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華
(南開大學 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天津 300350)
清朝的地方社會治理,最基本的方式是借助地方社會職役實現(xiàn)。(1)關于清代職役的經(jīng)典性研究,參見蕭公權著,張皓、張升譯:《中國鄉(xiāng)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臺灣)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版。有關地方社會職役與治理的關系,參見常建華:《乾隆前期湖南的職役與地方社會治理》,《江西社會科學》2021年第8期。清朝地方社會職役的設置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多民族地區(qū)尤其如此,廣西地方社會職役的個案研究,有助于認識清朝地方社會職役的復雜性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實態(tài)。清朝的刑科題本是官府審理命案過程中的檔案,保留了大量地方社會職役接到民間投案后報官的記載,還記載了一些職役的活動,甚至有職役的口供。通過探討地方職役的活動,從而將對職役的認識由制度層面落實到人的實踐,并將二者結合,有助于深化對清朝國家與社會的認知。本文擬以乾嘉刑科題本檔案為基本資料,結合《清實錄》等官書,再證以碑刻資料,從整體上綜合討論廣西地方社會的職役與治理問題。
首先,統(tǒng)計分析乾嘉刑科題本資料集出現(xiàn)的地方社會職役名稱、地點,呈現(xiàn)出廣西地方社會職役的類型與分布。
《清代地租剝削形態(tài)》《清代土地占有關系與佃農抗租斗爭》兩書輯錄了刑科題本中的土地債務類資料(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清代地租剝削形態(tài)》(上、下冊),中華書局1982年版;《清代土地占有關系與佃農抗租斗爭》(上、下冊),中華書局1988年版。,包含23個廣西事例,其中有11件記載地方社會職役名稱?!肚寮螒c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3)常建華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上、下冊),天津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收錄了3件發(fā)生在乾隆朝而結案在嘉慶朝的廣西刑科題本,記載了報案的地方職役名稱。現(xiàn)將這14個事例,整理成表1(表中將上述三書分別簡稱為“形態(tài)”“斗爭”“分省輯刊”):
表1所列14例報案者當中,出現(xiàn)的地方社會職役名稱與數(shù)量共計17種,其中保正4例,保長2例(其中1例與地方、鄉(xiāng)約同時出現(xiàn))、村保1例,保2例,鄉(xiāng)約1例(與地方、保長同時出現(xiàn)),鄉(xiāng)長1例,地方1例(與鄉(xiāng)約、保長同時出現(xiàn)),狼總2例,村老2例,頭人1例。
14例案件出現(xiàn)在廣西6個府州,地域分布如下:桂林府靈川縣1例;柳州府羅城縣1例;思恩府3例,其中保寧縣、遷江縣、武緣縣各1例;梧州府懷集縣1例;郁林州6例,其中陸川縣、北流縣各2例,州屬、博白縣各1例;潯州府平南縣1例。慶遠府、泗城府、平樂府、南寧府、太平府、鎮(zhèn)安府6個府沒有相關事例,已有事例占據(jù)廣西的半數(shù)府州,以郁林州最多。
表1所列報案人員大致出自四個系統(tǒng)。一個是土官少數(shù)民族村寨系統(tǒng),有村老、頭人、狼總。狼總的事例出現(xiàn)于郁林州,郁林州明代隸屬梧州府,屬于廣義的大藤峽地區(qū),明朝為了該地區(qū)平亂,從潯州府土司調來善戰(zhàn)的壯族土兵“狼兵”,平亂后狼兵留在當?shù)?成為“狼人”。狼兵被授以田地,作為駐防力量就地居守,狼兵頭目則被任命為“狼總”。清朝沿襲了明代的這種管理方式。(4)參見唐曉濤:《狼兵的“消失”——大藤峽地區(qū)武靖州被裁撤后“狼”的身份變化》,《廣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城隍信仰的世俗化與“狼兵”族群身份認同的變遷》,《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不過嘉慶時期,狼兵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嘉慶十九年,諭軍機大臣等:“據(jù)御史孫升長奏,廣貴等邊省州縣有設立狼兵之處,分以狼田,狼田之糧比常額較輕,其人隸州縣當差,地方官春冬查閱,近恐有名無實等語。該二省狼兵名目,始自何時,現(xiàn)在是否尚循其制,著該督等查明。如相沿設立,既經(jīng)分給田糧,自應核實當差。該督等即分飭各屬,俾認真訓練,以時查閱,藉資防捕之用,毋令虛費田糧,有名無實。將此諭令知之。”(5)《清仁宗實錄》卷285,嘉慶十九年二月庚戌,《清實錄》第31冊,中華書局1985—1986年版,第892頁。
