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信息社會發(fā)展進程中,不同國家和地區(qū)通過制定有利于資本、服務、制造業(yè)、原材料和公司自由流動的法律與政策,將本國經濟融入國際經濟領域,推動了全球化的縱深發(fā)展,也使得一直以來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與技術之間的特定邊界不復存在?;ヂ?lián)網的廣泛應用將許多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延伸至網絡,網絡暴力就是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
一、網絡暴力概述
目前,中國國內對網絡暴力的關注主要是非理性網民在網絡空間對他人進行的言語攻擊,更傾向于網絡傳播中的道德倫理問題。而國外對網絡暴力的界定通常是指持續(xù)利用信息技術(如基于互聯(lián)網的虛擬社交網絡、移動電話或在線視頻游戲等)恐嚇、欺凌、騷擾受害者的行為。這種通過信息技術實施的心理虐待行為,會對受害者的身心造成極大危害。還有專家認為,網絡暴力屬于某種植根于社會不平等的強制控制,男性是強制控制行為的主要實施者,會“利用經濟社會中持續(xù)存在的性別不平等以及家庭和社區(qū)中角色與責任的分配,建立一種正式的‘支配-從屬關系,并在此基礎上保護和擴大自己的特權”。
歐洲委員會始建于1949年,總部設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是獨立于歐盟和北約的歐洲區(qū)域性政府合作組織,現(xiàn)有46個成員國。由于歐洲委員會原有的許多職責轉移給了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所以逐漸由最初歐洲政治、經濟、組織聯(lián)合體,轉化為推動成員國就相關社會和法律事項在歐洲范圍內達成協(xié)議、促進歐洲文化統(tǒng)一的國際機構。
歐洲委員會將網絡暴力定義為:運用計算機系統(tǒng)(可能還會針對個人的環(huán)境、特征或脆弱性)對個人實施暴力或幫助、威脅使用暴力,導致或可能導致個人生理、心理、經濟上的傷害與痛苦的行為。
2001年11月,歐洲委員會的26個歐盟成員國及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南非等30個國家,在布達佩斯共同簽署了世界上第一部針對網絡犯罪的國際公約《網絡犯罪公約》(布達佩斯公約)。當時一些締約國已經制定有專門處理特定形式網絡暴力的法律。隨著近幾年網絡暴力行為的日益突出,許多國家也在不斷完善國內相關法律內容。比如當有人利用電腦發(fā)送造成他人心理傷害的信息,或通過宣傳謀殺、強奸、綁架、販賣人口等實施或協(xié)助實施暴力行為時,根據(jù)不同的違法事實可能會被控涉嫌侮辱、侵犯隱私、非法威脅、勒索、教唆強奸或謀殺、非法散布信息、家庭暴力等罪行。此外,基于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心理、生理或經濟依賴,非法獲取私人數(shù)據(jù)、銷毀數(shù)據(jù)等網絡犯罪,或者利用計算機攻擊關鍵基礎設施、醫(yī)療設備等方式造成他人傷害或死亡等的暴力行為,也可以適用關于網絡犯罪的法律。
二、常見的網絡暴力類型
1.網絡騷擾。網絡騷擾是最常見的網絡暴力形式,利用人們對身體傷害等的恐懼,持續(xù)、反復地對特定人員造成嚴重精神痛苦。網絡騷擾的對象以女性居多,所以也被稱為“針對婦女和女孩的網絡暴力”。網絡騷擾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多樣,“謾罵風暴”是最常用的手段。騷擾者通過發(fā)布誹謗性謊言,使受害者在朋友、家人或同事中感受到尷尬或更糟糕的情緒。網絡欺凌針對的多是高中年齡的青少年,而網絡跟蹤、性騷擾或色情報復等更多的是針對成年人或年輕人,但不是所有形式的網絡騷擾都必然構成刑事犯罪。在數(shù)字媒介的“去抑制效應”作用下,近年來網絡騷擾的受害者數(shù)量不斷增加,其持續(xù)積累的影響可能對受害者造成極其嚴重的毀滅性打擊,甚至出現(xiàn)迫使受害者自殺的極端案例,引起了越來越多專業(yè)人士的關注。2022年1月,英國一名網絡跟蹤者馬修·哈迪因多年間在網上騷擾了上百名女性、對她們肆意詆毀和發(fā)污蔑短信等惡意騷擾行為,被法院判處9年監(jiān)禁。
