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欣 王彤彤
(大連大學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好逑傳》大致成書于明末清初,作者為名教中人,此書共十八回,主要講述了鐵中玉一路行俠仗義,于游學路上救下被過其祖強搶的水冰心,而后二人經(jīng)歷重重磨難,終于喜結連理的故事。據(jù)宋麗娟、孫遜《〈好逑傳〉英譯本版本研究——以帕西譯本和德庇時譯本為中心》可知,《好逑傳》是第一部被翻譯并在海外傳播的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其外語譯文版本達到了26種之多,深受歌德、席勒等大文豪的青睞且一度成為西方人學習中文的材料,引領了海外漢學家研究中國文學作品的潮流。目前,學界對《好逑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兩方面,其一是類型歸屬問題,其二是譯介與傳播問題。但這部作品的研究價值不僅在于這兩個方面,小說中出現(xiàn)的水冰心、桃枝、水香姑等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她們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女性意識非常值得關注和研究。樂黛云曾將女性意識細化為三層:“第一是社會層面,從社會階級結構看女性所受的壓迫以及其反抗壓迫的覺醒;第二是自然層面,從女性生理特點研究女性自我……第三是文化層面,以男性為參照,了解女性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獨特處境,從女性角度探討以男性為中心的主流文化之外的女性所創(chuàng)造的‘邊緣文化’。”[1]《好逑傳》中所體現(xiàn)的女性意識屬于第一層,即社會層面的范疇,具體包括女性性別意識的覺醒、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以及女性婚戀自由意識的覺醒。
性別意識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人的生理性別早在出生時就已確定,但心理層面的性別意識則需要通過后天培養(yǎng)?!皬娜祟愖畛鯐r起,男性在生物學上的優(yōu)勢就使他們能夠肯定自己作為唯一的主權主體的地位”[2],而女性被認定為相對于男性群體的他者。女孩在變成女人之前,“認為自己是一個自主的、超越的主體的人”[3]。然而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父親在家族內的崇高地位,乃至男性群體在社會資源分配等方面所享有的種種特權,都在向女孩證實女性群體的不受重視。絕大部分女孩缺乏受教育的機會,喪失參加社會活動的自主權,只能無條件順從男性的意志,成為男性群體的附屬品。當女性為傳統(tǒng)所束縛,開始認同“三從四德”為女子美德時,便已經(jīng)無法作為獨立個體而存在了。她們接受女性性別的低下,將自身命運依附于男性,對外部強加的命運不加任何反抗。
《好逑傳》所誕生的明清時期,商品經(jīng)濟日漸繁榮,手工業(yè)、服務業(yè)等部門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享樂主義逐漸盛行,自由平等的思想漸漸產(chǎn)生,理學家所強調的貞潔觀有所消解。在這樣多元開放的社會大環(huán)境之中,“對女人來說,除了謀求自身的解放,別無它途……它首先要完成女人經(jīng)濟地位的演變?!盵4]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成家庭內部分工的改變,女性不再作為家庭私有物存在,而是開始參與到商業(yè)活動中,接觸外界并展現(xiàn)自己在經(jīng)濟社會中的價值。由此女性在社會上逐漸享有一定的話語權,彼時的葉曉鸞、柳如是、孝莊文皇后等女性不僅在她們所處的時代超塵拔俗,在后世也聞名遐邇。她們的卓越說明女性群體的平庸并非因為體力劣勢,而是因為缺少與男性同等的機遇,如此一來,男性與生俱來的體力優(yōu)勢便被無形中削弱了。
