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趙豐,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散文寫作者。在《人民文學(xué)》《中國作家》《北京文學(xué)》《青年文學(xué)》《散文》《散文海外版》等報刊發(fā)表作品800余篇。曾獲冰心散文獎、孫犁散文獎、絲路散文獎、東方文藝獎、吳伯簫散文獎、柳青文學(xué)獎、張之洞文學(xué)獎等。
花 生
霜降,風(fēng)漸涼,霜也白,渭河秋水消退,灘上草木有了枯黃的氣息,這時節(jié)適宜挖花生。兒時找不到回家的路時,看見那片花生地,就知道了家的方向。
那會兒,它種著花生。半個世紀(jì)過去了,它還是種著花生。
于是,我便認(rèn)定,一種植物,可以是一個人的故鄉(xiāng)。
花生又名干歲子,始稱于漢代《三輔黃圖》,文獻記載里還有萬壽果、落地參、長生果、地豆、千歲子、地果、后花果、番豆等別名,都是與時光和生命關(guān)聯(lián)的名字。它的起源模糊不定,有南美說,也有中國說,后者居多。歐洲人稱花生為中國的堅果,非洲也是,《剛果植物志》里說:“花生是由中國傳入印度、錫蘭及馬來群島,爾后傳入非洲的”。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是現(xiàn)存最早的花生文字記載,成書于公元1000年之前,其中有如下文字:“又有一種形如香芋,蔓生,藝者架小棚使蔓之,花開亦落土,結(jié)籽如香芋,亦名花生”。元末明初賈銘所著《飲食須知》中說:“近出一種落花生,詭名長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莢,子如蓮肉”。兩書的成書年代都在哥倫布發(fā)現(xiàn)南美洲新大陸之前,可能是世界上關(guān)于花生最早的文獻。
花生的模樣像人的手指,有單節(jié),有雙胞胎相連的雙節(jié),也有的三節(jié)連在一起,四節(jié)相連的不多。若動用想象,它圓嘟嘟的節(jié)像個胖娃。按照書上的說法,形狀分蠶繭形、串珠形和曲棍形。在我的意識里,幾種形狀并無本質(zhì)差別,或者說幾種形態(tài)兼而有之?;ㄉに?,剝開,豆子上有層薄薄的黃皮,生吃有股生油味,不好消化,傷胃,適宜熟吃。唐代宰相魏征喜歡吃老醋花生,每當(dāng)吃之,一張臉總是笑容可掬。老醋花生為晉地名菜,把花生米用油炸熟,調(diào)上老陳醋,吃法延續(xù)至今。關(guān)中人的吃法有二。其一是煮,花生剝皮下進稀飯鍋。其二是炒,連皮炒或剝開炒,怕炒焦,要與沙子混合。脫了皮的花生豆用清油炒,出鍋粒粒黃亮。炒花生講究慢功夫,炒熟的花生既要外殼保持原色,里面的花生仁還要既香且脆。
