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明
【2023年中考作文備考金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以“插柳莫讓春知曉”為題寫一篇作文。
(1)鄂南有一句諺語:“插柳莫讓春知曉?!敝V語的準確含義是:“河邊插柳,落地生根,插得早發(fā)芽早,等春天到來,河岸早就綠成一片了?!痹瓉?,這諺語是在變著法子表達新芽回春、人勤春來早的意思。
(2)“插柳莫讓春知曉”是鄧小平最后一次南巡的相關(guān)文章的題目。形容干實事的人要甘于寂寞,肯扎根于腳下堅實的土地。
要求:①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選材,文體不限。②依據(jù)自己的體驗、思考、感悟立意,不得抄襲。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導(dǎo)引】
首先,細讀材料,準確領(lǐng)會題意?!安辶尨褐獣浴笔嵌跄系胤搅餍械闹V語,鄂南范圍外的學(xué)生對它的含義不一定了解,對題目的理解有些障礙。因此必須審讀材料一,領(lǐng)會這諺語是“在變著法子表達新芽回春、人勤春來早”的意思,這是諺語的本意?!安辶尨褐獣浴痹谏鐣餍兄螅藗円矔ζ浠玖x引申使用,這就是材料二的內(nèi)涵。
其次,“插柳”的“柳”本義是插種柳樹枝,河邊插柳,落地生根,插得早,發(fā)芽早,柳樹容易成活。諺語里有寄寓,可以理解為實體的莊稼種植行為、個性化人才的培養(yǎng)行為,也可以虛化為社會事務(wù)、事業(yè)的起步等,早布局,早起動,早受益。鄧小平最后一次南巡講話,指導(dǎo)深圳的企業(yè)改制,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yè)的一次“插柳”示范。
再次,還可以對“插柳”的“柳”,做文化方向的聯(lián)想,賦予“柳樹柳枝”以文化意象,例如拉薩虬勁的唐柳,朋友惜別的折柳等,著眼于文化交融、文化傳播來寫作,更能顯示自己不同于同齡人的創(chuàng)新意識。
【推薦素材】
素材一:
插柳不叫春知道,這是一種襟懷境界、一種人格高度。在中國古代、現(xiàn)當(dāng)代的浩瀚史書上,每一冊都有這樣的人物、這樣的插柳者。他們或者以滿腔春水,澆灌四方;或者沉潛砥礪,開辟新境。
插柳不叫春知道。春是春草一樣的老百姓,是大樹一樣的老百姓,是人民。民為重,人民最大。
殷殷于春,殷殷插柳,殷殷切切孜孜矻矻。插柳者不圖什么,只是為了給春添一分爛漫。
——節(jié)選自劉成年《殷殷插柳》
素材點撥:
直接點明諺語的焦點是勤奮的插柳者。插柳者是審美的中心,是贊美的焦點,他呈現(xiàn)著天地之間勤奮的耕種品格、奉獻精神。生活是“插柳”的舞臺,“插柳”就是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勤奮耕耘,就是為他人服務(wù)的無私無畏的奉獻行動,柳枝綻綠、柳葉飄綠是對“插柳”的最好回報。
素材二:
在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阿拉善盟,有個叫蘇和的老人,為了讓家鄉(xiāng)多一抹綠色,他主動提出提前兩年退休,到無房、無水、無路、無電的沙漠中種樹,面對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面對正在被風(fēng)沙侵蝕的黑城,他堅守十年,種植了3000多畝梭梭林,他的林子成為阿拉善盟面積最大的人工梭梭林之一。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參與到種樹的活動之中。蘇和曾說:“每棵樹都是有生命的,像我的孩子一樣,總希望它茁壯成長?!?/p>
素材點撥:
素材例舉在沙漠中心默默栽種梭梭林的“插柳人”蘇和,啟示我們,選材不僅是“插柳”,還可以“插梭梭”“插胡揚”“插稻秧”“插薺菜”等。只要有耕種品格,有奉獻精神,有社會贊譽,都是符合題目寓意的指向的。
【佳作示例一】
插柳莫讓春知曉
深圳市桂園中學(xué) ? 肖見嘉
