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驍
一
當(dāng)我凝眸一首詩歌,
在明光中洗下青黛色的果殼,
依稀領(lǐng)悟了風(fēng)的輪廓。
心田凝存著歷史的灰衣,
靈感是躁動的噴泉,
每個孔洞只有一種呼吸。
一瞬的閃念啊!
春天易涸的車轍。
詩人的筆觸??!
行旅永恒的翅翼。
詩歌賜步伐以音樂,
吟詠是回歸余生的骨氣。
二
童年路途,斷篇累句便可將其繪起,
青年的平原星空,詩是亙古不變的階梯。
第一級如光明引領(lǐng)星際,
第二級如烈火長燃不息,
如海波般浮泛的思緒蜃景,
詩中一根枯木鑄起理想的桅桿。
有時也會激起謬誤的律響,
??!這“本我”的僵滯木偶。
可我依然試圖去辨認,
辨認慰藉其中的永恒笑意,
隱匿詩中的最后一息草木。
從興觀群怨到孤夢本真,
從青城一色到古漠殘昏,
從大凡先秦到明清翩鴻,
從月光行跡到時間塵埃。
縱使它不再向我明晰它的形式,
綻出純粹理性的希冀。
唯愿在其間渴飲生命,尋覓出路,
只因這是一切心靈的歸途!
三
尋覓出路,自無數(shù)低旋的波紋中前進,
漫漫長途是空載一只木筏的海洋,
詩情流逝了日間瑣碎的光影,
最初的靄暮皆為凄迷的印象。
大凡旅途永溺于一朝一夕的爭執(zhí),
落日的拐點才是成其道路的詩意。
我見詩于萬物,
白晝的最后一道光紋,
于飛鳥眼內(nèi)永駐恍若黎明。
四
當(dāng)一顆滯于書卷的心從冥想中升騰出影像,
雙眼便為它投射古往今來的漫漫長空,
后人征程可從前人所憶中尋覓,
彼此于跨越時空的棱鏡中重疊墨跡。
那個郁結(jié)歸宿的夜晚,
詩人依舊是破空的那道月光,
將醉意灑向青天下的無數(shù)生命,
化為新紀(jì)元以前的蝴蝶。
千萬個“我”在蝶翅間游離,
回憶與信仰的秘符一道,
沉入海底催生無數(shù)聲鐘鳴。
五
未棲存于詩的寂然路途啊,
“永不復(fù)焉”!
我終將學(xué)會直觀我的生命,
用詩意來窺探遠方,
從崇高的藝術(shù)真誠到依戀于未來的萬般憧憬,
我終將學(xué)會在無數(shù)理想激蕩處找到生命的支點。
開辟荒漠與星空,
玫瑰與駱駝,
獅子與頑石。
拓寬靈魂喋喋不休的廟宇,
成就千年第一道鴻蒙初辟。
“將來我還會讀許多的詩,
走更遠的路!”
詩是我生命中最寬的峽谷,
我在海底翻了個身,
仰視這一生。
指導(dǎo)老師:吳海容
文章點評
金瑞奇:少年詩人的筆下有知識積累,有理性思考,有對歷史的反思,有對世界的感悟。也許想表達的東西比較多,稍顯靈動不足,期待小作者更多地用敏感的心表達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
張怡微:敘事長詩對語言的駕馭能力要求很高,本詩有很強的感染力,但敘事場景還是較為單一,可以在不同小節(jié)做一些對語言、對生活更大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