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立寰
新時期的學科教學比較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因此,學生想要學好語文這門課程,就需要教師關注和重視閱讀方面的教學,多對閱讀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然而,在語文教學中,始終有一些問題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第一,在學科教學期間,教師更強調(diào)的是學生對一些基礎文本知識的學習和記憶,而并不在意學生是否能夠在語文課堂上對教材文本進行閱讀,從中提煉出對學習有所幫助的內(nèi)容,也沒有從這一方面著手來調(diào)整和改變教學的形式[1]。第二,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有效閱讀需要教師為其打造和構(gòu)筑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文本閱讀。現(xiàn)階段很少有教師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而著力于閱讀環(huán)境的營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有效閱讀[2]。本文從多個層面展開分析和研討,希望可以為新時期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和建議。
想要讓初中生在語文課堂更好地進行文本閱讀,首先就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喜歡上閱讀,能夠在語文課堂上自發(fā)地閱讀一些文章。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增設閱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獲得收益,增強其繼續(xù)閱讀的信心和動力。
例如,在《濟南的冬天》一課的教學中,教師一方面需要更加強調(diào)學生對這篇課文閱讀的積極態(tài)度,在班級范圍內(nèi)擴大閱讀方面的宣傳力度,如著重向?qū)W生強調(diào)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認識,讓更多學生能夠配合教師展開閱讀方面的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要從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入手,試著向?qū)W生灌輸正確的閱讀理念。在此期間,教師要給予那些在語文課堂上有積極表現(xiàn)的學生一定的表揚和鼓勵,使他們繼續(xù)保持閱讀文本的信心和動力。
學生只有有了自主閱讀的想法,才能自發(fā)地配合教師進行文本閱讀,才能從閱讀文本中提煉出對自己課堂學習有所幫助的內(nèi)容。對此,在課程教學階段,教師需要從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想法入手,試著將其作為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融入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秋天的懷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借助智慧課堂模式的電子書包,在課前為學生提供大量與本篇課文有關的素材,并指導班級內(nèi)的學生試著對這些案例素材進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對自己學習本節(jié)課知識有所幫助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變得簡單。另一方面,為了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閱讀想法,豐富學生課堂閱讀的收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qū)W生布置合作閱讀的任務,要求學生試著以完成任務的方式集中解決以下問題:“‘母親就悄悄……我的動靜?!@一段為我們具體寫出了一個怎樣的母親形象?你對這一母親形象是如何看待的?‘母親撲過來……好好兒活’一句中,母親為什么要說這樣一段話?她的動作具體說明了什么?從這段話中,你能看出這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上述問題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在解疑的過程中獲得認識上的提升。
對于初中生,閱讀教材文本的過程比較枯燥和乏味,尤其是一些篇幅比較長的文章,需要學生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閱讀,找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而學生又很難將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閱讀上,導致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閱讀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嚴重的會影響學生繼續(xù)閱讀的信心和動力。為了有效改變這一局面,教師需要更強調(diào)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多嘗試選擇一些容易讓學生接受、能夠幫助學生重獲對文本閱讀好感的方式來輔助閱讀教學工作,讓整個初中語文課程的閱讀教學更有意義。
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的教學中,一方面,為了讓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有好感,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內(nèi)的學生在課堂上展開一次“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的速讀游戲活動。在此次速讀游戲活動中,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快速閱讀文本,并在閱讀文本之后試著對文章的脈絡進行一定的梳理,并試著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歸納和整理,以此來方便學習和記憶。另一方面,為了讓學生對本篇課文的學習變得更深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設計“完成閱讀任務我能行”的闖關類閱讀游戲活動[3]。在此次闖關類閱讀游戲活動中,由教師依照課文內(nèi)容,向?qū)W生布置了如下閱讀任務:“百草園中真的只有一些荒草嗎?請試著閱讀課文的第二到第八自然段,試著說一說百草園帶給了作者哪些快樂?”“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書寫百草園。那么,百草園內(nèi)那么多有趣的活動和各具特色的景物,作者是如何把它們統(tǒng)一在一個段落里的?”“通過對整篇課文的閱讀,你認為魯迅先生對三味書屋生活的態(tài)度是什么?”“在課文的插敘中為我們呈現(xiàn)和講述了美女蛇的故事,那么這一故事的作用具體是什么?”“課文的第一到第八自然段著重寫的是什么,而第九到第二十四自然段又寫的是什么?兩個部分具體表現(xiàn)了什么?”教師可按照所布置閱讀任務難度的不同,將上述任務放置到不同的關卡中,而學生則需要通過閱讀文本的方式來完成這些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形成了更深刻的理解。
