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今年70歲,心臟有問題,能做心臟移植嗎?移植后能存活多久呢?
四川 歐先生
歐先生:
心臟移植是治療心臟病的最后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心臟病患者都適合手術。一般情況下,只有符合條件,并且患者和家屬都同意時,才能進行心臟移植。對于年紀較大的患者,可能已經難以承受巨大的創(chuàng)傷,而且年紀越大身體恢復能力越差,會影響術后恢復和移植心臟的存活。如果醫(yī)生評估后認為可以進行心臟移植,并通過事先的治療使患者身體狀態(tài)達到心臟移植的標準,又幸運地找到心臟供體,那么就可以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心臟移植手術分為原位心臟移植和異位心臟移植兩種。簡單來說,原位心臟移植術就是將原先功能有問題的心臟切除,將供體心臟替換到原來的位置上。在把問題心臟切除后,供體心臟移植過來之前的這段時間里,人體是處于無心臟狀態(tài)的,這時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可以由體外循環(huán)機代替進行。
而異位心臟移植是指保留患者原來的心臟,同時將供體心臟植入胸腔,并將兩個心臟的血管連接起來,使其組成新的、完善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這種手術一般用在心臟不夠強健的患者身上,優(yōu)點是:術后患者本身的心臟有可能恢復,如果手術失敗或者術后出現(xiàn)強烈的排斥反應,可以切除供體心臟以保全患者生命。排異反應是移植術后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接受移植手術的患者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并定期檢查有沒有排斥反應。
目前,全世界每年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達5000例,而我國近3年來每年完成心臟移植500余例。我國心臟移植的數(shù)據顯示,患者術后1年生存率為94.8%,3年生存率為91.9%,5年生存率為88.7%,7年生存率為82.2%。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患者的存活年限還會不斷提高。除了自身狀態(tài),術后的康復護理和心理狀態(tài)也與患者的存活期長短有關,所以,患者術后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康復治療,并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這些都有利于延長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