sbp 施萊希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方案):WES 魏斯景觀建筑
幕墻顧問(方案):Inhabit 英海特工程咨詢公司
初步及施工圖設計: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負責人(初步及施工圖):湯朔寧
項目經理(初步及施工圖):邱東晴
設計團隊(初步及施工圖):余雪悅、胡軍鋒、董天翔、華軼亮等(建筑);許曉梁、姚樹典、李旭等(混凝土結構);丁潔民、張崢、吳宏磊、張月強、郝志鵬等(鋼結構);周謹、邵華廈、朱青青等(暖通);施錦岳、張曉燕、張愷等(給排水);陳水順、武攀、周程里、施國平等(電氣);杜明、賴堅、姚稼澍、張陸陸等(BIM)
總建筑面積:207 112m2
地上建筑面積:約128 000m2
設計時間:2017—2019
建成時間:2020.03
攝影:是然建筑攝影、叁山攝影
1 實景照片與效果圖比照
2 西立面呈現
3 建筑外立面
利用服務于交通組織、管線串聯(lián)的20 個核心筒打造20 個豎向支撐筒體,構成巨型鋼框柱網結構體系承載建筑的豎向力,水平傳力由八橫八縱的4m高鋼桁架承擔,夾層的附屬空間懸掛于桁架。
20 vertical supporting tubes built by 20 cores serving for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pipeline series,forms a giant steel frame column network structure system to carry the vertical force of the building.The horizontal force is carried by 4m high steel truss with eight transverse and eight longitudinal sections,and the auxiliary space of the mezzanine is suspended on the truss.
4 巨型鋼框柱網結構體系示意圖
180 根直徑600mm 的纖細結構吊柱分兩排排布,既承擔了4 片下月牙的吊掛結構,也作為立面的重要藝術表現元素參與建筑形體的構建,4 面玻璃幕墻采用豎向龍骨及橫索加固的結構體系,加強豎向感受。
180 slim structural davits with a diameter of 600mm are arranged in two rows,which not only carry the hanging structure of four lower crescent,but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form as an important artistic expression element of the facade.The four glass curtain walls adopt 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vertical keel and cross cable to enhance the vertical feeling.
5 幕墻構建圖
6 南入口中庭
建筑師追求的純凈空間要求機電系統(tǒng)“隱”于空間之中。各樓層需上下貫通的設備空間80%以上布置于20 個核心筒內;空調機房及附屬于主會議廳的機房均隱藏于懸掛的夾層空間;入口門廳、會議廳等主要面客區(qū)域的所有機電管線不出現在結構層以下。
The pure space pursued by architects requires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to be "hidden" in the space.More than 80% of the equipment space that needs to be connected up and down on each floor is arranged in 20 core tubes.The air conditioning room and the machine room attached to the main conference hall are hidden in the hanging mezzanine space.All electromechanical pipelines in the main guest areas,such as the entrance hall and conference hall,do not appear below the structural level.
7 會議廳機電管線排布
作為示范性工程,會議中心的伴隨式BIM 設計對項目的短周期實現與高品質呈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充分體現了建筑技術的發(fā)展能夠更好地實現建筑藝術的提升。
As a demonstration project,the concomitant BIM design of the conference center plays a vital role in its short design cycle realization and high quality presentation,which fully reflect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uld greatly improve the architectural art.
8 BIM 模型
10 宴會廳
11 中型會議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