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彬
這幅簡略到“草率”的《墨蘭圖》,其實蘊含著濃重的情感。它的作者鄭思肖,是一位個性極強的畫家。
當你把目光投向這株墨蘭的根部,會發(fā)現(xiàn)那里不同尋常。這株墨蘭是沒有根的,或者說,它的根部沒有土地,看起來,它像生長在空中。
鄭思肖畫蘭而不畫根,是為什么呢?這要從鄭思肖所處的時代說起。
鄭思肖經(jīng)歷了從宋到元的改朝換代。他的人生也因此被分為兩段——前半段在南宋,在他年近四十時,南宋滅亡了;后半段在元朝,直到他在七十八歲那年去世。對他來說,南宋就是他深深扎根的故土。人近中年而故土被奪,鄭思肖悲痛欲絕。這株無根的墨蘭正是他心情、感受、處境的寫照,也是他那個時代無數(shù)宋朝遺民心境的代表。
除了畫蘭,他還做了很多事以表示不忘故國。比如,他把名字改成“思肖”,因為“趙”是宋的國姓,由“走”和“肖”構(gòu)成;不光改名,他平時無論坐臥,都不面朝北,因為南宋是被來自北方的元軍所滅;“坐必南向”,表示心系故國南宋,所以他還有個號叫“所南”;他給自己的居室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夲穴世界”——把“夲”字之“十”插到“穴”字中間,“夲穴”就成了“大宋”。他用這種執(zhí)拗的方式表達著個人的反抗。
宋亡后的那些年,每逢祭祀的日子,他就到野外去大哭一通,朝南叩拜。隨著時間的流逝,理解他的人越來越少,或者說,被時間抹平傷痛的人越來越多了??墒撬母星橐廊粡娏?,他的做法依然執(zhí)拗。只要聽到有人說北方話,他就會把耳朵捂住,趕緊跑開。人們知道他性情孤僻,不易相處,也不介意。
元代高僧明本禪師聽說了他的名聲,想見他,他不肯見。有一次,兩個人偶然在梅應發(fā)家碰見了。一見面,不免有些尷尬,兩個人就這樣沉默不語地坐了很久,明本忽然開口說:“所南何不說法?”鄭思肖說:“兩眼對兩眼無法可說?!币吡?,明本說:“博學老子?!编嵥夹るS即說:“世法和尚?!泵鞅径U師為了表示對鄭思肖的尊重,態(tài)度謙卑,乃至到了恭維的程度,可是鄭思肖一點兒都不買賬,還譏笑明本禪師徒有其名。其實,明本禪師是一代高僧,并非他想的那樣。
梅應發(fā)是宋理宗時的進士,入元后放棄做官,所以鄭思肖肯去他家。而明本禪師受到元朝皇帝和貴族的尊崇,因此被鄭思肖拒絕。
被鄭思肖拒絕的人里,還有著名書畫家趙孟頫。趙孟頫出身于宋朝宗室卻入元朝為官,鄭思肖對此很是厭惡,于是和他絕交了。
晚年,鄭思肖把房子賣了,用房款周濟窮人;把大部分田產(chǎn)施舍給寺廟,自己只留了數(shù)畝作為衣食來源。他還對佃客說:“等我死了,這田就歸你了?!?/p>
臨終前,他囑托友人說:“煩請你為我做個牌位,上寫‘大宋不忠不孝鄭思肖?!闭f完,氣絕而逝。
鄭思肖,這株無根之蘭,以超乎尋常的倔強,守護了他的精神之根,也留給后人無盡的嘆息。
(孤雁兒摘自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國畫,好好看》一書,楊淥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