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育德
渡口指的是道路越過河流時,以船擺渡方式銜接兩岸交通的地點,有的渡口設(shè)有碼頭、引道及管理設(shè)施。我國有許多有名的渡口,如黃河上的風(fēng)陵渡、長江上的瓜洲渡等。南宋陸游就有“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的妙句,元代貢師泰也有“瓜洲渡口山如浪,揚子橋頭水似云”的詩句。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fā)源地,山高峽深,河道縱橫,水流湍急,許多地方交通不便,故有“湟水多橋,黃河多渡”的說法。在一些地勢較為險峻,且不具備做渡口地形條件的地方,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水性好的,只得將衣物頂在頭上,冒險進行泅渡;有的只能緊緊抓住馬尾,借馬之力過河,稍有不慎,就會被河水吞沒,命喪河底。過去,由于建筑材料等條件限制,造橋確實不易,因而選取一些水流較為平緩、河面較寬、河床較為平整的地方作為渡口,借皮筏或木船作為工具渡河。近處如西寧西北城墻外,六七十年前,尚有渡船在湟水上擺渡去北山寺的游客。遠處如大名鼎鼎的臨津渡、老鴉峽渡口、乙麻目渡口、古什群峽渡口、馬克唐渡口、瑪多黃河渡口、通天河渡口等,漢代護羌校尉鄧訓(xùn)就曾以革船(皮筏)強渡黃河,征服反抗的燒當(dāng)羌部落。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周希武前往玉樹實地調(diào)查,后在《玉樹調(diào)查記》中詳細記載了玉樹地區(qū)11處津渡的位置、河面寬度、水的深度及地理氣候特點,如“扎曲渡口在囊謙古特知莊南,寬約60丈,馬行314步,深及馬腹,水甚清,皆碎石鋪底,冬亦不凍?!泵駠四辏ü?919年),朱繡出使西藏,歸后著有《海藏紀(jì)行》一文,收在《西藏六十年大事記》中,其中就寫到渡瑪多黃河濕地的艱辛情況。
臨津渡
臨津渡,舊稱“臨津關(guān)”,是黃河上游一個非常古老而有名的渡口,也稱黃河上渡、積石渡,在今循化縣積石峽東口,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zhèn)大河村尚存其東岸遺址。臨津自古就是“緣河津渡之處”,河西岸即是民和縣官亭鎮(zhèn)趙木川。早在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這里設(shè)置了今縣境第一個縣級建置河關(guān)縣。這里自秦漢以來就是今甘肅和青海間的重要渡口和交通要隘。到了隋代,因臨津地處與吐谷渾的前沿地區(qū),遂建臨津關(guān)。當(dāng)年隋煬帝西巡,即由此渡黃河。歷史上多有使者、商隊或軍隊,由臨津渡河,進入青海境內(nèi),以官亭為首站,“官亭”因此而得名。起初由此經(jīng)允吾(古地名)入令居(古地名),再分赴河西或湟中;后則取道古鄯、柴溝、峽門,經(jīng)樂都至西寧。歷史上東晉高僧法顯、南宋僧人法勇、北魏比丘惠生及宋云、隋煬帝、唐高僧道宣等,都曾先后取道于此,或往西域、或往印度(經(jīng)西藏),“臨津古渡”成為絲綢之路南道的要津,古道上來往的使者、商旅絡(luò)繹不絕。“臨津”一名最早見于《水經(jīng)·河水注》:“河水又東,臨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經(jīng)臨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東,經(jīng)臨津城北,白土城南……城在大河之北,為緣河津渡之處。”