《好逑傳》中水冰心這一女性形象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性別意識覺醒,她初時無奈于性別差異對自身行為的限制,繼而探索到了一條與異性共處而不逾矩的道路。水冰心乃尚書之女,然而其父將其“當作兒子一般,一應家事,都付她料理”[5],這種無性別差異的教育方式為她性別意識覺醒打下基礎。當鐵中玉出于俠義救下她卻不肯收她的謝禮時,她心想:
天地間怎有這樣俠烈之人,真令人可敬!只可恨我水冰心是個女子,不便與他交結,又可恨父親不在家中,無人接待,致使他一片熱腸,有如冰雪而去,豈不辜負?[6]
此時二人只是初見,不同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說的一見鐘情模式,水冰心心中無半分風月,只恨自己是個女兒身,無法與鐵中玉交結,以便名正言順地答謝他的恩情。而后鐵中玉被奸人坑害,冰心“欲要去救他,自家又是個女子”,情急之下,用計將鐵中玉接到家中養(yǎng)病,期間她悉心照料,直待他病體痊愈,便垂簾設席,以禮相待。水冰心與鐵中玉相談甚歡,并為他排憂解難,鐵中玉對水冰心極其欣賞,他說:
小姐處身涉世,經(jīng)權并用;待人接物,情禮交孚,屈指古今閨閣之秀,從來未有。即如我鐵中玉,陷于奸術,唯待斃耳。設使小姐于此時,無燭照之明,則不知救,無潛移之術,則不能救,無自信之心,則不敢救。唯小姐獨具千古的靈心俠膽,卓識遠謀,不動聲色,出我鐵中玉于湯火之中,而鬼神莫測,真足令劇孟寒心,朱家袖手。故致我垂死之身,得全生于此,大恩厚德,實無以報。[7]
鐵中玉佩服水冰心有勇有謀、有情有禮,承認水冰心作為獨立個體的超越性。此情無關風月,更似知己。二人相交坦蕩,光明磊落,然而迫于世俗眼光,他們只能匆匆作別。水冰心清醒地認識到她所受的限制正是來源于自己的性別,但她卻未貿(mào)然沖破界限,而是理智堅守男女授受不親的準則,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謹慎。
當一個人的性別意識開始覺醒時,他(她)不僅會確認自己的性別,而且還會質疑社會對其性別所制定的隱性規(guī)范是否合理,從而產(chǎn)生一種對立情緒??墒羌幢闳绱?他(她)在行為上也須遵循現(xiàn)行規(guī)矩,因為一個人的反抗只會換來無謂的犧牲。從這個層面來看,水冰心的理智是值得贊揚的。不同于空負一身才華,奉行“停機德”[8](《紅樓夢》中“停機德”一典源于戰(zhàn)國時代燕國樂羊子之妻為激勵丈夫求取功名,將機上正在編織的布全部剪斷一事)之類愚女說教,將半生命運系掛在男性仕途之上的薛寶釵,水冰心始終堅持自身的超越性,獨立而清醒,力求保證自己人格的健全。而“要想使人格和諧平衡,就必須允許男人性格中的女性方面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方面在個人意識和行為中得到展現(xiàn)”[9]。水冰心的形象顛覆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tǒng)觀念,而是擁有不輸于男子的才情、義氣和智勇,她身上完美融合了男性與女性的氣質,堪稱女性主義批評所推崇的“雙性同體”的垂范。
《好逑傳》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于男女關系的思考。在交往過程中,鐵水二人以知己相待,沒有性別上的偏見和傲慢,也沒有想入非非的下流齷齪,言行舉止間盡顯坦蕩的君子之交和對彼此人格發(fā)自內心的尊重。作品中其他女性形象雖受到男權勢力的掠奪和壓迫,但從情節(jié)安排以及敘述語言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女性的同情以及對男權勢力的鄙夷。孫紹先曾在《女性主義文學》一書中寫道:“女性既不能做父系文化的附庸,也不可能推翻父系文化重建母系文化,出路只有一條:建立‘雙性文化’?!盵10]男女雙方不應當是對立、剝削的關系,而應當互助友愛,共同建立和諧融洽的兩性關系?!逗缅蟼鳌分兴憩F(xiàn)出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男女問題有所觀照,至今仍具啟示意義。
