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墨 楊曉萌
本報訊 5月16日至8月13日,上海博物館舉辦“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館藏宋元古籍展”。這是上海博物館的首個館藏宋元古籍大展,特別精選了宋元時期66部寫本、刻本、拓本展出,以饗觀眾。本次展品約半數(shù)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上海市珍貴古籍名錄》,其中有許多“國寶”級珍品或孤本。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入藏上海博物館時曾引起巨大轟動的《淳化閣帖》“最善本”也在此次展出之列。
古籍是中華民族歷史記憶和思想智慧的重要載體,既具有精神屬性,同時也具有物質(zhì)屬性。宋元時期是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國古籍發(fā)展史上的黃金階段。作為首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和首批上海市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上海博物館一直高度重視古代典籍的整理、研究、保護和展示工作。本次展覽以寫本、刻本、拓本三種版本類型呈現(xiàn)館藏珍本。
第一板塊“翰墨斑斕”展出了上海博物館所藏七件宋代寫經(jīng)?,F(xiàn)存寫經(jīng)多為敦煌出土本,上海博物館所藏七件為珍貴的傳世本,別具價值,其中五件有紀(jì)年。兩件北宋開寶六年(973)杜遇寫本《妙法蓮華經(jīng)》,是本次展覽中年代最早的展品。第二板塊“古槧生輝”呈現(xiàn)了宋元時以雕版印刷制作的重要典籍,包括多種館藏珍罕經(jīng)、史、子、集四部典籍。其中,南宋景定二年(1261)金華雙桂堂刻本《梅花喜神譜》為孤本,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版刻畫譜,曾是海上鑒藏巨擘吳湖帆的鎮(zhèn)宅之寶之一。南宋紹興龍舒郡齋刻公文紙印本《王文公文集》是現(xiàn)存最早的王安石文集。此本為清內(nèi)府舊藏,系海內(nèi)孤本。第三板塊“寶拓傳真”展現(xiàn)了20余件館藏珍罕宋拓碑帖,包括與《梅花喜神譜》等同列為吳湖帆“文物四寶”之一的宋拓孤本《梁蕭敷及敬太妃墓志》、五種宋拓《懷仁集王圣教序》、王世貞舊藏張旭楷書《郎官石柱記》的宋拓孤本等。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博物館館藏的“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最善本”與“修內(nèi)司本”也在這一板塊展示。2003年,上海博物館成功從美國搶救購回國寶級珍貴文物《淳化閣帖》“最善本”,成為文博界的佳話。此“最善本”存四卷,其中三卷為存世僅有的祖刻原石拓本。而“修內(nèi)司本”為著名鑒藏家翁萬戈舊藏,這是上海博物館自2004年購入后首次展出。此本亦為孤本,是唯一由南宋皇家翻刻的《淳化閣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