事例1中出現(xiàn)了村老、頭人,值得注意的是官府的審理意見:“村老石扶調失于查報,頭人韋鳳嘉、韋老八、韋扶佑、韋扶留、韋法度查報不實,均應照不應重律,杖八十。但事犯在乾隆二年四月十六日恩赦以前,應免罪,仍革去村老、頭人。”(6)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清代地租剝削形態(tài)》,第24頁。這個韋姓村應當是壯族村落,村老失于查報、頭人查報不實,被革去村老、頭人??梢姟按謇稀薄邦^人”是職役名稱,具有“查報”的職責。事例3則明確記載,村老屬于土司管理。
第二個是保甲系統(tǒng),保正、保長是保甲負責人,村保、保都也屬保甲,總計9例,該類占據(jù)報案人員的大半。
第三、第四是鄉(xiāng)約與里甲系統(tǒng)。事例9同時出現(xiàn)地方、鄉(xiāng)約、保甲三個系統(tǒng)。一般來說保甲管治安,鄉(xiāng)約掌教化,地方征錢糧,三者在地方治理中相互配合,皆具有維護地方社會秩序的責任。三者同時出現(xiàn)于一個案件,也說明當?shù)貓蟀嘎氊煵⒉粚佟?/p>
此外,還有鄉(xiāng)長,其屬性待考。
《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7)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全3冊),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收錄的55件有關廣西刑科題本中,有51件記載了報案的地方職役名稱?!肚寮螒c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收錄的20件(除去了案發(fā)于乾隆朝的3件)廣西刑科題本中,有16件記載了報案的地方職役名稱。以上合計題本75件,有職役名稱的67件,基本情況見表2(前者簡稱“嘉慶題本”)。
表2 嘉慶刑科題本中的廣西地方社會職役一覽表
表2所列地方社會職役名稱及數(shù)量分別為:保正37例,地保22例,鄉(xiāng)保3例,保長2例,鄉(xiāng)約1例,狼總1例,土舍1例。與乾隆朝相比,嘉慶朝的職役名稱種類從16種減少為7種,保正、保長保甲系統(tǒng)仍以絕對數(shù)量占據(jù)第一位,鄉(xiāng)約、狼總仍存在,新增地保、鄉(xiāng)保與土舍等職役。所謂土舍,即土司的屬官。(8)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論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205頁。鄉(xiāng)保是鄉(xiāng)約與保甲的合稱,地保為地方與保甲的合稱,乾隆朝事例中曾出現(xiàn)過地方、鄉(xiāng)約、保長同在一村的事例,三者之間的融合也是一種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地方與保甲融合為地保,數(shù)量較多,說明嘉慶時期的地方職役是以保甲為基礎的,并有向地保發(fā)展的趨勢。
還可注意,永康州佶倫土民黃迌毆傷黃龐身死一案,報案者為鄉(xiāng)保,審案時又稱其為鄉(xiāng)老。(9)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第565、587、1815頁。因此,土官管理的村老,有可能隨著保甲、鄉(xiāng)約的編設,由鄉(xiāng)老變成鄉(xiāng)保。
據(jù)《清史稿》記載,參照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可知嘉慶時期廣西省領府十一,直隸州一,廳八,州十五,縣四十九,土州二十四,土縣四,土司十三。(10)《清史稿》卷73《地理志二十》,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2293—2320頁。嘉慶朝職役事例的地域分布:桂林府10例,其中永寧州3例,灌陽縣2例,全州、龍勝廳、興安縣、靈川縣、臨桂縣各1例。柳州府6例,其中羅城縣2例,州屬、懷遠縣、雒容縣、象州各1例。思恩府6例,其中上林縣、土田州各2例,武緣縣、賓州各1例。泗城府7例,其中凌云縣4例,西林縣2例,西隆州1例。平樂府7例,其中賀縣3例,富川縣、修仁縣、荔浦縣、永安州各1例。梧州府8例,其中容縣3例,懷集縣、藤縣各2例,蒼梧縣1例。郁林直隸州11例,其中陸川縣、博白縣、北流縣各3例,州屬、興業(yè)縣各1例。潯州府6例,其中桂平縣3例,平南縣2例,貴縣1例。南寧府4例,其中宣化縣2例,橫州、永淳縣各1例。太平府2例,永康州、龍州廳各1例。僅慶遠府、鎮(zhèn)安府無事例,基本覆蓋了全省,其中郁林直隸州、桂林府事例較多,均在10例以上;6—8例的有柳州府、思恩府、潯州府、泗城府、平樂府、梧州府;2—4例的有太平府、南寧府。
