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薇
1
山路之外的繁華和現(xiàn)代化,對于久居大山里的他們來說,那一切永遠都是別人的城市和生活。一條曲曲折折的山路,穿過那些輕薄得輕易就被忽略掉的舊時光,貫穿了山村長長的一生。
2008年的夏天,文生嫂尾隨黃昏,穿過一山疊著又一山的山路,心急如焚地在那條一眼望不到頭的山路上,疾步行走著追趕時間。林子太深了,深得看不到另外一個行人,偶爾會在寂靜中傳來幾聲意外的聲音,都會將一個人嚇得魂飛魄散。
每年的六七月份,長白山腳下的這條山路上的木橋,在汛期兇猛的水流面前,從來都未能幸免于難。每一次,能夠讓這座木橋找回自己的尊嚴,以莊重而體面的形象從容面世的,都只能在每年的汛期過后。結(jié)了冰的河流也只有在那時,才仿佛找到了適合自己敘述的調(diào)門,以人們希望的樣子,充滿柔情地放下自己所謂的氣場。
暮色四合的黃昏里,文生嫂的腳下生風(fēng),恨不能三步并作一步地與時間爭個高低。整整一個下午過去了,她的意識都還似乎停留在與女兒對話的那個時間維度里。
黃昏的夕陽一點一點地移過群山的縫隙,文生嫂剛一走到龍角灣河的雙木橋,夜晚就追上來了。從下午一點鐘,文生嫂在接到女兒的電話后,就在匆忙中啟程趕路了。下車后,她還要爬十五里的山路才能走回家。更要命的是,由于目前正處于汛期的節(jié)點,那座在風(fēng)雨飄搖中修了又修的簡易木橋,又一次被湍急的河流沖毀。此時,能夠連接兩岸人脈流動的,只能由那四根圓木兩兩對接,臨時拼接成一條雙木組成的簡易木橋,由它來完成這一艱巨的使命了。
這時,一只鳥呱地叫了一聲,聲音尖銳,卻極有穿透力,像暗夜里忽然劃過的哨音。黑黑的樹林里,除了河水嘩嘩的流淌聲,只有這么一聲鳥叫,只那么一聲,就足夠把整個樹林里暗夜的恐懼給集中了。
這一聲突然的鳥叫,瞬間加速了文生嫂的恐懼。她快步走近雙木橋,借著稀薄的光線抬腕看了下時間,沒錯,此時的時針恰好指在傍晚6點鐘的位置。在中國,“6”不僅僅是一個合數(shù),它還是吉祥順利、安康幸福的符號,在人們的傳統(tǒng)意識中極受重視。在0至9的阿拉伯?dāng)?shù)字中,如果非要給它們排出一個受歡迎的遞減序列,那么以高傲的姿態(tài)位居首位的,無疑就是這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數(shù)字“ 6”了。想到這里,文生嫂驚恐的內(nèi)心稍稍得到了些許安撫。
黑夜像一張蛛網(wǎng)一樣籠罩著一切,在時間的遷移下,一點一點地抵達夜的最深處。仿佛是一轉(zhuǎn)身的距離,夜晚的濃度就愈來愈濃了,一切都已簡約到?jīng)]有光明了。在這樣的黑暗里,連河流和腳步都可怕得深入骨髓。
文生嫂的心怦怦地跳著。在無法返回的選擇里,她唯一能做的,只有拼命地調(diào)動全身的膽量和勇氣,試圖將這些來自暗夜里的恐懼相互抵消。盡管她已用盡了全身力氣,去調(diào)動渾身上下所有的大部隊,但是她卻沒有同時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能力。那些勇氣和恐懼,它們就像一只只雀躍的小鹿一樣,調(diào)動了這支,安撫了那支,此起彼伏,總難達到讓它們彼此相安無事。
突然,鳥又呱呱地叫了兩聲,整個夜晚的林子里回蕩的都是這只鳥叫的聲音,文生嫂感覺自己滿身的神經(jīng)都被這只鳥給叫醒了,只感覺頭發(fā)絲都要根根立起來了。緊接著,鳥又開始不停地叫了起來,這一陣陣不討喜的叫聲,讓文生嫂心里的恐懼迅速升級。
看著腳下汛期湍急的河流,文生嫂的心怦怦直跳。她壯著膽子小心翼翼地抬起一只腳試探著踏上那個簡易木橋,待第一只腳踏穩(wěn)后,第二只腳才慢慢地跟了上來。在狹窄的兩根圓木上,文生嫂努力地把握著身體的平衡,一點一點地在黑夜里慢慢向前挪動著雙腳更替前行。剛走到簡易木橋中心的時候,文生嫂的手機鈴聲就在這令人驚恐的寂靜里,急促地響了起來。她強作鎮(zhèn)定地站穩(wěn)雙腳,從口袋里摸出電話,在按下接聽鍵的同時,也順勢按下免提鍵。