2.基于信息技術的侵犯隱私行為。許多網絡暴力都與侵犯受害者隱私有關。包括入侵受害者計算機非法獲取、泄露或操作私密數(shù)據(jù),研究和傳播個人數(shù)據(jù)等行為?;ヂ?lián)網的匿名、易用和高效性以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捷終端的普及,為網絡跟蹤提供了便利工具。網絡跟蹤者會反復使用受害者的個人信息威脅或恐嚇受害者,或者通過竊取電子郵件、社交平臺賬戶登錄信息,在其他同類網頁上發(fā)布消息,在線冒充受害者。網絡跟蹤以男性跟蹤女性為主,而且男性跟蹤者大多為女性受害者的親密伴侶或前伴侶,多是與家庭暴力相關的一種強制控制形式。
3. 性勒索。性勒索既包括脅迫制作、傳播不雅圖片或視頻,也包括威脅如果不攝錄不雅圖片或視頻并發(fā)送給侵犯者,受害者的家人或朋友就可能受到傷害。作案動機可能是報復、羞辱或獲取金錢利益,通常依托計算機、通過網絡攝像頭遠程執(zhí)行。侵犯者可能是受害者現(xiàn)任或前任的親密伴侶,也可能是完全無關的陌生人、在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有作案痕跡的慣犯。
4. 針對兒童的網絡性剝削和性虐待。兒童是網絡暴力的主要受害者群體之一,尤其是在網絡性暴力方面?,F(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增加了侵犯者接觸兒童、進行性虐待和性剝削的機會,便利了性虐待圖片、視頻的分享和非法商業(yè)利益的獲取,也強化了對被虐待兒童造成的長期負面影響。受新冠疫情封控措施影響,歐洲境內的兒童性虐待資料網絡分享在疫情流行期間大幅增加。2020年11月,法國警方組織開展“荷魯斯行動”,抓捕涉嫌網絡性侵兒童的嫌疑人14名,查獲非法圖像1000余張。這些嫌疑人涉嫌“利用社交媒體平臺接觸12歲至13歲的未成年人,并引誘他們分享親密圖像和視頻”。歐洲警察署為此次行動提供了業(yè)務分析和實時數(shù)據(jù)庫交叉比對等調查支持。
5.與信息技術有關的仇恨型犯罪。網絡仇恨型犯罪的動機可能是對受害者個人特征或受害者群體成員的偏見,包括但不限于政治觀點、種族、族裔、宗教、性取向或殘疾等。這類犯罪不僅會對個人和社區(qū)造成嚴重傷害,還可能導致公共暴力和整個社會的不穩(wěn)定。網絡的匿名性為散布仇恨或暴力言論的人構建了層層掩護,同時跨越時空障礙的網絡溝通讓全球范圍內持有類似偏激觀點的人群便捷聯(lián)絡、募集同類,將互聯(lián)網變成他們散播仇恨的陣地,造成更多的疊加傷害事件。2022年4 月,歐洲11國警方組織開展針對網絡仇恨犯罪的突擊檢查行動,查獲涉嫌參與煽動他人在網上或現(xiàn)實生活中實施暴力、并傳播種族主義和仇恨信息的嫌疑人員176名。
6. 與信息技術有關的直接暴力威脅。網絡暴力還包括通過利用計算機系統(tǒng)攻擊政府關鍵基礎設施或干擾醫(yī)療機構設備等方式實施的直接暴力威脅。譬如嫌疑人通過電話或計算機系統(tǒng)編造來自不同地區(qū)甚至不同國家的虛假警情,報告他人家中發(fā)生兇殺、炸彈威脅或綁架。執(zhí)法人員根據(jù)虛假報告被派往特定地點,基于對現(xiàn)場形勢的錯誤判斷過度使用武力,造成無辜受害者的人身傷害甚至死亡。有時,非法獲取私人數(shù)據(jù)、銷毀數(shù)據(jù)、阻止訪問計算機系統(tǒng)或數(shù)據(jù)等其他網絡犯罪,也會造成暴力傷害的后果。例如消防緊急救援電話無法接通,或交通控制系統(tǒng)、醫(yī)院服務系統(tǒng)無法訪問等,都可能造成對人們的傷害。
三、當前網絡暴力犯罪呈現(xiàn)的特點
