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鋒
北斗七星(如圖1),因其形狀像古代量器“斗”而得名。其中,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的四邊形為斗身,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的彎形為斗柄。
圖1
這七顆星在北方天空一年四季都是可見的。古人發(fā)現(xiàn)北斗七星整體在圍繞北極點轉圈,因其離北極很近,所以還沒轉到地平線下就又升起來了,因此無論什么季節(jié)都是整夜可見的(如圖2)。
圖2
遠古的人們還把北斗七星當做天空大鐘表的指針。例如,古人發(fā)現(xiàn)北斗七星每晝夜可轉一周,于是就利用北斗斗柄的指向來估計時間(如圖3)。斗柄每轉過一個角度,代表過去了多少時辰,有經(jīng)驗的長者或經(jīng)常觀星的人一般可以根據(jù)斗柄的指向估算出大致的時辰(斗柄一晝夜轉一周,只要把一周的角度均分,就可以從斗柄轉過的角度估計出逝去的時間了)。
圖3
圖4
但是用北斗做時鐘還需要在不同的季節(jié)校準起點,例如夏季天黑后看到斗柄指南,需要從這個指南的起點開始計時;而到了冬季,天黑后看到斗柄指北,那么計時就得從這個指北的起點開始。
同學們發(fā)現(xiàn)問題了嗎?北斗的指向在不同季節(jié)的同一時間段(例如都是天黑以后,或者都是在午夜),其指向是不同的。這就使得古人又可以利用北斗斗柄的指向確定季節(jié)(見圖4)。
古人為此還總結了一段諺語,流傳民間:
斗柄指東,
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
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
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
天下皆冬。
注意,這個諺語說的是天黑以后幾小時內觀看到的北斗的指向(因為北斗在不停地轉動,過一段時間,例如在午夜,其指向就不是諺語說的方向了)。
關于這個諺語,有兩個問題需要討論。
第一,為什么斗柄指向有季節(jié)性的變化?
這是一個恒星時間與太陽時間的問題(見圖5)。
假如我們從在地球上某時刻(位置1)面對太陽的同時也面對一顆恒星開始計時,當?shù)厍蜃赞D(加公轉)經(jīng)位置2 到達位置3 時,又面對同一顆恒星了(恒星非常遙遠,地球一天的位移不影響恒星的方向)。此時地球相對恒星自轉一周(稱為一個恒星日),但地球相對太陽自轉還不夠一周(一個太陽日),地球要繼續(xù)運動到位置4 才完成一個太陽日。所以,恒星日比太陽日短。
圖5
有天文背景的同學都知道,我們平日里使用的時間是根據(jù)太陽的出沒周期,即一個太陽日(24 小時),但恒星出沒周期是一個恒星日(約23 小時56 分鐘)。也就是說,因為記錄使用太陽時,而恒星視運動遵循恒星時,所以全天的恒星(包括北斗星),其旋轉周期都比我們使用的太陽時間每天約快4 分鐘,或者說恒星在一個太陽日里實際上轉了一周多一點(大約每天多1 度),積累一個季度就多轉了大約90 度。這就是北斗斗柄指向季節(jié)性變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