春是高傲且珍貴的,是僅靠插柳的傳聲無法喚來的;春卻又是簡單而美好的,是僅靠數(shù)人的播種即可燦爛綻放的。
通往學(xué)校的路上,有一條人行隧道,臟兮兮的粉漆艱難地附著在墻體上,由于隔絕了陽光,里面總顯得暗淡而臟亂。放眼望去,寥寥行人快步穿過,夾著急迫與嫌棄的風(fēng)掠過,他們厭棄貼滿各種小廣告和烏黑腳印的墻壁,嗤笑墻上的文明標語。隧道明明很短,卻陰沉得如獸口。偶然駛過的火車發(fā)出轟鳴的雜聲,更似深淵里的咆哮。
那天,我如往常一般,從畫室回家,天色已晚,一到漆黑的隧道便頭皮發(fā)麻。
哦,這洞口怎么有光?我不禁疑惑,走近一看,一架掛燈被釘在墻邊,旁邊貼著一句話:“冀以熒燭末光,增輝日月?!笨吹綗暨叺奈酃福倚纳褚粍?,拔出畫筆,欣然作畫——清澈而溫暖的繽紛自筆尖傾瀉,藍色的湖水淌過翠綠的草地,棕褐的土壤滋養(yǎng)著不知何時隨手栽下的楊柳,蓄存的柳絮溢滿藍天。
這兒有個礙眼的洞,那便畫個手握鐵锨、正折柳枝準備栽種的少年吧,真摯而欣悅的目光凝視那顆充滿暖意的“太陽”——掛燈。筆停,花開,柳蕩,水淌,一幅初春栽柳圖緩緩鋪開。
再過此隧洞時,便看到各種斑斕的圖畫躍然墻上,繁多而不失和諧,頗有“小洞幾許,收盡春光,正春色燦,春鳥鳴,春花競,春人喜”的絕美。這小而破的隧道,儼然成了藏春匿美的佳處,大家皆是默默釀造美好,無人留名,無人題字,精心“插柳”,悄然離去。
還有一次,轟鳴的火車駛過這小而美的隧洞之上,似滾滾雷鳴喚醒了還在傻傻等春的枝柳,看到清風(fēng)樂得亂顫,我滿懷歡喜地屏息偷聽。
“來吧,咱們小聲些,自己創(chuàng)造春天。咱們勤插柳啊,莫讓春知曉呦?!?/p>
【評點】
本文中“插柳”的土地,是一個臟兮兮的隧道。人們“插柳”的舉措,是指那“一架掛燈”,為行人送來光明;是指那一幅“栽柳圖”,為走過隧道的人美化了環(huán)境。栽種文化,收獲文明,文章立意化虛為實,具體形象。
【佳作示例二】
插柳莫讓春知曉
深圳市桂園中學(xué) ?楊錫云
鄉(xiāng)下的空氣中,彌漫著絲絲人間煙火的氣味,讓我倍感溫暖,只是看到了院中那依舊茂盛的唐柳,不免讓人感到驚訝。一聲鳥鳴打破了長久的平靜,看見風(fēng)中搖曳的柳枝柳條,不禁讓人陷入深深的回憶中。
那年冬季,天公不做美,下起了如銀針般的細雨,我在窗邊泡了一杯茶,茶葉如同小精靈般躍起,白氣一縷縷氤氳升騰。我看見爺爺正在園中種樹,不禁好奇起來:“爺爺,冬天為什么還要種這古里古怪、造型難看的樹?”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是西藏的唐柳,是漢人移植藏區(qū)一千多年的文化載體,雖然虬曲盤結(jié)、蒼勁古舊,卻最能給剛美大氣的藏地增添一份柔美。”爺爺隨老人團去西藏旅游,帶回一根唐柳的枝。
爺爺接著說,“古人常說‘插柳莫讓春知曉,意思是唐柳在冬天種植,發(fā)芽早;春天來了,就會更茂盛些?!?/p>
我只能一知半解地點點頭,然后快步走向院子。只見這柳枝比我的胳膊還小,在冬日里顯得更加枯槁干瘦,心想:“這柳樹怎么會長到春天?”
日子一天天過去,平常我既不澆水,也不松土。這唐柳自然是紋絲不動,如同一根鐵棒矗立在土中。爺爺也只是笑而不語,默默地盯著這柳樹,仿佛這是一棵金樹——藏地回流中原的文化至寶。
后來,天氣溫暖了許多,久違的鳥鳴也再次熱鬧起來了,我趕忙往院中走去,只見這唐柳長出了幾抹碧色,如同一位善舞的藏女在空中搖曳翠綠的水袖。爺爺早已站在一旁,面向陽光,笑臉很是燦爛。
爺爺是一位默默無聞的普通老人,去了一趟西藏,就樂意把藏區(qū)的唐柳帶回來栽種,讓它們成為民族交融的“文化使者”。
爺爺種唐柳從不張揚,他把自己的純真給世界看,就像高山流水,就像春花秋雨,就像稻田蛙聲。或許這是他心靈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但是,他的一俯一仰、一顰一笑、一生一世,都是詩,都是詩里的內(nèi)容和韻律。
如今,這棵柳樹還在成長,折下一枝柳條,任憑其飄逸,它的意象與情懷藏于我的心中。
【評點】
文章中“插柳”的土地是爺爺院子中的一方凈土。“插柳”對象,不是普通的柳樹,而是漢藏文化交融的唐柳。這個選材被賦予了文化意蘊,爺爺不僅是勤奮的耕耘者,還是一個民族文化交融的播種人。文章意象豐厚,立意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