這里古代叫臨津,即臨近 (黃河) 渡口的意思。由于渡口位置重要,后來在渡口所在的黃河兩岸都建了城,河北岸在晉永寧中建白土城,河南岸前涼張軌置臨津縣,建臨津城。隋代在這里設(shè)置了出入關(guān)津的關(guān)官?!蹲x史方輿紀(jì)要》載“臨津城在(河)州西北百二十里”“黃河上渡、直(河)州西北百二十里之積石關(guān),路通西寧,謂之積石渡”。隋大業(yè)五年(公元609年)初,隋煬帝為了消滅突厥和吐谷渾,統(tǒng)一華夏,帶后妃、侍從及數(shù)十萬大軍御駕親征,浩浩蕩蕩地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隴西、狄道、河州,從臨津渡渡過黃河到西平(今西寧),吐谷渾部落10余萬人降隋。隋煬帝再越大斗拔谷山口(今祁連扁都口)至張掖,結(jié)束張掖的活動后原路返回,從臨津渡過黃河回長安,并命劉權(quán)率軍鎮(zhèn)守河源郡積石鎮(zhèn)(今積石山縣大河家),從此“臨津”之名聞于華夏。在渡口附近,唐設(shè)積石軍;北宋熙寧年間,大河家古渡邊設(shè)有茶馬互市的榷場;金、元兩朝時期設(shè)積石州;明朝時期設(shè)積石關(guān)。明總制隴西諸地軍務(wù)的戶部尚書、兼任武英殿大學(xué)士楊一清曾有《題積石關(guān)》 一詩:“活活真源渺未知,乾坤于此判華夷。鑿開積石從天降,吞盡群流到海遲。九曲潤多資下土,千年清合應(yīng)昌期。不緣砥柱龍門在,浩浩三江恐不支?!泵鞒诙煽谏显O(shè)官船2只,水夫20名。清代改為民渡,置官船1只,一直沿至中華民國時期。1949年8月,王震大軍就是從此渡過黃河,挺進青海。千年歷史變遷,昔日叱咤風(fēng)云、有“青海鎖鑰”之稱的臨津關(guān)后來只留下一墩石鎖、兩條鐵索讓人們憑吊。
老鴉峽渡口
老鴉峽渡口,位于海東市樂都縣與民和縣交界處的老鴉峽西口。過去,老鴉峽是甘青路上的天險,其峽中北岸的大、小鸚哥嘴伸入湟水,一般只能單人單騎勉強通過,車輛必須繞道冰溝前往蘭州,所以那兒曾設(shè)有冰溝驛,作為官府人員和老百姓往來憩腳之所。老鴉峽正好處在西寧至蘭州的咽喉之地,整個峽長17千米,峽寬160多米,峽的南北兩岸均為懸?guī)r峭壁。兩岸山峰高達2300多米,真是“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峽西口北岸有城堡,漢代曾設(shè)過破羌縣,附近白崖子曾出土過有名的《漢三老趙掾碑》,是一處文化積淀很深厚的地方。雖然老鴉峽巉崖絕嶂,南北對峙,湟水一線,橫貫其中,令商旅望峰息心。但這兒曾設(shè)有渡口,人稱“老鴉峽渡口”。后隨著大、小鸚哥嘴的清除,甘青公路建成,數(shù)十里的老鴉峽“天塹變通途”,老鴉峽渡口終于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歷史舞臺。
西寧北山寺渡口
西寧北山寺渡口,位于今西寧市城西區(qū)中共青海省委黨校的北側(cè)湟水邊。明清時這里曾建有一座握橋,《西寧府新志》中稱其為“惠民橋”,人們俗稱為大橋?;菝駱虮粵_毀后,此處再也沒有建橋,設(shè)有木船進行擺渡。由于北川和西寧湟水北岸需進城購物或出售農(nóng)產(chǎn)品的百姓較多,城內(nèi)需到北山寺進香拜佛或上述地區(qū)探親訪友的人亦不少,所以北山寺渡口呈現(xiàn)出繁忙的景象。北山寺渡船一直運用到20世紀(jì)50年代,60年代隨著報社橋 (今長江路橋)的建成通車,才算“告老還鄉(xiāng)”。
伊麻目渡口
