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輝
《紅樓夢》不是官場小說,但卻以自己的社會觸覺敏銳地感? 知和反映了小說創(chuàng)作年代的官場人物和故事,其情也悲,其心? 也哀。
《紅樓夢》的故事主線之一在于反映一個時代的家族興衰史。由于這個家族是世家大族和仕宦人家,就必定和官場政治緊密關聯。官場政治決定著家族的興衰,家族在官場政治中沉浮。最大的官場政治是皇恩浩蕩、圣眷甚隆,于是這個家族的命運走向,以及周遭的社會關系都會以圣眷是否依舊來決定,這個在整部作品中是無處不在的最基本的視角,尤其在故事波折與轉折時期更為明顯。
但官場是險惡的。前八十回里甄家的革職被抄便是官場傾軋的結果,也是后四十回賈府被抄的預設。
小說雖然沒有最后寫完,但曹雪芹對此是交代得比較透徹的,在元春的判詞里實際上對官場給予家族命運的影響就有揭示:“二十年來辨是非,梅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笔欠桥c虎兕正是對官場險惡的描述。其曲子詞更體現了作者對官場政治的覺醒:“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銷耗。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遠離官場,就是曹雪芹的人生態(tài)度。
《紅樓夢》對官場的滅絕人倫與繁文縟節(jié)都有酣暢淋漓的描寫。元春省親看上去熱熱鬧鬧又轟轟烈烈。但一場省親下來,整個儀式中封建政治對于人倫的侵蝕揭示得淋漓盡致。元春省親雖然完全是個人的私事,但一切都附著和框定在皇家官場政治籠罩之下。事前宮廷太監(jiān)的介入,過程當中太監(jiān)的護衛(wèi),工部官員和五城兵備道打掃街道,攆逐閑人,全部充溢著官場政治的氣氛。元春到家,家人要著官服,祖母要向孫女下跪行官禮,行官禮之后才能行家禮。這正是封建官場政治對于人倫的凌駕。作品中還多次描寫了生死問題上的官場酬酢。最為集中的是秦可卿之死與賈母八十大壽,包括王爺在內的各色官場人員都有出面,紛繁熱鬧,反映了官場繁縟鋪張的風習,而這樣一種風習正是官場人脈的展示。
賈珍為了喪禮的面子好看,花重金為賈蓉捐官,也揭示那個年代的官本位價值觀。一個被如此繁縟鋪張侵蝕的官場,還能有何作為!
從《紅樓夢》來看,當時官場最黑暗的莫過于官員枉法和貪腐公行。作品中的幾樁人命案幾乎都是官員枉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幾無正義可言。而貪腐成風更是滲透了這個社會的肌體。秦可卿死,掌宮內相親來上祭,賈珍通過他為賈蓉捐官,戴權囑這銀兩不要送到官署而是家里,這樣一千二百兩銀子便進入私囊。還有一個夏太監(jiān)多次向賈府借錢,數目且不小,上百上千的銀子,名為借用實則打秋風,賈璉稱之為“外祟”。
賈政在江西學政任上,本人并不貪腐,但整個國家機器已被貪腐銹蝕,沒有貪腐是不能運行的,賈政也只好對身邊人的貪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紅樓夢》創(chuàng)作年代的吏治主流是大部分官員都沉淪在貪贓枉法之中,吏治日益敗壞。把揭露的筆觸深入到了皇帝的近臣內臣和整個官場運作的機制,《紅樓夢》作者這樣的揭露,既是對時代的準確反映,也是很深刻和大膽的。
從《紅樓夢》對官場的描寫,可以察知作者對明清官場的目睹與耳聞,也可以考察作者是如何反映與批判官場現實政治之黑暗的。而這一系列描寫正與他那個“末世”的判定毫無二致。曹公對于官場的失望,正是對于這個“末世”無救的失望。
(摘自《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