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柳宗元動物寓言的悲劇意識研究

2023-07-21 15:29:20吳丹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27期
關鍵詞:悲劇意識柳宗元

【摘要】柳宗元永州時期的動物寓言體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悲劇意識。柳宗元寓言采用動物視角,在動物世界中展開自己人生的論述。經梳理,其動物寓言中造成悲劇的事理原因有二:一是盲目的生活所導致的悲劇;二是善惡沖突強烈而導致善遭毀滅的悲劇。這些悲劇書寫源于書寫主體心中的悲劇意識,這與其年少時家庭沉重記憶的影響,貶官時期的感官體驗與反思相關。柳子寓言散文發(fā)乎真性真情,對中國寓言史之豐富性和深刻性做出了自身的貢獻。

【關鍵詞】柳宗元;動物寓言;悲劇意識

【中圖分類號】I2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27-00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7.011

動物寓言是指以動物為主角或者是以動物作為寓言中一個重要的意象且具有一定象征意義的故事,并且這些故事雖然表現(xiàn)的風格各不相同,但都是具有一定的勸諫或者諷刺意義。柳宗元永州時期的寓言,半數是以動物為主體,形象鮮明,如《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憎王孫文》《羆說》《謫龍說》等等。

唐順宗永貞年間,官僚士大夫為打擊宦官勢力,革除政治積弊為目的進行改革,持續(xù)時間一百多天,最后改革以失敗告終。年少不諳世事的柳宗元因文氣揚名,得到了王叔文的青睞,參與永貞革新。在這場改革中,柳宗元因沒有注意到實際,以理想的方式進行改革,最終失敗。此次失敗也讓柳宗元再無緣于京都當差,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貶謫生活。永州遠離京都長安,是邊荒之地。柳宗元在永州任閑職期間,留下了為數不多的寓言。在這些寓言里,他闡述了自己被貶謫之后的處境,求告無門,身體狀況下降,精神世界痛苦,借寓言去宣泄自己內心的憤懣以及悲痛,擺脫自己精神世界的挫敗感。

在過去的研究中,多數學者把柳宗元寓言作為整體進行研究,較少學者把柳宗元的動物寓言單獨作為研究對象。對于柳宗元永州時期的動物寓言,大部分文章都沒有把這些動物寓言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且較少有學者關注到柳宗元動物寓言中所隱含的悲劇意識。據此,柳子動物寓言如冰山一角,學界僅淺談,其內涵與質性尚存深入解讀的空間,其中所隱含的悲劇意識值得關注。擬從兩個方面逐層探究柳宗元寓言散文的悲劇意識:一,論柳子動物寓言中的悲劇意識;二,闡述柳宗元的悲劇意識從何而來。希冀于柳宗元寓言散文的悲劇意識研究有進一步的推進。

一、動物寓言悲劇意識的體現(xiàn)

柳宗元寓創(chuàng)作于永州的寓言,也是體現(xiàn)其悲劇人生的一個方面。與先秦寓言相比,柳宗元的寓言采用動物的視角,使動物成為主角,甚至開口說話,在動物世界中展開自己人生的論述。

(一)盲目的命運和偶然的機會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主角有兩類,一類是動物,另一類是人。柳宗元的寓言中以動物為主角的有鹿(《臨江之麋》),有驢(《黔之驢》),有鼠(《永某氏之鼠》),有蝜蝂(《蝜蝂傳》),有猴子(《憎王孫文》),有蝮蛇(《宥蝮蛇文》),有羆(《羆說》),有龍(《謫龍說》)等等。這些動物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界可見物種;一類是虛構物種。常見的物種如麋鹿、驢、鼠、蝜蝂、猴子等,虛構的如龍。種類雖不同,但悲慘的結局卻相似。

以《三戒》為例,共三篇,分別是《黔之驢》《臨江之鹿》和《永某氏之鼠》,選取的動物形象是驢、鹿和鼠?!肚H》,當地本無驢,好事者船載以入,將驢置于山下,引來老虎。簡短的寓言中詳細記載了老虎與驢互動過程中的變化。老虎第一次見到時:“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①第二次則是“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②。緊接著,老虎慢慢從一開始的畏懼變成試探,“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 ③。最后老虎識破了驢的表面,將其殺害。《臨江之麇》記載臨江人得到了一只麋,將其畜之,并讓其家狗與其嬉戲。狗一開始是垂涎,后與其戲耍,給鹿營造了一種兩個不同物種和諧相處的假象。麋鹿稍大,忘記身份,認狗是同類,在路旁與其他狗玩耍,最后引來殺身之禍。狗與麋本非同類,麋在一同馴養(yǎng)中,忘記其本來身份,溺于表象。《永某氏之鼠》記載一人因自己生肖屬鼠,視鼠為神,不養(yǎng)貓犬,而養(yǎng)鼠。鼠已習慣不被打擾,便放肆生活,但某氏后來搬離,鼠不知,仍行之如往,后居者不堪忍受,便對老鼠進行撲殺。鼠本非人,無法知人所想,只因前人不厭它,便忘了警惕,最終釀成大禍。