冬日,炒花生是人們稱心的零食,花生香得濃郁,從鐵鍋里升騰開來。只是不明白,為何生花生一經(jīng)火烤,會如此香氣撲鼻。英國作家吉卜林說:“氣味要比景象和聲音,更能撥動你的心弦?!笔前?,炒花生之香,首先是氣味的功勞。給娃娃結(jié)婚,鄉(xiāng)下人多擇冬日,花生是下酒菜,不用筷子,嘴張開,拇指和食指捏顆花生豆扔進嘴里。想起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不同的是孔乙己吃的是茴香豆,說的是“多乎哉,不多也”那樣文縐縐的話,鄉(xiāng)人們則多說的是“五魁首啊,六六順啊”。
童年的記憶里沒有儲存花生的味道,只是喜歡它出苗后綠滿河灘的情景。圓圓的葉子,用手指撫摸,有種光滑的感覺。它的葉晝開夜閉,感應(yīng)著自然界的光線變化。對自然的感應(yīng),植物比人更敏銳,因為植物晝夜與天地為伴。
成長的過程里,花生無須過多打理,這就顯出了寂寞,像是被遺棄在渭河灘的孤兒。一眨眼,秋風(fēng)秋雨秋光逼近,花生枝黃葉落,莢果由白轉(zhuǎn)黑,灘上人隨便一個呼吸,都可以嗅到花生果穿透泥土的清香,于是經(jīng)常能聽到“收花生,走啊”的吆喝聲。花生被挖出時是一窩一窩的,等不得曬干,就有城里人開車來收購。面對一堆堆小山似的花生,城里人不急問價,而是轉(zhuǎn)著圈埋怨品相不好,沒有干透,短節(jié)太多,磨蹭得鄉(xiāng)里人不耐煩了,這才討價還價。
再后來,我知道城里人收購花生并不完全是直接下肚,而是用來榨油、做糕點糖果等。
民間藥方有說花生葉是藥,可治療失眠多夢、高血壓、貧血、心悸等。家鄉(xiāng)人不知它是藥,收了花生后,葉子被埋于泥土之下。
讀許地山的《落花生》,一直不解“落”的含義,后來才知它的花落了之后,子房柄會鉆到土里,然后在土里長成莢果。如此,地上開花,地下結(jié)果。如此,這個“落”字就落在實處了。
蘿 卜
人類與植物是幾千年的朋友。起初,人食肉,只是純粹的朋友,后來植物為人所用,人就與它不離不棄,譬如蘿卜。
打開泛黃的書頁,見識了蘿卜的諸多別名:萊菔、蘆菔、蘿白、蘿北、土酥、秦菘、紫菘、溫菘……其祖宗在中國,壽命兩千年有余,孫思邈用之治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蘿卜能“大下氣、消谷和中、去邪熱氣”,主張每餐必食。
武則天稱帝時,天下太平,常有“麥生三頭,谷長雙穗”之說。某年秋,洛陽東關(guān)菜地長出一個三尺長的大蘿卜,上青下白,農(nóng)夫進貢宮廷,女皇圣心大悅,傳旨做菜,廚師們將蘿卜切成均勻的細(xì)絲,配以山珍海味制成羹湯,女皇吃之,賜名“假燕窩”,此后成為宮廷用菜。
蔬菜不分等級,山珍海味未必比蘿卜、白菜珍貴,洛陽酒宴中二十四道名菜的首席為“牡丹燕菜”,原料就是蘿卜。
營養(yǎng)學(xué)研究表明,蘿卜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有十月蘿卜賽人參之說。清代吳其濬在《植物名實圖考》中如此描述“心里美”蘿卜的特點:冬飚撼壁,圍爐永夜,煤焰燭窗,口鼻炱黑。忽聞門外有‘蘿卜賽梨者,無論貧富髦雅,奔走購之,唯恐其越街過巷也。
