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繆士毅
暮春初夏,山間的松樹又悄悄綻放花朵,為人們饋贈天然美味——松花粉。時下,正是品嘗好時節(jié)。
松花粉,又稱松花、松黃,為松科植物馬尾松、油松或其同屬數(shù)種植物的花粉,主產(chǎn)于浙江、江蘇、福建、江西、遼寧、吉林、湖南、湖北、河北、河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每年4 至5 月,松樹開花時,采摘花穗,曬干,搓下花粉,除去雜質(zhì)。干燥松花粉,為淡黃色的細(xì)粉末,用放大鏡觀察,呈均勻的小圓粒。體質(zhì)輕飄,易飛揚,手捻有滑潤感,不沉于水。氣微香,味有油膩感。
我的家鄉(xiāng)擁有大量松科植物。記得每年松樹開花時節(jié),父親總要上山去采集松花粉。由于松樹長得比較高,采摘松花粉并不是好差使。于是,父親事先將一把鐮刀固定在一根長長的竹竿上,上山采集時,在樹底下鋪上一塊干凈的布,然后手持帶鐮刀的竹竿伸向松樹枝間,瞄準(zhǔn)花穗,麻利地用竹竿上的鐮刀勾動一下,或扭動一下,那花穗脫離樹枝從高處落下。忙碌一段時間后,將落在布上的金黃色花穗整理收集一下,裝入袋中帶回家。趁天晴,將花穗在太陽下曬干,再用手搓下花粉,去掉雜質(zhì),保存?zhèn)溆?。在我父親眼中,松花粉以黃色、細(xì)膩、無雜質(zhì)的為佳。
松花粉食用歷史悠久,宋代蘇轍喜食松花餅,賦詩道:“餅雜松黃二月天,盤敲松子早霜寒。山家一物都無棄,狼籍乾花最後般?!泵鞔顣r珍在《本草綱目》稱“松花,今人收花和白沙糖印為餅膏,充果餅食之。”明代《遵生八箋》載:“三月取松花如鼠尾者,細(xì)挫一升,用絹袋盛之,造白酒熟時,投袋于酒中心井內(nèi),浸三日取出,漉酒飲之,其味清香甘美?!北M憑水月流淌,至今在一些地方仍有食用松花粉的習(xí)慣,并吃出新花樣。
馬尾松
我食用松花粉,印象最深的當(dāng)數(shù)小時候母親為家人做的松花餅,就是在糯米粉中加入些許松花、食用糖,拌勻后做成餅狀,然后將其放在鍋中蒸熟,食之別有風(fēng)味。同時,母親還喜歡在湯圓、麻糍等小吃上撒此松花粉,以添幾分色香味。而我父親則喜歡用松花粉浸泡白酒,以供平常小酌,增強體質(zhì)。
松花粉味甘,性溫,具有祛風(fēng)益氣,收濕,止血之功用,治頭旋眩暈,中虛胃疼,久痢,諸瘡濕爛,創(chuàng)傷出血?!侗静菥V目》認(rèn)為松花粉“潤心肺,益氣,除風(fēng),止血?!薄侗静輩R言》稱松花粉“療久痢,解酒毒,清血熱?!薄侗静莘暝氛f松花粉“除風(fēng)濕,治痘瘡濕爛。”
現(xiàn)推薦一種松花酒的制作方法:
用料:松花粉100 克,陳酒1000 毫升;
方法:將松花粉蒸熟,用絹包裹,與陳酒同置容器里,密封浸泡10 天后即成。早、晚各1 次,每次15 毫升,加溫后飲服。
功用:祛風(fēng)益氣,潤肺養(yǎng)心。用于體質(zhì)虛弱,頭昏目眩,中虛胃痛,皮膚時作麻木不適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