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芳軍
(陜西省寶雞市隴縣林業(yè)工作站,陜西 寶雞 721200)
園林綠化工程可以起到調節(jié)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空氣污染的作用,是我國推動綠色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園林綠化的需求持續(xù)增加,相關林業(yè)技術也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將各林業(yè)技術引入園林綠化建設中,有助于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并根據植物的生長情況采取有效的調節(jié)措施。此外,加強林業(yè)技術應用還有助于降低園林綠化建設成本,實現(xiàn)經濟效益與生態(tài)效益的共同發(fā)展。
園林綠化工程中,林業(yè)技術的實施應充分考慮區(qū)域內實際情況,例如在選擇苗木類型時,應保證滿足區(qū)域生長條件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要求,相關技術人員應在遵循適應性原則的基礎上開展相關工作,避免盲目引進植物。為提高苗木成活率,需要為其提供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確保氣候、降水、土壤、地質等條件滿足生長要求[1]。此外,若園林綠化工程當地的基礎條件較差,應優(yōu)先考慮苗木適宜性,更多選擇適應性、抵抗力更強的植物。
在開展園林綠化時還應遵循原有植被保護原則,在落實相關林業(yè)技術之前,需要做到實地調研工作,提升苗木種植的科學性,避免原有植被受到損害。在選擇苗木類型時,應確保其與原有植被的兼容性,避免出現(xiàn)生物互斥及爭奪養(yǎng)分等情況,同時有效提升園林綠化工程的生物多樣性,保證植物生長過程更加有序,減少其之間的不良影響。
水分是影響苗木生長的關鍵因素,植被生長離不開水分,而在園林綠化工程中也應將水分作為首要因素進行考量。特別是對于一些易出現(xiàn)旱澇現(xiàn)象的地區(qū)來說,園林工程中苗木成活率與氣候、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息息相關,而在落實相關林業(yè)技術時,應重點提高區(qū)域蓄水能力,并更多選擇抗旱性強的苗木品種。
2.1.1 選擇苗木規(guī)格
在進行苗木移植工作之前,需要先做好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保證合理選擇苗木規(guī)格。在此期間,相關人員需要對園林綠化工程當地的環(huán)境、氣候、土壤等等方面要素進行勘查,根據調查結果選擇適合生長的苗木類型,進而在此基礎上對苗木的生長形勢與預期高度加以評估,提高園林綠化工程整體的合理性與美觀性[2]。與此同時,在選擇苗木種類時還應更多考慮到不同種類植物的生長習性,充分發(fā)揮其生長優(yōu)勢,避免在未經調查的基礎上盲目選擇園林綠化樹種,導致對苗木成活率和綠化景觀效果造成不利影響。
2.1.2 做好園林工程規(guī)劃
要想保證林業(yè)技術在園林綠化工程中呈現(xiàn)出預期效果,就需要做好園林綠化工作規(guī)劃工作。一方面,應通過園林綠化規(guī)劃確定景觀尺度,由專業(yè)人員進行現(xiàn)場勘查,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對綠化工程進行深入分析,并對影響其生長的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實現(xiàn)林業(yè)技術的科學應用。例如,應對園林造型規(guī)劃和內部空間比例進行科學把控,從植物分布、色調搭配、整體結構等方面提升景觀效果。另一方面,為保證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合理性和功能性,還需要開展相應的綠化工程評價工作,進而為后續(xù)項目的推進提供參考。
2.1.3 確定苗木運輸路線
在開展園林綠化工作期間,應對苗木挖采、運輸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在完成樹苗挖掘后,應在短時間內運輸至栽植區(qū)域,而運輸時間的長短將直接影響到苗木移植的成活率。因此在進行苗木移植時,應嚴格遵循相關規(guī)定,加大苗木運輸時間的掌控力度,保證可在規(guī)定時間內運輸至目的地。與此同時,還應對苗木運輸路線進行充分規(guī)劃,減少運輸期間受到的損傷,以提升植物運輸與景觀設計的有效性。
2.1.4 加強人員管理與培訓工作
相關人員是開展園林綠化工程的主體,為提升林業(yè)技術成效,還應確保工作人員的合理配備與科學培訓。通常情況下,對于園林綠化來說,需要配備的工作人員包括施工人員、施工管理人員以及監(jiān)理人員,其中由施工人員負責落實林業(yè)技術;由施工管理人員負責對施工不同階段進行掌控,組織開展施工人員培訓以及實現(xiàn)施工材料的合理調配;而監(jiān)理人員則負責對整體園林綠化工程質量加以把控,實現(xiàn)對施工全過程的優(yōu)化管理。在此期間,為取得更好的林業(yè)技術應用效果,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保證有序做好施工準備工作與苗木移植工作。如若從宏觀角度來看,提升施工人員技術水平還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確保符合園林綠化工程要求。
2.2.1 科學規(guī)劃移植工序