拌蘿卜絲是汪曾祺做的一道小菜,用南方的小紅水蘿卜(又名揚花蘿卜)連皮切成細(xì)絲,加糖后略腌,裝盤,澆以醬油、香油、醋,若與少量海蜇皮絲拌則尤佳。汪老認(rèn)定咸菜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咸菜與文化》中稱蘿卜是咸菜的主料。他曾寫《蘿卜》一文,提到江南的白蘿卜燉湯,常與排骨或豬肉同燉。白蘿卜耐久燉,久則出味?;蛉氲?,味尤厚。沙汀的《淘金記》寫的則是幺吵吵每天用牙巴骨燉白蘿卜,吃得一家人臉上油光光的。
生克熟補,這是祖母的說辭。家人吃撐了,祖母把蘿卜生切成片,進肚打出一聲響嗝,她說好了好了。冬日,全家人喝她用白菜、蔥白、白蘿卜混在一起煮的“三白湯”,暖身暖胃,一冬不感冒。蘿卜的清香進入口腔,通過喉管進入腸胃,蕩漾在身。那種感覺,順延著時間的隧道,爬滿記憶的老屋。
蘿卜葉,家鄉(xiāng)人叫它蘿卜纓子,從蘿卜的根上伸出泥土,大且綠,全葉可做漿水菜,清新的酸味,通津,開胃,降壓,下火,通便,鄉(xiāng)人百吃不厭。夏天尤宜吃漿水面,爽口清涼。
蘿卜喜雨,雨水的節(jié)氣種植最好,空氣濕度合適,土壤也不缺它的根系所需的養(yǎng)分,最適宜的品種是那種外表白生生的白玉春。我喜歡落雨的天氣里去村邊菜地看蘿卜,雨下得瀟灑,打濕蘿卜的綠葉,水珠串串晶瑩,仿佛明亮于心。
天漸冷,初霜至,我們?nèi)ゲ说赝谔}卜。樹葉或黃或落,襯得天地一片通透,天地高遠(yuǎn),渺懸天際,此刻望終南山,連草木都看得清晰,正是陶潛“悠然見南山”的心境。
祖母說她一輩子就是蘿卜的命,這話我記了一輩子。生產(chǎn)隊分蘿卜時,她總是第一個到場,先挑一個大的蘿卜抱在懷里。她知道蘿卜戀泥土,蘿卜一回家,她讓父親在院里挖坑埋了,說蘿卜要吃一個挖一個,這樣就不糠心。那個大的蘿卜,她總是留到除夕才挖出,年夜飯一家人團團圓圓吃著蘿卜餃子。
吃過餃子,祖母讓父親領(lǐng)她的孫子們出去放鞭炮。一出門,迎風(fēng)打了個飽嗝,蘿卜的清香從腹腔涌至喉嚨,由嘴吐出。
那是個快樂的除夕夜,年代已褪色。
有了植物的滋養(yǎng),人也變得芬芳。祖母活過了九十歲,我家祖輩朝上數(shù)三代,她活得最久。
懷念著祖母,對蘿卜自然有了感激之情。
蘿卜的吃法現(xiàn)在多了,榨汁、炒片、炒絲、清燉、醬腌、涼拌,雖是百姓的家常菜,可也登得大雅之堂,蘿卜燉羊肉、蘿卜燉排骨、蘿卜燉牛腩、蘿卜丸子,數(shù)十種吃法,皆是美食。
烏 藥
焦東堡枕著一條小河,躺在碧綠的懷抱中。河那邊,是烏藥地,一片一片,一直伸向終南山腳下。我不是土壤專家,不曉得為何焦東的土壤就適合生長烏藥。二姑家在那個村子,陽光燦爛的日子,村路上晾曬著黑乎乎的烏藥。我騎著自行車,輪子盡量避開地上的烏藥。年輕時,我的審美觀有偏差,不喜烏藥,從名字到形狀,都不喜歡。后來,我喝著家鄉(xiāng)醇香的黃酒,才聽說黃酒是用烏藥做的曲,若無烏藥,黃酒就不是這個味道。
愛屋及烏,喜歡黃酒,由此喜歡上了烏藥,也知道了它的諸多別名:銅錢樹、白背樹、鯽魚姜、細(xì)葉樟、土木香、斑皮柴、香葉子。《本草綱目》中稱它鳑魮樹。我納悶,明明是高不過膝蓋的一種植物,怎么就有了“樹”的稱謂?后來方知,在南方,烏藥可以高達(dá)一丈有余。
