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漁
《城的燈》是作家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之一。作品從一個鄉(xiāng)村開始敘述,“老姑父”是村子里唯一入贅的外鄉(xiāng)人,在農(nóng)村姓氏文化的影響下,他一直被“老姑父”這個稱呼代替著自己的姓名,以致于老姑父在公眾場合被稱呼姓名的時候,竟然沒反應過來,由此,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老姑父一家的生存狀態(tài)和在村人中的社會地位。老姑父被作為整個農(nóng)村的人文生態(tài)的標本,展開了故事的編撰。
作家所選取的是幾十年前的農(nóng)村場景,一棵栽在與鄰居隔墻根的桐樹,樹身竟然鉆到鄰家院子,以這棵樹的歸屬為引子,展開對老姑父一家人形象的描摹和刻畫。一棵樹不知不覺成了鄰居的財產(chǎn),老姑父買了一盒老刀牌香煙,走進他所認為有話語權的村人家里,希望幫他說話,繼續(xù)對桐樹行使使用管理和收益權。然而,這不是大事的小事,辦理得真難,老姑父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
大兒子,后來篇章的主角(馮家昌)瞅準機會,就透過墻窟窿,往樹上沖尿,還是沒能達到“不是我的就讓它死掉”的狹隘目的。作為長子的馮家昌,目睹了世事的炎涼,在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堅強與不屈的種子,當然還有謀生存的狡詐與狡黠,發(fā)展為后來混社會時的冷漠與殘忍的性情。9歲的他就成了家庭的外交代表,母親的過世,父親的頹廢,弟兄眾多,給這個孩子心中既種下了頑強,也種下了忍耐,還種下了出人頭地的強烈愿望。
故事在這樣的趨向下,繼續(xù)向前發(fā)展。村支書的女兒劉漢香在歸學的路上,送給了十六歲的馮家昌一雙軍鞋。在這樣的鋪墊下,情節(jié)在作家設計的行筆路徑上亦步亦趨。
本部作品是在農(nóng)村文化、鄉(xiāng)土文化、官場文化的基礎上,對諸多心理因素的整合,雖然在整合中存在手法上的整飭不當,設計敗筆之處,但是作品存在著豐富的美學信息,鄉(xiāng)音、鄉(xiāng)土、鄉(xiāng)情、鄉(xiāng)人、鄉(xiāng)間生產(chǎn)的圖景,被作家描寫得美不勝收。
農(nóng)家子弟馮家昌18歲進入部隊,靠打小報告“交心”獲得營長賞識,靠背叛初戀情人解開束縛,靠騙取領導女兒感情找到靠山,靠伺候首長的“絕活”步步高升……馮家昌從社會最底層一路走來,越爬越高,整整三十年,終于混成了自以為有頭有臉的人物,家里的雞犬都跟著升了天。然而,那些被他拋棄的勞什子,那些曾被他視為階梯踩在腳下的良知,早已筑成一個無法逃脫的牢籠,將渾身媚骨的他,深深地囚禁于充滿卑賤與悔恨的命運之中。
對于馮家昌這樣的家庭,如果沒有他的委曲求全,曲折上升,扭曲進步,他的弟兄可能永遠會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命運不可掙扎地套在“老姑父”的人生定式之上,重復“老鼠兒子要打洞”式的命運輪回。
然而,這正是作家在作品里所要揭示的社會色彩。文學的拯救與思考的意義,就是這樣波瀾不驚地傳播與滲透的。讀者都會用自己的眼睛來審視作品中蘊含的大千意向,定位自己的閱讀感知,體察生活中存在即合理的社會螺旋式的發(fā)展與文明的進步。
《城的燈》一書中,作家在講故事,編故事的同時,不經(jīng)意間把中原文化不動聲色地帶入作品,使讀者在作品的方言中回歸潁河上下的鄉(xiāng)土文化。再現(xiàn)遠去的文化元素,生活質感和場景,這無疑是作家留存文化記憶的手段和方式。