女性主體意識是“女性作為主體對自己在客觀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的自覺意識”,即“女性能夠自覺地意識并履行自己的歷史使命、社會責任、人生義務,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點,并以獨特的方式參與社會生活的改造,肯定和實現(xiàn)自己的需要和價值”[11]。由于男性在生理結構上相對女性占有明顯優(yōu)勢,為了保持男性的長期統(tǒng)治地位,他們制定一系列規(guī)則來限制女性,剝奪女性的主觀能動性,令她們逐漸喪失了主體意識,順從地接受并認可自己的羸弱無能。
明清之際,女性地位雖有小幅提升,卻并未改變性別不平等的命運,大多數(shù)女人的人生軌跡仍然以家庭為中心,她們缺乏物質和精神的獨立,“消極性仍然是女人的命運,她們獲得的行動自主權依舊是消極的”[12]。一個女人的一生很難有所作為,也很難完全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以水冰心為代表的女性精英擁有體面反抗男性權威的特權,但這絕非絕大部分中下層女性的權力,而女性精英也會因他者身份受到阻礙,遑論中下層女性。在這種困境中,中下層女性只能利用身為女性的內在性,即作為物質、肉體與被動狀態(tài)存在的特質,將男性拉入肉欲的漩渦以謀求自我解放。
《好逑傳》中的桃枝年紀輕輕便被年邁的李太公納為妾室,桃枝央求太公的外孫宣銀帶她逃離,路遇鐵中玉攔住二人去路,不巧被李太公看到并誣陷鐵中玉是拐子。夜里太公聽聞桃枝勾引鐵中玉,而鐵中玉不為所動,才知“原來都是這淫婦生心”。桃枝對宣銀和鐵中玉的勾引行為,可以看作是她對性滿足的渴望,但更多的是其對獲得自由、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迫切愿望。被年齡差距懸殊的李太公納為妾室,桃枝心存不甘卻又無計可施,只能千方百計靠近同齡男子,以求擺脫不幸的命運。桃枝與潘金蓮有頗多相像之處:都是身處中下層的美人,都嫁給令自己嫌惡的丈夫,都企圖借出軌來改變不滿意的現(xiàn)狀,都盲目地從肉欲中尋找自身的勝利。在她們自小所接受的價值觀中,男性是絕對權威,而女性的命運只能由婚姻決定。桃枝和潘金蓮根本沒有機會接受文化教育以健全人格,天生的美貌并不是幫助她們改寫命運的法寶,反而將她們推入苦難的深淵。所以她們的結局都是悲劇:桃枝回到李太公身邊,繼續(xù)麻木而無望地活著;潘金蓮害死丈夫,在與西門慶極度縱欲后死于武松刀下。可是現(xiàn)實的真相是,她們向來身不由己,無論是年邁的李太公還是丑陋的武大郎都不是她們的選擇,社會的不公導致了無數(shù)女性的悲慘命運,但卻要桃枝們用一生去消化這份苦果。
桃枝這類女性形象的塑造有其歷史的原因。晚明時期,社會動蕩,正統(tǒng)道德觀念受到了極大沖擊,越禮逾制的思想興起,社會風氣愈漸低迷,士子失節(jié),婦女失貞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滿清建立后,統(tǒng)治者為鞏固政權,吸取晚明的教訓,大肆宣揚程朱理學,這引發(fā)了一些小說家的思考。在明清小說中,頌揚貞操與肯定情欲往往是并行不悖的,《好逑傳》中的韓湘弦、水冰心是守貞的代表,她們不惜用生命捍衛(wèi)貞潔,持正守禮;桃枝、仇太監(jiān)的侄女則是情欲的代表,她們渴望縱情馳性,大膽表達欲望。
《好逑傳》看到了底層女性境遇的難處。公堂上,鮑知縣訓斥李太公:“偌大年紀,不知死活,卻立這樣后生婦人作妾,已不該了。”[13]作者沒有一味地用世俗眼光去貶損這個可憐的、對命運無法自主的女人,而是借知縣之口,痛斥抹殺其美好年華的罪魁禍首——李太公,這在明清時期的小說中是一股清流。即使桃枝的反抗以失敗告終,但其無畏對抗世俗偏見的行為,仿若隱匿于歷史地平線之下的一束微光。而舊時代的真正悲哀,不在于出現(xiàn)了一個想要以身體做交易,企圖出走的桃枝,“而是在于制造了無數(shù)屈從命運,安分守己,漠然死去的中國婦女?!盵14]
