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麗麗
我的母親,稱得上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
生于饑荒年代的她,成長在貧苦的農(nóng)村,那時候家里兄弟姐妹多,買成衣太貴,家里負(fù)擔(dān)不起,所以從小他們的衣服、鞋襪等都是外婆親手縫制的,耳濡目染下,母親也練就了一雙縫紉的巧手。
記憶里,上初中以前,我的衣服有一小半都是母親做的。鳥語花香的春季,母親會用棉布做成褲子,用粗布做成搭扣布鞋,這種鞋很輕便,穿上它跑跑跳跳,猶如踩上了小火車一般;熱情明快的夏季,母親又用棉麻做成睡衣,用絲綢做成裙子,飄逸了整個夏天;風(fēng)和日麗的秋季,毛線又成了主要材料,母親用淺綠色織成帶花紋的毛衣,用深藍(lán)色織成保暖的毛褲,毛衣針腳復(fù)雜,織起來稍慢,毛褲則用平針,很快就能成型;到了漫天飄雪的隆冬,那時候流行的東北大花布就派上用場了,在母親的一雙巧手裁剪縫紉下,里面填上雪白的棉花,就成了厚實的棉衣棉褲,穿在身上,整個冬天都是溫暖的。一年四季,母親的一雙巧手從來沒有停止勞作,那一件件衣服給我?guī)砹藳鏊蜏嘏?,也裝飾了我的童年歲月。
還記得,小學(xué)時的那條粉色花朵七分半身裙,一直穿了好幾個夏天。母親認(rèn)為,女孩子就應(yīng)該穿得明亮一點(diǎn),所以她就選擇了粉色作為那條裙子的主色調(diào)。這條裙子做起來并不復(fù)雜,裁片、拷邊、縫腰圍、穿松緊帶,一個上午成品就出來了:粉色紗質(zhì)面料上,渲染著成片的大花朵,裙型呈微微的A 字版,裙長到小腿處,裙腰為松緊帶。這種設(shè)計讓孩提時愛跑愛玩的我,既方便穿著,又不容易走光。十歲左右的年紀(jì),女孩子們早已有了愛美之心,這條簡單又不失靈動的裙子,點(diǎn)綴了那幾個夏天,也成了童年中最明亮歡快的顏色。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卡其色細(xì)格紋雙肩書包,那是母親花了兩天時間做出來的。母親做活兒很認(rèn)真,做書包時,我就在一旁看。她用劃粉在布料上劃形狀似畫畫一般;用剪刀裁剪時如行云流水;用縫紉機(jī)車線仿佛在操縱一臺精密儀器。我的眼睛隨著母親踩踏板的雙腳一上一下,聆聽著縫紉機(jī)的噠噠聲,幻想著背上新書包去上學(xué)的情景……當(dāng)母親遞給我新書包時,我如獲至寶般歡呼雀躍起來,新書包真是好看:形狀規(guī)整,簡潔大方,車線密實,肩帶結(jié)實。每次我背出去,別人都以為是商店買的,別提我有多高興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物質(zhì)生活的豐富,我們對時尚及流行有了新的認(rèn)識,漸漸地,開始不愿穿母親做的衣服鞋襪,母親縫紉得便越來越少。去年初冬時,母親提出給孫女們做兩套小棉襖,被嫂子委婉拒絕了。母親打電話給我說,我聽出她隱隱的失落,也不禁心生黯然。
小時候母親給我做的小手提包,我依然保留著。其精致程度媲美商場里的各種布包。每次看到它,我就會感嘆母親精湛的縫紉手藝,心里就會升起一股暖意,因為那里面承載了母親對我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