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松
在中國,如果有人不認識字,會被人嘲笑“目不識丁”。有人會問,為什么這里是“丁”字,而不是其他字呢?的確,這個問題在古代就有爭議。
“目不識丁”出現(xiàn)在文獻中比較晚,其原型是“不識一丁”。大概在明朝之前,人們通常使用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這個成語背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唐代。
曾在唐憲宗元和年間當過宰相的張弘靖,是個有名的書法家,頗有學問。張弘靖擔任河北地區(qū)節(jié)度使的時候,生活奢侈,對手下將士很傲慢。他用的幕僚大都是輕薄浪蕩之徒,只知道飲酒玩樂。有一回,朝廷交給張弘靖100萬緡錢,也就是100萬貫,用來賞賜將士,張弘靖卻不客氣地克扣了20萬貫。他的幕僚也有樣學樣,任意克扣軍餉。將士們找上門理論的時候,張弘靖卻鄙夷地說,“今天下太平,汝曹能挽兩石弓,不若識一丁字!”
這里的“石”字是量詞,讀“但”,指弓弩的強度。張弘靖說的是,如今天下太平了,你們能拉兩石的弓又有什么用,還不如認得一個“丁”字!這句話里產(chǎn)生了成語“不識一丁”,后來演化成了“目不識丁”。
由于一些古籍對張弘靖原話的記載略有不同,引發(fā)了后世學者的爭議。有人認為,張弘靖說的是:“不若識一個字!”比如明清之際的學者張岱認為,史書中記載的應該是“個”字,被誤寫作“丁”,因為兩個字筆畫相近。
如果你翻開《漢語大詞典》,找到“未識一丁”及“無丁字”這兩個詞條,就會發(fā)現(xiàn)解釋如下:“丁,‘個的訛字。不認識一個字,指沒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識丁、不識一丁?!?/p>
可見,“個”字被誤傳為“丁”是學界的主流意見。學者們的觀點是有道理的,別的不說,只要分析張弘靖原話的語境就知道了,他的意思肯定是說武人不認識一個字,而不是說他們不認識“丁”字。另外,“丁”字還有個異體字,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個豎鉤,很像“個”字,這一點也是古代學者為之爭論不休的。
“丁”字還引發(fā)了一樁公案,有人說,莊子也“目不識丁”。明朝的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在《弇州四部稿》中寫了這樣一段話:“今人不識字者,稱‘不識一丁……莊子謂:丁字有尾。丁尾左引非右引也,然則,莊子亦可謂不識一丁矣!”意思是,丁字的“尾”是向左的彎鉤,可能他看到的古書《莊子》里,丁字的下半部是向右的彎鉤,認為這不對,所以說莊子目不識丁。
后來有專家指出,莊子的原話根本不是“丁字有尾”,而是“丁子有尾”。果然,《莊子》里談到惠施的時候,有這樣一段話,“卵有毛,雞有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為羊,馬有卵,丁子有尾。”
莊子這段話討論的是哲學,根據(jù)語境,前面以雞、羊、馬等動物作比方,講一種違背自然的情形,后面說“丁子有尾”,應該也是指一種動物才對。那么“丁子”又是什么呢?唐朝學者成玄英注解的《莊子》里說了,“楚人呼蝦蟆為丁子也。夫蝦蟆無尾,天下共知,此蓋物情,非關至理?!?/p>
“蝦蟆”是青蛙和蛤蟆的統(tǒng)稱。莊子講的“丁子有尾”不是指漢字,而是說蛤蟆或者青蛙會長尾巴。沒想到王世貞等學者誤解了莊子,大概是古書傳抄或者印刷有誤,鬧了一個大“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