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忠
自1876年秋勘察開平煤田,至1892年在天津去世,唐廷樞用16年時間建立了以開平煤礦為主的龐大工業(yè)體系,使鐵路、教育、航運、公益、醫(yī)療等諸多行業(yè)在中國開啟或發(fā)展,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實業(yè)救國。
一、臨危受命
唐廷樞得以開辦現(xiàn)代化煤礦,應放到晚清大的歷史背景之下去考察。
(一)洋人頻頻施壓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清政府與英、法、俄、美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公使進駐北京,外國人可以到內(nèi)地游歷經(jīng)商,外國傳教士可以到內(nèi)地自由傳教,通商口岸城市增加到十五個。1862年冬,英國公使派人在北京齋堂勘察煤礦。1867年,上海英商總會呈文駐華公使,請求清政府同意開辦煤礦。時任湖廣總督的李鴻章已經(jīng)形成了“用洋匠、購機器,自行開挖”的思路。1868年,英美等國借修約之機,紛紛要求清政府允準開辦煤礦,總理衙門以“由通商大臣派員試挖,一切均由中國自主”“華洋商人均可買用”而回復。1869年,英商菴特生、德國科學家李?;舴蚁群罂辈扉_平煤田,包括儲量煤質(zhì)、技術水平、開采成本、運輸條件等內(nèi)容。同年,英國國會還曾就中國煤礦開采議題展開辯論。在此基礎上,洋人資本開辦的《申報》也不斷刊載文章,制造開辦煤礦有益的輿論??傊?,在華洋商從實現(xiàn)貿(mào)易利潤最大化角度出發(fā),不斷通過本國官員向清政府施壓,甚至開始自行勘察,躍躍欲試,要求開辦煤礦。
(二)國家現(xiàn)實需要
就在討論醞釀之際,1874年日本侵臺,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視,上下皆要求加強海防,自強須求富,求富應從開礦始。李瀚章認為開挖煤鐵等礦“既可以供各廠鑄造及輪船之用,其所余者亦可出售助餉。” 劉坤一說“若大加開采,不惟足濟中國輪船之用,并可販運出洋,必有補于國計?!?李鴻章指出“各省諸山多產(chǎn)五金、丹砂、水銀、煤之處,中國數(shù)千年未嘗大開,偶開之,又不得其器與法,而常憂國有匱竭,此何異家有寶庫封錮不啟,而坐愁饑寒?!?沈葆楨、李宗羲、丁日昌等等也有基本一致的見解。1875年5月30日,總理衙門就開采煤鐵,以“就李鴻章所籌在磁州試辦,沈葆楨所籌在臺灣試辦” 上奏,軍機大臣密寄李鴻章、沈葆楨“先在磁州、臺灣試辦,派員妥為經(jīng)理,即有需用外國人之處,亦當權自我操,勿任彼族挽越。” 臺灣煤礦開辦相對順利,而磁州阻力頗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籌備,由于百姓反對、運路不暢、設備不符、招股不順等原因,磁州煤鐵礦很快就停辦了。李鴻章不得不另作他圖。
(三)延伸產(chǎn)業(yè)鏈條