《三誡》中的動物中的驢、鹿和鼠皆是因偶然機會進入新的生活環(huán)境,新環(huán)境給這些動物的生活帶來了新元素,人類營造的和諧氛圍給它們帶來了“歸屬感”,卻也為他們悲慘的命運點燃了導火索,卷入一場動物界的優(yōu)勝劣汰之爭。對這些動物來說,它們無法選擇,只能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三則故事中無論是哪一種動物,它們居于食物鏈的最低層次,因人為因素而進入到其他生物圈,面對更兇猛的動物,面對周遭環(huán)境短暫的安全,它們喪失警惕,甚至企圖融入,掉入現(xiàn)實世界的陷阱,最后卻被最殘酷的方式殺害,粉碎了安樂生活。

(二)角色對比突出

柳宗元善于利用角色對比去表現(xiàn)美好事物的消逝,揭示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沖突的悲劇性。在《憎王孫文》一文中,將猿和猢猻進行對比。暴躁吵鬧的猢猻德行敗壞,互相殘殺,咬死茂盛的美樹卻無法被處置,然而,“居相愛,食相先,行有列,飲有序” ④的猿卻被兇猛的猢猻排擠打擊。通過將猿與猢猻的對比描寫,展示出猿的安分守己和猢猻的蠻橫兇殘。猿與猢猻這兩個形象交相輝映,整篇寓言的構思和情節(jié)安排也都反映出柳宗元獨到的心裁與手眼。在《憎王孫文》中,尊猿而貶猢猻,隱喻了柳宗元的是非判斷。猢猻殘暴而得勢。這反映了永貞革新失敗后的政治現(xiàn)實中的是非顛倒,黑白混淆,小人當道,因而也同樣包含著深刻的悲劇內容。

這種對比在《牛賦》中也有所體現(xiàn),原文中描寫了牛和驢兩種動物。牛在古代農民家庭中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抵觸隆曦,日耕百畝。往來修直,植乃禾黍。自種自斂,服箱以走。輸入官倉,己不適口” ⑤。牛不僅能夠在農業(yè)生產領域發(fā)揮作用,如提高農業(yè)生產的效率,還能運輸糧食,減輕農民生活的負擔。相反,驢“曲意隨勢,不擇處所。不耕不駕……喜則齊鼻,怒則憤躑” ⑥。牛與驢,一勤一懶,一靜一鬧,差異之大。但是,兩種動物的結局卻并未因能力強弱而呈正相關,牛因年老而逐漸力衰,無法再進行農業(yè)生產,農戶試圖將牛身上的全部好處榨干,全身骨肉無法自保護,而驢卻因“善食門戶,終身不惕”。兩物結局截然不同,對勞于功,益于世的牛,人們是毫無慚愧,物盡其用;對不勞無功,無益于世的驢則是善始善終。此文章將牛與驢放在一起比較,緊緊抓住有利于天下和無益于世這一杠桿,在層層鮮明的對照描述中,牛和驢各自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顯現(xiàn)。同時,處于封建時代的柳宗元雖說“命有好丑,非若能力”的宿命思想來安慰自己,但這也僅僅是表面的現(xiàn)象,是作者為維持自己的尊嚴時的憤慨之語,是一種更為強烈的宣泄,怨后說勿怨,更是一種難以平靜的怨恨,表達了對奸人得道的不滿,也流露出對自己悲劇人生的不平。