盡管是在電波的另一個端口,但在這樣的荒蕪里,對于另外一個聲音的出現(xiàn),空氣中仿佛多了一個人的呼吸,這一切都無疑是對恐懼的另一種拯救。因為有了這樣一種呼吸,很快,這個聲音瞬間減少了文生嫂內(nèi)心的一些恐懼。
電話是女兒澈澈打來的,稚嫩的聲音里,滿滿的都是對媽媽的惦記和想念。她焦急地詢問著文生嫂的行程,待聽到媽媽此時已行至雙木橋時,焦灼的情緒里,不免又摻雜了掩飾不住的擔(dān)憂和驚恐。
此時的龍角灣河嘩嘩的流水聲裹挾著無邊的黑暗,上下翻滾的漩渦急速地打著轉(zhuǎn),旁若無人地表演著自己的絕技。誰都不會料到,此時有一種危險正在向文生嫂悄悄走近。
一問一答的簡單對話,仿佛在探訪著對未知的預(yù)測。文生嫂的心里盛滿了被女兒融化的柔情,她一邊柔聲細語地安撫著女兒的情緒,一邊慢慢地朝前小心地挪動著雙腳,卻不知道危險此時早已悄悄地探出頭來,在自己的腳下慢慢延伸,正在一步一步地連接著遠方的未知。
誰也不會料到,文生嫂未來十幾年的人生走向,正是因為那天恰恰走在那條雙木橋的當(dāng)口,風(fēng)便開啟了被時光密封的遺囑。無數(shù)的變故在生活的路口,只是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便在時間的推移里,切斷了通往幸福的途徑。
2
生活的秘密一經(jīng)揭開,便苦不堪言。
夜晚八點多的森林里,雙木橋附近的鳥似乎都睡著了,而有一只鳥還在 呱呱地一聲又一聲地叫著,它的叫聲把夜晚的孤獨和恐懼全叫出來了。那只鳥為什么在叫,它在那樣的黑夜里又是叫給誰聽呢,這一切不會有人去深度探訪,也不會有人去聽懂一只鳥叫的內(nèi)涵。
夜越來越深了,在那條山路的上方,傳來了鳥叫聲以外的另一種聲音。伴隨著四輪車的聲響,有幾束手電筒的光亮,隨著一起傳來的呼喊聲由遠及近,在夜色蒼茫的探詢里,向水流湍急的龍角灣河漸漸靠近。
有誰會想到,年輕俊俏的文生嫂會因為那一個電話而在慌張中落入湍急的水流。又恰恰因為那一次的落水,原本還算平靜的生活,從此就被生生地打碎了呢?
那個電話來得太不合時宜了。放學(xué)后的女兒澈澈回到家后,并沒有在期待里看到她和媽媽在中午那個電話里約定的情節(jié)。在澈澈的期待里,應(yīng)該是在胡同的一拐彎,她就能遠遠地看到自家煙囪里飄出的,和媽媽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縷縷炊煙。更讓她期待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媽媽歡快地回應(yīng)著自己的呼喊及迎出來的笑臉。她壓根不會想到,媽媽未來的十幾年,會僅僅因為自己那一個零度思考的親情電話,就給媽媽帶去了滅頂之災(zāi)。如果一切還能洗牌重來的話,幼小的女兒盡管年幼無知,但她也一定會選擇用一時的忍耐,去換取媽媽一生的安寧。而且她的哭鬧在當(dāng)時,明顯連她自己都覺得是一種喧囂。在她自己制造的噪聲里,她分明在最后聽到了媽媽的一聲驚叫,緊接著,在一陣嘩嘩的流水聲響后,電話的另一端便再也沒有了任何聲音。
暮色四合中,一種不祥的預(yù)感在澈澈的心底迅速升騰起來。她驚恐地哭喊著跑出家門,跑到大門口時,又被門口的擋板絆倒,一下子摔了個跟頭。這個跟頭摔出了她所有的驚恐和委屈,她索性借機放開嗓門大哭起來。歇斯底里的哭聲驚動了左鄰右舍,隔壁的柳二奶聞聲慌張地跑出家門,一路小跑著跑到澈澈的身邊。她心疼地抱起澈澈,一邊抹去澈澈臉上的淚痕,一邊拍打著澈澈身上的灰塵。陸續(xù)趕來的鄉(xiāng)鄰們,待問清哭喊的原因后,他們迅速自發(fā)組織起一支搜救隊伍,跳上二虎子的四輪車,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刈艘卉嚩?,飛速地向八里之外的雙木橋奔去。澈澈在哭喊中,拼命地掙扎著,掙脫了柳二奶的懷抱,她撕心裂肺地一邊哭喊著,一邊像風(fēng)一樣一路追趕著四輪車,跑到村西口時,被迎面趕來的鄰居喬子姑姑攔腰抱住帶回了家。