在進行苗木移植期間,施工人員應根據工程方案對苗木移植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科學規(guī)劃。根據預先調查,確定合理的苗木移植時間,有序推進起苗、挖穴、培土、定根等工序,確保苗木可呈現(xiàn)出良好的生長狀態(tài)。同時,施工人員還應規(guī)劃出合理的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周期,保證在預期工期內完成施工任務,避免由于工期延長導致成本增強,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3]。
2.2.2 選擇合理的移植時間與方法
移植時間是影響苗木生長的重要因素,在進行苗木移植時,相關人員應確定合理的移植時間,進而有效提高植物成活率。在此過程中,還應最大限度上對移植期與跨度進行協(xié)調,保證園林綠化施工的順利推進,同時避免因工期過程造成成本增加。苗木移植種植的時間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來確定,通常情況下,苗木移植可選在早春或秋季進行,這一時間段的溫濕度更適宜植物生長,有利于提高移植苗木的成活率[4]。值得注意的是,移植過程中應將保護植物根系,施工人員可采取土球保護方式,避免苗木根系在移植過程中被破壞,有效降低林業(yè)技術的應用風險。而且加強根部保護還有助于減少水分流失,進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若進行大樹移植,往往應提前2~3 年進行,對樹根、樹冠進行切斷處理;若其直徑在20cm 以上,則應畫一個直徑在其5~6 倍的圓,并挖出30~40cm 的環(huán)形槽。完成栽植后,需要進行回填肥土、生根劑澆灌等工序,為其根部生長提供適宜條件。
2.2.3 移植中的苗木處理
完成苗木移植工作后,施工人員需要做好相應的修剪與養(yǎng)護工作,以提高苗木成活率。移植苗木時,應重點做到樹冠管理,若樹冠、枝葉過大將會加劇養(yǎng)分消耗,一定程度上影響苗木根部的正常生長,因此施工人員需要對苗木樹冠進行二次修剪,減少樹冠對未成活根系的壓力,保證苗木結構的合理性。與此同時,還應采取相應支撐手段起到加固樹干的作用。避免苗木受風雨等因素影響晃動傾斜,為苗木快速成活提供保障。
2.2.4 苗木的移栽調運
調運是苗木移栽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與苗木成活率有著密切關系,同時具有工作量大、要求高的特點。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施工人員應加強對苗木的保護,避免在調運過程中破壞苗木活性及生長狀態(tài)。通常情況下,在開展吊裝、運輸、卸苗、入穴等工序時,可采取軟繩加固等手段固定、保護苗木的枝干和根部,減少對苗木生長活性的影響。圖1 為苗木的吊裝過程。
圖1 園林綠化工程苗木吊裝
2.3.1 苗木支撐
在開展園林綠化建設時,樹干支撐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林業(yè)技術。苗木移植初期,其根部與種植區(qū)域土壤的融合不充分,一旦出現(xiàn)大風、降雨等天氣,很容易造成苗木傾斜,導致苗木根部與土壤脫離、枝干折斷,嚴重時還會導致苗木死亡。為避免相關情況的出現(xiàn),施工人員可以采用林業(yè)技術中“三角支撐”方法對苗木進行固定,最大限度上減少苗木枝干、根系受外力影響,保證苗木正常生長。一般來說,在苗木移栽一年后,苗木根系已經完全成活,進而可拆除支架支撐裝置[5]。圖2為苗木支撐。
圖2 園林綠化工程苗木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若苗木移栽時溫度較高,應采取遮陽棚等手段對苗木進行防曬處理,起到降低溫度、減少水分流失、避免陽光灼傷的作用。當前市面上常見的遮陽棚遮光率大多在60%~70%,留有一定的散射光可以強化苗木光合作用,遮掩裝置可根據樹木生長情況及季節(jié)變化進行合理調整。圖3 為苗木遮陽裝置。
圖3 園林綠化工程苗木遮陽棚
2.3.2 根部養(yǎng)護
在進行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期間,若氣溫較低則需要加強對苗木根部的保護工作。在低溫環(huán)境下,苗木處于脆弱狀態(tài),由于缺少緩沖期易受到影響出現(xiàn)植株凍傷的情況[6]。因此在完成苗木移植工作后,施工人員應加強對氣候變化情況的關注,采取有效的根部保護措施。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草繩等工具包裹根部,具體包裹厚度與大小應根據當地氣溫與苗木抗寒能力確定,對不同種類的苗木也應采取不同的根部保護措施。圖4 為苗木根部保護措施。
圖4 園林綠化工程苗木根部保護技術
2.3.3 灌溉施肥
苗木生長過程需要足夠的水分,因此施工人員應適時、合理對苗木進行澆灌。園林綠化工程中往往包含多樣的苗木種類,不同苗木的生長習性和生長狀態(tài)不同,其對水分的需求也存在差異。因此在進行灌溉工作時,施工人員進行科學分析,對澆水量和頻率進行科學調整。尤其是在夏季溫度較高、水分蒸發(fā)量較大時,工作人員可根據溫度變化及光照變化情況調整澆水量和頻率,對于積水較多的區(qū)域及時進行排水,滿足苗木生長要求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除了保證有充足的水分以外,還需要進行合理的肥力供應。苗木移栽后,為克服土壤貧瘠對苗木成長的不利影響,相關人員應及時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進行施肥,若苗木生長較慢可適當增施速效氮肥;若苗木生長過快,則需要減少氮肥用量。
綜上所述,在進行園林綠化工程期間,落實合理的林業(yè)技術是提高苗木成活率、提升景觀效果的關鍵。在工程實踐中,相關人員應做好準備工作,確保苗木選擇與當地實際氣候、土壤等條件相適應;隨后有序進行移栽工作,明確移栽的順序、時間與方法,避免對苗木各部分造成損傷。完成苗木栽植后,還需要做好養(yǎng)護工作,通過苗木支撐、根部保護、灌溉施肥等手段來促進其成活率的提升。