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加林
我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初,是在蘇北泗洪農(nóng)村長大的。從記事起,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是使用土灶臺燒鍋做飯,那時每家每戶都有一大一小兩口鐵鍋,大鍋直徑大約近一米,小鍋直徑大約也有半米。灶臺旁邊還有一個木制的風箱,便于控制鍋灶里的火候。
在每家大都人口眾多的年代里,大鍋主要用于做飯,小鍋主要用于炒菜。不過,那時大米較少,大鍋的作用通常是很雜的,平時大多是燒稀飯、煮山芋以及燒豬食。到了年關(guān),蒸饅頭、蒸年糕、蒸窩頭、蒸包子,貼大餅子、下面條、烙餅,燒水,都是使用大鍋。我最喜歡土灶做的干飯,尤其是土灶燜飯燜出的鍋巴,不糊不硬,厚薄適中,軟脆糯香,是我們小孩兒的最愛。
在那個年代,平時是很難吃上一頓餃子的,只有在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能解解饞。打開鍋蓋,一股熱氣沖出,只見一大鍋白花花的餃子在大鍋中歡快地翻騰著,守著蔥醬醋小碟,口水早已流了出來。還有過年時蒸的饅頭、包子,個頭都很大,蒸的時候,我們小孩兒就盼著大人掀開鍋蓋的那一刻。每一次,小肚子都撐得鼓鼓的。
上世紀80 年代前期,農(nóng)村物質(zhì)依舊匱乏,一口鍋要用上好多年,用壞了還要請鋦鍋鋦盆的師傅修補。農(nóng)村最早使用的鍋蓋大多是由蒲草編制而成,整體呈圓弧形,像是一頂草帽。在編制時,首先用四股稍細的蒲草編出一個田字結(jié),然后將這四股蒲草合成一股,以繞圈的方式由內(nèi)而外不斷纏繞,并用麻繩固定,再包上一圈棉布。這樣,一團蒲草就變成了一個鍋蓋。
80年代后期改用高粱穗下面的秸稈做鍋蓋。把晾曬干的高粱秸稈用針線串訂兩層后按照鍋的大小再用石刀削圓,高粱稈鍋蓋就做好了。為了在做飯時手不被熱氣傷著,又便于拿起鍋蓋,都會在鍋蓋中央串訂一根繩子。到了90年代,木板鍋蓋才在農(nóng)村流行起來。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過去的泥土灶臺也隨之變遷,有的家庭用磚頭壘砌灶臺,條件好點的用瓷磚把灶臺裝扮得漂漂亮亮。鋁鍋蓋、鐵鍋蓋也隨之出現(xiàn)。
從土墻茅草屋到磚墻瓦房、樓房和別墅,廚房也跟著改變,面積越變越大,越變越寬敞,里面的設(shè)施也越來越先進,土灶燒草、煤球爐、煤氣灶、燃氣灶先后更迭,抽油煙機更是不斷更新?lián)Q代。燒飯做菜不再煙熏火燎,變得輕松愉快?,F(xiàn)在,家庭做飯大多使用電飯煲,鍋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大那么笨拙了,大鍋小鍋、鐵鍋、鋁鍋還有不粘鍋應有盡有。土灶燒草做飯的時代慢慢地遠去了。
改革開放這四十多年來,中華大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光從廚房里的變遷,就能看出我們生活的巨變。但兒時的土灶、鍋蓋、掏鍋灰以及鋦盆鋦鍋的師傅吆喝聲,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依然會清晰地浮現(xiàn)于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