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煌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蹦憧催^八月十八的錢塘江大潮嗎?不是普通的觀潮,而是在空中俯瞰!
直升機的影子像只小蜻蜓,在一面巨大的“銅鏡”上飛來轉(zhuǎn)去。
突然,這個“銅鏡”裂開兩條縫隙,兩條白線相向而來,眨眼間就撞在一起,穿過彼此之后,繼續(xù)向前狂奔、翻滾。細看,發(fā)現(xiàn)白線下面好像藏著很多個銀色的“輪子”。
“這是‘交叉潮?!卑职终f道。直升機在空中畫了一個完美的“C”形,順著潮頭逆流而上。我又問:“接下來是什么潮?”爸爸答道:“魚鱗潮!”
慢慢地,那條搖擺不定的波浪線變得輕柔起來,漫不經(jīng)心地分成兩條,兩條又分成四條……漸漸地,“銅鏡”上出現(xiàn)了一個個跳動的“貝殼”,又像是一片片“魚鱗”。江面越來越寬,“魚鱗”越來越大,既像一片麥田,又像風吹麥浪的場景。
與“交叉潮”相比,“魚鱗潮”更有“組織紀律性”:列陣融為一體,朝著一個方向行進。
直升機來到著名的觀潮勝地——海寧市鹽官鎮(zhèn)上空,江堤上的人潮齊刷刷地舉著手機拍攝這里的“一線潮”。“一線潮”波濤洶涌,聲如悶雷。
漸漸地,江面變窄,大潮加速。不知不覺間,直升機已追著潮水來到美女壩,呼嘯而來的聲音就像成千上萬只老虎發(fā)出的驚天動地的怒吼聲!
前面的“老虎”剛碰到丁字壩,一個回身,再次沖向丁字壩!后面的“老虎”成群結(jié)隊地進行模仿,跳躍著,翻滾著。其中一群“老虎”玩過了頭,縱身一跳,越過防護堤壩,來不及反應的人們頓時成了一只只歡樂的“落湯雞”。
直升機降落在豬頭角之后,那群“老虎”連跑帶跳地咆哮著追來,震耳欲聾的吼叫聲嚇得人們直打寒戰(zhàn)。
我意識到不妙,撒腿就跑。撐傘的、錄視頻的等來不及逃跑的人,被沖得稀里嘩啦。有一次,爸爸的眼鏡就在這里被潮水搶走了。
從地面上看,撲上岸的一只只“老虎”既像一頭頭獅子,輪番怒吼,嚇唬游客,還故意留下一攤攤口水,使堤壩上變作一片汪洋:又像千萬匹受驚的戰(zhàn)馬——頭馬一躍騰空,那些被擠到后面的、掉隊的“馬駒”很快就趕了上來,氣勢不弱于頭馬。
錢塘江怎么會有潮呢?據(jù)說每年中秋節(jié)期間,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最短,由于二者相吸,因此海水倒灌,形成了大潮。
指導老師 王海燕
名師點評
本文獨辟蹊徑,構(gòu)思新穎,文筆優(yōu)美。小作者鳥瞰錢塘江,將其比作一面大銅鏡,將兩股潮水比作從“大銅鏡”的裂縫里蹦出來的白線,通過生動細膩的筆觸描寫了錢塘江潮洶涌澎湃的氣勢,使人耳目一新。文章標題具有詩意之美,科普式的結(jié)尾又為讀者帶來一個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