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跟著老媽去她的辦公室寫作業(yè)。誰知,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老媽居然喜歡玩娃娃!
老媽的辦公桌上除了電腦、案卷和其他辦公用品外,文件架上居然還有一座娃娃屋。我嫌棄又疑惑地問:“媽媽,您怎么還玩娃娃呀?”老媽沖我翻了個白眼兒,反駁道:“這不叫娃娃,叫‘手辦!”我不屑地說:“那不還是娃娃嘛!”
我覺著新鮮,手也癢得不行。于是,我向老媽征求意見:“我能玩一會兒這些手辦嗎?”老媽同意了,但是給我提了一堆要求:不能拆娃娃的胳膊和腿,不能弄臟娃娃的臉,不能弄亂娃娃屋,聲音不能太大影響其他人辦公……等我答應了這一堆“不能”后,我總算能仔細打量老媽的娃娃屋和里面住著的小主人了。
一個娃娃正坐在書桌前“學習”,我把它從座椅上拿起來把玩。這個小娃娃有巴掌大小,皮膚觸感很細膩。我仔細一看,這不正是漫畫《非人哉》里的哪吒嘛,簡直跟原作里的一模一樣。這個哪吒娃娃的關節(jié)十分靈活,能擺出各種有趣的動作。
再來看娃娃屋,它是用文件架改造的。房間里鋪了地毯,家具一應俱全。這里不僅有擺放整齊的床、沙發(fā)、茶幾、柜子、書桌、電腦、綠植,墻上還貼著獎狀。生活用品看著小巧精致,仿真度極高,就連飲水機都能出水。我玩得不亦樂乎。
我從老媽那里了解到不少關于這種娃娃的知識。這種娃娃和我妹妹玩的芭比娃娃有很大的不同。芭比娃娃在購買時樣子就已經是確定的,而老媽收藏的這種類型的娃娃,買來時通常都是既沒有五官和頭發(fā),也沒有衣服的“素體”。每位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給“素體”化妝、戴假發(fā)、配上衣服和鞋子。一番打造后,“素體”就像被賦予了新生命。
雖然是同樣的“素體”,但是經過不同玩家的打造后,它們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簡單來說,這種類型的娃娃有更大的靈活性,需要玩家更多的創(chuàng)造力。這種娃娃有許多種類:按尺寸分,常見的有六分、十二分;按系列分,可分為球形關節(jié)娃娃、黏土人系列等。原來這種娃娃還藏著不少學問呢!
別看老媽這么大了還玩娃娃,她卻并不玩物喪志。在她還是學生時,她就是市級三好學生。讀大學和研究生時,她經常拿獎學金。工作后,老媽還經常獲得業(yè)內優(yōu)秀稱號。
我也要向老媽那樣,不僅會玩,更要會學,做個熱愛生活的人。
同學說
乍一看題目,咦,當媽的還玩娃娃,還有娃娃屋?光是題目就引起了我的興趣。小作者不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把幾種娃娃做了比較,告訴我們玩中還有學問,還運用先抑后揚的寫法,先是寫媽媽不符合年齡的行為,轉而反襯出她童心未泯,卻不玩物喪志,讓我既了解到這種娃娃的有趣之處,又認識了一位會玩更會學的媽媽。
(楊景森彭翼天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