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靖江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普內科,江蘇靖江 214527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的日益加劇以及人們生活的方式、習慣等的轉變,使得初診2型糖尿?。╰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患者數(shù)量越來越多;據(jù)相關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2015—2020年這5 年間,我國初診T2DM 患者(年齡在20 周歲及以上者)的患病率已為11.2%,且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趨勢[1]。T2DM 作為臨床較為常見且典型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高血糖,其發(fā)生、發(fā)展與胰島功能受損密切相關;而血糖的波動又會誘發(fā)氧化應激反應,從而激活機體中的核轉錄因子信號通路、促進血清中的內皮脂肪酶呈高表達,最終介導血管內皮的損傷,加速下肢血管病變,加重患者病情[2]。藥物是當前臨床治療和控制T2DM 病情進展的治療手段,但常規(guī)的血糖控制療法所發(fā)揮的作用相對局限。胰島素泵是臨床治療糖尿病的新型降糖手段,其能夠最大限度地模擬胰島生理分泌功能,從而保持患者全天血糖的穩(wěn)定,并避免胰島素抵抗[3]。本文主要選取2021 年1 月—2022 年6 月期間靖江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普內科收治的96 例初診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比研究常規(guī)血糖控制療法及聯(lián)合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方案對控制初診T2DM 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抽取本院收治的96 例初診2 型糖尿病患者,將其中行常規(guī)血糖控制療法的45 例作為對照組,男23 例,女22 例;年齡50~73 歲,平均(61.23±2.35)歲;病程2~10 年,平均(7.09±1.47)年。另將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開展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方案的51 例作為研究組,男27 例,女24 例;年齡51~72 歲,平均(61.07±1.47)歲;病程2~11 年,平均(7.16±1.35)年。且兩組性別、年齡等基礎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內容、目的均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得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納入標準: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agnization,WHO)公布的糖尿病診斷準則:患者空腹至少10 h 后取肘靜脈血,隨后再在300 mL 的溫水中溶解75 g 葡萄糖,并讓患者一次性服下,再于1 h和2 h后取其靜脈血液標本。經(jīng)測定發(fā)現(xiàn):患者伴有糖尿病癥狀,且餐后任一時段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2 h餐后血糖水平≥11.1 mmol/L。
排除標準:急慢性感染或外傷手術者;伴有嚴重心腦血管等疾病者;伴有嚴重精神、皮膚、血液或惡性腫瘤者。
兩組患者入院以后,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支持,包括調節(jié)血脂、控制血壓、科學飲食、適量運動等等。與此同時,給予對照組行常規(guī)血糖控制療法,即:①三餐前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國藥準字J20050097),初始劑量為0.6 mg/次,1 次/d,連續(xù)治療1 周后增加劑量至1.2 mg/次;②口服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23370),初始劑量為1 次250 mg,2 次/d。
研究組則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之上,采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具體方法為:將門冬胰島素放入ABI 胰島素泵中進行皮下持續(xù)輸注,每日給藥總劑量為患者體質量(kg)×0.5,即0.4~0.6 U(kg·d);治療期間,維持患者2 hPG 血糖在8.0 mmol/L 以下范圍內;同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治療期間的血糖,并及時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調整泵入的劑量。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 個月。
①血糖水平:檢測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2 h 餐后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水平。
②踝肱指數(shù)(ankle brachial index, ABI)測定:根據(jù)心血管介入放射學會(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SCVIR)發(fā)布的ABI 標準對兩組治療前后的踝肱指數(shù)進行評定,其中:ABI>0.9 為0 分,0.8~0.9 為1 分,0.7~0.79 為2 分,0.6~0.69為3 分,<0.6 為4 分,ABI 值伴隨著患者下肢動脈的血流速度的減緩而隨之降低。
③下肢血管病變(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LEAD)診斷標準:患者伴有靜息痛、間歇性跛行等臨床癥狀;查體可見足背動脈觸診或搏動變弱;ABI 指數(shù)在0.9 及以上,且下肢動脈彩超顯示有明顯狹窄或閉塞;患者在滿足典型癥狀和體征基礎之上,符合上述項目中一項陽性,即可確診為LEAD;其中:70~80 m/min 速度行走最大距離≥400 m 為0分,300~399 m 為1 分,200~299 m 為2 分,100~199 m為3 分,<100 m 或無法行走為4 分。
④療效標準:治療后患者血脂、胰島素等指標顯著好轉,F(xiàn)PG、2 hPG 水平均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即為顯效;治療后患者各項指標明顯好轉,各項血糖水平略有波動即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⑤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治療期間發(fā)生低血糖的情況。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FPG、2 hPG、HbA1c、HOMA-IR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PG、2 hPG、HbA1c 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研究組低于對照組,HOMA-IR 較治療前顯著上升,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s)
治療前,兩組ABI、LEAD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ABI、LEAD 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上升,且研究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ABI、LEAD 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ABI、LEAD 評分比較[(±s),分]
images/BZ_181_1317_375_2275_475.png研究組(n=51)對照組(n=45)t 值P 值0.71±0.01 0.73±0.11 1.293 0.199 2.93±0.11 2.34±0.12 25.130<0.001 0.62±0.04 0.61±0.07 0.871 0.385 2.41±1.26 1.39±0.19 5.373<0.001
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
治療期間,研究組發(fā)生低血糖1 例,發(fā)生率為1.96%;對照組發(fā)生低血糖6 例,發(fā)生率為13.33%;研究組低血糖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73,P=0.032)。
糖尿病病因病機十分復雜,臨床調查認為,其發(fā)生、發(fā)展和環(huán)境、飲食、遺傳等密切相關[4]。2 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總數(shù)中約占85%,對其血糖控制若不及時,極易誘發(fā)腎臟、眼底、心血管等發(fā)生病變,最終威脅患者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5-6]。
對于初診T2DM 患者來說,患病早期的胰島素B細胞會受到持續(xù)高血糖的反復刺激,使得機體不得不通過調節(jié)自身細胞分子和生化機制等來影響胰島素的信號通路,從而達到減少胰島素的分泌的目的;但最終會導致患者機體胰島素分泌不足,甚至是胰島素抵抗;而機體一旦出現(xiàn)胰島素分泌不足,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血脂等水平也會隨之升高,進而產(chǎn)生致炎因子,并造成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和血糖的異常升高;當機體游離脂肪酸水平超出其代謝和儲備能力后,就會產(chǎn)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最終引發(fā)血管、神經(jīng)等組織受累,累及下肢血管[7-9]。
胰島素注射、二甲雙胍是臨床治療初診T2DM的主要手段,此種治療方法雖能夠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但長期運用此法,低血糖的發(fā)生概率相對較高。胰島素泵是臨床新興治療T2DM 的方法,其輸注方式能夠模擬內源性的胰島素產(chǎn)生,從而緩解患者機體胰島素抵抗,使其更加平穩(wěn);剩余的劑量還能夠維持機體胰島功能,從而緩解外周血炎癥因子水平,改善患者機體內氧化應激反應,遠期療效更佳[10-11]。本次研究結果也充分顯示,使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研究組,其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研究組低血糖發(fā)生率更低(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2];由此證實,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機體胰島素抵抗,為良好控制血糖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FPG、2 hPG、HbA1c 水平較對照組更低,HOMA-IR 較對照組更高;治療后的研究組,其ABI、LEAD 評分較對照組更高(P<0.05);由此證實,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初診患者代謝記憶效應,從而保護患者機體血管內皮功能,延緩下肢血管病變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控制T2DM 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發(fā)生概率,最大限度改善胰島功能,減緩下肢血管病變風險,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