可以說,《好逑傳》在一定程度上構建了女性話語權,關注女性的存在和發(fā)展,呈現(xiàn)對男性話語霸權的反叛力量。桃枝不甘心屈服于被安排的人生,不愿損耗自己年輕的生命,試圖以扭曲的方式釋放自己壓抑的需求。她罔顧人倫,與李太公的孫子私奔;她勾引鐵中玉,希望借此出走,被拒絕后又誣告鐵中玉是拐子。在以男性話語為主導的社會中,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則必須守身如玉,而桃枝這般大膽流露性心理的做法,恰好觸碰了當時絕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因此為時人所唾棄。這一女性形象彰顯了部分女性追求獨立自主權利的內心需求,也顛覆了傳統(tǒng)男權意識形態(tài)下的傳統(tǒng)女性認知,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時間和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間中,大部分女性除去在規(guī)定的位置,用被假塑或被假冒的形象出現(xiàn),以被強制的語言說話外,甚至無從浮出歷史地平線,誰也不知道她們卸妝后還是否在生存,在如何生存,如果是,那么勢必生存于黑暗、隱密、喑啞的世界,生存于古代歷史的盲點?!盵15]自進入父系社會以來,女性便逐漸淪為以男性為主體的附庸,在男性操控的社會中處于失語狀態(tài)。在心理上,男性對女性長期性別歧視,制定一系列用以約束女性的道德倫理規(guī)范,以保證女性歸順男性意志;在生理上,男性對女性的欲望宣泄使女性喪失行為自主權;在社會適應能力上,女性被要求扮演好妻子與母親的角色,難以與外界保持太多社交聯(lián)絡。女人被視作男性的附屬品,她首先作為父親的財產(chǎn),然后成為丈夫的財產(chǎn)。她必須保持貞潔以滿足男性對完整性的偏愛,必須出嫁以滿足世俗輿論對于女性價值的期待,必須通過生育來滿足人類傳宗接代的物種要求。古代女性壓抑欲望,違背本心,異化自己的身體,只為能夠在男權世界中存活下去。長此以往,古代女性群體形成了一種“集體無意識”——她們主動認同自身的客體性,無條件崇拜男性權威,不假思索地接受在社會上的現(xiàn)成位置:為人妻、為人母?!耙虼?婚姻是否‘幸?!且粋€女人存在的全部意義?!盵16]然而自古以來,女性的婚戀自由權為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所剝奪,她們無法決定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這一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中國古代社會對女性人權的蔑視。從唐代到明清,許多士子意識到女性的悲哀,他們在傳奇小說中塑造了不少為愛情赴湯蹈火的女性形象,比如《柳毅傳》中抗拒父母之命、勇于追求愛情的洞庭龍女;《風月瑞仙亭》中與司馬相如在花園私會并與其私定終身的卓文君;《舉案齊眉》中不惜與父親決裂也要嫁給窮書生的孟光;《牡丹亭》中為情而死,為情而生的杜麗娘等。
作為明清之際的經(jīng)典小說,《好逑傳》也關注到了女性的婚戀問題。以水冰心為例,書中尤為突出的片段是水冰心和過其祖之間的對抗。全書超過二分之一的篇幅都在詳述水冰心如何經(jīng)歷數(shù)次虎口逃生,最終使過其祖娶她的愿望徹底落空。在逼婚過程中,為了一己私欲,水運、過其祖、成奇、縣尊、獨修和尚等男性人物,費盡心思巧取豪奪,可即使在性別、地位、人力等方面有著碾壓性的優(yōu)勢,卻屢戰(zhàn)屢敗。處于弱勢的水冰心拼命抵抗,甚至不惜以死相逼,終于成功維護清白與自由。然而,并不是每個女子都如此幸運:《水滸傳》中高衙內調戲林娘子并陷害林沖,林娘子拗不過勢力最終自盡身亡;《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李甲將杜十娘賣給孫富,杜十娘痛心于愛情易碎,感慨人性險惡,憤然跳江;《西游記》中黃袍怪擄走百花羞,百花羞忍辱負重十三年才終于得救;《紅樓夢》中薛蟠強搶香菱,香菱被夏金桂陷害并遭薛蟠虐待,難產(chǎn)而死。與這些不幸女性相比,水冰心的幸運顯得尤為可貴。這份幸運離不開水冰心優(yōu)越的原生家庭,她的家境、受教育程度、自主權,都是其眼界開闊的必要條件。一個精神獨立的女子,具有能夠匹敵男性的超越性,敢于在婚戀問題上堅持原則、對抗權貴便不足為奇了。