網絡暴力已經成為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由于各國對網絡暴力犯罪的界定不盡相同,所以暫時還難以對全球網絡暴力的規(guī)模與影響做出總體評估。專家組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總結出當前網絡暴力犯罪的大致特點如下。
1.受網絡暴力影響最大的群體是女性和未成年人??傮w上,男性更有可能遭受網絡暴力,但女性和未成年人受網絡暴力的影響更為顯著。歐洲基本權利署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歐洲國家約有5%的女性經歷過“各種形式的網絡性騷擾,包括露骨的電子郵件或冒犯性短信”,其中23%的人在遇到嚴重的跟蹤個案時,不得不更改自己的電郵地址或電話號碼。盡管大多數(shù)曾被網絡騷擾的女性認為網絡騷擾“極其令人不安”,少部分女性還表示網絡騷擾會導致抑郁、壓力和失眠等心理健康問題,但大部分女性都沒有將網絡騷擾與暴力聯(lián)系在一起。只有約三分之一的受訪人向執(zhí)法部門報告過騷擾事件,但其中近一半的人認為此舉“完全沒有幫助”“警方根本不知道如何很好地解決網絡濫用和騷擾問題”。
同時,針對兒童的網絡性侵害報告逐年增加,約55.7%的被報告網址含有兒童性虐待圖像,其中約53%的兒童可能只有10歲甚至更小。挪威國家刑事調查局數(shù)據(jù)顯示,2016~2017年間約有3000個特定IP地址可用于下載或分享虐待兒童的資料,暗網上的相關資源越來越多,網絡虐待兒童行為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增長。
2.社交媒體平臺在網絡暴力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網絡攻擊者經常是通過社交媒體上的信息識別和尋找受害者,了解他們的薄弱方面(比如輪班和通勤時間)、收集詳細信息等。有時還會借助平臺發(fā)布一些帶有引誘或威脅性質的傷害信息。此外,一些平臺將協(xié)助犯罪作為可盈利的商業(yè)模式之一,忽視客戶的投訴和下架要求。有的平臺已有的受理投訴或刪帖機制不夠完善或運行起來不夠及時,導致被投訴的網絡暴力貼被廣泛傳播,而將原始發(fā)貼的網頁刪除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一些國家的社會團體對互聯(lián)網平臺的維護者提出了抗議,認為他們沒有積極履行自身的職責。尤其是一些覆蓋面廣、人員配備充足的社交媒體平臺,完全可以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打擊網絡暴力,比如及時刪帖和保全證據(jù)。2018年1月,美國著名的社交媒體平臺臉書在北愛爾蘭與一名十幾歲的色情報復受害者達成和解協(xié)議。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間,這名受害者的私密照片在臉書出現(xiàn)了好幾次,她指控平臺濫用私人信息、玩忽職守和違反《數(shù)據(jù)保護法》。在德國,法律規(guī)定社交媒體平臺必須向用戶提供分類詳細的在線舉報表單,必須在7天內刪除非法內容及其副本、處理爭議言論,明顯的違法言論必須在舉報后24小時內刪除或屏蔽。作為重點監(jiān)管對象的臉書、推特等社交平臺更是在德國推出了升級版的“24小時在線舉報機制”。
3.網絡暴力案件的調查與起訴存有難點。在受害者的投訴與自助方面,許多可憐的受害者不知道如何自救或者獲得他人幫助。持續(xù)的攻擊讓他們受到驚嚇與干擾,削弱了他們的自衛(wèi)能力、甚至是正常的思維能力。攻擊者可能會切斷或阻礙受害者的正常溝通渠道,惡意警告他們不要聯(lián)系執(zhí)法部門,而且他們也可能根本不知道該聯(lián)系誰。在有的國家,只有特定的警察部門有權調查這類犯罪,受害者往往很難知道該向哪個部門求助,或者因為距離太遠等原因很難向這個部門尋求幫助。同時,因為人們對暴力行為缺乏認知和理解,網上暴力侵害女性的行為經常被忽視,就像其他形式的暴力侵害女性行為一樣,有的受害者甚至還會因為受到暴力而被指責。有時受害者報警后,還可能遇到不熟悉此類行為或不了解其潛在危害性的警員,或是當?shù)胤蓻]有針對此類行為的具體規(guī)定,因此根本沒有起訴的法律依據(jù)。在法律適用方面,兒童可能會獲得比成年人更好的保護,因為一些防止兒童被剝削的法律規(guī)定可以涵蓋針對兒童的網絡暴力行為。比如,如果一個14歲的女孩被網絡跟蹤或秘拍,起訴時可以適用預防兒童被剝削的法律規(guī)定,但可能沒有對應的法律能給一名19歲的女性提供同樣的保護。
