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
【內(nèi)容摘要】通過一些教學案例闡述教學活動中注重思維的重要性,只有不斷調(diào)整思考的角度和思維的方式,思維才能活起來,學生才能更容易理解教學設(shè)計的意圖,也才能養(yǎng)成一個比較穩(wěn)定、全面的思維習慣。
【關(guān)鍵詞】 ?思維 ?品質(zhì) ?特性
很多人會認為只有數(shù)學需要強調(diào)思維,英語不需要強調(diào)思維。筆者用心反思了很多課堂,老師自己滔滔不絕,重復一強調(diào)二,結(jié)果學生還是不知所云,一頭霧水,反思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很可能是我們的教學思路不夠清晰,教學的效果也不在于重復強調(diào)的次數(shù),而在于思維引導的有效性。結(jié)合這幾年的一些教學經(jīng)驗,筆者談?wù)勛约旱囊恍┫敕ǎ?/p>
一、注重思維的品質(zhì)
(一)建一個“知識網(wǎng)絡(luò)”,創(chuàng)便攜式思維
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一個知識網(wǎng)絡(luò),這好比擁有一張便攜式地圖,可以輕松游走于英語世界。在教學詞匯時不僅要了解其音形義,還要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點的聯(lián)系鏈條,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使每一個新知識點與已學的知識點建立聯(lián)系。
(二)帶一把“萬能鑰匙”,開啟思維之門
啟發(fā)學生自己去觀察、分析、歸納、總結(jié),這是打開思維的一把“萬能鑰匙”。在講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時,可以繞開抽象的路徑,從具體的事實、實例入手,從具體到抽象,可以不墨守成規(guī)地先給出一個抽象的概念再拿實例來論證。比如在講解動詞過去式時,筆者沒有按照“什么是動詞過去式——動詞過去式規(guī)則——舉例——練習”這樣常規(guī)的順序,而是先羅列一組文本中出現(xiàn)的詞:walked、studied、read、went、flew、was、saw、jumped、swam,引導學生思考過去式可能的幾種形式,再進行“回家(過去式規(guī)則之家)”這個游戲活動,也即歸類,既降低了小學生的難度,又風吹無痕地把現(xiàn)象和理論兩者完美契合,最后進行一些訓練活動,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層面,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學生也能飛快接受!
(三)來一根“母語拐杖”,架構(gòu)思維之橋
我們提倡用英語表達思維,但有時也需要通過“英漢”式思維尋找問題的聯(lián)系橋梁,需要找根“母語拐杖”,給學生一個支撐,幫助他輕松習得。當碰到How much和How many這兩個疑問詞時,學生很容易混淆,這兩個詞形似、意似,初學者著實很難理解區(qū)分。這是筆者的診療方案:盡管是對雙胞胎,不過,仔細一看,這對雙胞胎還是有個區(qū)分標記的,How much后面的回答總是帶個“yuan”的胎記。How much的ch 的發(fā)音[t?] 似漢語“屈”,而yuan 的發(fā)音似漢語的“原”,我就合并了兩個漢語音成了著名詩人“屈原”,讓學生以這個音去牢記這個搭配,本來幾乎大半數(shù)錯誤率的一個難點也就只剩寥寥一兩個學生不知其然了,這就是筆者的“屈原理論”: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四)少一點“想當然”,打破思維常規(guī)
不可以貌取人,同樣也適合學習,學生往往會因為有些問題感覺上太簡單而疏忽,所以要時刻提醒學生不被一些表象和思維定勢所迷惑,跳出有意設(shè)置的一些“陷阱”,打破常規(guī)思維。在學習Book 4 Unit 6 Part A Lets talk時,筆者暗知幾乎所有學生看了文本都知曉“How many cows does the farmer have? One hundred!” 筆者就偏偏故意先是輪番一個又一個的小問題,接著波浪不驚地來一個貌似也普通的提問“How many horses does the farmer have? ”(課文并沒有提及),學生基本都脫口而出One hundred. 老師一個疑惑的“Oh?”這下,出其不意的偷梁換柱,好似腦筋急轉(zhuǎn)彎,反倒特別勾起了學生積極探究的欲望,這種“想當然”的問題,可以讓一大片學生中招淪陷。如果教學中常常設(shè)置一些“貌似”問題,讓學生不再“想當然”,也才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步步驚心,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五)、多一些“通俗方式”,使思維形象化
有些知識的講解會顯得很干巴枯燥,但是我們可以避開專業(yè)術(shù)語,嘗試著使用比喻等通俗的方式,使之活靈活現(xiàn),思維也會得到一定的放松,效果自然也更好。例如在學習do housework和do homework時,筆者先讓學生辨別這兩個句子是否合乎邏輯:Zhang Peng often does housework at school. Miss Lu often does homework at home. 發(fā)現(xiàn)學生竟茫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肯定是兩個詞相似度太高,依此,筆者就啟發(fā)學生把housework中的“s”想象成一個拖把,把homework中的 “m”想象成一本攤開的書,經(jīng)過這樣形象的比喻,將復雜淺顯化,學生想要再錯也難!
二、注重思維的特性
(一)、促進正向遷移,讓思維具有方向性
遷移可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正遷移起促進作用,負遷移起干擾作用。促進正向遷移,抑制負向遷移,直線式引入新知識中,這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巧攀“5W+H”支架,讓思維具有完整性
“5W+H”被譽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個思維法則,創(chuàng)設(shè)“5W+H”問題串聯(lián)思維,多用“when、where、who、what、why、how”補充一些和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問句展開思維,引導學生沿著一定的軌跡思考,使之具有完整性。創(chuàng)設(shè)問題也要按需而問,在一些關(guān)系課文具體情節(jié)時多采用求證式提問,而在一些探究性問題中則可采用引導式提問,特別是當提問能引起一個文章背后的抽象推論時,學生更有探究欲。在教Book 5 Unit1 Part A Read and write 時,筆者問:Where is Tim from? 學生們都愣著了,文中好像并沒有談到Tim來自哪里呀!筆者就一步步追問:Who is Zhang Pengs father?(Mr. Carter.)——→Where is Mr. Carter from?(Canada.)——→So Tim is probably from Canada. 此刻學生們也都一拍腦門豁然明白,這一連串的提問引導學生找到了相關(guān)的信息和線索,這樣的推理分析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課堂活動更精彩!
(三)、借助多種方式,讓思維具有多樣性
思維形式多種多樣,而語言文字僅僅是傳遞和引發(fā)思維一種形式,我們還可以用身體語言、板書、構(gòu)圖等來記錄傳遞思維。生活中,各種感官的刺激也都可以引發(fā)思考和傳遞信息。教學三年級新教材Unit 6 Part B “Wet”一詞時,筆者隨手拿了個學生的水杯,引導學生使用剛學過的句型:Can I have some water, please?故意不小心倒在了學生的手上或衣袖上,然后趕緊一邊給她擦拭一邊說:Sorry. Its wet! 這個感受體驗的過程輕易地打開了學生的思維通道。
總之,思維就好比是一個車載導航系統(tǒng),能幫助我們順利到達期望中一個美好的城市,所以教師要做好一名引路人,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幫助他們指明前進的道路,成就思維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