水冰心與鐵中玉的愛情故事脫離了才子佳人小說 “男性對女性的片面‘漁色’和‘賞玩’”[17]的俗套模式,更接近于相互尊重理解的知己之愛,這是由感性邁向理性、由膚淺邁向深入的重要情節(jié)安排。與單調的英雄救美模式不同,《好逑傳》在男女雙方的情感敘述中,以英雄救美引出佳人救恩人,表現(xiàn)出男女雙方都為感情進一步加深做出努力,這肯定了女性在愛情中的主動性。其后,作者更是借鐵中玉之口肯定了水冰心的膽識與才略。在鐵水二人正式談婚論嫁時,鐵中玉表示“卑人陷阱余生,蒙夫人垂救,此恩已久相忘,不敢復致殷勤。只卑人浪跡浮沉,若非夫人良言,指示明白,今日尚不知流落何所”[18],直言自己愛慕水冰心的程度“雖大旱云霓不足喻”。鐵中玉否認兩性之間存在等級差別,認為水冰心是無異于他的獨立個體,他愛水冰心,更尊重她。最終,鐵水二人擁有了相知相敬的圓滿婚姻。從一定程度上看,這一完美結局不僅反擊了以過其祖為代表的唯男權論者,而且也頌揚了女性主動追求愛情、維護婚姻自主選擇權的行為。
不同于家境優(yōu)越、才貌雙全的水冰心,水香姑在各個方面都顯得十分平庸,連其父水運都因其相貌丑陋而貶低她。然而,水冰心為自保在庚帖上寫下香姑的八字,卻于無形中幫助香姑出嫁,香姑雖被擺布了一路,卻表現(xiàn)得異常乖順。水冰心教她如何在新婚之夜瞞天過海,她欣然接受,因為她深知自身條件不佳,能攀上過其祖已是可遇不可求。和冰雪聰明的冰心相比,香姑是一個屈從于男性期待的女性,是放棄獨立思考與反抗世俗的典型,她與冰心恰好站在對立面,以此更能襯托出水冰心的思想及行動的超越性。
明清之際文學思潮影響了《好逑傳》中女性婚戀自由意識之覺醒。自晚明起,程朱理學的弊端漸漸暴露,陽明心學走上歷史舞臺,許多文學家與思想家開始謳歌“情”,如李贄的“童心說”認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湯顯祖的“至情”說反對以理制情的傳統(tǒng)觀念,而是認同情的價值;馮夢龍的“真情”說進一步強調情的作用,認為情在人類的生活中是最重要的。這些思想為女性意識的覺醒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撐。在張揚“情”的文化語境下,《牡丹亭》《紅樓夢》《浮生六記》等文學作品賦予了女性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特立獨行的行為方式。《好逑傳》也應運而生。無論是希冀婚戀自由與知己之愛的水冰心們,還是追求主體權利、放縱欲望的桃枝們,都令《好逑傳》成為一部經(jīng)得起歲月洗禮,能沉淀出獨特清香的名作。
《好逑傳》以婚姻敘事來構建整個故事框架,以大夬侯對韓湘弦的逼婚為起點,到水冰心數(shù)次逃婚,最后以皇上賜婚結束,呈現(xiàn)出“丫”字形的敘事模式。鐵中玉為解救韓湘弦而得罪權貴,不得不四處游學,與此同時,水冰心為躲避過其祖的逼婚大費周折,直至縣前二人相遇,人物情節(jié)于此處產(chǎn)生交匯,逐漸推向高潮。因此,雖然小說涉及人物眾多,支線錯綜復雜,但脈絡清晰,易于理解。在矛盾沖突中,作者刻畫出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才子佳人小說千篇一律、人物扁平化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好逑傳》所創(chuàng)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是多元且各具特色的。水冰心從自身的超越性出發(fā),公然對抗男性權威,捍衛(wèi)了婚戀自由的權利,并且,她對性別的思考以及與鐵中玉的知己之交,體現(xiàn)了性別意識的覺醒;桃枝從自身的內在性出發(fā),試圖讓男性屈服于欲望,從而達到滿足性需求、逃離李太公的終極目的,體現(xiàn)出了較為強烈的主體意識。與水桃二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書中的韓湘弦、水香姑是千百年來屈從于男權話語體系,不敢有所反抗的失語女性的寫照。從一定程度上說,《好逑傳》提出了女性話語權,對倡導男女平等、兩性共存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好逑傳》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小說對女性色相頗為看重,有物化女性的嫌疑。