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在黃永玉故居對著李可染故居朝向中院的窗前,有一個葡萄架,葡萄藤滄桑遒勁,看得出上了年頭。
這棵葡萄藤是黃永玉1953年從香港來到北京任教時種下的。那年的中秋節(jié),葡萄藤還沒來得及開花結(jié)果,黃永玉便從菜場買來葡萄,用線繩系在藤上,晚上賞月時解下分給大雜院里的孩子們。此后住在大院的10年里,黃永玉坐在葡萄藤下拉過手風(fēng)琴,李可染拉過京胡,李可染的夫人鄒佩珠則反串須生唱上幾句……
令人不解的是,葡萄架搭得很矮,約莫1.7米高,普通身高的男子昂首挺胸,大抵是走不過去的。不難想象,身高1.75米的黃永玉每天佝僂著身子進(jìn)進(jìn)出出,該有多別扭。難道是方便孩子們采葡萄?也不像啊,小孩踮著腳仍然夠不著。
原來,黃永玉的夫人張梅溪身材嬌小,身高只有1.55米。黃永玉搭葡萄架時,讓張梅溪伸手往上夠,夠到的高度就是葡萄架最合適的高度。黃永玉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搭得太高,張梅溪摘葡萄時夠不著;如果搭得太矮,掛著的葡萄又會碰到她的頭。
黃永玉和張梅溪經(jīng)歷的年代,大多數(shù)人都沒經(jīng)歷過,他們的傳奇愛情故事,多年來卻一直被傳為佳話。葡萄架可以見證他們相濡以沫的春夏秋冬,黃永玉心里一直裝著一把尺子,量的是愛的高度,也是最溫暖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