伊麻目渡口,位于循化縣街子鎮(zhèn)北側(cè),過黃河,即為化隆縣甘都鎮(zhèn)阿河灘村。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街子和甘都是這一帶的富庶之地,瓜果飄香,物產(chǎn)豐富。早在東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護羌校尉侯霸就曾在東西邯(甘都)屯田五部,開渠引水灌溉,是黃河沿岸最早開發(fā)的地區(qū)。街子鎮(zhèn)南通文都鄉(xiāng),可去崗察鄉(xiāng)和同仁縣;東接循化縣城積石鎮(zhèn),可去孟達、官亭和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zhèn)。甘都經(jīng)合群峽,連接化隆縣城巴燕鎮(zhèn),進而可去湟水谷地。南北商旅,多會于此。在過去交通不便的條件下,伊麻目所在地地勢開闊,黃河水流平緩,山清水秀,正是天造地設(shè)的渡口地,所以自古就成為渡口。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官府設(shè)官渡,規(guī)定梢夫7名,水夫(水手) 63名。1934年古什群峽 (公伯峽) 建橋后,臨(臨夏)平(平安)公路通車,車輛過橋,行人、騾馬大多仍由此濟渡。1949年8月下旬蘭州戰(zhàn)役結(jié)束后,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王震司令員的率領(lǐng)下,就是從伊麻目渡口強渡黃河(當(dāng)時古什群峽橋已被焚毀)進入西寧的。現(xiàn)在,這里已建起黃河大橋,伊麻目渡口已成為歷史,留在人們漸漸遠去的記憶中了。
古什群峽渡口
古什群峽亦稱公伯峽,在循化縣查汗都斯鄉(xiāng)古什群村北側(cè),過黃河即為化隆縣地界,東距甘都鎮(zhèn)約10公里。這里地處古什群峽東口,南北兩山聳立,地形險要,但黃河一出峽口,河面變寬,是十分難得的渡口之地。為了解決人們渡河需要,很早就設(shè)有渡船進行擺渡。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青海省當(dāng)局調(diào)陸軍100師工兵和化隆、循化兩縣民工建成一座橋,定名“同化橋”。同化橋長40余米,寬4.1米,載重6噸,成為當(dāng)時這里唯一的一座黃河橋。5年后,又征調(diào)兩縣民工2000余人,砍伐循化縣尕楞鼻堂森林木材,將同化橋重建為長58米、寬7米的伸臂木握橋。1949年6月,同化橋被焚毀。
馬克唐渡口
馬克唐渡口,位于尖扎縣縣城馬克唐鎮(zhèn)北黃河上,北岸即大山,南岸連接富饒的馬克唐川地。馬克唐西連康楊鎮(zhèn)和李家峽、坎布拉,東通昂拉鄉(xiāng),雖然地域廣闊,但過去交通十分不便,人畜經(jīng)過,只靠渡口擺渡。新中國成立后,1953年6月,政府決定從貴德縣析置尖扎縣,以馬克唐為縣治。為了解決馬克唐地區(qū)交通不便問題,省交通廳決定修建尖扎黃河大橋(群尖黃河大橋)。1960年至1983年,先后進行了5次設(shè)計,1978年3月由公路工程養(yǎng)護處第一工程隊承建,由于在施工中沒有達到原設(shè)計技術(shù)要求,1979年9月17日上午,大橋合攏時造成坍塌事故。1983年6月,再次由省公路工程處承建,次年8月10日建成通車。2004年7月31日,因該橋處于公伯峽水庫淹沒區(qū)而被定向爆破拆除,在其上游300米處另建尖扎黃河大橋代之。新建的黃河大橋全長248米,橋?qū)?2米,墩高在30米以上。
滴水崖黃河渡口