當時,柳宗元的摯友劉禹錫也寫了有關動物的寓言散文,雖都是同時期被貶荒涼之地,經歷相似,但劉禹錫的性格與柳不同,故創(chuàng)作的動物寓言與柳子寓言也有所差異。同樣是寫牛,劉禹錫的《嘆牛》借劉子與老人的問答,對劉子之牛的一生的處境變化進行描述,牛從作為牲畜圈養(yǎng)時的過度勞作,再到衰老之時成為盤中物,可悲可哀。此文雖是在同情牛的遭遇,但更為主要是借牛之處境變化喻人之處境,在牛年老漸衰以后,使用價值的減少,處境的變化,悟出自己的人生道理,更多地站在人的處境去思考人如何在時代生存,抒發(fā)物盡其用之后的悲哀。而柳子的《牛賦》,雖寫牛賦,并非單獨以牛為描寫對象,反而增加了羸驢,為牛的描寫添加比照對象,兩兩對比中突出雙方的矛盾沖突,情節(jié)引人入勝,充滿故事性。文章讓動物開口說話,繪其形,述其功,哀死盡其詠,一生勞作不止,結局卻悲慘。進一步地抨擊,將勤勤懇懇的、奉獻所有的牛和懶懶散散、投機鉆營的弱驢之間的結局進行對比,猛烈地抨擊了不勞無功、無補于世的羸驢,抒發(fā)了對牛之悲慘境遇的憤懣之情,表達了對老實人遭到迫害的憤恨之情,影射了當時朝廷用人不明的官僚制度。對比兩人的作品可發(fā)現(xiàn),柳宗元與劉禹錫的寓言創(chuàng)作心態(tài)不同。柳宗元在寓言作品中注入了較為強烈的情感,既充滿了悲觀的情緒,又以悲憫之心關懷著世間的萬事萬物,更多地流露出對困境無法改變的郁悶之感;而劉禹錫的心態(tài)是更為積極的,更多的是從動物的境遇變化中探索人如何在變化動蕩中求得生存,在所傾訴的苦難中獲得生存經驗,從而化解心中的苦悶。兩人的寓言在表方式上的差異性大于相似性。

在柳子寓言中,這種美丑或善惡的對比亦尤為突出。從這些鮮明對比中,不難看出其中包含著善與惡的沖突。這些沖突表現(xiàn)出不合理性,給人以強烈的道德震撼。柳宗元在他的動物悲劇寓言中,通過對善的被損害和毀滅表明了他對美好理想的肯定和追求,對黑暗政治現(xiàn)實的強烈憤恨和鞭撻。

二、動物寓言悲劇意識的緣起

柳宗元深刻的悲劇意識來源于現(xiàn)實人生。他幼年飽嘗戰(zhàn)亂流離之苦、青年體驗短暫得志之喜、壯年經歷長期貶謫之郁??v觀柳宗元短暫一生,苦悶的日子占據三分之二。悲劇的人生不僅影響了他的性格,也反映在作品中。

(一)年幼時家庭沉重的記憶

柳宗元,祖籍唐蒲州解縣(今山西運城市西南解州鎮(zhèn)),出生于代宗大歷八年(773),是“安史之亂”被平定的第十年,國家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失去了盛唐大盛之時的風范。在柳宗元的成長過程中,戰(zhàn)亂不斷,居無定所。在他出生前后的時期,他的家庭因戰(zhàn)亂度過了一段艱難生活,柳家因戰(zhàn)亂,再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于戰(zhàn)亂中,舉家匯入逃亡人流中,一路逃到吳地。在南方,經常面臨生計困難的窘境,父親柳鎮(zhèn)甚至不時地需要外出求貸以供給薪米之需。有一次,他騎驢外出途中,經過一個山澗,被山洪裹挾,險些喪生。柳宗元的母親盧氏,為了供養(yǎng)親屬、子女,常常自己節(jié)食挨餓。柳宗元在文章中屢次提起這段經歷,可見年幼時的經歷給這個家庭留下了極其沉痛的記憶。柳宗元在九歲時曾親眼看見戰(zhàn)爭的發(fā)生,寫下一篇《夏口破虜頌》。在789年,柳鎮(zhèn)外貶為夔州司馬,柳宗元的家庭受到權官的直接迫害,父親因此被貶謫。甚至在后幾年的貶謫生活中,父親逝世。對于柳宗元的幼年成長時期來說,家庭屢遭不幸的經歷對他的影響更為直接。像柳宗元那樣普通的小官吏家庭,受到當時社會動蕩和政治形勢的波及和紛擾也是極為嚴重的。從四歲時,懵懂的柳宗元在長安度過,對當時朝廷的腐壞,社會的動蕩有所見所感。在九歲時,因戰(zhàn)亂跟隨家人離開長安,直到公元785年后,才返回自己的出生地。在幼年時期,他的家庭一再卷入動亂的漩渦之中,這使他自幼對社會災難和危機有著更為真切的感受,個人對痛也有更深切的體悟。