走進二姑家的烏藥地,看清了它的葉子,橢圓至近圓形,先端長漸尖或尾尖,基部圓形,上部是有光澤的綠色,下部呈蒼白色。陽光下,它散發(fā)出迷茫的乳白色,不甚清晰,卻固執(zhí)地縈繞于我的身心。我蹲下身子,撫摸著它的枝葉,它為我顫動,仿佛呢喃之音。誰說植物不存在心靈,只不過是用另一種方式呈現(xiàn)著。
我只能看見烏藥的葉子,它的果實藏匿于泥土之下,等待收獲時的陽光。
南山不遠(yuǎn),天清氣朗。寂靜之中,只有烏藥的呼吸、我的呼吸。
酒曲只是烏藥的用途之一,其藥用始于宋代的《開寶本草》,書中說烏藥“性溫味辛,入肝、脾、腎經(jīng)。具有順氣、開郁、散寒、止痛等功效,能治氣逆,胸腹脹滿,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腳氣,小便頻數(shù)等癥”。中醫(yī)認(rèn)為百病皆生于氣,而烏藥的精髓便是調(diào)理五臟六腑之氣。《本草綱目》言:“烏藥能上理脾胃之氣,下通少陰腎經(jīng)”?!侗静菅芰x》中如是描述:“烏藥,和來氣少,走泄多,但不甚剛猛,與沉香同磨作湯,治胸腹冷氣,甚穩(wěn)當(dāng)?!惫偶谋戆滋^文言化,簡潔了當(dāng)說,烏藥具備著人性的溫暖,可以驅(qū)除體內(nèi)之寒,改善生理機能。
除入藥外,烏藥可提煉出芳香油制香皂,可磨粉殺蟲。有一次,我生吃了一小塊烏藥,氣香,味微苦,有清涼感。那會兒我想著,植物滿懷智慧與慈悲,敬重它們,人生就不會蒼白,就如烏藥,甜中有苦有辣,濃縮了人生的味兒。
烏藥,有故鄉(xiāng)的味道,土地的靈魂。
陽光下,二姑在老屋門前晾曬烏藥。自從出嫁到焦東堡,她就和烏藥結(jié)下難解之緣。她家有五畝地,三畝半都種著烏藥,為烏藥操勞了多半生。與烏藥一樣,她一年四季都穿著一身黑衣,就是夏天,也是黑色的短袖,加上她的皮膚黑,我怎么看,她都是烏藥的影像,嗅嗅鼻子,甚至從她的身上都能聞出烏藥味。每到過年過節(jié),二姑來我家走親戚,送的禮少不了烏藥,用一張紅布包裹著。大約,在她的內(nèi)心世界里,烏藥是異常貴重的禮物。二姑送來的烏藥,母親除了留一些做黃酒曲,大部分送了親戚朋友。收到這樣的禮物,親戚朋友既感意外,又覺感動。
烏藥,竟然可以用作禮物,這應(yīng)當(dāng)算是二姑的創(chuàng)意。可對烏藥這種植物來說,卻標(biāo)志出一種身份和地位。
紅 薯
紅薯是外來之物,故鄉(xiāng)是南美,16世紀(jì)末傳入中國,一說由西方傳教士傳入,另一說是閩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帶回國,其三說是粵人陳益從越南帶回。傳入中國后,名字成了甘薯、番薯、朱薯、紅苕、紅芋、芋頭、甜薯、地瓜、山芋。無論怎樣稱呼,都是一個模樣,長條;皮膚隨著它的姓,粉紅,也被說成淡紅,更準(zhǔn)確點,屬于不飽和的亮紅色。在相當(dāng)長的時期,它位于小麥、玉米、水稻之后,是第四位的糧食作物。
紅薯的果子在泥土下,枝條在泥土上,葉子綠色、紫色,像人的心臟,又若鴨掌。一場夏雨,枝蔓爬滿地,交織得親密無間。像“糾纏”這樣的詞語用于形容紅薯枝蔓實在恰當(dāng)。