許多年后的一個黑夜,我躺在黑暗中,憑著彼時的記憶,眼前再一次還原了文生嫂的事故現(xiàn)場。
出事那天,因胃疾所致,留在縣城住院治療已十天有余的文生嫂,獨自一人吃過午飯后,正糾結(jié)著是否該謹遵醫(yī)囑,繼續(xù)留在醫(yī)院再觀察一天病情時,女兒的電話就來了。她在電話里撒嬌地說,午飯是在柳二奶家吃的餃子,可是沒有媽媽在身邊的食物,再好吃都沒有美食的味道。
女兒是文生嫂的軟肋,在文生嫂的心里,世間萬物的總和,也難抵女兒撒嬌的一句話語。而這一次,上一秒還在糾結(jié)是去是留的遲疑,瞬間便有了清晰的答案。后來的日子,很多人提及此事,總會重復(fù)地嘆息著那一句話:“如果那天她決定留在縣城該多好,命里的那道劫數(shù)說不準就躲過去了呢?!?/p>
可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如果還有下一次,下一次的事件中還會出現(xiàn)相似的情節(jié),到底該怎么決定,或許只有文生嫂自己知道。如果再有一次,再有無數(shù)次,即使劫數(shù)仍在眼前,在面對女兒的柔軟里,再堅定不移的決定,到最后,在身為母親的柔軟里,或許都依然無法逃脫掉,那后來讓她丟盔棄甲的承諾。
女兒的糾纏讓文生嫂太投入了,以至于在短暫的這一秒里,全然忘記了前一秒鐘還在的恐懼。她實在是舍不得站在原點,等著對話結(jié)束再前進,她要爭分奪秒地與夜晚賽跑,早一點回到家,將哭泣的女兒抱在懷里,再將為女兒買的新鮮的香蕉,遞到女兒胖乎乎的小手里,看著女兒咯咯地笑著轉(zhuǎn)悲為喜。想著想著,文生嫂的臉上就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心情也開始從焦慮的狀態(tài)迅速反轉(zhuǎn),折回到了母性的柔軟之中。
幸福容易讓人忘記一切。事實上,這時候的文生嫂早已走著走著,就把恐懼忘到別處了。她似乎早已忘記了此時踏在雙木橋上,也完全忽略了下一秒,這個毫無溫度的雙木橋上,將會給她帶來怎樣的危險。她情不自禁地就加大了向前的步伐……
昏迷的文生嫂在河流下游被找到時,上衣是掛在一棵被連根沖倒的大樹的枝椏上,方才得以死里逃生。湍急的河流以及堅硬的石頭交相沖撞,這一切帶給文生嫂的,不僅僅是觸目驚心的體表上的傷痕累累,還有多年以后每每提及,都無法淡忘的驚險情節(jié)。落水后的文生嫂沉浮在打轉(zhuǎn)的湍流中,一次次掙扎著剛一浮出水面,就被巨大的吸力一次次地迅速地卷入一個又一個漩渦。這一切的驚心動魄,都加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由黑夜編織成的網(wǎng),長久地籠罩在文生嫂后來十幾年的光陰里,深深地影響著她那不被定義的生活。
那次意外過后,文生嫂所遭遇的創(chuàng)傷足足休養(yǎng)了三個月有余方才漸好。而那些被湍急的河流反復(fù)沖撞在河石上所引發(fā)的內(nèi)傷,在長久的時間里,都給文生嫂后來的生活留下了不為人知的磨難。此后十余年,文生嫂都自閉地活在一個人的世界里,她開始變得在人群中長久失語。自言自語,這是她一貫的做法。她會莫名其妙地長久地注視著一個物象,或者是一個景象,仿佛靈魂出了竅一樣長久地發(fā)呆。這時候,她會說自己看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聽到了許許多多、遠遠近近不同的聲音,它們組合在一起,最后又交匯成一種聲音和她對話。起初,鄉(xiāng)鄰們對于文生嫂的遭遇還會持有深深的惋惜,每每相遇,都會向她投去同情和善意的目光??墒菚r間一久,他們的柔軟在生存的焦慮面前,就變得日漸麻木了。他們已漸漸地習(xí)慣了,在時間里忘記時間,也習(xí)慣了在一個人的身上,連同完整的一大段歲月連根截去。