刑科題本的口供,也記載了一些職役報案細節(jié)。永寧州民黃志蓋因分租事致死鄰人黃日紅案,嘉慶十年七月初五日,由保正唐世勤報案,據(jù)尸子黃芝美供:“小的聽聞忙去查看,父親先打黃志蓋左腮頰一掌,黃志蓋將手格開,順用右拳打著父親左乳跌倒在地。小的救阻不及,去投明保正同來看視,父親已不能言語,不一會就死了。”(11)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第565、587、1815頁。“投明保正”,就是投保,即把案件告知地方社會職役,職役則需要看視案情。又如賀縣梁鼎基等挾仇謀殺陳孔進、梁起鹡毀尸滅跡案,據(jù)尸子陳子求供:“已死陳孔進是小的父親。同梁起鹡、梁鼎基平日時相往來。嘉慶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夜二更時候,梁鼎基來家說他探聽有開建人拐有兩個女子,白日不敢行走,夜間定由窯邊經(jīng)過,可以截拿訛錢的話。父親就同梁鼎基去了。過了幾日,梁魏氏來說,他丈夫梁起鹡也是那夜同小的父親出去不見回家。小的去向梁鼎基查問,言語支吾,旋即逃走。小的想父親當北帝廟首事,原與他有仇,心里疑惑,投了鄉(xiāng)保。傳聞南豐河灘擱有死尸一節(jié),小的同鄉(xiāng)保去看,認是梁起鹡尸首,就雇人沿河打撈。又在芙蓉墟河內撈獲小的父親尸身兩節(jié)?!?12)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第565、587、1815頁。詳細記述了向職役投案與職役看視的過程。
職役接到投案后,有時還要和投案者緝拿兇犯。宣化縣民劉玉粹因索找地價殺死曹亞寧案,據(jù)曹定初供:嘉慶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傍晚,“鄰佑王茂相們趕來報知兒子曹亞寧被劉玉粹用刀砍死,并砍傷曹建周的話。小的趕來看明,就投保正協(xié)同鄰佑們把劉玉粹拿獲,連刀報解到案的。”(13)常建華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第1383頁。有時兇犯隱匿,被公差拿獲,如陸川縣范智昌因奪佃糾紛商同范杰等謀殺黃添茂案,嘉慶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保正王超芳報案,據(jù)范智昌供:二十日早,他拿鐵鏟同范杰去到牛角田內,范杰戽水,他鏟除血跡,被尸妻黃余氏經(jīng)過看見,“后聞黃余氏查見尸身,投保報驗的。小的害怕,逃往各處躲避,后回家探聽消息,就被公差拿獲到案?!?14)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第1308、1194、1294、409、565頁。
地方社會職役接到投案,則要報官驗尸。北流縣民李漋周因圖詐毒死大功服兄李幅周案,據(jù)劉牟氏供:“嘉慶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早,工人梁泳喜開門出去,見一無名男尸躺在門處,喊知小婦人,投??疵?想是被人移來陷害。隨同保正赴案報驗的?!?15)常建華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第1399、1391、1376、1379、1393頁。
地方職役的供詞值得注意。羅城縣民莫尚嚴故殺莫正書即吳扶雙身死案,據(jù)保正文學聰供:“嘉慶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吳岱馨投說:本月二十七日莫學志的媳婦唐氏說,莫正書被莫尚嚴吞賣田產(chǎn),逼令歸宗,已把莫正書送回。他因沒見莫正書回來,要小的往查的話。小的就同吳岱馨到莫尚嚴家查問,莫尚嚴言語支吾。十一月初一日,小的查到龍?zhí)逗酉?見有浮尸,即央過路的吳扶潮幫撈上岸,認是莫正書。尸身腰系布口袋一只,內有石塊、衣服,這明是莫尚嚴致死棄尸的了。小的往報吳岱馨,看明一同赴案報驗的。”(16)常建華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第1399、1391、1376、1379、1393頁。這使我們具體了解到保正處理案件的過程。
還有知縣對職役辦案的具體布置。貴縣監(jiān)生劉棓賄囑鐘亞三頂兇案,據(jù)尸兄李亞四供:“把李亞八抬送到縣,蒙張縣主驗明傷痕,飭令地保劉揚領出,在嚴義隆歇店醫(yī)治,到十一月二十八日因傷身死?!?17)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第1308、1194、1294、409、565頁。