在執(zhí)法部門的調查與處理方面,執(zhí)法部門能夠提供的幫助十分有限。網絡暴力的作案手法經常讓警方難以調查,給受害者留下“警方沒有多大用處”或是自己需要“堅持不懈地長期報告才能獲得有用幫助”的印象。以網絡仇恨言論攻擊為例,目前各國對網絡言論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社會的限制有著不同的觀點,在一個人表達自己的基本權利與另一個人獲得安全感的基本權利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存在著爭議。如果某網站張貼警察子女就讀的學校,并附上這些孩子們的照片,在網站上沒有明確的威脅文字時,各國可能會對此類帖子是否構成非法言論存在分歧。即使圖片信息附加了明確的威脅文字,各國仍然可能對威脅是否嚴重到足以構成犯罪存有分歧。比如在美國,其國內法對互聯(lián)網的影響很大,受法律管轄的數(shù)據(jù)比較集中,如果沒有足夠的危險性,對大部分網絡仇恨言論都不會加以限制。此外,由于國家法律的原因,美國政府有時會拒絕他國在網絡仇恨言論跨境案件上的法律協(xié)助請求。美國法律規(guī)定,私營企業(yè)可以就其網絡平臺加載的信息制定自己的規(guī)則。一部分供應商會對在自家平臺發(fā)布的信息加以監(jiān)管,但有的供應商會允許用戶在平臺上發(fā)布對其他國家而言是非法的信息內容。近年來,歐洲國家積極尋求與此類供應商達成合作協(xié)議,刪除那些按照歐洲標準屬于非法的信息,并在一些國家取得了成效。
四、國際條約與國際合作
(一)相關國際條約
歐洲委員會與處理網絡暴力問題相關的國際條約主要有:《歐洲委員會網絡犯罪公約》(《布達佩斯公約》)、《歐洲委員會保護兒童免受性剝削和性虐待的蘭薩羅特公約》(《蘭薩羅特公約》)和《歐洲委員會防止和反對針對女性的暴力和家庭暴力公約》(《伊斯坦布爾公約》)等。
2007年10月25日簽署的《蘭薩羅特公約》,對保護兒童免遭性暴力作出了系統(tǒng)性的規(guī)定。如在預防性措施方面,有關于招聘、培訓和提高與兒童接觸的工作人員認知、兒童教育、預防性干預方案和措施等要求。在社會參與方面,有關于公眾的措施,以及對兒童、私營部門、媒體和民間社會參與的規(guī)范性要求。在對受害者的保護措施與援助方面,有舉報涉嫌性剝削或性虐待、求助熱線和援助受害者的規(guī)定。在涉及罪名的實體法方面,規(guī)定了性虐待、兒童賣淫、兒童色情制品、兒童參與色情表演、腐蝕兒童和為性目的引誘兒童等罪名。在調查、起訴和程序法方面,規(guī)定了在調查與刑事訴訟期間保護和尊重兒童權利、利益和特殊需要的要求。在打擊跨境犯罪方面,還規(guī)定了國際合作的相關內容。根據(jù)信息社會發(fā)展需要,2015年6月,公約通過了關于應對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為性目的引誘兒童的補充意見。《意見》對締約國義務進行了細化,規(guī)定將成年人為了對兒童實施非法性行為而故意提出與兒童見面的行為確定為刑事犯罪。這種意向性提議必須是通過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組織與表達、并必須采取實質性行動促成見面。《意見》強調,兒童在網絡上也可能面對現(xiàn)實世界相同的風險,這類在線非法行為都應被定義為刑事犯罪。尤其是建議締約國將誘導行為也定義為刑事犯罪,即使是在誘導行為僅是在線進行、并沒有導致實際見面的情形下?!兑庖姟愤€提出,對網絡誘導行為的查處仍應由執(zhí)法機關和刑事司法部門承擔,必要時可接受專門的非政府組織援助,但這些組織和公眾都不應成為事實上的執(zhí)法主體。2017年5月,蘭薩羅特委員會通過“《蘭薩羅特公約》關于適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開展針對兒童的性犯罪的解釋性意見”。