作家把劉漢香這位女性刻畫得十分飽滿。這是一個視愛情為生命的農(nóng)村女性,她性格中的堅貞、堅守、堅決把故事推動得風生水起,跌宕起伏,人們對她既恨又憐,這樣的情感表達也是對作品闡述理性與價值所作的最好的注釋。劉漢香是村支書唯一的女兒,以嬌慣、任性和執(zhí)著演繹著一場合乎人文情懷的愛情求索與等待,雖然偏激,卻偏激得讓人無法咂舌。劉漢香在對待愛情上無異于一名戰(zhàn)士,果敢、果斷。青春的激情燃燒著她熾熱的愛情密碼,讓她頂住父母的壓力、迎著村人的目光,護衛(wèi)和踐行著偉大的愛情,盡著一個嫁雞隨雞的婦家責任,托起一片理想的天空。
當?shù)弥耐袎粝氲膼矍闇S喪的時候,她表現(xiàn)得異常冷靜,這樣的文學處理,再一次為人物性格的飽滿和突出淬火。馮家昌在部隊里寄回來的一封封獎狀,后面“等著我”的愛情諾言,讓劉漢香這位癡情女子癡癡地暢想著成為新娘的偉大時刻,可是這一切隨著馮家昌心中一定要把幾兄弟從農(nóng)村的水深火熱中弄出來的無言承諾,而漸行漸遠,直到馮家昌成為別人新郎的消息傳遍山村后,村支書父親的震怒、老姑父打自己巴掌的自責、村人的唾沫橫飛,把劉漢香的冷靜烘托到一個至上的理性高度。
塑造的劉漢香這個人物可以作為道德的范本。十幾歲少男少女懵懂的春心,栓系了一生的情結,支書豈容一個窮小子覬覦自家千金,還發(fā)生了青春的茍且。然而這窮小子是萬幸的,如果不是支書的女兒,他付出的代價無疑是慘重的,是支書的掌上明珠以特有的方式救了他,他還當了兵,為實現(xiàn)愛情的背叛和對家族的拯救打開了通道。劉漢香這個既叛逆又傳統(tǒng)的女性,認定了自己情愿的交付,就會情愿地承擔責任和期待幸福,也果敢地義無反顧地把為人妻的女性責任價值最大化。盡管她得知了背叛,但是她依然恨不起來給自己帶來無限痛苦的那個男人,她沒有以尋死覓活的方式對自己實行極端拯救,而是潛下心來,把自己推向一個更為理智,更為廣闊的事業(yè)領地。
寫到這里,也就寫到了書中的折轉,當劉漢香見了那個背叛諾言、背叛愛情、背叛自己的他時,她恨不起來,她堅毅地重新選擇了人生,這是作家在給后面的故事做轉折和鋪陳,牽引出為培養(yǎng)“月亮花”而面對的境遇。故事的發(fā)展極為符合劉漢香的性格,只不過作家所選擇的表達方式有些殘忍,殘忍得讓人有些恨作家。為什么呢?劉漢香這樣一個美好道德的化身,卻遭遇了作家筆下設計的被搶劫輪奸的慘遇。個人之見,作家在這里進行文學設計時,不夠理智,有了不得要領的蒼白感?;蛟S故事可以用另外的走向把作品推到一個思考的高度,作家卻沒能這樣做。
馮家五個弟兄,在馮家昌的鉆營和良苦用心下,實現(xiàn)了人生的騰達或者說過渡,也可謂馮家昌得之其所,他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底層的飛躍,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大概率的認可。他的心無不流血,無不懺悔,他在劉漢香的追問下,小便失禁,就是他理屈詞窮最為現(xiàn)實的寫照。當然,馮家除了老四在劉漢香的墳前蓋了一間大房子來守護,幾兄弟的長跪,也把良心、道義、屈辱、人生,描摹得立體而空靈。
作家用了相當?shù)墓P墨寫了馮家老四,這個內心懦弱,極富人情的男人,為了被哥哥拋棄的嫂子,付出了一生的空妄、暢想、等待,把對嫂子的尊敬轉化為愛戀,苦苦地觀望、默默地守護、無言地表達。一根筋的老四用傳統(tǒng)和執(zhí)著在這部潁河文化的書中大寫了一個男人,這部書的方音里佐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歷史的厚重感。
馮家四弟兄在劉漢香墳前的長跪,跪出了故事的結局,跪出了一個理性的回歸,跪出了讀者的體諒,跪出了文學闡述人間事理的高度。這似乎彌合了故事整體架構設計理念的急促。
讀罷此書,體會到了作家刻畫人物、描寫景物、臨摹場景、專指心理的文學能力。但是,不被我認可的是,作品設計劉漢香心理轉型以及被幾個少年強奸致死的突兀和文學理智的欠缺,這突然的斷裂感使作品的承接顯得機械而生硬,傷害了作品的整體美學感受。
責任編輯?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