想要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探究單元文本知識,真切地感受和領會文章中蘊含的情感色彩,教師就要試著從學生課堂學習的需要入手,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閱讀情境[4],從而把學生帶入文章中,讓學生在情境中重獲對閱讀的好感,讓整個課程閱讀環(huán)節(jié)變得更有效果。
例如,在《植樹的牧羊人》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為了更好地把學生吸引到文本閱讀上來,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泛讀課文,理解結(jié)構(gòu)”的閱讀情境,要求學生試著以自己的方式來閱讀整篇課文,并在閱讀完畢后用著重號標出文字中表現(xiàn)牧羊人品格的文字,用括號標出環(huán)境描寫的文字,用橫線標出文章的線索。另一方面,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植樹人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文本內(nèi)容,為學生設置具體的閱讀情境。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需要以時間為順序、以荒漠到綠洲的變化為線索,逐句逐段地閱讀文本,并在此基礎上試著理解課文中所刻畫出的人物形象,以此來拓展閱讀的深度。例如,學生需要通過對課文的閱讀,理解牧羊人的品格,理解牧羊人奇跡的意義,以此來更好地突出主旨,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適時在課堂上為學生增設一定的閱讀環(huán)節(jié),多安排和組織一些具體的文本閱讀活動,不僅能夠指導學生更好地閱讀文本,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文本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這樣做還可以有效改變以往語文課堂教師只注重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文本,而忽視閱讀活動開展的局面,真正意義上讓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變得更有意義。對此,在課程教學階段,教師需要盡可能多組織一些文本閱讀活動。
例如,在《紀念白求恩》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文本閱讀能力的提升落到實處,教師除了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文本之外,還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增設一定的有效閱讀環(huán)節(jié)。在這一課的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直觀地向?qū)W生呈現(xiàn)一些與本篇課文題材一致、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文章,如《紅星照耀中國》《鄧稼先》等;然后,讓學生試著自行選擇其中的一篇文章來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感悟和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和精神,讓更多學生在積極參與此類文本閱讀活動中受到影響和教育。當然,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閱讀活動的效果,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與同伴或全班同學分享自己課堂閱讀的成果和感悟,在分享成果和感悟的過程中自覺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例如,通過對《鄧稼先》這篇文章的閱讀,學生會發(fā)現(xiàn)其中所蘊含的愛國情感,自主學習鄧稼先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的精神品質(zhì)。
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要讓閱讀教學更有意義,就需要關注課后的教學反饋,并將其看作是課程教學重要的一環(huán)。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課堂閱讀階段所遇到的問題,從真正意義上讓初中語文課程的閱讀變得更有效。
例如,在《葉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整個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回顧,反饋整個學習環(huán)節(jié)所存在的問題。例如,部分學生在閱讀本篇課文時,對于文中以小見大、通過具體事例來展示人物全貌的寫作方法的理解并不深刻,難以領會這篇文章行文平易、內(nèi)涵豐富的寫作特點。因此,在接下來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重點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中的具體事例,找出其中所體現(xiàn)的寫人方法。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做好閱讀方面的教學評價工作。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豐富教學評價的方法,鼓勵和引導班級內(nèi)學生利用自我評價、生生互評、每課一評等多種方式,對自己在語文課堂上的閱讀表現(xiàn)進行評價,同時還要重視評價的人文性,給予學生中肯的閱讀評價,對學生進行鼓勵式評價,使學生保持對閱讀的熱情和動力。
綜上所述,將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來展開,不僅有效滿足了新時期課程改革對于學科教學的一般要求,大大提升了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和水平,而且為教師接下來更好地展開閱讀方面的教學工作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對于學科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意義重大[5]。因此,在課程教學階段,教師要從學生良好閱讀感受的獲得入手,試著為學生設置具體的文本閱讀情境,提升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行為中獲得收益。此外,教師還需要關注和重視閱讀反思,通過引導學生反思與回顧整個閱讀全過程,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通過對問題的集中解決,讓整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更有效率和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