多年以后,當(dāng)時間夾在暮春與仲夏之間,在傍晚稀薄的炊煙里,那些已成為曾經(jīng)的劫難,它們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漸漸沖淡。反而,那條由四根圓木兩兩拼接而成的簡易木橋,時間愈久卻愈加清晰,仿佛深深的根系一樣,持久地纏繞在文生嫂不堪回首的那些年,扎根在那些連苦難都不肯繞道而行的日子里。
后來的很多年,鄉(xiāng)鄰們每每提及關(guān)于雙木橋的事故時,隨著一聲嘆息飄出的那些幽幽感傷,總會遲疑地劃過一個個冷硬的弧度,落在那些年苦難曾經(jīng)落在的暗淡里。他們一定不會知道,埋伏在山里人的命運里,還會有另一個意外,悄無聲息地將那一場事故小心覆蓋,以反轉(zhuǎn)的逆襲,將變故變成驚喜。
3
時間是最終的尺度,切斷了回顧往事的途徑。
2019年6月,在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規(guī)劃里,有關(guān)雙木橋的建設(shè)項目,終于被認真地列進了全縣交通項目規(guī)劃中。這意味著文生嫂居住的這個村莊,將告別多年來坑洼泥濘的土路,那些曾經(jīng)只能在電視里看到的柏油路,即將會修到村莊,修到村民們的家門口。更重要的是,那座每年都在拼命維修,而年年卻又在汛期的洪流面前,都無力保留自己僅存的,那一丁點的體面與從容的雙木橋,它將會在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的大潮中,得以脫胎換骨從容面世了。
認真生活的人總是百般滋味,那場意外事故給文生嫂留下的影響,并非三言兩語就可概括。自那次落水劫后余生,文生嫂已有十余年的時間未曾離開過那個村莊了。她宛若一只蝸牛一樣,躲在屬于她的小院里,躲在自己認為絕對安全的避難所里,任憑別人磨破了嘴皮,她都雷打不動,不肯離開村莊半步。無論怎樣給她打氣,文生嫂都再也沒有勇氣離開村莊,更沒有勇氣再一次踏上那座雙木橋。哪怕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在百分之百的安全系數(shù)里,她都不肯再次接近那座雙木橋。甚至包括每次護送女兒走出村莊,去遠離大山之外的城市求學(xué)。這一切在后來,也都由無奈地放棄遠在城市的打工生涯,返鄉(xiāng)照料一家老小飲食起居的文生哥,一個人默默地扛下了所有。
同年暮秋,文生嫂所居住的那個村莊,以脫胎換骨的新生,在人們的認識里重新定位。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沖擊著人們的感官神經(jīng),通向外面世界的那條多年不變的土路,在驚天動地的道路施工建設(shè)中,鋪滿瀝青的柏油路,宛如一條蜿蜒的黑絲帶一樣,從村民們的家門口,一直通向外面的世界。而那座承載著幾十戶人家?guī)状说钠D難與辛酸的雙木橋,也在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的號角里,被從頭到腳改頭換面,進行了徹底的升級改造。
華麗轉(zhuǎn)身后的雙木橋,通體由鋼架的長方塊青石砌筑成雙孔的石拱橋。橋頭底座有規(guī)則地排列著由水泥砌筑而成的碌碡,碌碡上面再用青石條塊有規(guī)則地縱橫壘砌。結(jié)構(gòu)上看起來較為簡單,但外形卻相對美觀,且建造精細。石橋不寬,卻從此有了足夠的能力,獨自承載了侵襲山里人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村莊里的人們紛紛慨嘆著這個七級浮屠的建造,倘若它早一點來到,山村人的記憶,會不會將多一些幸福的指數(shù)?毫無疑問,沉默的小石橋不說話,卻以它莊嚴的姿態(tài),肯定地回答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問詢。