解釋意見建議締約國在執(zhí)行《蘭薩羅特公約》時,應緊跟社會技術發(fā)展變化,盡可能地采取相應工具、措施和戰(zhàn)略積極應對,有效預防和打擊利用信息技術對兒童實施的性犯罪。在具體措施方面,委員會建議締約國合理劃撥資源,保障有效調查和起訴,并向負責調查和起訴的主管部門提供相應的培訓。此外,還建議締約國鼓勵政府主管部門、民間社會和私營部門之間,就更好地預防和打擊此類犯罪開展積極合作。同時,因《蘭薩羅特公約》沒有列入針對兒童的網絡性暴力案件調查中電子證據(jù)安全方面的具體條款,所以建議相關締約國將《布達佩斯公約》規(guī)定的程序性權力納入國內法,促進相關電子證據(jù)問題的國際合作。
2014年正式生效的《伊斯坦布爾公約》,是歐洲首部旨在反對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的公約。公約的解釋性報告指出,針對女性的威脅行為包括在虛擬世界(聊天室、社交網站、即時通信等)中反復跟蹤受害者,且“進行不受歡迎的交流”,包括“使用現(xiàn)代交流工具、信通技術等任何可用的交流方式,與受害者進行任何形式的積極接觸”。反對暴力侵害女性和家庭暴力專家組是負責監(jiān)督公約執(zhí)行的獨立專家機構,它強調“必須將網絡暴力和離線形式的暴力侵害女性的行為視為同一現(xiàn)象,即‘基于性別的暴力。網絡暴力侵害女性的行為應被視為離線暴力行為的延續(xù),是使女性在數(shù)字領域和真實的生活中處于劣勢地位的一種手段”。公約第17條提到了私營部門、信息技術部門和媒體的參與,即:“締約國應鼓勵私營部門、信息和通信技術部門及媒體部門在尊重言論自由與獨立性的前提下參與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明確預防暴力侵害女性行為的準則和自律標準,提高對女性尊嚴的尊重?!薄熬喖s方應與私營部門積極合作,幫助兒童、家長及教育工作者熟悉應對信息時代的網絡技術環(huán)境,提升他們應對網絡上涉及性及暴力的有害信息的能力”。2016年,歐洲委員會發(fā)布了一份針對公約第17條的補充性文件,提出締約國政府、私營部門和媒體可以共同采取的四項可行性建議,分別是:加強對媒體專業(yè)人員有關性別平等和暴力侵害女性問題的培訓、加強媒體的自律性并進一步規(guī)范網絡上關于歧視性、暴力性內容的發(fā)布、通過促進合作加強媒體對性別平等和暴力侵害女性行為的報道、增強關于提升媒體素養(yǎng)的合作。公約第17條是關于預防性條款的規(guī)定,并未涉及刑事司法事項。在實體刑事法律方面,關于《布達佩斯公約》和《蘭薩羅特公約》的互補性的意見,同樣適用于《伊斯坦布爾公約》。
(二)關于國際合作的規(guī)定
《布達佩斯公約》第23條要求各締約國“為與計算機系統(tǒng)和數(shù)據(jù)有關的刑事犯罪調查或訴訟目的,或為搜集刑事犯罪電子形式證據(jù)目的,通過適用有關國際刑事事項合作的國際文書、在統(tǒng)一或對等立法基礎上商定的安排和國內法,盡最大可能地開展合作”。相關條款包括:引渡、合作的一般原則、自發(fā)提供信息、在沒有其他國際協(xié)定情況下的互助、保密和使用限制規(guī)則、計算機數(shù)據(jù)的快速保存、流量數(shù)據(jù)的加快披露、計算機數(shù)據(jù)訪問互助與跨境訪問、流量數(shù)據(jù)實時收集或截取方面的互助等。公約的一些條款允許適用兩國共認犯罪原則,但在辦理跨國網絡暴力案件時,需要根據(jù)實際案情確定應嚴格還是靈活地適用兩國共認犯罪原則和相關國內法。比如,數(shù)據(jù)保存在電子偵查中是最基本、侵入性最小的調查措施,因此,公約第29條規(guī)定,不允許締約國以不滿足兩國共認犯罪條件為由拒絕證據(jù)保全,除非保全請求涉及政治犯罪或可能損害被請求國主權、安全、公共秩序或其他基本利益。公約的實質性條款部分僅部分涵蓋了網絡暴力行為,為使保全在這些案件中發(fā)揮作用,要么締約國靈活適用兩國共認犯罪原則,要么締約的請求國根據(jù)第2-7條和第11條中的某項犯罪行為請求保全。比如根據(jù)第2條中對非法侵入計算機行為的規(guī)定,在網絡威脅案件中尋求證據(jù)保全。
