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開學季,天高云淡好出發(fā)。此刻的你,也許將要邁入新的學校,也許要升入更高的年級。無論是哪一種,你都將開啟一段新生活。新的學期,新的征程,本期“孩子,我想對你說”邀請一位校長寫下對青少年的祝福。讓我們跟隨文字,聆聽師長的寄語。
潮漲潮退,花落花開,新學期又要來臨了,你可能會滿懷期待,可能會滿腹惆悵,也可能會云淡風輕,總之你的“心”會隨著新學期而發(fā)生變化。因為新學期是未知的,而人們對未知的東西總會心存恐懼。但有一類人,即使面臨未知,也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心安定,萬事從容”,保持一貫的堅強穩(wěn)定心態(tài)。這是一顆什么樣的心呢?
這是一顆執(zhí)著如一的心。
法國作家圣·埃克蘇佩里在《小王子》一書中,講到小王子要回自己的星球,因為他想念自己的玫瑰。狐貍勸說他留下來,因為這里就有無數(shù)的玫瑰,可小王子說,那朵玫瑰傾注了自己無數(shù)的心血和愛意,是獨一無二的,也是無法割舍的。這里隱喻的是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其實也是對理想信念的始終如一,百折不撓。少年范仲淹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少年王陽明說“讀書是為了做圣賢”,少年周恩來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年法拉第家庭貧困但酷愛讀書鉆研,這些人一生只為一件事,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執(zhí)著如一是他們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心靈底色。新學期,“心”開始,希望大家找回自己的初心,將其悉心呵護起來,永不忘記。
我的身邊有一位女孩,她喜歡讀楊紅櫻、鄭淵潔、秦文君等作家寫的童話故事,天天閱讀,愛不釋手。老師布置寫作文,她就寫自己閱讀過的童話,一寫就是洋洋灑灑上千字,把老師都嚇壞了。老師和她交流之后,鼓勵她寫自己的童話。她每天想啊,寫啊,改啊,日記本成了作文本,一直持續(xù)到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長大后的小女孩與秦文君老師相遇了,她羞澀地獻上自己的作品,請秦老師指教。秦老師讀后問她:“這樣的作品還有多少?”她脫口而出:“還有很多很多?!鼻乩蠋熣f:“寄給我,我?guī)湍愠霭??!庇谑切∨⒌耐掙戧懤m(xù)續(xù)出版了?!熬\所至,金石為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向身邊最優(yōu)秀的人學習吧!
這是一顆永不屈服的心。
《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靈山,得道成佛,取得真經(jīng)。取經(jīng)之路何其艱難呀,但這一路上唐僧的作用特別明顯,就是他的朝圣之心,一心禮佛之心,在整個團隊中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執(zhí)著如一是方向盤,永不屈服是油門。以白龍馬和拉磨驢為例,它們都起早貪黑,辛苦不已,走的路也差不多遠,只不過白龍馬在唐僧的引領下,跋山涉水,追光而行,面對妖魔鬼怪,永不屈服;而拉磨驢則被蒙著眼睛,機械循環(huán),從未想到過反抗與改變,一輩子碌碌無為?!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歷經(jīng)萬難,但逐漸成熟;杰克·倫敦《野性的呼喚》中一條名叫巴克的狗,和生活抗爭,終于獲得幸福。這些經(jīng)歷都啟示我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能向現(xiàn)實的困難屈服。有時,我們還要警惕,不能向精神的困難屈服。人的心有時是被比較弄壞了的,如果只有一個人學習,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天天在進步,但如果在一個班級、一個年級、一所學校,會發(fā)現(xiàn)有人比自己學得更快、做得更好,于是覺得自己一落千丈,心態(tài)失衡,這是屈服于自己的精神虛榮了。
我遇到過一個學生,他的遭遇跟《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極為相似,父親踏三輪車,每次交學費都很費勁,都是拿著一疊皺皺巴巴的紙幣或零零碎碎的硬幣。我們去家訪,他家里住得很擠,兄弟姐妹又多,但他自己從來不怨天尤人。他喜歡讀書、寫作,發(fā)憤讀書,發(fā)表文章,考上理想的大學,成為報社記者,如今生活幸福美滿。我問他:“這么多年,是什么支撐著你?”他說:“我要對得起自己的才華?!边@也許就是一個孩子高貴的要強之心吧!
這是一顆美麗如花的心。
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一書中說,人們對事物的觀察角度有實用的、科學的、審美的,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做事,除了真與善之外,往往是“美盲”。愛美之心,人才有之。法國雕塑家羅丹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蹦阒灰陨粤粜?,便會發(fā)現(xiàn)美在我們身邊時刻閃現(xiàn):整修一新的校園更美了,老師的每一堂課都是美的,同學們的每一次幫助都是美的,師生之間的互相問候與笑容都是美的……美國作家芭芭拉·庫尼有一本書叫《花婆婆》,小女孩艾麗絲小時候曾經(jīng)答應爺爺三件事:一是去遠方旅行,二是住在海邊,三是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的事情。在她年老時,她終于完成了第三件事,就是沿路播撒花的種子。這個故事啟迪我們,要用美的方式去生活,要在人們的心中播撒美的種子。新學期,只要我們每天用心去生活,用心去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就能同時做好上述三件事,而成為一個美麗的人。
我們漫步校園,有些事物可能你覺得美,但別人可能覺得不美,有時互相交流一下,會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美好。我們鼓勵同學們寫“心晴日記”,就有同學畫了一幅畫,還配了一首小詩,贊揚食堂的菜品吃得開心,阿姨服務暖心,題詩是“閑游校園/綠樹走廊/鳥語花香/母親河上/飯菜飄香”,從嗅覺的角度贊美校園之美,我們轉給食堂工作人員,他們感到振奮。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新學期,我們去學校,既是為了學知識、懂道理、練能力,更是為了修心、養(yǎng)心、潤心。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形容自己“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這得是多么強大的一顆心呀!這顆心對應著我們上面所講的執(zhí)著如一的心、永不屈服的心、美麗如花的心,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新學期,做一粒銅豌豆,讓我們從“心”開始吧。
陳禮林:江蘇省特級教師,蘇州市張家港高級中學校長。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