1873年6月4日,李鴻章札委唐廷樞為上海輪船招商局總辦,注定唐廷樞要與中國煤炭機械化開采結(jié)緣。在1872年8月初,朱其昂擬定的《輪船招商局節(jié)略并各項條程》中,即包括“輪船所用煤炭,由官招商開采,以免購用外國煤炭” 的設想,只是沒有有效實施。唐廷樞任上海輪船招商局總辦,對招商局進行了改組,經(jīng)過優(yōu)化管理層、招股購船、修訂章程、開拓業(yè)務,招商局的經(jīng)營很快有了起色。招商局從江南經(jīng)海路運往天津的漕糧是其大宗業(yè)務,輪船運輸?shù)膭恿槊禾?,當時國內(nèi)只有土法采煤,靠馬拉牛馱致使運輸價格高昂。天津、上海等地的土煤價格數(shù)倍于進口煤,全國各地的機器局、各口岸的輪船只能依賴洋煤。1876年,招商局并購旗昌公司后,輪船數(shù)量增至二十七艘,每年購煤需用銀近三十萬兩。更重要的一點,天津附近無大宗貨物南運,招商局輪船只能空回,或者轉(zhuǎn)道牛莊載運東北豆貨,使遠途運輸利潤降低。煤炭恰好滿足了招商局的全部需求,這就成為唐廷樞開辦煤礦的最大動力。
二、艱難啟航
事莫難于創(chuàng)始。在1884年之前,唐廷樞任上海輪船招商局總辦之外,還有許多其他事務。開平礦務局又無成功經(jīng)驗可供借鑒,唐廷樞需要面對諸多困難。
一是勘察礦址
1874年,奉李鴻章之命,唐廷樞對北京附近煤礦進行了勘察,從此與煤結(jié)緣。到1876年11月,唐廷樞帶領英國礦師,對開平煤田進行了三天考察,并帶回煤塊、鐵石若干,分寄英國及北京同文館化驗成色,并以《察勘開平煤鐵礦務并呈條陳情形節(jié)略》稟報李鴻章,提出“籌銀八十萬兩,四十萬兩開采煤鐵,四十萬兩修筑鐵路”的規(guī)劃。 1877年9月9日,唐廷樞以《稟呈镕化煤鐵成色譯文并條陳開采事宜清折由》向李鴻章匯報煤礦開采計劃,并提出了“專采煤、煤鐵并開、煤鐵鐵路并舉”三種方案。 1877年9月27日,唐廷樞與丁壽昌、黎兆棠共同呈報《開平礦務設局招商章程》,顯然在按“煤鐵鐵路并舉”方案推進。1878年7月21日至23日,在開平礦務局成立之前,唐廷樞帶領洋人礦師巴爾在開平一帶繼續(xù)勘察煤鐵礦。 7月25日至28日,在開平礦務局成立之后,唐廷樞再次帶領洋人勘察各處煤鐵礦成色。后經(jīng)巴爾化驗,反復確認,最終由唐廷樞認定唐山礦一號井位置為鉆地探驗地點,足見唐廷樞之謹慎。 在此必須指出的是,在唐山礦東約40公里處的林西礦,因其埋藏淺、煤質(zhì)優(yōu),實為最初開礦首選之地,因其運輸條件差,不得不待若干年后開辦。
二是籌措資金
唐廷樞深知因資金不足數(shù)次致招商局陷于困境,自然希望開平礦務局獲得像招商局那樣的官款扶持。1877年籌備開平礦務局之時,在章程中指出“即領官本,應請亦以年結(jié)送核,免其造冊報銷,以省文牘?!敝匀绱吮硎?,唐廷樞似在向李鴻章暗示,希望得到政府的資金支持,然而未能如愿。1877年11月,刊布《開平礦務局創(chuàng)辦人唐廷樞招股公啟》,開始向社會發(fā)售開平礦務局股票。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開平礦務局的股票銷售并不理想。因開挖煤河,唐廷樞按原章程議定,將股本由八十萬兩擴充至一百萬兩,借助股市行情較好的有利時機,又將開平礦務局股本增加到一百二十萬兩。1880年以前,開平礦務局的官方借款少的可憐。1880年,唐廷樞稟請李鴻章預付煤款,先支付給開平礦務局五萬兩,以補充招股不力,解決煤河工程資金問題。