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
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諸王,將他已經出生的十個孩兒(包括一個侄孫)一體封王,其中最小的才幾個月,還是襁褓中的嬰兒。
八年之后,也就是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把那些已經長成大小伙子的兒子們打發(fā)到他們的封地去,讓他們在各自的封地建藩立國,以屏翰他朱家的王朝。
兒子們在文武官員及大隊軍馬的護衛(wèi)下上路了,朱元璋灑淚而別,轉回宮去。
忽然有一天,他接到密報,說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為一點小不如意,鞭打了廚子。
這件事可是讓朱元璋感到萬分恐懼,急忙鋪紙?zhí)峁P,親自寫來一份敕諭,令人急送到秦王處,向他指出侮辱“造膳者”的危險性。
他對秦王說:小子你給我聽好了,你的吃食,掌于廚子之手,你不把廚子當人,“將操膳者視以尋常,是不可也”。聽說你動不動打他,廚子雖是小人物,你把他打狠了,他豁出去,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可就沒了。
不過,貌似朱家孩子都喜歡跟廚子過不去,與秦王同一年就藩的晉王朱棡(老朱第三子),在去封國太原的路上,也笞辱了膳夫。
朱元璋得到消息之后,立刻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快馬,星夜傳諭晉王(“馳諭”),讓他一定要優(yōu)待廚子——真比兵火還急。
在給晉王的教訓里,朱元璋拿自己舉例說,“老父我率領群雄平定禍亂,對人從未姑息過。唯獨廚子徐興祖,事我二十三年,我從未折辱過他?!?/p>
老朱一生,殺人無數,為什么他獨獨對一個廚子如此高看?
朱元璋沒有明言,只向老三拋出這樣一句:“怨不在大,小子識之”。
親王就藩,是多么隆重之事,一路上軍馬浩蕩,事體繁多。朱元璋唯獨對兩位皇子毆打廚師之事,耿耿于懷,專門派飛馬前去,曉以利害。可見他很明白一個道理,像陳友諒、張士誠這樣的對頭,起大軍來殺,他怎么也可以抵擋一陣子。就怕這些對頭,不起軍馬來殺,而是買通他身邊的親信之人,取他首級于睡夢之中。
(摘自《大明王朝家里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