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瑜 奚曉蕾(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編輯/南溪
新學期已經(jīng)開始,沉寂已久的校園又重新迎來了孩子們的笑聲,“開學了”這三個字就像一個魔法咒語,讓假期中靜止的學生和家長開始動起來了!很多孩子們對校園生活興致盎然,活蹦亂跳,打成一片;但也有一部分小朋友們因為要面對同伴可能有些不知所措。
很多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本身具有社交優(yōu)勢,他們充滿熱情和活力,積極樂觀,極具創(chuàng)造力,真誠耿直,富有同情心,總是樂于助人,因此ADHD患兒中不乏樂天派的社交小達人。但是也有一部分ADHD患兒存在社交困難,由于本身沖動的行為表現(xiàn),常做出不合時宜的舉動,或者缺乏社交技巧、不善于表達情緒等原因,他們可能在社交中容易被誤解,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互動中屢屢受挫,無心中引發(fā)同伴矛盾,招致麻煩,甚至遭遇排斥和霸凌。漫長的疫情以后,孩子們回歸校園,社交困難的ADHD兒童能否適應校園的人際關系成為一些家長更關心和頭痛的問題。
那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來幫助社交困難的ADHD患兒呢?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如何成為孩子的“友誼教練”吧。
家長需要認識到克服社交困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們給予足夠的包容和耐心。對于一些患有ADHD的孩子來說,結交和保持朋友是很困難的。雖然他們有很多優(yōu)勢,但影響他們的社交技能的是薄弱的執(zhí)行功能(大腦的指揮系統(tǒng)),這決定了他們在社交場合的一些不恰當?shù)男袨榉绞?。?jīng)過長時間的封控和隔離,缺乏同伴互動的日子對兒童的社交互動能力發(fā)展是很大的挑戰(zhàn),尤其對于ADHD兒童,他們可能需要更多支持和練習。
我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與孩子一起排練常見的社交情景互動和對話技巧,也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訓練孩子的能力,指導孩子在游戲時如何表現(xiàn)。從保持眼神接觸,到如何加入話題,再到避免說難聽的話,需要從細節(jié)出發(fā),甚至每一句對話上給予精雕細琢。比如與父母扮演成同學交談,模擬如何加入別人的談話或游戲;可以嘗試模擬同樣的場景,用不同的語言交流讓孩子觀察不同,并討論哪個會讓其他孩子感覺更好;家長可以通過“不打斷”游戲來訓練喜歡插話的孩子。有時可以輪換游戲,家長有時可以嘗試多給予小朋友贏得游戲的機會。
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應對嘲笑最好的技巧是“幽默”,以幽默的方式替代忽略、憤怒或敵意。面對嘲笑,孩子可以微笑以對,甚至可以自嘲,用一種幽默的方式承認被嘲笑的內(nèi)容,將嘲笑變成一個笑話或者詼諧地去回應,告訴孩子可以把嘲笑作為一種測試自己幽默感的手段,而不是把嘲笑視為一種對自己的攻擊。可以使用游戲和角色扮演來探索場景可能發(fā)生的不同方式,一起想一些幽默的話去回應。如察覺出惡意霸凌、肢體沖突等,則需要另外的應對手段,及時尋求幫助。
鼓勵孩子嘗試使用學過的社交技巧,在孩子與同伴日常交往的眾多社交行為中,重點關注一個或兩個家長希望孩子改善的行為。比如分享一次自己的玩具,保持一個手臂的距離與同學打招呼,詢問同伴想玩什么以及用什么方式玩,游戲時遵守先后順序等,聽其他小朋友說話時保持安靜等。切勿一次選擇太多行為。發(fā)現(xiàn)目標行為及時給予表揚或事先設定的積分獎勵,然后用積分換取獎勵。最好的獎勵是令人愉快的活動,比如最喜歡的運動時間,與父母一起讀繪本或是周末一起看一場電影,而不是錢或昂貴的玩具。
在課后或周末請同學到家里來玩。如果孩子有嚴重的社交問題,不要讓他和其他伙伴的游戲時間處于無序狀態(tài)。為孩子們的活動提前做出計劃,比如孩子們在大人的監(jiān)督下看電影,在大人輔助下做手工,做模型或其他孩子們都會喜歡的事情,但是上述這些活動首先要有清晰的安排和明確的目的,并且要在大人密切監(jiān)督下進行?;顒由婕暗母偁幉粦?,在孩子能力不及同齡正常兒童的領域,尤其不應設置ADHD孩子與其他兒童競爭的活動內(nèi)容。這些精心組織過的社交時光為更進一步的社交打下基礎,繼而可能發(fā)展出友誼。
關注與孩子擁有共同興趣的孩子,如運動、愛好、音樂等,有共同愛好的孩子可能成為他潛在的伙伴,共同的興趣會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和參與感。ADHD兒童與同齡人相比往往顯得更幼稚,但他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許多家長也會經(jīng)常阻止孩子跟比自己年齡小的朋友一起玩耍。然而,如果他能與比自己小1~2歲的孩子建立友誼,不僅可以在其中感受陪伴,同時可以訓練社交技巧,這對孩子獲得信心是很有幫助的。
努力避免讓孩子在家里看到大人總是有負面情緒或攻擊行為,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又十分深刻的。孩子們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孩子已經(jīng)存在情緒和社交問題的情況下,則更容易習得負面的表達方式。觀察自己和家庭成員的行為,看大人們是否無意識地成為這種行為的“模板”,比如大喊大叫、罵人、大聲爭吵、說臟話或扔東西等。
我們的孩子不必處處和他人一樣,也不是一定要成為人群中最受歡迎的孩子,也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成為社交達人。研究表明,有一個親密的朋友足以培養(yǎng)自信。大多數(shù)被孤立的孩子最終都能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行為,并建立自己的友誼。一旦進入青春期,孩子們往往會有更多融入集體的沖動。盡管他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與他人建立較為穩(wěn)固的友誼,將來他們也一定會有自己的朋友。
提醒:如果孩子存在明顯的社交問題,無法適應融入校園生活,情緒容易失控,出現(xiàn)破壞性行為等,可進一步考慮至心理科就診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