“伏念礦局只招股本三十萬兩,現(xiàn)已多用十萬兩有零,此時再籌墊十四萬兩挑河,實為心力不逮,可否吁懇爵中堂終始成全,于機器海防支應兩局,酌撥銀五萬兩暫資工需急用,于本年職局所交之煙煤焦炭及船捐三項抵銷……” 這一請求并未如愿,“稟報所請,借銀五萬兩,刻值經(jīng)費支絀礙難多撥,姑由機器局借給銀二萬兩,支應局于海防協(xié)餉內(nèi)借給銀一萬兩?!?由于各項最初未預料到的工程,不得不購置備用設備等原因,到了1884年,開平礦務局占用資金總額超過二百萬兩,除了一百二十萬兩股本外,不得不向招商局及其他商戶挪借,以解決資金不足問題。到了1889年,因新開林西礦和組建船隊,唐廷樞突破一百二十萬兩股本之限,又招新股。前后七年,新招股本三十八萬余兩。
三是聘請人才
經(jīng)唐廷樞稟請,李鴻章同意,先后安排丁壽昌、黎兆棠、鄭藻如、吳熾昌、陳善言、徐潤、鄭觀應等人以會辦的形式,充實開平礦務局的管理層。前文述及,清政府允許聘請外國技術人員協(xié)助開辦煤礦。在勘察階段,唐廷樞聘用馬立師開展勘察工作。建局時又選定技術更優(yōu)的巴爾。1882年,開平礦務局共有外籍人員14名。 這些人負責開平礦務局的三項工程,煤礦工程、鐵路修筑和煤河挖掘,職務分別是總工程師、工程師、工頭、技工、鐵路鋪設技術員。由于技術人員皆來自英國,開平礦務局亦借鑒英國管理模式,督辦、總辦、會辦處理領導層,下設辦公所、賬房、考工房、材料房、雜物房、監(jiān)工房等工作部門。煤礦、塘沽公司、胥各莊分局,上海、廣州等售煤處,相當于下屬子分公司。正副礦師、西醫(yī)生、煤師、把頭、監(jiān)工等技術性較強崗位,全部聘請洋人擔任。巴爾、金達等就是其聘任的工程師,廣泛參與了礦井建設、煤河路線勘察及開挖、鐵路修筑等重要工程。特別是金達還參與了多條鐵路的修筑工作,并在中國取得了很高的聲望。留美幼童回國后,曾溥、唐榮浩、唐榮俊、黃仲良、陳榮貴、吳仰增、梁普照、鄺榮光、唐國安到開平礦務局工作,充實了開平礦務局的技術力量。除此之外,唐廷樞還在廣東聘請了數(shù)百名經(jīng)驗豐富的工匠作為技術工人,在建礦初期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四是打通運路
1876年,唐廷樞在勘察煤田之時就非常關注運輸路線,并對運費做出了詳細測算,他指出若用西法開采,牛車及小船將煤運至天津則每噸成本六兩四錢,而鐵路運至天津成本二兩一錢,天津市場煤價四兩五錢,其利弊不言而明。1877年,唐廷樞仍側(cè)重于煤鐵鐵路并行方案,并指出可“仿照臺北筑做用馬拖車小鐵路一條”。到了1879年,最初礦址至澗河口的鐵路方案只能棄用,唐廷樞在給李鴻章的稟帖中有“雖鐵路轉(zhuǎn)運一節(jié)此時不敢謬議”? 等語。1880年10月,唐廷樞再次對水運路線進行詳盡勘察,經(jīng)過反復權衡水勢潮頭、路線成本、士紳建議等情,確定由蘆臺東挑煤河至胥各莊水路、胥各莊筑車路至煤廠的運輸路線。 后來,這個運輸方案也使唐胥鐵路成為中國鐵路源頭,由此為起點,向西南延長至天津,向東北延伸至林西再至秦皇島,則是后話。
五是健全配套
開平礦務局成立之前及成立之后很長時間,周邊沒有修理廠、生產(chǎn)原材料供應企業(yè),沒有現(xiàn)代化的學校、醫(yī)院,更沒有現(xiàn)代化的公路、鐵路,也沒有市政配套部門及設施,諸如自來水、煤氣管網(wǎng),餐館、旅店,等等。據(jù)徐潤記載,其初到開平礦務局所在地喬家屯時,該莊只有店鋪18家。 唐廷樞要解決問題必須自己出資興辦,從最初的鐵路、煤河,到后來的電報、電話、培訓技術學校,現(xiàn)代化的醫(yī)院。礦工的大量聚集,圍繞吃穿住行等生活需求,開始出現(xiàn)各種生意人,以致于發(fā)展成市場,甚至是城鎮(zhèn)和城市。