與陽光隔絕,與風(fēng)隔絕,經(jīng)歷四五個月的懷胎,若是夏紅薯,秋天分娩出世。
紅芋是關(guān)中人的叫法,秋天出土,冬前進窖,喝一冬天的小米紅薯粥。做法是將紅薯皮刮掉,洗凈,切成塊倒入小米稀飯鍋,先以大火煮開,后換小火慢熬,熬到紅薯充分軟化即可食用。后來,地里不種谷子,就喝玉米粥,清爽,甜綿,按中醫(yī)的說法,有補氣、通便、潤腸之功效。還有一種吃法是烤,皮半焦,心熱燙,有種冬日的溫暖。豫劇《七品芝麻官》里“當(dāng)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唱詞,說的就是烤紅薯,表明的是紅薯的身份。不過,它的平民身份被乾隆皇帝改變了。乾隆是古代皇帝中的壽星,曾患老年性便秘,太醫(yī)久治不愈,偶然間嘗到了御膳房的烤紅薯,便贊不絕口,此后天天要吃,便秘頑疾得以痊愈,贊之功勝人參。既是皇帝御賜,民間便以“土人參”呼之。
烤紅薯是我小時候常吃的。約三五伙伴去紅薯地,尋那種枝粗葉茂的紅薯根下手。植物不會作假,葉子有多茂盛,根上的果實就有多壯實。挖出幾塊,點燃一堆野火,把紅薯架在上面烤?;鸷蚝茈y把握,烤出來常常半生不熟,皮也焦黑。在孩子們的舌尖上,那就是最好的美味,反正是連黑焦的皮也塞進嘴里。吃完,手在臉上抹抹,個個黑臉包公狀,于是相視而笑。
舊時紅薯的吃法無非煮、烤、蒸。現(xiàn)在的烤,除了街頭小巷用火爐外,烤的含義落腳到了烤箱上,紅薯烤牛奶、蛋奶烤紅薯、烤薯片。過去的吃法沒有油炸,現(xiàn)在有了炸薯條、炸丸子。城里亮晶晶的櫥窗里擺著的紅薯蛋撻、芝士焗紅薯、紅薯麻薯、紅薯蛋糕、薯泥,以及薯餅、脆片、小饅頭,不知是怎樣做成的。那么多的美味,我從未想去品嘗,我不是美食家,是懷舊者,記憶的香味,依然在野火烤的紅薯身上。
鄉(xiāng)下人鼓搗不出城里人那么多名堂,但一般的席面上少不了糖醋紅薯、紅薯銀耳羹,吃過就忘了,沒啥感覺。為了延長它的食用,鄉(xiāng)人更多的是將它加工成粉條,能與許多食品搭配,用多種方式烹調(diào),涼、熱、葷、素、炒、燴、炸、蒸,無論怎樣折騰,它都隨了你的性子。
魯菜里有道拔絲地瓜,我沒有吃過,聽說色香味俱全,據(jù)說有多種做法,技巧在于把握熬糖時的火候,極考驗廚師的火力控制。把炸好的紅薯原料外面裹上糖稀,細(xì)絲抻出二三米也不斷,早了拔不出絲來,晚了又糊又苦。
搭眼,紅薯地只見葉不見蔓,一陣風(fēng)來,葉亂不聞其聲。紅薯嫩葉能窩漿水,老葉切碎,拌些麩子攪拌,是豬的好飼料?,F(xiàn)在用紅薯葉可做美味佳肴,紅糖紅薯葉、水煎紅薯藤、炒紅薯藤、薯葉饅頭,味道各異。
紅薯分白心、紅心,紅心的紅薯味道甜。妻子也是在鄉(xiāng)下長大,在菜市場一眼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紅心的。我問她是依據(jù)什么分辨的,她笑笑說憑感覺。偶爾,陪妻去買菜,我的目光只在紅薯身上晃悠,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它是紅心的嗎?
