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予
在南京,有一項獨有的傳統技藝曾一度瀕臨失傳,它就是雕花天鵝絨。
傳承三百年的技藝
天鵝絨又稱漳絨,是中國傳統的絲織物,因起源于中國福建省漳州地區(qū)而得名。明代,這項技藝傳到了南京,經過江寧織造府織造藝人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形成了南京獨有的雕花天鵝絨,成為南京的名產。
雕花天鵝絨在明代的文人士大夫中曾一度風行,達官貴人以身穿雕花天鵝絨為榮,清代更是將它作為宮廷御用服飾,并且遠銷東南亞。清康乾年間,最為興盛,孝陵衛(wèi)因為聚集了大批織絨藝人,外界稱其為“衛(wèi)幫”“衛(wèi)絨”。
1928年,南京天鵝絨織造機戶和織戶成立了絨業(yè)公會,有259戶織戶入會,織機入會488臺,相當紅火。后來由于戰(zhàn)亂,到了1935年,南京天鵝絨織戶僅剩下4家。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南京36家織絨機戶組織成立了南京藝光絲絨生產合作社,聯合生產天鵝絨,此后又擴大為南京藝光絲織廠,生產蒸蒸日上。在那時,南京藝光絲織廠生產的天鵝絨產品,全部調撥進京,在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和外交部駐外國使領館接待廳內,被選作高級沙發(fā)面料、窗簾、靠墊等。到了20世紀60年代初,南京藝光絲織廠又有多種天鵝絨藝術毯、生活毯遠銷歐美。
1985年,雕花天鵝絨因為生產成本高、工藝復雜、效率低,銷售不暢而停產,織絨藝人流失?!拔辶鶄€熟練工人你雕花,他抽絲,緊密合作,一天只能織上七十厘米長?!痹浭O一時的具有三百年歷史的傳統工藝,竟然難覓蹤跡,瀕臨絕境。
耐得住寂寞的工藝
雕花天鵝絨色澤沉凈,圖案典雅,光線在絨絲上反射出不同的深淺,呈現層次分明的獨特藝術效果,能給人以雋美的享受。它可以制成高級沙發(fā)套、幕幃、衣料、拖鞋和手提包等實用工藝品,也可以雕名人書畫,制成掛屏和條幅,供人欣賞。雕花天鵝絨大多都是單色,一般以紫紅、墨綠、朱紅、蟹青、古銅黃等顏色為主,視覺上端莊大氣。
雕花天鵝絨為什么這么珍貴呢?是因為它的制造工藝極其復雜精細:由兩組經線和兩組緯線交織而成,經線中一組為地經,一組為絨經,地經和緯線交織成地組織,絨經則用一根細鋼絲作起絨稈織造成毛圈,木機織造,每織入三緯,便夾織一根起絨稈。
從機上拿下織物置于棚架上,雕花技師在織物表面用白粉印上圖案,再依圖案一根根割斷絨圈,抽出鋼絲,則成為絨毛與絨圈相間的雕花天鵝絨。它是在真絲織成的絨經上,用特別的雕刀破出絲絨,雕成各種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蟲魚、走獸等圖案。其花紋有“明”“暗”之分,“明花”為羅地絨花,“暗花”為絨地羅花。它是運用光線對羅地與絨面的反射作用,顯現出不同深淺層次,從而達到花地相間、層次分明的獨特藝術效果。
雕花天鵝絨織造上要織入假織緯——“鋼絲”,雕花時將包裹在鋼絲上的絲線割斷,操作時鋼刀要割斷絲線,而不能割到鋼絲,否則鋼絲拔不出來。
雕刻的過程全是手工操作,力道、方向都要把握得非常精準,不僅要形準,還要刻畫出圖案的神韻,非長年累月地練習刀工不可。雕花天鵝絨是一種價值極高的實用藝術品,創(chuàng)作極度自由,運用手法多樣,既可表現大氣磅礴,亦可展現精雕細刻。
四十年光陰詮釋的“匠心”
2019年9月6日晚,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澳門江蘇聯誼會共同主辦的“水韻江蘇·相約澳門”江蘇文化嘉年華在澳門金光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來自江蘇的非遺傳承人殷志聰創(chuàng)作的雕花天鵝絨巨作《五星出東方》一經亮相,立刻引起了觀展嘉賓們的廣泛關注。然而,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并非一蹴而就。為了自己鐘愛的雕花天鵝絨,殷志聰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和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年幼的殷志聰喜歡畫畫,尤其喜歡工筆畫和國畫,這給她奠定了扎實的繪畫功底,也積累了大量的美術創(chuàng)作素材。后來她學了服裝設計,1980年進入云錦研究所,做云錦圖案設計和服裝設計。有一次,她回學校去看畢業(yè)設計展看到一件雕花天鵝絨作品,立刻被深深吸引了?!爱敃r給我的感覺很震撼。雕花天鵝絨跟其他工藝美術不一樣,不是金碧輝煌的那種,它很肅靜、高雅,非常內斂?!币笾韭敾貞浀?。
這一眼,從此就愛上了,也成了殷志聰人生的轉折點。就此,她立志要把這項技藝恢復起來。關于雕花天鵝絨的資料很少,而且當時資訊遠不如現在這么方便,殷志聰只能去圖書館、博物館,在浩如煙海的書籍、藏品中尋找雕花天鵝絨。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原南京雕花天鵝絨廠的廠長劉維平。劉維平把殷志聰帶入雕花天鵝絨之門。憑著一腔熱愛,她把工作之外的所有精力都用在了雕花天鵝絨上。
雕花天鵝絨工序極其精細復雜,容不得心浮氣躁,也不能有半點馬虎。殷志聰會一遍遍修改設計好的圖案,直到完美無缺,然后選取合適的織料和工藝織成底料。
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忍耐,如果中間有一刀雕壞,或是鋼絲刮壞了絨線,整塊料子就報廢了。多年下來,殷志聰光是練刀工用掉的料子就有幾百塊。
直到2005年,在南京舉辦的第十屆全國運動會請殷志聰用雕花天鵝絨制作會標、吉祥物和禮品,這是殷志聰的雕花天鵝絨作品第一次公開面世,而雕花天鵝絨也因此獲得了大家的關注。2007年,雕花天鵝絨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殷志聰創(chuàng)辦的漢唐織錦藝術研究所被授予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天鵝絨織造技藝保護單位,她被授予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殷志聰用雕花天鵝絨刻畫的18位明星臉孔作品一舉驚艷了世界。她的雕花天鵝絨作品不僅繼承了傳統技法,而且在工藝與藝術表現方面進行了很多創(chuàng)新,將傳統性與現代性結合在一起,讓雕花天鵝絨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從1980年至今,殷志聰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將它完整恢復,又用了二十多年將其完善、發(fā)揚,讓這一傳統技藝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在日復一日的雕刻中,她與雕花天鵝絨互相陪伴了四十余載,這四十余載的漫長光陰也詮釋了傳統手工藝人代代傳承的“匠心”。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