五、針對網絡暴力問題的治理措施
為降低網絡暴力犯罪的惡劣影響,歐洲許多國家都設立了調查、起訴針對兒童的網絡性剝削與性虐待案件的專門部門,而年齡是起訴網絡暴力案件的重要影響因素,受害者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結果可能完全不同。除了原有的立法將針對兒童的網絡性剝削與性虐待定義為刑事犯罪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網絡欺凌、網絡騷擾等其他形式的網絡暴力也定義為刑事犯罪,并將平臺服務提供者的責任納入法律規(guī)范。譬如,奧地利《刑法典》將“涉及通信或計算機系統(tǒng)的持續(xù)騷擾”定為刑事犯罪,包括以某種能被更多人察覺的方式誹謗他人,或未經他人同意向更多人提供他人私人領域的事實或視覺資料,可處以最高一年的監(jiān)禁或不超過720個處罰單位的罰款。如果犯罪行為導致第一類受害者自殺或試圖自殺,則該人可能被判處最高三年的監(jiān)禁。法國的《數(shù)字共和國法》對被判犯有色情報復罪的人規(guī)定了更嚴厲的制裁,犯罪者可能面臨兩年監(jiān)禁或6萬歐元的罰款。德國的《改善社交網絡執(zhí)法》進一步加強了社交網絡合規(guī)義務,規(guī)定注冊用戶超過200萬的社交網絡必須提供有效的投訴管理,并在收到相關通知后的特定時間里,刪除或制止違反德國《刑法典》相應條款的內容。同時,各國政府、民間社會、私營部門和具有合作關系的國際組織也在采取各種措施預防網絡暴力行為。安道爾在《2016-2019年防止校園欺凌和騷擾國家計劃》中規(guī)定了四種騷擾類型以及詳細的預防手段:包括身體騷擾、言語騷擾、社會排斥和網絡騷擾。法國負責男女平等的國家秘書處發(fā)布的《2017-2019年第五個動員和打擊暴力計劃》中,有專門針對涉及年輕女性的網絡有害信息的規(guī)定。意大利教育部發(fā)起解決網絡欺凌問題的專門運動,在每個地區(qū)都建立常設觀察站,并在專門網站上發(fā)布多媒體宣傳資料。設立國家緊急服務熱線和專家組,為網絡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提供第一時間的幫助。
在社交媒體廣泛流行的北歐國家挪威,幾乎所有10歲以上的兒童都會使用智能手機,并且每天通過手機使用社交媒體、游戲和視頻等流媒體服務,其中最受兒童和青少年歡迎的是一款閱后即“焚”的照片分享應用“色拉布”。25%以上的9~18歲的受訪人表示,他們在使用互聯(lián)網服務時遭受過不同形式的欺凌或騷擾;約13%的13~18歲青少年表示,他們發(fā)過裸照;近20%的被訪者表示,他們在網上收到過令人不適的、冒犯性或威脅性的性評論。但許多兒童和青少年因為擔心父母會不允許他們使用手機,并沒有報告他們的遭遇。2017年,挪威國家刑事調查局根據(jù)歐洲刑警組織及其合作伙伴的倡議,組織開展“警方凝視”專項行動,打擊通過網絡分享平臺傳播針對兒童的性虐待影像資料的行為。專項行動增加了警方的在線見警率,當有人想要上傳或下載涉及兒童性虐待的資料時,網頁就會彈出警告信息。通過此舉,警方提高了鎖定嫌疑人的可能性,壓降了兒童性虐待資料的需求和供應。在挪威政府近年來《關于打擊暴力和虐待的升級五年計劃》中,再次強調了對在線虐待兒童問題的關注,并為國家刑事調查局增撥了專項資金。國家刑事調查局提出的“刪除我”倡議,幫助公眾與各互聯(lián)網和社交媒體供應商取得聯(lián)系,刪除他們想要刪除的內容;“動動腦筋”倡議通過開展校園教育,提高師生的網絡暴力防范意識。2018年,挪威國家警察局建立國家網絡犯罪中心,作為專業(yè)技術部門,牽頭協(xié)調和推動國內及跨境網絡犯罪執(zhí)法活動。挪威媒體管理局也一直鼓勵媒體、教育和其他政府部門同非政府組織之間開展積極合作與對話,特別是加強與挪威紅十字會的幫助熱線合作,提供更安全的互聯(lián)網服務。
【譯者簡介】戴銘,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
(責任編輯:馮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