職役平時還負責處理當?shù)氐募m紛。武緣縣黃武升轉典土地毆傷劉元俸身死案,據(jù)黃武升供:“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內,小的憑已故中人劉起昌典受劉元俸胞叔劉權旺土名那凍田五丘,價銀十六兩五錢,立有契據(jù),田歸小的耕管。五十九年十一月內,小的需銀用度,把契轉押與林世行,得銀十兩,按年給利谷一石。六十年二月內,劉權旺身故無子,他侄子劉元俸、劉元忠備價向小的贖田。因林世行先往廣東生理,不能贖契,當即據(jù)實告知。劉元俸們道是小的有心勒掯,要投保正理論。小的情愿給田與他佃種,說明每年還租谷兩石,俟林世行回家再行交銀贖契,把田退還,劉元俸應允?!?18)常建華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第1399、1391、1376、1379、1393頁。民眾遇到經(jīng)濟糾紛,也會請鄉(xiāng)保評理。容縣黃泳中因撤佃糾紛致死覃日景案,嘉慶十五年二月內,覃日景因乏工本,將其承批伍姓土名陸鞋垌田私自轉批與黃泳中耕種,議明頂批錢二千二百文,每歲納租谷五十斤,注載批內錢批兩交。黃泳中收獲早稻,先納租谷二十五斤,“迨六月二十日,覃日景欲取田自耕,黃泳中向索頂批錢文,覃日景未允給還,遂投鳴鄉(xiāng)約陳彤江理處。勒令覃日景退還黃泳中錢文,收回原田耕種。各允而散。”(19)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第1308、1194、1294、409、565頁。這也是請鄉(xiāng)約處理民眾間的經(jīng)濟糾紛。
廣西藤縣羅譽泗致死巡丁劉添祿身死案,據(jù)縣民羅譽泗報稱:“緣蟻與胞兄弟羅譽淳等同居各爨,獨屋無鄰,與附近各村照田抽谷公雇巡丁劉添祿與曾仕賢包看田禾房屋,如有失竊,責成緝賊追贓,立有字據(jù)。嘉慶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夜,被賊挖墻入室,竊去首飾衣物,次日知覺。經(jīng)投保正邱寶邦并邀巡丁劉添祿、曾仕賢驗明被竊情形,當據(jù)劉添祿等說限十日獲賊,逾期不獲,情愿陪贓,故未赴案縣報。至四月初八日贓賊不獲,蟻復投保正,邀該巡丁等至家公估失物,蟻言扣除本年工谷,劉添祿不允,互相爭論?!?20)常建華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第1399、1391、1376、1379、1393頁。這是保甲處理盜竊案件。
關于職役的報酬,應是民間自籌。如村落百姓設置村老田,村民輪當村老。廣西雒容縣民黃老貓因爭水灌田毆傷小功堂叔黃定理身死案,據(jù)護理廣西巡撫印務、布政使繼昌疏稱:“緣黃老貓系黃定理小功服侄,同村居住,素好無嫌。該村有公捐村老田畝,向給輪當村老人耕種,以為工資?!?21)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第1308、1194、1294、409、565頁。
職役失職會受到官府懲處。永康州佶倫土民黃迌毆傷黃龐身死一案,護理廣西巡撫、布政使恩長審理認為:“鄉(xiāng)老顏關既經(jīng)黃黃氏投鳴,并不即行稟官相驗,殊屬不合,應照地界內有死人里長不報官司檢驗律,杖八十,折責三十板,革役?!?22)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第1308、1194、1294、409、565頁。這是將鄉(xiāng)老視同里長失職處理標準進行處置。象州壯民覃扶患因索找田價起釁毆傷覃庭聞身死私埋匿報案,據(jù)差役蘇榮稟稱:有州民覃庭聞因向覃起潮索找田價爭鬧,被覃起潮之子覃扶患毆傷身死,私埋匿報。象州知州牛暹當即差拘犯證,到案隨問。據(jù)保正黃幗紀供:“覃庭聞怎樣向覃起潮索找田價吵鬧,被覃扶患打死私埋,小的實是失于查察,并無賄匿情事?!?23)常建華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第1399、1391、1376、1379、1393頁。署廣西按察使鶴綸的審理認為:“保正黃幗紀失察私埋,應照不應重律,杖八十,折責三十板,革役?!?24)常建華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第1394頁。懲處保正與鄉(xiāng)老的標準是相同的。也有從輕懲處保正的事例。懷集縣民程宗廉推跌程英寬致死私埋匿報案,清廷認可廣西巡撫提出的“保正劉兆馨失于覺察,請照不應輕律,笞四十,折責十五板?!U愿镆??!?25)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第1725—1726頁。
乾隆初年清政府大力推行保甲,廣西巡撫楊錫紱也非常重視。乾隆七年四月楊錫紱奏:“粵西猺獞,近來時有煽惑為匪,多由不行保甲所致。”(26)《清高宗實錄》卷165,乾隆七年四月下,《清實錄》第11冊,第93頁。該奏還談到廣西城廂內外及漢人村寨,原有保甲等成法管理,繼續(xù)編立保甲;苗、瑤民族村寨,原有頭人等管束,今則根據(jù)“本地情形,變通辦理”。意味著有一些苗、瑤民族村寨也要編立保甲。乾隆八年四月,楊錫紱鑒于安南保樂王輝妙等滋擾未靖,飭沿邊文武添撥兵役,嚴守關隘,毋許一人出入。他又奏:“內地民人在交,如因匪徒滋擾復回者,交地方保甲約束。其非內地人民,一概攔阻,不許放入?!?27)《清高宗實錄》卷189,乾隆八年四月下,《清實錄》第11冊,第441頁。所謂“民人在交”,意為百姓在交趾(今越南北部),印證了廣西地方保甲可以管理由交趾回國的人。