滴水崖黃河渡口在貴德縣城北,據(jù)《貴德縣志稿》記載:“城北即黃河也。舊系私船,多有勒索。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經(jīng)西寧道僉事楊應(yīng)琚、知府申夢璽、署所千總丁國正詳請,設(shè)官船二只。每船水手八名,應(yīng)需工食,按年從司庫請領(lǐng)。又設(shè)救生船一只,水手四名?!钡嗡露煽谖挥诮窈?xùn)|鄉(xiāng)太平村北黃河邊,對岸為虎頭崖,早年為私營木船擺渡之地,西寧兵備道僉事楊應(yīng)琚改為公辦,定為一等官渡,置木船2只,每船配船夫8名,救生船1只,水手4名,以資救急。人、畜過渡均收船費,每日放渡1至2次,每次船載馱畜近五六匹(頭),或近10人,每次需四五小時,極不便利。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貴德浮橋建成后停渡。2004年10月,作為西久(西寧至久治)公路上重要的橋梁,滴水崖黃河渡口處新的黃河大橋建成通車,也許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老人們還記得這里曾經(jīng)靠渡船過河的事兒。
瑪多黃河渡口
瑪多黃河渡口,亦稱河源古渡,位于果洛州瑪多縣黃河沿至兩湖(鄂陵湖、扎陵湖)間。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進藏曾經(jīng)此,后唐蕃之間通使、和親、會盟多由此渡黃河?!段鲗幐轮尽芬嘤小靶ちβ榇S河源”渡口的記載。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隴上名士周希武前往玉樹,在《玉樹調(diào)查記》中也詳細記載了當(dāng)年11月12日過瑪多黃河渡口時的艱辛過程:“帳下健兒王長才入水探河,時寒風(fēng)凜冽,王即裸體就水,游泳而至彼岸,已復(fù)折回此岸,水深處及肩。當(dāng)其在中流時,幾被洪濤卷去,賴岸上人呼噪助勢,始努力自拔而出。出水后,面無人色,身為冰鋒所犁,鮮血濡縷,觀者為之泣下。(后決定人乘) 駱駝先過,水沒駝腹,(人)左右手握定(駱駝)兩峰之毛,屏氣凝神,目不敢它視。及登岸后,始慶更生;(馬入水后)水沒馬脊,僅露其首,乘馬者兩腿皆在水中,出水則冰結(jié)于膚,足破指裂,鮮血淋漓?!泵駠四辏ü?919年),朱繡出使西藏,歸后著有《海藏紀(jì)行》一文,收在《西藏六十年大事記》中,其中就寫到瑪多黃河渡口:“其渡口在鄂陵海(湖)之西,距扎陵海(湖)尚有百里之遙,河寬十三四丈,深及馬腹,此為水量最小之際,若至夏日水漲,則不易也。”解放后,1953年政府在渡口處建起一座木橋;1966年,在原址建起6孔鋼筋混凝土大橋,被譽為“黃河上游第一橋”,古老的渡口再也不讓人望河興嘆了。
通天河渡口
通天河即長江上游河段的名稱,多渡口,著名的有巴哈苦苦賽渡、尕朵渡口、直布達渡等,夏用皮筏,冬有冰橋。除此之外,還有通天河上游入藏的七渡口。巴哈苦苦賽渡為清乾隆時大將軍富康安率清軍赴西藏平定廓爾喀入侵的渡江之處;尕朵渡口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津渡。直布達渡,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與玉樹縣交界處的直布達,在歇武寺直布莊南通天河邊,為西寧進入玉樹的重要津渡,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隴上名士周希武前往玉樹時,就是從這兒渡過長江的:“ (從直布達莊)南行百余步,即到通天河濱,即金沙江之上流也。蒼崖夾峙,碧水中流,清可見底,深約一丈。沿岸西行里許至渡口,則冰橋已結(jié),距橋上下各百余步,均流澌未結(jié),適至渡口,則層冰峨峨,蓋遮冰所為也。渡口寬約22丈,人馬過時,如履坦途,頃刻畢渡。”2005年10月,一座造價772萬元、全長166.08米的大橋已橫跨在通天河上,天塹變通途,千百年來人們的夢想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