在多年隱姓埋名的堅忍里,升級改造后的雙木橋,借小石橋的問世,終于在這一方地名志上有了一席之地,從此正名為“龍角灣橋”。此時的龍角灣橋,宛若大戶人家的小妾一樣,歷經(jīng)半生隱忍,方才轉(zhuǎn)正升級,從此可以揚眉吐氣地刷新它的存在了。它以俊俏的美好姿態(tài),帶著滿滿的底氣,與頗具姿色的村莊遙相呼應(yīng)。自此,行走于龍角灣河兩岸的人們,再不用繞山繞水地從此岸過渡到彼岸。
脫胎換骨后的龍角灣橋,在不被定義的風(fēng)里,像一條涇渭分明的分割線,橫臥在時光的門檻上。它承載著歷史的使命,在遠去的時光里,行走在橋上的人們,正在以另外一種聲音,緩慢而有力地推出另一種純粹的時光……
4
在被規(guī)定的生活之外,舊址新物會談,正在爭相講述著此岸和彼岸的人事變遷。
十余年的光陰,以及那場劫后余生的驚悸,生生地將曾經(jīng)活力四射的文生嫂夾在了歲月兩端的暮氣之中。屬于她的那片天空仿佛打了一塊天大的補丁一樣,已經(jīng)和別處的天空大不一樣了。十余年的光景,見過文生嫂的人在認真的回憶里,都會非常肯定她臉上的陰郁一直都在。當(dāng)然,如果你沒有身在現(xiàn)場,也不會有人相信,十年之前的那場驚嚇,會讓一個曾經(jīng)活力四射的俊俏面孔,從此失去了陽光和笑容。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冰冷,我們不能全部看見。因為生活的重負,人們顯然看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誰也不是誰的渡口,誰也沒有能力拯救誰的生活。時間一久,即使在稠密的炊煙里,從文生嫂家屋頂?shù)臒焽枥镲h出的縷縷炊煙,也會被鄉(xiāng)鄰們一眼辨出稀薄。在鄉(xiāng)鄰們的判斷里,早已定義了文生嫂這一輩子的荒蕪,他們穿過時間,似乎一眼就看到了文生嫂那被動的,且無法治愈的未來。
曾消逝在人們關(guān)注里的人,換種方式與她慣有的日常發(fā)生錯位時,她認真的樣子正符合人生的深度和復(fù)雜。多日以后,當(dāng)文生嫂像個逃犯一樣,心里裝滿凄涼和傷口,以跨越的方式,在時間的遷移下,進行了一次毫無例外的出走時,村莊沸騰了。鄉(xiāng)鄰們來不及收拾起詫異的表情,就在一場不被定義的風(fēng)里,看到了一個人該有的那種匹配。
路橋修好以后,早已習(xí)慣了被忽略的文生嫂,竟然又認真地活了一回。如果一個人變化的標志,是需要通過一些特殊擁有物展示出來的話,文生嫂的變化則是在被眾人忽略的存在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走向,進行了一次一百八十度的山河重整。
橫臥在龍角灣河上的小石橋,肩負著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的興盛與變遷,在打通了此岸和彼岸的命脈之后,它連通著村莊與外界的元氣,銜接著兩岸人來車往的脈動。平地一聲驚雷,喚醒了沉寂多年的山村,也順帶著一掌打通了文生嫂沉睡多年的任督二脈。
一天清晨,文生嫂仿佛中了魔怔一般,竟收拾了簡單的行李,獨自一人悄悄地踏上了闊別十余年的那條通向外面世界的柏油山路。那天清晨,東北風(fēng)一直在呼呼地刮著,面對撲面而來的東北風(fēng),文生嫂面色平靜地迎風(fēng)走著。這個時候,仿佛連路邊的野草都知道,幽禁了文生嫂多年的命運之門,在這一天終于打開了。
抑或只有一遍遍吹過的風(fēng)知道,其實在很多年前,文生嫂就在等候這一天了。
認真對待生活的人,從不允許被境遇絆住。誰也沒有料到,一直與另一個世界自言自語的文生嫂,竟以驚人的能力,扎實地學(xué)會了駕駛,并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了C級駕照。這些融入新時代的元素,有力地沖擊著這個村莊里鄉(xiāng)鄰們的視野和格局。聽聞這個消息,寧靜的村莊再一次沸騰了。然而讓山村沸騰的,卻不僅僅是這些聽來的消息。
數(shù)月后,在一個與未來有序?qū)拥狞S昏里,曾消逝在時間里的文生嫂,卻換了一種方式,以鄉(xiāng)鄰們陌生的姿勢“走”回了村莊。是的,另一個文生嫂回來了,這一次,她是開著一輛七成新的面包車,緩緩地駛進了鄉(xiāng)鄰們的視線……