廣西編立保甲還得到了楊錫紱繼任者奏言的證實。乾隆九年六月署廣西巡撫托庸奏折中記載了廣西編立保甲的情形:“南寧、太平、鎮(zhèn)安三府屬,緊接交夷,原設三關百隘,經(jīng)原任撫臣金鉷題定?!俺嫉秩魏?檢閱案牘,見司道從前會詳,各隘用磚木堵塞,設立卡房,多撥兵勇,并于沿邊村寨,編立保甲。嗣又請將太平府明江同知所管之由村一隘,開放出入,以便商民。”(28)《清高宗實錄》卷219,乾隆九年六月下,《清實錄》第11冊,第826頁。南寧、太平、鎮(zhèn)安三府地處邊界,編立保甲持續(xù)受到重視。乾隆十年四月兩廣總督那蘇圖奏:“查粵西太平、南寧、鎮(zhèn)安三府,關隘最為綿長,私路皆可透越,實不能一概堵塞。請擇險要者設卡二處,勢分犄角;次要者設卡一處,嚴為鎖鍵?;蜃门杀?或兼任弁委,密為堤防。再,邊民嗜利,保無攜內地米糧,往易夷鹽。雖設保甲編查,近聞有專委頭目經(jīng)管者,有遺漏村寨未編者,應申令漢土各官,實力稽察。”(29)《清高宗實錄》卷237,乾隆十年三月下,《清實錄》第12冊,第56頁。這也證明了三府保甲的存在。
乾隆中葉保甲普遍存在于廣西各地,保甲還具有管理流放犯人的職責。乾隆三十四年二月護理廣西巡撫布政使淑寶奏:“現(xiàn)查粵西各府,集犯多至三四百名,少或數(shù)名,應請酌州縣大小,概為均撥。其原犯邊遠極邊煙瘴者,務各名稱其實。并嗣后各省指配柳州、潯州、桂林三府人犯,依閩浙例,解巡撫衙門酌發(fā)。再粵西向令聚處城廂,既按府均發(fā),則各處保甲十倍于所轄配犯。除附近苗寨安邊及猺獞土狼各保甲不宜安插外,應飭州縣,查到配半年安分各犯,勻交內地保甲長。由附郭及四鄉(xiāng)分領收管,仍就近以分防佐雜專管,朔望會同汛弁查點。未設分防者,該吏目、典史及汛弁輪查。”(30)《清高宗實錄》卷828,乾隆三十四年二月戊辰,《清實錄》第19冊,第48頁。可知廣西“猺獞土狼”也各有保甲,只是不安插流放犯人而已,流放者安插于州縣附郭及四鄉(xiāng)內地,由保甲長分領收管。
官府也提到利用鄉(xiāng)保、鄉(xiāng)地職役治理廣西的私錢流行問題。乾隆十五年正月廣西巡撫舒輅奏:“各省鼓鑄制錢,原期泉布流通,不容奸徒翦邊興販?!耧唽俪鍪緡澜?如有收買攙兌,許易錢之人,與鄉(xiāng)地首稟地方官究治,并將徇隱治罪各例,明白曉示。有首報審實者,酌賞示獎。”(31)《清高宗實錄》卷357,乾隆十五年正月下,《清實錄》第13冊,第933頁。此為依靠鄉(xiāng)地治理剪邊錢。所謂“翦邊錢”,即為盜銅而剪去邊廓的小錢。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廣西巡撫陳輝祖奏:“臣到任后,將小錢古錢均干嚴禁緣由,遍示宣布?!中∶袢沼?總系趕墟交易,即給錢誠實鄉(xiāng)保,于墟期收換。其苗猺狑獞,令頭人明白傳示?!?32)《清高宗實錄》卷867,乾隆三十五年八月下,《清實錄》第19冊,第638頁。這里是官府依靠鄉(xiāng)保于墟期收換民間的小錢。
嘉慶年間廣東、廣西社會問題突出,官府繼續(xù)推行保甲,維護社會秩序。嘉慶十九年二月諭軍機大臣等:“現(xiàn)飭各省編查保甲,著蔣攸铦、董教增各飭所屬,將此等習教拜會匪徒,設法嚴查究辦。并出示曉諭紳耆人等,俾其互相稽察,自行約束。有拜會入教者稟官究治,縱容者罪之,以除邪慝而安良善。將此諭令知之?!?33)《清仁宗實錄》卷284,嘉慶十九年二月乙巳,《清實錄》第31冊,第889頁。蔣攸铦時任兩廣總督,董教增時任廣東巡撫。
廣西地方社會職役在乾嘉之前已經(jīng)形成,恭城碑刻也對地方社會職役有所呈現(xiàn)。如栗木鎮(zhèn)《大合村分股當差合同碑》記載:
今將大合村合入上灌、田心、高町、嶺尾數(shù)村同為一保,數(shù)村約長與保正具呈太爺臺前,愿將地方分承當差,蒙縣主韋俯準批示,仰練約當神酌立合同為據(jù),以防日后爭論。我等不敢故違。敬立一石,逐一載明,置于祠堂,以昭示來茲??滴跛氖迥臧嗽鲁跞站叱逝?今于康熙四十六年春月勒石敬遵。立議分承地方合同人,系上灌、田心、高町、嶺尾汪淮、周書、周啟秀、周兆吉、周思金、周作賢、周賜祿、李大金、周月陰、李日顯、左師、黃家敦、黃祖弘等。今因大合村煙戶稀少,半保寔屬難當,于本年五月內具呈太爺臺前,懇乞均分,免致偏累。蒙仰地方練約妥議均平,酌量撥入何保當差。今練約從公酌議,將大合村半保撥入上灌等村保內,共為一保當差。蒙太爺俯準,合憑神議立合同,每年十二個月,聽日當甲分為六股,上灌數(shù)村分當五股,每年當十個月,大合村每年當二個月。凡奉行一切公務夫役湊辦及兩關營堡排柵、營房城墻,以及春秋二祭、迎春等項,均派均當,大合村占一股,上灌眾占五股,彼此毋得推諉,上灌等村不得獨累大合,大合不得獨累上灌等村,業(yè)已當神□練約議明,并無異論,但恐日后保內子孫或生他議,不遵前約,茲合懇乞太爺臺前賞結印信,各批合同一紙,子孫永遠收執(zhí)為據(jù)。李捷筆。憑練約盧世柄、□邦仕。(34)劉志偉主編:《廣西恭城碑刻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34頁。又,書中錄文脫最后一句“憑練約盧世柄、□邦仕。”據(jù)236頁碑影補之。
該碑是數(shù)村約長、保正于康熙四十六年訂立,內容是大合村人少,與另外的上灌等村合為一保,共同承擔差役,經(jīng)知縣批準,立此合同。主持此事的則是練約??梢娻l(xiāng)保、練約是當?shù)芈氁邸?/p>
恭城縣蓮花鎮(zhèn)職役系統(tǒng)也類似上述栗木鎮(zhèn)。乾隆五十六年《審照碑記》記載:
勢江源八甲地近山猺,于唐宋元時每遭寇盜,素無寧息。厥后明末清初屢次動兵,道經(jīng)斯境,令民修路送兵,日夜辛苦。平服之后,蒙恩垂憐,令立頭目四人,分為八甲,輪流守望,以被不虞。立鄉(xiāng)練二人,以辦公事,更立社學,以教秀良。其奉公定例,每年充當苦竹三孤二祭,豬只上納豬稅,其余一切雜派夫役俱免。當時曾勒石碑豎山子角村前,雖康熙癸亥年洪水沖破村場,碑模埋沒,而例定于前,歷無妄派夫役情弊。不料于乾隆五十六年半保外四甲武生梁嵩、容如珍、李廷輔等引誘保上二十余村,捐湊銀錢,借公肥一己承認將保內夫役飛派八甲,具呈縣主莊太爺,蒙恩喚齊,當堂審實二甲始末原由,斷令八甲仍照前定例,充當苦竹三孤二祭豬稅,其外一切雜派不容歪派,當賞給審照,令伊親具永不飛派甘結,是以□□勒碑,以垂不朽云。(35)劉志偉主編:《廣西恭城碑刻集》,第413頁。
這里的一保二十余村,包括八甲,構成保甲系統(tǒng)。八甲還有鄉(xiāng)練二人辦理公事,八甲承擔苦竹三孤二祭豬稅,其他鄉(xiāng)村承擔夫役等雜派。蓮花鎮(zhèn)的鄉(xiāng)練、栗木鎮(zhèn)的練約,康熙朝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應當是相同的職役,即鄉(xiāng)約與練分別組合為鄉(xiāng)練、練約,這些職役,應當是明末清初推行鄉(xiāng)約、團練鄉(xiāng)兵、團練鄉(xiāng)勇的產(chǎn)物。(36)參見陳駿:《清前期團練問題研究》,《清史研究》2021年第5期。
廣西土州地方社會的管理具有融合官府制度與民族傳統(tǒng)的特色。《太平土州五哨新舊蠲免條例碑記》所記乾隆四十九年太平州知州免陋例中有:“一件頭人三年一換,年中作三印每年錢數(shù)給完票預收免。”而嘉慶七年則有:“一件告狀是非發(fā)鄉(xiāng)封同鄉(xiāng)?!跞吮患I賊拿獲送官究治,不問鄉(xiāng)保其人本村?!?37)廣西民族研究所編:《廣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石刻碑文集》,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33、34頁。當?shù)丶扔新氁垲^人,又有鄉(xiāng)保,鄉(xiāng)保接受村民告狀,拿獲盜賊送官究治。嘉慶十四年《太平府詳定萬承土州夫役名額告示碑》針對萬承土州九甲六村民人,最后列有“鄉(xiāng)老覃廷、潘寶、黃剛、盧乖、黃瓊”(38)廣西民族研究所編:《廣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石刻碑文集》,第41、42頁。,而次年《太平土州規(guī)定五哨軍民不供夫役碑》最后說:“右照給右哨盆那村鄉(xiāng)保其人等準此”。(39)廣西民族研究所編:《廣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石刻碑文集》,第41、42頁。鄉(xiāng)老、鄉(xiāng)保兩類職役再次出現(xiàn),體現(xiàn)出土州的地方治理方式。
碑刻資料也可證明嘉慶時期廣西保正的狀態(tài)。嘉慶二年,兩廣總督覺羅吉《禁革陋弊》碑記載泗城保正欺壓百姓的問題:
為嚴切禁革陋弊,以肅功令,而恤民生事。照的泗城僻在邊隅,地土磽確,蚩氓生逢圣(盛)世,耕鑿相安,藉完糧納賦之余,為仰事俯畜之計,州縣職位親民,理宜潔己奉公,倍加體恤所有在官人役及各里胥、保正、把事人等,尤須嚴切稽查,隨時約束,豈容踵沿陋習,任其剝削膏脂。乃本部堂督師剿匪,體察民艱,訪聞西隆等州縣有刁憊吏胥傍官勒索,而保正、把事人等,藉充在官人役,挾制鄉(xiāng)愚,有蓋造房屋及紅白事件,輒派良民饋送木料、布匹、銀、谷等物,民懦無知,何堪受此苛勒,言之實堪發(fā)指,除密拿嚴究外,合即出示嚴行禁革。為此示,仰泗城府屬各該州縣官役、保正、把事人等知悉,嗣后各宜滌慮洗心,守法安分,凡遇票差勾攝等事,不許稍有詐索,其辦理公事,修葺房屋需用物料,俱應官為發(fā)價,公平采購,敢有私行派勒,一經(jīng)訪聞或被告發(fā),定即嚴拿,立斃杖下,本官通同容縱,分別劾參治罪。至保正、把事,本與鄉(xiāng)民同居村寨,比閭密接,類皆婚姻戚族,何忍恣意橫噬。自示之后,倘有仍前苛索,許被累之人和各土司衙門控告提拿,盡法重處,并將下行查察之地方官,一體參辦,所有訪察應行禁革各款開列于后,永遠遵行毋違,特示。計開……一、保正、把事蓋造房屋每向村民索取物料,今永遠禁革,違者從重究辦。一、保正、把事娶媳索取富戶銀一兩,中戶銀五錢,嫁女索取富戶白布二匹,中戶一匹,今永行禁革,違者重究。一、保正、把事父母生辰索富戶谷一石,中戶五斗,今永遠禁革,違者從重究辦。(40)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編寫組、《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廣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碑文契約資料集》,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228、239頁。