土 豆
土豆又稱洋芋,一個“洋”字,圈定了其祖籍在域外。它本姓馬,曰馬鈴薯,形似馬鈴鐺,祖先在南美,傳到中國僅三百年,最早的文字見于康熙年間的《松溪縣志食貨》。
各地對土豆都有獨特的稱呼。西北和湘鄂多稱洋芋,晉人呼山藥蛋,桂地喚番鬼慈薯,黔稱洋山芋,粵稱薯仔或荷蘭薯,江浙稱洋番芋,閩東稱番仔薯。關(guān)中也有人把土豆稱土蛋,具有潛意識里的親切感。這個詞不僅表明了土豆的身世,也指向它的長相,圓嘟嘟,泥土一樣的顏色。地里的土坷垃是什么樣子,它就是什么樣子。
土豆生性喜冷,宜于涼爽濕潤的土壤環(huán)境。凡·高有幅作品《吃土豆的人》,冷冷的灰色、藍(lán)色,淡淡的光線從燈盞中輻射出來,映在農(nóng)民的臉上,其色調(diào)效果照應(yīng)著土豆的性格。
在鄉(xiāng)下時,我見證過土豆的生長過程。春光爬上屋頂,春風(fēng)拂過臉龐,這時節(jié)要把土豆種埋進土壤;雨水,雨亂,風(fēng)卻柔,土豆始發(fā)芽;驚蟄來時,和煦的陽光暖暖地照在它的葉子上;清明節(jié)氣,好風(fēng)好雨,它的幼苗長成壯苗,然后等著立夏開花。它綻開的花朵有白有紅,也有藍(lán)紫,像小裙子,聞著一股淡香。收麥后出土豆,它的果實是一個謎,不刨開泥土,誰也無法肯定它有幾顆果,有的甚至是一嘟嚕,宛如幾世同堂的大家族。
人有人性,物有物性。土豆生吃不得,非得弄成熟食才能食人肚腹,中醫(yī)認(rèn)為它和胃調(diào)中,健脾益氣,寬腸通便,利水消腫,其養(yǎng)胃功效治愈了我的身體頑疾。年輕時有一段時間胃不好,喜歡喝母親做的洋芋蛋糊糊,暖胃,助消化,如果加入蔥、青椒、香菜,味道更鮮。
現(xiàn)在,一提到洋芋蛋糊糊,我的心理反應(yīng)便是暖色調(diào)。
那些年,我是多么渴望吃到土豆。日子窮,吃法也簡單,清蒸、切塊下稀飯鍋中、切片進湯面鍋中均可。清蒸出來的土豆很好攜帶,村人出遠(yuǎn)門,總是少不了往包里塞些蒸土豆。
洋芋擦擦,既是主食又是一道菜,味道那么別致,有土豆的味,又有果子的香。做法是把土豆切成薄片,與面粉攪拌均勻,在鍋里蒸,出鍋后晾涼再炒,拌入蔥、蒜、青椒等調(diào)料,味道好極了。
還有一種吃法——土豆糍粑,好吃不好做,需要特制的石臼,還需用鐵棍在石臼里翻攪倒騰。對門的三嬸很喜歡做,做好了送一碗過來,用筷子夾開一塊盛在湯汁里,酥軟甜綿,吃時屏住呼吸,生怕那味兒從鼻孔流出,也無須用牙齒咀嚼,哧溜一聲進肚,那感覺竟與《詩經(jīng)·大雅》中所言“堇荼如飴”相合。
油炸土豆也好吃,色澤金黃,外焦里嫩,口感酥脆。若是做席面,花樣更多,土豆燒牛肉、土豆小香腸、土豆雞蛋餅、干焙土豆絲、酸菜土豆絲、酸辣土豆絲。無論何種吃法,我都喜歡。每次赴宴,我的筷頭總是伸進土豆絲,吃了胃舒服。
土豆如土,生生不息。以前,土豆難登大雅之堂,如今,它已成為餐桌上的??汀?/p>
生 姜
生姜是有故事的植物,就連名字,都是神農(nóng)起的。神農(nóng)嘗百草以辨藥性,誤食毒蘑菇,蘇醒后順手拔下躺臥之處的一叢青草,嚼在嘴里,須臾肚子咕嚕,泄瀉過后,身子無恙。神農(nóng)姓姜,為草取名“生姜”。類似的故事,還有姜子牙,生姜曾保其一命??鬃踊盍?3歲,在那時是長壽,或許與其食姜之嗜好分不開?!墩撜Z·鄉(xiāng)黨》記載著孔子的“十不食”,其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語。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言及孔子食姜之嗜好,認(rèn)為姜能“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蘇東坡任杭州太守時,看見凈慈寺住持年過八十仍鶴發(fā)童顏、面色紅潤,求其秘訣,住持笑:“每日用溫開水送服連皮嫩姜,切片,已食四十余年?!甭眯屑倚煜伎烷L途跋涉,行囊中的生姜保證了充沛的體力。