六是沖破禁錮
百姓因風水問題反對是磁州煤礦未成原因之一。在光緒七年,李鴻章呈《直境開辦礦務折》之前,開平礦務局一直是在暗自推進,也未遭到直接反對,禮部侍郎祁世長看到李鴻章奏折之后,于1882年1月22日(光緒七年十二月初三日)參奏開平礦務局,在奏折中用懷疑的語氣寫到“陵寢重地在遵化州界內(nèi),山川脈絡未必不相毗連??煎λ衩麨春?,自遵化州流入遷安縣西,又,東南徑盧龍、灤州、樂亭,其明征也。今若于該處設局開采,泄坤輿磅礴之氣,必非所宜。……地為畿輔奧區(qū),又與陵山要隘不甚相遠,收此百千獷悍之眾,聚則為我徒役,散則為害閭閻,金廠匪徒前車可鑒。而民間墳塋動遭平毀,州縣獄訟轉(zhuǎn)益繁多,猶弊之顯見者也?!崩铠櫿旅仆谢卮鹌钍篱L提出的風水及民工聚眾問題,甚至還派出楊嘉善實地勘察,兩次證實確與東陵無妨之后,才解除了開平礦務局的這次危機。
在不毛之地建成現(xiàn)代化煤礦絕非易事,成功創(chuàng)辦開平礦務局并不是偶然。除了號召力和領導力之外,唐廷樞還親力親為,比如勸說親友購買開平股票,冒雨督運鉆井設備,駕小舟沿線勘察河道,深入井下監(jiān)督工程進度和質(zhì)量,親筆撰寫呈李鴻章稟帖,等等,可以說是篳路藍縷。
三、貢獻卓著
唐廷樞于晚清在中國北方開辦現(xiàn)代化煤礦等一系列事業(yè),推動了鋼鐵、水泥、鐵路、航運等重工業(yè)的發(fā)展,催生了唐山地區(qū)陶瓷、紡織、機械制造等更多附屬產(chǎn)業(yè),縮短了電報、電話、自來水、煤氣燈等服務行業(yè)的引進時間,使中國進入蒸汽時代、電氣時代提檔加速,使開灤成為中國近代工業(yè)源頭。
唐廷樞善于精細管理,開平礦務局創(chuàng)辦之初,他就意識到“產(chǎn)量、煤質(zhì)、成本、運輸”是影響利潤的關鍵四要素。產(chǎn)量從最初每年三萬噸增加到四十萬噸;努力提高塊煤數(shù)量,改善煤質(zhì);降低物資采購成本,降低各項工資支出;通過挖掘煤河,修筑鐵路的方式改善運路。唐廷樞一直努力優(yōu)化這四個方面,力求降低成本,追求最大利潤。
在開平礦務局成立當年,正當鉆井勘察工程緊張進行之時,唐廷樞咨詢洋人礦師,與會辦、司事共同起草完成“司事工人遵守四款一百三十八則”后來改為五款一百三十八則?!睹焊G規(guī)條》共三十三則接近操作規(guī)程,《煤窯專條》六十六則類似崗位說明書,《煤窯要略》十五則更像工作制度,《洋人司事專條》十二則強化對洋人的管理制度,《煤井規(guī)條》十二則專指主井操作規(guī)程。綜合這些規(guī)條、專條、要略,其內(nèi)容涵蓋煤礦安全生產(chǎn)全過程、全部位,有對工作現(xiàn)場的規(guī)定,有對機器設備工作狀況的確認,更多的是對礦工操作程序的約束,可以說,這是目前能夠看到,最早的煤礦管理制度,具備現(xiàn)今執(zhí)行的《煤礦安全生產(chǎn)規(guī)程》的雛形。
2018年7月24日,唐山市把唐廷樞定位為“唐山之父”“唐山近代工業(yè)和城市奠基人”。
作者單位: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