可知保甲、把事造房、娶媳、嫁女時,向當?shù)馗粦?、中戶攤派勒?被官府禁革。
此外,羅城縣大梧村《禁約碑記》是道光元年所立甲長管理村務的碑刻。碑記指出:“蒙縣主曉諭各村,務要設立條款,標明禁約,俾鄉(xiāng)村土民人等,設立十家為甲,一甲有長,相友相助,而親睦著焉。吾等四村,異姓同心,遵奉上憲碑文、縣主法令,于道光元年臚列條款,呈稟縣主譚批準,賞發(fā)禁約冊本,蓋印過珠(朱),給與甲長遵照,務必嚴令約束,村內甲下之人,俱要奉公守法,無生異念,無犯禁條,倘有不遵干犯者,甲長秉公議罰,充舊廟費用;或有頑梗,甲長指名送官究治。茲眾等協(xié)心合議,備敘禁條勒碑,俾后目睹心驚,自然革面洗心,庶幾奸宄除而澆漓絕,古處敦而渾噩復,而唐虞三代之沐風,不難再見于今日也。是為序?!?4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編寫組、《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廣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碑文契約資料集》,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228、239頁。村民在知縣的要求下設立甲長,碑記還提到針對村落存在的問題,制定了具體的條例:一是甲的基本職責,連環(huán)保結,不得容賊納匪、聚眾賭博、盜竊牲頭雜物,二是不得勾引外匪勒索,三是柴草及公共資源不得盜竊,四是違犯村規(guī)由甲長處理,五是甲長不得以勢欺人。甲長被官府賦予將違規(guī)之人送官究治的權力,也對其提出盡職要求,并對其權責有所限制。
乾嘉時期廣西的地方社會職役是以保甲、地保為基礎的多民族管理形式。在乾隆之前,廣西有著推行保甲的過程。順康時期推行保甲者是于成龍,他于順治十八年授廣西柳州羅城知縣。順治十六年冬羅城初入清,經(jīng)歷多年戰(zhàn)爭后,遍地榛莽,無城郭廨舍。于成龍首要面臨的是治盜以保障安全問題,他認為民之為盜,必為饑寒刑罰迫之,“責在有司,清凈寡欲,先之德教,以端風俗,繼之保甲,以防不虞?!?42)于成龍:《于清端政書》卷1《對金撫臺問地方事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8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548頁。于成龍把端風俗、設保甲作為治盜的方法。康熙初年于成龍在羅城維護治安:“申明保甲,不許帶刀攜槍,咸遵無違,間有截路傷命、無蹤盜情,務期跟尋緝獲。隱昧事情盡心推敲,必得真實,立刻誅戮,懸首郊野,漸次心服,地方寧靜?!?43)于成龍:《于清端政書》卷1《治羅自紀并貽友人荊雪濤》,《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8冊,第555頁。于成龍在羅城七年,治理有方,與他推行保甲有關。
康熙時期還有官員在廣西推行保甲,如馬之鵬在博白縣清理保甲:“馬之鵬,字文淵,蒲圻人??滴跻页筮M士,令博白,有失子者控縣,訪之不得,鵬清保甲,至近地見一人有異,訊之獲其所殺尸于河中,遂置諸法,一縣稱神?!?44)雍正《湖廣通志》卷51《人物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3冊,第149頁??滴跄┠?張若霈也在梧州府嚴飭保甲,張若霈“康熙六十年由嚴州府同歷治中遷知梧州府。梧郡商賈輻輳,東省不逞之徒每潛入為盜,捕之急則逋還東省,隔屬關提,每致聞風遠遁,若霈至,專意團練鄉(xiāng)勇,申明賞罰,以鼓勵之,嚴飭保甲,守望相助?!?45)雍正《廣西通志》卷69《名宦》,《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67冊,第163頁。
雍正朝廣西推行保甲頗見成效。雍正元年八月至四年八月三年間,清廷在各地推行保甲制度。九月二十八日,廣西總督孔毓珣奏稱:“至于保甲一事,乃弭盜安民之良策。仰蒙圣諭精詳,周悉民隱,臣現(xiàn)在敬謹遵行。先于城池內外以及市鎮(zhèn)漢民聚集之處,舉行查編。至于各州縣鄉(xiāng)村,因粵西地廣人稀,山多田少,零星散處或有十余家為一村,五六家為一村者,且相隔甚遠,難于聯(lián)屬。又有猺獞雜處之地,未能一體編立。……今臣請隨其俗例,令府州縣官,將原有團練、堡目、款頭、鄉(xiāng)勇人等,留心查訪,有誠實強干者留之。如不堪勝任者汰之,另為保舉,以備捍衛(wèi)?!溆阱舯I安民,亦同保甲一轍也?!?46)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朱批奏折匯編》第2冊第40號《廣西總督孔毓珣奏陳社倉保甲管見折》,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頁。孔毓珣區(qū)分城池、市鎮(zhèn),鄉(xiāng)村,瑤壯雜處之地三種情況,先在城池、市鎮(zhèn)查編保甲,鄉(xiāng)村與瑤壯雜處之地因地廣人稀,難以編立保甲,提出利用原有的團練、堡目、款頭、鄉(xiāng)勇人等治理鄉(xiāng)村社會。