“姜是老的辣”,出自元代王禎的《農(nóng)桑通訣》:“白露后,則帶絲,漸老,為老姜。味極辛,可以和烹飪,蓋愈老而愈辣者也?!?/p>
生姜外貌枯黃,披針形的葉子傻頭傻腦,幾塊疙瘩連在一起形成不規(guī)則的圓狀果子,模樣實在不美,但人不可貌相,生姜也是,若是切開姜果,則是燦亮、嫩黃、芳香的姜肉。鮮姜藥用,老姜用于調(diào)料。中藥典籍認(rèn)為其治百病,藥效為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健胃活血,殺菌解毒,用于消腫止痛,降溫提神,醫(yī)治脾胃虛寒、寒痰咳嗽、感冒風(fēng)寒、鼻塞頭痛等癥。中醫(y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不僅助陽,還能減輕面部暗瘡,緩解腰肩疼痛等。
鳶飛魚躍,草長鶯飛,這是播種生姜的時節(jié)。播前精選種子,用藥劑浸種,將泥土深翻耙平,或平整開溝,施肥。生姜生長期間非常嬌氣,既怕陽光暴曬,又需陽光散淡的照射,要給它搭棚,棚間要有縫隙。秧苗高15厘米以后,要搭成高1米左右的平架,架上鋪蓋稀疏雜草,或插狼雞葉,遮擋部分陽光。入秋后,根莖膨大,撤去蔭棚,增加光合作用。
姜分種姜、嫩姜、老姜,收果時間不同。種姜是6月下旬,嫩姜是8月初,老姜是10月下旬之后。我們這兒把挖老姜叫“起姜”,挖起根莖,去掉莖葉、須根,放進籠里。十月,秋忙,鄉(xiāng)村的學(xué)生放假了,跟著大人去收姜,家家閉門鎖戶。
老人們說,收姜時嘴不能閑著,須凝神聚氣,邊挖邊說話,這樣挖出來的姜塊才飽滿。植物是通人性的,聽得懂人的話。
閑下來,焦東堡的男人們嘴里含一片姜,他們雖不懂醫(yī),但生姜暖胃、御寒、防暑、降溫、提神、增進食欲這些作用是知道的。我小時不愛吃姜,嫌它辣苦,用筷子從碗里挑出扔掉,及至深悟了人生的況味,才對它喜愛有加,含在嘴里甜香無比,當(dāng)時光把生命由簡單化為復(fù)雜,甘與苦的含義就迥然不同了。
我沒有嚼過生姜,喝過桑葚果與生姜泡在一起紅艷艷的水,有淡淡的香氣撲鼻,祖母說春天喝它一整年不生病。這些年,一直都想再喝那種水,可桑葚樹卻很難見。一些舌尖上的美味,只能永存于幽深的記憶里了。
所有的植物,除了實用性外,都是具備審美功能的,這是寫作者應(yīng)當(dāng)具備的眼光。
留在昔時記憶里的,是春天的傍晚,老屋彌漫著植物的香氣,我端著茶缸坐在院門前喝生姜桑葚水。喝完,天就黑了。一頭牛,背上套著春耕的犁鏵,沿街走過來,那步子好沉重,在地上撲踏撲踏地響。
那一幕,定格成故鄉(xiāng)永恒的風(fēng)景。
不久前,讀到宋代張舜民《村居》中的兩句詩:“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靜心,聽到了遙遠(yuǎn)的牛蹄聲,只是牛背上少了寒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