此時,黃昏依然還是多年以前的那個黃昏,不一樣的卻是生活的情節(jié)發(fā)生了徹底的顛覆。這個圍著時光的半徑跑了一圈的人,生活的軌跡在歷經(jīng)十余年的磨難之后,又落在了當(dāng)年出發(fā)的那條曲線上。所不同的卻是,這一次它的走向落在了生活的另一個端點,或者可以說,她只是出發(fā)了。但彼時的文生嫂,在她曾經(jīng)供養(yǎng)不起的底線里認真生活的樣子,足以稱為一個傳說,抑或是一個傳奇。
連接文生嫂的過去與現(xiàn)在的,總是在黃昏。事隔多日以后,在另一個黃昏里,文生嫂才在淚流滿面的情緒中如實述說。她說,那一次出走并非意外。那一天,當(dāng)她走過曾經(jīng)改變她人生走向的龍角灣河時,就在她無意識地踏上小石橋的那一瞬,破碎多年的零亂記憶突然就各就各位了。在一陣陣的疼痛侵襲過后,封閉多年的自我才完全蘇醒,跟過去的記憶一一對接了起來。
沒有人知道,在那一天,在支撐著光陰脊梁的石橋上,文生嫂是怎樣邊走邊哭。人們總是在掙扎中,拼命地想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卻沒有人知道,成年人的世界,也會在瞬間崩潰。文生嫂說,她用了十余年的光陰,走過了脫口而出的時間長度,卻沒有足夠的力氣,將那些被人們輕易就能忽略的十余年的生活細節(jié),再一次認真攔截。
5
在敘述的陪同下,時間一去便是多年。在情緒的平行傾訴里,隨著語言的跳躍,給文生嫂的未來走向提供了一個多元的視角。在剝開的歲月里,將她的生活緩緩?fù)葡蚯胺健?/p>
讓人改變的,從來都不是時光。能夠精致地解讀生活,為你呈上生活細節(jié)的,從來都不只是生活。路橋升級改造后的小山村,在連接了山里和山外后,自然而然地,也在撲面而來的現(xiàn)代氣息引領(lǐng)下,進入了各個領(lǐng)域。究竟是山村接納了現(xiàn)代,還是現(xiàn)代改變了鄉(xiāng)村,這一切,似乎都無法深入探究。
物產(chǎn)豐富的長白山所及之處,每一處都是寶藏,可是長白山腳下的這個山村卻貧窮得太久了。村民們一邊抱怨著山村帶給他們的貧窮,一邊又在被習(xí)慣左右的慣性里,沿續(xù)著傳統(tǒng)而又波瀾不驚的生活,哪怕是絲毫的改變,都會讓他們像亂了分寸一樣的驚惶失措。
這一年,利用地域資源優(yōu)勢,放棄了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的文生嫂,遵循著智慧與勤勞并存的生存法則,一改山里人慣常且保守的生存方式,帶著家里的兄弟姐妹,變身為山村里的開發(fā)者。她開著那輛七成新的面包車,在連接山里和山外的小石橋上循環(huán)往復(fù)地奔跑,將長白山的優(yōu)質(zhì)資源,與外面的世界進行源源不斷地靈活交換與買賣經(jīng)營。憑著文生嫂體內(nèi)潛伏多年的經(jīng)商天資,還有那些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zhì),成功還有什么理由對執(zhí)著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繞道而行呢?
現(xiàn)在,在這個村莊里,文生嫂雖然擁有土地,但她卻并不甘心一輩子臣服于土地對她的囚禁。此時,在這個村莊里,文生嫂的法定身份雖然是山里人,但是她卻同時擁有著城里人和山里人的雙重屬性,城里有她的房子和孩子,還有幾年來她苦心經(jīng)營的長白山特產(chǎn)店,怎么看都與泥土無關(guān)。
歲月的風(fēng)輕輕地吹過石橋,吹過村莊。在另一種回返里,那些與命運相疊加的一草一木,此時,正在以另一種在場的方式,解讀著關(guān)于此岸和彼岸的起承轉(zhuǎn)合……
選自《安徽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