從雍正四年八月起的一年內,是雍正帝要求各省建立保甲制度的期限。雍正四年年底,內閣等衙門議復云貴總督鄂爾泰疏言諸事,其中有:“清盜之源莫善于保甲,云貴苗民雜處,戶多畸零,將零戶編甲,獨戶遷移附近以便稽查之處,行令該督悉心籌劃,飭令該地方官善為奉行,安置得法?!?47)《清世宗實錄》卷51,雍正四年十二月戊寅,《清實錄》第7冊,第772頁。請求行令云南、貴州、四川、廣西、湖南五省一并遵行,雍正帝從之。廣西同南方其他多民族聚居區(qū)一體編查保甲,且鑒于少數(shù)民族居住分散,采取縮小編甲規(guī)模的靈活措施。
雍正五年四月,廣西巡撫韓良輔奏報處置廣東流民辦法:“凡有東省被災地方流來饑民,即便查明姓名、籍貫及男婦大小人口數(shù)目,其別無生計者即設法安插,酌動倉谷分別賑濟,并照保甲之例將各饑民每十家設一甲長,若數(shù)滿百家再設一總甲,俾自相約束,毋許滋事擾害,亦不許地方棍徒視其為鄰省之民恣意欺凌?!?48)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朱批奏折匯編》第9冊第451號《廣西巡撫韓良輔奏報撫恤粵東流民折》,雍正五年四月初八日具折,第599頁。即將廣東流民按照廣西已經(jīng)存在的保甲制度編排保甲。
雍正五年八月,一年通行保甲的期限到了,但并不意味著推行保甲工作的結束。雍正六年十月十一日,廣西廵撫郭鉷奏稱:“廣西州縣漢民地方則立團總、練總、保長、保甲,猺獞地方則立猺長、獞長,其余仍有鄉(xiāng)老、村老、老人等稱,蓋因各村大小散處不一,從練總、保甲分出總之。漢民地方其責成悉歸之于練總、保甲,今各州縣遵照雍正四年上諭編設保甲,俱奉行在案外,此地方人役則莫善于練總,莫不善于土舍?!?49)鄂爾泰等編:《朱批諭旨》卷202上,朱批郭鉷奏折,《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第10冊,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5年版,第613頁。可見廣西當時已經(jīng)編設保甲,漢民地方有團總、練總、保長、保甲等名目。雍正七年十一月初一日,廣西布政使張元懷奏請:“今粵西州縣現(xiàn)在議行開墾荒地,可否比照雍正二年定例,凡安插粵西攜帶妻子之流犯,有能種地者,令地方官動項買備牛種,量給荒地墾種,編入保甲,互相稽查?!?50)鄂爾泰等編:《朱批諭旨》卷65,朱批張元懷奏折,《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第4冊,第401頁。不知道結果如何,但是可以觀察到,安排移民也須建立保甲制。
乾嘉時期以保甲為主的廣西地方社會職役系統(tǒng),正是此前推行保甲的結果。乾嘉時期,廣西地方職役出自四個系統(tǒng),即土官少數(shù)民族村寨系統(tǒng),有村老、頭人、狼總;保甲系統(tǒng),保正、保長是負責人;還有鄉(xiāng)約系統(tǒng)與里甲系統(tǒng)。乾隆時期14例命案報案者當中,出現(xiàn)的地方社會職役名稱有保正、保長、村保、保、鄉(xiāng)約、鄉(xiāng)長、地方、狼總、村老、頭人,總計17種,屬于保甲系統(tǒng)的有9例。嘉慶朝有67例廣西命案涉及地方社會職役名稱,只有保正、地保、鄉(xiāng)保、保長、鄉(xiāng)約、狼總、土舍7種,保正高達37例,保正、保長保甲系統(tǒng)仍以絕對數(shù)量占據(jù)第一位,新增地保、鄉(xiāng)保,表明地方、鄉(xiāng)約、保正(保長)三者之間在融合,地方職役有向地保發(fā)展的趨勢。
刑科題本揭示了職役報案的過程。投保,即民人將案件告知地方社會職役,職役則需要看視案情,有時還要和投案者緝拿兇犯。職役接到投案需要報官驗尸,知縣對職役辦案有具體布置。職役平時處理當?shù)氐募m紛,民眾遇到經(jīng)濟糾紛,請職役評理。保甲還要處理盜竊案件。有鄉(xiāng)村設置村老田作為村老的報酬,村民輪流充當村老。職役失職會受到官府懲處。
《清實錄》記載了乾嘉時期廣西官府與地方職役的關系。乾隆初年清廷大力推行保甲,廣西巡撫楊錫紱也非常重視。廣西城廂內外及漢人村寨,原有保甲等成法管理,楊錫紱繼續(xù)編立保甲;苗、瑤民族村寨,原有頭人等管束,有一些村寨也要編立保甲;還依靠保甲管理由交趾回國的民人。南寧、太平、鎮(zhèn)安三府地處邊界,編立保甲持續(xù)受到重視。乾隆中葉,保甲普遍存在于廣西各地,并有管理流放犯人的職責。官府也提到利用鄉(xiāng)保、鄉(xiāng)地職役治理廣西的私錢流行問題。嘉慶年間,廣西社會問題突出,官府繼續(xù)推行保甲,維護社會秩序。
廣西地方社會職役在乾嘉之前已經(jīng)形成,恭城碑刻呈現(xiàn)出鄉(xiāng)保、練約是當?shù)氐胤铰氁?。廣西土州地方社會的管理主要有鄉(xiāng)老、鄉(xiāng)保兩類職役,體現(xiàn)出土州的地方治理方式。嘉慶時期廣西泗城保正欺壓百姓,保甲、把事造房、娶媳、嫁女時,向當?shù)馗粦?、中戶攤?被官府禁革。羅城縣甲長管理村務碑刻則是在知縣的要求下設立,村民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具體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