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一平
很多年前,讀聶震寧的短篇小說《長樂》,驚嘆于它短短6000字的小巧玲瓏,厚重的文學味道滿溢而出。15年后再讀,幽默依然,快樂更濃,對于小城市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讓人感慨。
“長樂是一座城,但它也像是一個人。”聶震寧的微信號昵稱就是:長樂人。15年來,他致力于全民閱讀的推廣……然而,他從未離開寫作,今天,他的首部長篇小說《書生行》終于與讀者見面。
聶震寧的小說,真正做到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故事陳述的背景廣西沂山一中是真的;故事講述20世紀60年代,一群有理想的年輕教師開展轟轟烈烈的教育實驗,也是真的。然而故事的結(jié)構(gòu)又以主人公秦子巖、舒甄好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虛構(gòu)得很有深度,令讀者掩卷沉思,回味無窮。
這是一首寫給愛的教育詩篇。書的封面用英文簡寫著:A HYMN TO TEACHERS(一首獻給教師的贊美詩)。書的扉頁整頁白紙,僅僅有一行字:獻給我所有的老師們。雖然講述的是20世紀60年代的故事,然而其中的教育精神和理念一脈相承,放之任何時代皆準——愛的教育是整本書的宗旨。正如聶震寧在題記中簡短描述的:所有人事均為虛構(gòu),唯有感情是真。
這部小說按照聶震寧的說法,是為自己的初中老師畫了一幅群像,從作為讀者的角度來看,主人公秦子巖等青年教師與聶震寧本質(zhì)上是一類人,他們都在紛雜世界中保留了一塊自己內(nèi)心的凈土,在這片凈土上用愛譜寫著人生各個階段的教育詩。
著名作家梁曉聲在書中讀到了對青年教師的感動;評論家白燁讀出了一批年輕教師的付出;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潘凱雄從閱讀的角度考量,發(fā)現(xiàn)小說中“閱讀學”理論形象化的文學價值;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賀紹俊贊嘆該書在文體和寫作方式上別具一格,反映出令人難以忘懷的愛心教育的歷史。
《書生行》結(jié)構(gòu)嚴謹縝密,章節(jié)錯落有致。書中講述的教師秦子巖從北京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廣西,經(jīng)過了漫長的物理和心理路程,這可算是明線;作家對教育的感恩之情滲透在字里行間,隨著秦子巖在沂山一中教育實驗的開展,蕩起層層波浪,可算是暗線。一明一暗,一虛一實,使情節(jié)波瀾起伏。
如果出版《書生行》的續(xù)集,聶震寧詼諧地說,該是《書生的道路》了。他想象著,多年后,秦子巖和舒甄好的孩子已經(jīng)成人,依舊擔任教師,老一輩執(zhí)著堅守,新生代教師主動涌入……聶震寧的心中有一塊黑板,寫下的是愛的教育,擦去的是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