韓湘弦因容貌姣好而被大夬侯強搶,水冰心因姿色傾城而被過其祖惦記,桃枝因年輕貌美而被李太公納為妾室,而水香姑卻因長相丑陋,“蠢蠢然”,被其父和過其祖所輕視、嫌棄。在《好逑傳》中女性的價值似乎局限于外表,若長相不夠美麗,便不配得到尊重和喜愛??杉词瓜嗝裁利?女性的命運也并未改變,要么淪為男性的玩物,要么被男性視為盤中之餐,窮追不舍。正如波伏娃所說,“不論是公主還是牧羊女,她們只有始終是美麗的,才能得到愛情和幸福。丑陋總是與邪惡殘忍地聯(lián)系在一起……年輕美麗的少女,雖有錦繡前程,最初卻往往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現(xiàn)?!盵19]書中的情節(jié)安排雖然與現(xiàn)實情況相符,反映了女性在男性統(tǒng)治的夾縫中生存的困境,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物化女性的嫌疑。
其次,女性的反抗仍是在男性權威的統(tǒng)攝下進行的,其前途命運依舊由男性所決定。桃枝將擺脫李太公的希望寄托在宣銀和鐵中玉等男性人物身上,“讓自己變成一個肉欲客體,變成另一個人的獵物,這同她的自我崇拜是相矛盾的?!盵20]她通過依附男人的方式獲得自由,然而這一行為也就等于將命運交托于他人,為他人所左右。桃枝處在安于身體被“物化”即喪失女性身體主體意識的麻木狀態(tài),不能算徹底的意識覺醒。即使是勇于突破性別藩籬的水冰心也不例外。水冰心以遵父命作為拒絕婚嫁的理由,這是因為女性自主意識在當時不受重視,缺乏說服力。在冰心和鐵中玉修成正果后,過其祖買通御史誹謗他倆在婚前“并處一室,不無曖昧之情”,正當百口莫辯之時,皇上查證二人實屬清白,成就一段佳話。劉慧英在《走出男權傳統(tǒng)的藩籬》中說:“幾千年來男權主義的統(tǒng)治和奴役導致了女性的自主意識的失落與泯滅?!盵21]由于第二性的天然弱勢,女性在社會上缺乏話語權和自主權,因此需要父親、天子等男性人物證明自我價值?!逗缅蟼鳌返那楣?jié)安排符合其時代邏輯,但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女性解放離不開男性權威的幫扶,那么這是否可以算作女性自我價值的覺醒?獨立自主又是否可以真正做到?
最后,《好逑傳》的情節(jié)發(fā)展過于強調“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過度強調“表現(xiàn)出了對當時異化的理學實踐的批判”[22]。清初,為了鞏固統(tǒng)治地位,統(tǒng)治者大肆宣揚理學,這雖有助于遏制人欲橫流的風氣,卻趨于極端,違背了客觀規(guī)律,與其說小說是在迎合理教回歸的大勢,毋寧說是在以一種矯枉過正的方式暗暗對抗虛偽的教條?!逗缅蟼鳌匪茉斓募樵p小人幾乎個個身居高位,表面風光無限,暗地里心懷鬼胎。水冰心和鐵中玉是全書最守禮教的人物形象。水冰心曾旗幟鮮明地說出對婚姻的見解:“始之無茍且,賴終之不婚姻,方明白到底。若到底成全,則始之無茍且,誰則信之?此乃一生名節(jié)大關頭,斷乎不可?!盵23]這體現(xiàn)出她對于婚姻的審慎以及對于名節(jié)的重視。迫于世俗的眼光,鐵水二人嚴格守“理”,甚至結婚之后也不敢共處一室。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唯有如此他們才能成功抵擋奸佞的明槍暗箭,從而反映出女性意識覺醒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從表面上看,鐵水二人是極度陳舊迂腐的衛(wèi)道士,但是細細挖掘,二人以近乎畸形的姿態(tài)去強調“理”的情節(jié)安排,一方面從側面展現(xiàn)了朝廷內部官員的丑惡嘴臉,另一方面則從反面嘲諷“理”的荒誕無稽及其對人性的壓抑,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種思想困惑與文化陣痛。但正是因為過于強調“理”,很多人視這部小說為“宣揚倫理道德的小說”,認為其“矯情虛飾”,難登大雅之堂,故而不愿進一步深究其背后的思想內涵,這也正是《好逑傳》在本土未激起太大水花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