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再康
雜交鵝掌楸
雜交鵝掌楸(Liriodendron×sinoamericanum)為木蘭科(Magnoliaceae)鵝掌楸屬(Liriodendron)落葉大喬木,是以中國鵝掌楸與北美鵝掌楸人工雜交選育的雜交品種。主干通直高大,葉形似馬褂。雜交種適應性優(yōu)于兩個原種,適于長江流域,也能用于黃河流域的部分地區(qū)以及北京等地作為園林綠化栽植。系速生珍貴用材與城鎮(zhèn)園林觀賞樹種,生長迅速,具有抗煙塵、抗二氧化硫能力強,無病蟲害等優(yōu)勢,木材淡紅褐色、紋理結(jié)構(gòu)細致,韌性好且易加工,少變形,是高檔家具的優(yōu)質(zhì)用材;夏季枝繁葉茂、綠蔭如蓋,秋季樹葉金黃,冬季落葉遲,是重要的彩葉樹種,可廣泛應用于庭院、公園、道路及廠區(qū)綠化。
品種選擇:山地營造人工林或綠化觀賞栽培需應用經(jīng)國家或省審定的優(yōu)良品種,如‘浙選優(yōu)良家系20025或浙江安吉龍山雜交鵝掌楸種子園種子等。
立地選擇:雜交鵝掌楸適應性廣,培育50厘米以上的大徑材鵝掌楸珍貴用材宜選擇中、下坡,溝谷兩側(cè)或河邊臺地等土壤深厚、肥沃的山地造林,或選擇土壤深厚的平原地種植。作為園林綠化栽培,宜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栽培模式:作為珍貴大徑材用材林栽培,宜選用混交造林模式,初植密度100株/畝左右。可使用大塊狀、行間或株間混交,按1∶1混交比例配置?;旖粯浞N有杉木、雜交松等工業(yè)速生用材樹種或閩楠、浙江楠、江南油杉、赤皮青岡等常綠闊葉樹種。
種苗規(guī)格:營建用材林宜選用1年生容器苗,要求苗高80厘米、地徑1厘米以上;作為城鎮(zhèn)園林綠化用苗,宜選用3年生以上容器大苗或米徑5厘米以上規(guī)格土球大苗。移栽米徑10厘米以上的大樹(苗),需提前一年截根處理,以增加土球的側(cè)根數(shù)量。
種植技術(shù):山地造林需清理雜灌,帶狀、塊狀整地,種植穴規(guī)格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施基肥(復合肥0.2—0.25千克/穴)。適宜晚秋落葉后至春季長葉前栽植,容器苗造林可適當延后;作為綠化觀賞樹種栽培,挖穴大小依苗木規(guī)格而定,施足基肥,強化水肥管理;非落葉期移栽時,需摘除50%以上的小枝、葉片以減少水分蒸發(fā),并適度遮陰以確保成活。
撫育管理:用材林撫育需每年5—6月和9—10月割灌除草各1次,每年加施1次復合肥或復合肥加尿素(1∶1)0.2—0.25千克/株,連續(xù)撫育3年。當林分郁閉度達0.9以上,或自然整枝約占樹冠1/3時開始間伐。首先伐除混交樹種和生長不良的目標植株,保留雜交鵝掌楸與混交珍貴樹種60株/畝以培育大徑材。四旁綠化栽培應加強水肥管理,適時修枝,以形成優(yōu)美的樹形。
薄殼山核桃
薄殼山核桃(Carya illino?nsis K.Koch)為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屬(Carya)落葉速生大喬木。樹高可超50米,胸徑1米以上。原產(chǎn)于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目前中國引種范圍較廣,北至北京,南達海南島,以浙江、江蘇、福建、安徽、江西、云南等地居多。薄殼山核桃木材顏色美觀典雅,紋理變化豐富,材質(zhì)堅韌致密,是制作家具和工藝雕刻的上等木材,屬重要的珍貴用材與果用樹種;實生樹體高大挺直、優(yōu)美,枝葉稠密,宜作庭蔭樹、行道樹或風景樹,是平原綠化與城鎮(zhèn)園林的觀賞樹種。
品種選擇:薄殼山核桃現(xiàn)有品種均為果用品種,作為材用與觀賞樹種栽培尚無栽培品種。在營建珍貴用材林與綠化觀賞栽培時可選擇高生長優(yōu)勢明顯的單株采種育苗,也可采用優(yōu)良果用品種作為果用綠化觀賞多功能林栽培。
立地選擇:薄殼山核桃具有耐水濕特性,宜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且疏松、水源充足、背風向陽的平地或丘陵緩坡地造林。不宜選擇貧瘠或干燥的立地環(huán)境栽培。作為園林綠化栽培,宜選擇土層深厚、具有較好水分條件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栽培模式:作為珍貴材用林栽培,宜選用混交造林模式,初植密度167株/畝左右??墒褂么髩K狀、行間或株間混交,混交比例按1∶1配置。混交樹種依不同立地條件可配浙江楠、閩楠、江南油杉、紅豆杉、赤皮青岡等常綠珍貴樹種。在平原地區(qū)可營造小片純林,造林密度約100株/畝。
種苗規(guī)格:營建珍貴用材與果實兼用林應選擇1年實生容器苗,要求苗高50厘米、地徑1厘米以上;作為城鎮(zhèn)園林綠化用苗,宜選用2年生以上容器苗,或米徑5厘米以上的帶土球苗木。
種植技術(shù):山地造林需清理雜灌,帶狀或塊狀整地。一般種植穴規(guī)格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施好基肥(復合肥0.2—0.25千克/穴或農(nóng)家肥5—10千克/穴)。秋季落葉后到春季發(fā)葉前均可種植;作為綠化觀賞樹種栽培,挖穴大小依苗木規(guī)格而定,施足基肥,加強水肥管理。采用嫁接品種苗作為綠化栽培,需按果用林要求同時配置2—3個組合品種。
撫育管理:連續(xù)撫育3年,每年5—6月和8—9月割灌除草各1次,加施1次復合肥0.2—0.25千克/株,并根據(jù)需要加施P、K肥以促進結(jié)果。當林分郁閉度達0.8左右時可開始間伐。先伐除部分混交樹種和生長不良的薄殼山核桃植株,疏伐保留薄殼山核桃等珍貴目標樹種30—40株/畝培育大徑材。四旁綠化栽培的及時整形修枝,形成高大樹冠增加結(jié)實層與觀賞價值。薄殼山核桃蟲害較多,要注意防蟲治蟲,采用燈光誘殺以及放入益鳥、益蜂等生物防治,不宜噴施大量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