(二)貶謫生活中的感官體驗與反思

青年時期的柳宗元意氣風發(fā),年少中舉,有一腔報國的熱血,卻因永貞革新早早退場,一貶再貶,被貶永州十年。一個在政壇上想施展自己才能的年輕人夢想夭折了,于荒涼之地開始自己的貶謫生活。被貶永州給柳宗元的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永州于楚為最南,狀與越相類,仆悶即出游,游復多恐。涉野有蝮虺、大蜂……近水則畏射工、沙虱,含怒竊發(fā),中人形影,動成瘡痏” ⑦(《與李翰林建書》),“蛇虺之所播,貍鼠之所游,茂樹惡木,嘉葩毒卉,亂雜而爭植,號為穢墟” ⑧(《永州偉使君新堂記》),永州環(huán)境惡劣,毒蟲眾多,雜亂荒僻?!爸羷t無以為居,居龍興寺西序之下” ⑨(《永州龍興寺西軒記》)。柳河東被貶此地,無官舍,只能借居于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的龍興寺?!霸\視無所問,藥石無所求” ⑩(《先太夫人河東縣太君歸袝志》),居無所,病無醫(yī),藥難求,這使柳宗元生活的最低要求都無法滿足?!靶袆t膝顫,坐則髀痹” ?(《與李翰林建書》),“百病所集,痞結伏積,不食自飽?;驎r寒熱,水火互至,內消肌骨” ?(《寄許京兆孟容書》),環(huán)境的惡劣對柳宗元的身體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除肉體的折磨外,還有心靈的磨難。居永州十年,柳宗元擔任永州司馬外置同正員,無公務,無事可做。此外,作為永貞革新中被貶的“罪臣”,他還需忍受世俗環(huán)境的壓力,他在《答問》中說道:“獨被罪辜,廢斥伏匿。交友解散,羞與為戚,生平向慕,毀書滅跡。他人有惡,指誘增益;身居下流,為謗藪澤?!??人本是利益結合體,利盡緣散,孤身處于荒地的柳宗元,忍受冷眼與謾罵。在永州十年貶謫生活里,柳宗元忍受肉體的折磨、理想的幻滅,喪失了自信,走向人生的低谷期,開始政治中心之外的市井、鄉(xiāng)野生活。

縱觀柳宗元的短暫一生,幼年感受國家戰(zhàn)亂,壯年得志一時,被貶永州數十年,朝中始終無人為其美言,“眾畏其才高,懲刈復進,故無用力者” ?。在苦苦等待與期盼之中,柳子始終沒能使自己超脫。柳宗元在柳州走完了其痛苦生命歷程的最后時光,結束了悲劇的一生,享年四十七歲。但柳宗元的悲劇人生與其文學建樹實則難以兩分。

總之,柳宗元貶謫永州后,從年少時的意氣風發(fā)淪為困苦恥辱,職位的閑散,環(huán)境的惡劣,身體的不適,都對他的永州時期的作品產生了影響。他的作品也隨著自我處境的變化而變得悲涼,如寓言作品中通過動物的死亡來揭示永貞革新時自己的處境的艱難,這或許也是柳宗元對自己在長安為官得出的失敗經驗總結。因此,通過對柳宗元寓言的探析,對他這一時期的寓言創(chuàng)作有進一步的認知,有助于進一步了解他貶謫永州的心態(tài)變化和變化原因。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唐)柳宗元撰,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1349頁,第1349頁,第1349頁,第1257頁,第126頁,第126頁,第2008頁,第1805頁,第1860頁,第826頁,第2008頁,第1955頁,第1072頁。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六八,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5136頁。

參考文獻:

[1](唐)柳宗元撰,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尚永亮,洪迎華編選.柳宗元集[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

[3]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孫昌武.柳宗元評傳[M].北京:中華書局,2020.

[5]張妙麗.劉禹錫與柳宗元寓言文學比較研究[D].西北大學,2020.

[6]丁光清,孟修祥.柳宗元作品的悲劇意識及其有限消解[J].晉陽學刊,1994,(01):80-84.

作者簡介:

吳丹,女,漢族,江西贛州人,閩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猜你喜歡
悲劇意識柳宗元
柳宗元
鹿寨江口寶塔與柳宗元詩
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 07:13:26
江雪
兒童繪本(2019年22期)2019-12-06 07:38:18
柳宗元“永州八記”新考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4:29
早梅(節(jié)選)
對美國黑暗類犯罪題材電視劇的思考
人間(2016年31期)2016-12-17 22:35:45
從悲劇前知識淺析雅斯貝爾斯的悲劇理論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2:22:41
生命的映像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08:10
論童年經驗對張愛玲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
海明威作品中悲劇式英雄主義解讀
明水县| 美姑县| 肃宁县| 和平区| 遂溪县| 东至县| 财经| 利辛县| 隆德县| 北流市| 临西县| 新建县| 神农架林区| 滦南县| 满洲里市| 闵行区| 兰溪市| 淮滨县| 儋州市| 景德镇市| 株洲市| 大田县| 枣庄市| 荥阳市| 泊头市| 巴南区| 绥滨县| 甘孜县| 常州市| 社旗县| 辽宁省| 保山市| 深州市| 方城县| 德令哈市| 禹城市| 汉沽区| 甘南县| 阳高县| 星座|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